中轴线上的《名人》故事(26)

2022-11-16 16:39| 发布者: uapz2hh86vzi0o| 查看: 1355|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帝师”庄士敦的中国情结

北京中轴线向北地安门内大街,路西有条不起眼儿的小胡同——油漆作胡同。进胡同路北1号院,当年曾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的宅院。如今,虽然院内房屋已被拆除,但透过大门洞内的雕花青砖,藻井彩绘,昭示着宅院主人的身份和待遇:“毓庆宫行走”、“赏坐二人肩舆”(二人抬的轿子)、“赐头品顶戴”……由此不难感受到“皇帝”与“帝师”间的“情谊”。



庄士敦与溥仪
庄士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拥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这要源自于溥仪学习英文。自张勋复辟失败后,小朝廷内却感到了压力极大。他们担心溥仪不能久居宫中,恐会失去皇帝的头衔。倘若民国政府一旦取消皇室的优惠待遇,那清室的余温就将彻底凉了。于是,李鸿章四子李经迈向载涛(溥仪的叔叔)建议,当趁此苟安时机,让溥仪学习英文和自然科学知识。一旦风云突变,出国留学,或海外做寓公,也不失为上策。
据历史档案记载,1919年2月22日,中华民国内务部许宝衡和清廷内务府李钟凯出面与庄士敦签订聘用合同。合同的大意是:特聘请庄士敦为溥仪之帝师,教授英文、数学、西方历史、博物、地理等知识,月薪中国银币600元,津贴100元,免费提供中式房屋一所,聘期三年,届满付与回国旅费。如双方同意,也可续约(合同到1922年期满后又续约,至1924年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方停止)。
在庄士敦进入紫禁城工作不久,英国政府特授予庄士敦“高级英帝国勋爵士”勋章。这不仅令庄士敦本人喜出望外,也由此搭起了中英两国政府间的桥梁。庄士敦因说一口流利的广东潮州话和北京官话,自称是地道的中国通,所以他毫无障碍地游历了大半个中国,瞻仰名山古刹,拜访高僧宿儒,了解中国的风俗文化。
从此,庄士敦不仅教授14岁溥仪英文,而且用西方的绅士礼节、生活方式甚至西方的思维教育小“皇帝”。致使自幼身居紫禁城的少年溥仪,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感到了自身的落后和愚昧。



庄士敦(右1)与溥仪和婉容合影
首先,溥仪审视自己头上大辫子,如同“猪尾巴”般地丑陋。特别是庄士敦对“猪尾巴”的讥笑,促使溥仪内心有些酸涩和自卑。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把“猪尾巴”铰下去,并“传旨”宫内所有男人也必须如此。尽管朝廷上下怨声载道,但还是“奉旨”铰掉了上千条辫子。
其次,在读书学习中,庄士敦敏锐地觉察出皇帝的眼睛很有可能近视了,需要看医生医治。端康太妃(瑾妃)坚决反对让外国医生检查皇帝的眼睛,理由是,皇上的眼睛怎么可能随便乱动呢。但庄士敦坚持己见,最终出面请协和医院的著名眼科大夫检验了溥仪的眼睛,并为他配了一副眼镜。
再有就是当溥仪宴请中外人士时,应邀前来的男女贵宾首次在宫内同桌共饮,改变了中国男女分宴的传统老规矩,成为清末之后开一代先河的“新规矩”。并在遇有宴请重要人物时,溥仪、婉容二人还“恭候”在宴会厅门前,与来宾逐一握手,展示了现代文明的风采。
与此同时,在庄士敦的策划引荐下,溥仪还会见了一些外国使节,包括印度大诗人泰戈尔,与胡适通电话并面晤,这不仅开阔了溥仪的视野,也使得从小封闭在宫中的溥仪,呼吸到不一样的新鲜空气。闲暇聊天时,庄士敦还将他逛大街时的所见所闻讲给溥仪听,说地安门商业街古玩店特别多,大多是宫内太监们监守自盗,将偷窃的宫中珠宝变卖钱财。溥仪闻听大怒,遂下令将大部分太监辞退出宫。如此可见,“洋师傅”在溥仪心目中的位置。
1924年,“北京政变”后溥仪被赶出了紫禁城,回到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家居住。庄士敦对此焦虑万分,忙前跑后地帮助溥仪躲避到使馆区一家德国医院,忙去英国大使馆斡旋。庄士敦前脚刚走,亲日派郑孝胥后脚就赶来了。在郑的恐吓胁迫之下,溥仪住进了日本大使馆。待庄士敦联系妥当再返回时,已经人走楼空了。从此,庄士敦的帝师使命就此结束。
在中国的工作结束之后,庄士敦便回到自己的国家埋头写作。1934年,庄士敦再次返回中国,将他撰写的《紫禁城的黄昏》送给溥仪,并恭请他作序。
《紫禁城的黄昏》出版后顿时轰动欧洲,之后中文版、日文版相继问世,成为极为畅销之书。庄士敦凭借此书赚取的稿费,在英国苏格兰西部的克雷格尼希湖上,购买了一座风光秀丽的小海岛,并迁居海岛上居住。在海岛房中,陈列着溥仪给他的各种中国珍宝,古玩字画和瓷器。每天一大早,他都会在小海岛的旗杆上,升起大清国的三角龙旗,足见其对“故国”念念不忘。



庄士敦在苏格兰小岛
《紫禁城的黄昏》令读者看到了神秘古老的中国,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口,他由此成为英国的知名人物。一位名叫伊莉莎白的女士看到此书后,深深地被庄士敦的传奇经历所吸引,她就领着自己的女儿,荣幸之至地来到海岛上做客。
伊莉莎白女士比庄士敦小19岁,而庄士敦在“春风得意”时晚节不保,面对如此崇拜自己的“小读者”,全然不管不顾对方的婚姻状况,俩人很快就坠入爱河。
据溥仪的妹妹韫龢追忆说,在《紫禁城的黄昏》出版后不久,他就突然被检查出患有膀胱癌。但是倔强的庄士敦却拒绝住院进行手术,他甚至说:“我宁愿去死,也不开刀。”
1938年3月6日,庄士敦与伊丽莎白还未举行正式婚礼,就遗憾地长眠在小海岛上,享年64岁,其骨灰也撒在他喜爱的小岛上。(待续)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二十岁名扬天下、位极人臣:盘点那些年少成名的牛逼人物

下一篇:“中国银行业之父”张嘉璈和他的时代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3 11:14 , Processed in 0.801371 second(s), 5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