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2022-5-20 05:08| 发布者: uwi1vmrtewvt1x| 查看: 1520| 评论: 0

作者:萧放(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日新之谓盛德”,中国文化之所以传承千年,历久弥新,在于中国人的勇毅坚忍,也在于中国人永葆期待与希望的时间更新意识。中国人看起来持重保守,但渴求改变现状、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心性一直十分丰盈。我们从年节礼俗中就能充分感知到中国人的这一时间观念特性。

中国历史上是以农业立国,农耕文明对时间的认知特别关注天文、气候、物候的季节变化,在四季流转中把握时间。同时,中国人又特别清楚地感知到四季岁时的循环不是追随旧轨的循环,而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岁时的循环是一种包含时间流逝的循环。中国人将岁时视作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是一个生命机体生长衰亡的过程,“冬尽春来,旧年死了,新年才生”。在四季与年度时间配合的循环中,每到年度周期起始点,也就是岁末年初、冬去春来的时节,中国人有着强烈的时间更新意识,发明了一系列蕴含时间过渡仪式的年节礼俗,用以辞旧迎新。由于中国人的长期农业定居习惯,伴随着时间意识的是浓厚的伦理观念。在新旧交替转换的时间关口,强调家族与社会集体的力量,驱走岁末冬寒,共同迎接新年新春。人们通过一系列或严肃或轻松的年节交往礼俗、祭祀礼俗与迎春礼俗,增进人世间情感与伦理关系,实现人与历史和自然关系的建构与连接,表达人们对新一轮岁时生活的美好期待,所谓“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过大年”是一个生动的民俗语汇,年是一个时间段落,它以除夕夜与新岁凌晨为中心,包括除夕前、除夕夜、新年三个时间段。围绕着这三个时间段形成三大年节礼俗,辞年礼俗、团年礼俗、拜年庆贺与迎春礼俗。

辞年礼俗

民间俗谚:“过了腊八就是年。”当家家户户和寺庙熬起腊八粥,空气中弥漫着腊八粥的香味时,年节就到了。吃罢报年信儿的腊八粥,人们就开始系列辞年礼俗活动。辞年礼俗活动的中心是对一年来的各种人际关系进行调整增进,通常以年礼馈送与聚饮的方式进行,以表达对天地自然、亲友乡邻、同行同业、雇主雇员、业主与顾客,甚至传统社会君臣之间的相互礼敬与感恩、感谢。这是年终各式伦理关系的总表达,类似于今天单位的年终总结会,要对自己一年来的工作业绩进行回顾总结。辞年礼俗传统起源很早,先秦的蜡祭,年终“总祭百神”;晋人周处《风土记》的馈岁记载;苏东坡曾有岁暮乡俗三首,其一《馈岁》的诗引中说:“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传统辞年礼俗中有慰问与聚饮两个主要内容。

辞年礼以亲友间馈赠礼物为主,特别是已定亲的准女婿要给岳父岳母送去年礼,以牢固婚姻关系。这样姻亲礼一年三次,端午、中秋、年节,称为三大节礼。一般亲友间的辞年礼主要是晚辈看望长辈,平辈之间相互探望。在岁末年初、冬春交接之际,人们相互馈赠礼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大寒时节传递情感温暖。传统的辞年礼在当代具有现实意义,可以转变为具有慈善性质的新年礼俗,一种是富裕人家借辞年礼给贫弱亲友以物质资助,让亲友在亲情滋润中得到实际的帮助,另一更值得提倡的是政府与相关部门在岁末对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进行专项慰问,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怀。

“酒食相邀”,岁末聚饮,送别旧岁,是辞年礼俗的重要形式,也是千年以来的年节传统。岁末冬寒,百姓人家和各行各业以年终聚会的形式联络情感,这种形式在我国东南地区称为“尾牙”。

除了馈问与宴饮外,辞年礼俗还有对自然万物人格化的神灵的辞别,对环境的清洁,对自我精神与身体洁净之意。腊月二十三、二十四处于年根岁末,辞年礼俗更趋紧密。人们不仅抓紧置办年货,准备过年食品,同时祭祀天地自然,礼送百神上天,清洁环境,装饰门庭与洁净自身。这一辞年礼俗在汉代已经出现,《四民月令》记:“前除二日,斋馔扫涤,遂腊先祖五祀。”人们在除日前两天斋戒、扫除、洗涤,清洁环境与身体,以举行年终总祭。直到今天,南宋时期确定的岁末辞年传统还大体被遵循。在月穷岁尽之日,士庶人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人们还重视自身的洁净,剃头理发、沐浴,以洗去一年的尘秽,获得新年好运。岁末辞年礼俗凸显的是除旧布新,人们要对旧年的一切进行清理,为天地万物人事一切的更新做好物质、社会与精神准备。

团年与守岁礼俗

团年与守岁礼俗是年节的重头戏,是年节通过仪式的关键环节,更是大年的高潮部分。中国人对家庭关系十分重视,传统民俗节日大都是家人回归的节日。除夕是人们最看重的团圆之日,“一年不赶,赶年三十晚”,春节回家天经地义。当然,如果是为国戍边、工作值班与因疫情防控需要暂时不能回家,应对他们及其家人表示敬意。团年礼俗中最主要的是共享年夜饭,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大餐,是凝聚中国家庭情感与信仰的精神圣餐。年夜饭的每一道菜肴都有丰厚的寓意与故事。要有头尾俱在的全鱼,以示年年有余;圆圆的红枣与丸子象征红火团圆;年夜饭必有豆腐、韭菜,谐音“兜福”、长久,大家都长久有福;还有干马齿苋菜、干茄子等,号称安乐、如意菜,祈求新年平安吉祥。中国人有着浓厚的祖先信仰,团年礼俗要对亡故的亲人充分表达感恩感谢,不仅年夜饭前到坟墓叩拜,还得请亡故亲人首先入席。北方地区年夜饭饺子,第一碗要奉献给祖先。在祖屋的年夜饭中祈求新年健康平安的传统在周秦时代已经出现,《诗经·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描述的就是岁末的庆祝饮宴聚会。《荆楚岁时记》记载,岁暮家家备办菜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迎接新年。今天的城市生活因为家庭居住空间有限,大家庭的年夜饭移到了饭店,但严肃而又欢乐、充满对未来期盼的团年礼俗依然传承。当然,在家吃的年夜饭更能够享受家人团圆的喜乐。“年夜饭,回家吃”,是号召,更是行动。一年因各种原因在外就餐,年夜饭必须回家吃,不论是美好的家的味道,还是与家人亲密交流,都能为新年的再出发提供精神力量。

发压岁钱,是团年礼俗的内容之一。吃完年夜饭,就发压岁钱,这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是小儿最期盼的大年礼物。压岁钱(也称压祟钱)起源较早,但真正流行是明清以后,有特制钱(类似今天的纪念币)与通行制钱两种,它的本义是在新旧时间更替中依靠家族集体力量保障幼儿平安到达新年。宋人王黼《宣和博古图录》记载特制压岁钱(厌胜钱):“钱形长而方,上面有龙马图案,‘俗谓佩此能驱邪镇魅’。”这类特制压岁钱上一般刻有“吉祥如意”“福禄寿喜”“长命百岁”等。明清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通常用流通的银钱作压岁钱,如清代宁波人钱沃臣《压岁钱》诗注中说:“俗以五色线穿青钱,排结花样,送给儿童压胜,名曰‘压岁钱’。”民国以后,通行用连号的新钞票作为压岁钱,寓意是“连连发财”“连连高升”。

守岁礼,是家人围坐于炉火边,通宵达旦地守候新岁到来的礼俗。除夕夜守岁礼俗在中国大约有两千年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有蜀之风俗,至除夜,通宵不眠,谓之“守岁”。从记载的语气看,似乎这时守岁还是四川地方习俗。但隋唐之后,守岁已经成为全国通行礼俗。唐宋人为守岁礼俗而歌唱,杜甫《杜位宅守岁》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连唐太宗李世民也为守岁而兴奋,有《守岁》诗为证:“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这种欢乐度岁的场景特别受到儿童的喜爱,宋代依然是“儿童强不睡,相守夜喧哗”。正如《梦粱录·除夜》所说:大小家人“围炉团坐,酌酒唱歌”,通宵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明清以来,守岁礼俗依然热闹而有趣味。同时,守岁中的家庭伦理内涵进一步加大,认为守岁可以为家中长辈祈寿。现在,守岁礼俗普遍伴随着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人们一边观看跨年晚会,一边在钟声中迎来新年。

拜年庆贺与迎春礼俗

拜年庆贺是传统社会普遍遵循的新年礼俗,人们在通过旧年后重新获得生活时间,以相互礼拜的方式庆贺新生。中国传统社会君臣百姓拜年有一定的规矩与次序,朝廷沿袭上古告朔之礼,在元日举行盛大朝会,皇帝接受文武百官朝贺,这是汉朝以来就有的政治传统。君臣度过年节之后重新归于政治秩序中,并以臣僚拜贺方式再次确定君臣之义。因此官方重视新年团拜,认为它是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民间拜年主要是拜祖先、拜长辈、家庭成员互拜、拜贺亲朋乡党耆老等。江西东乡横路何氏宗族每年正月初一都要进行团拜。团拜并不限于一个族院,而是在整个横路何氏宗族中进行,按照宗谱中记录的长幼伦理秩序递进,即晚辈向长辈拜年,小房向大房拜年,辈分顺序不能改变。

拜年礼俗中,人们要带拜年礼品。正月初二,至亲好友串门拜年一般都要带上拜年礼。浙江丽水的拜年礼用厚纸包上白糖、冰糖、桂圆、荔枝等,俗称“礼包”。这样的礼包并不重,通常一斤左右,即表示一点心意。如果是新女婿到岳父母家及亲戚家拜年,就要带一对礼包以示恭敬。旧时拜年强调家族关系,拜年的过程就是家族关系的强化过程。当然,拜年也是重建乡邻关系的过程。在正月家族拜年的后期阶段,人们重视邻里之间的互拜,拜到正月十五,就是村落社区性大联欢。在年节礼俗系统中,以调节家族社会关系为主要宗旨的人伦礼俗占据重要位置。

迎春礼俗是年节礼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冬尽春来的时节,人们迎来农历新年。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确定夏历正月为岁首以来,立春节气总在大年期间,迎新与迎春在年节礼俗中常常合二为一,新年中充满了迎春礼俗。年节中的迎春礼俗主要表现在贴春联、尝新尝春、饮春酒等。

贴春联。新年大门贴春联是宋明以来广泛流行的迎春礼俗,宋明以前,大年门口挂桃符主旨在于辟除邪恶,宋明以后,门口贴春联以迎春纳吉。当然,这与古代立春家中贴宜春帖子的传统有关。清代北京从进入腊月开始,就有文人墨客在市场店铺的屋檐下摆开桌案,名曰“书春”“书红”“借纸学书”“点染年华”,一些读书人借给人书写春联赚些润笔钱。当代城市、农村新年还流行贴春联的习俗,目前的春联一般是对偶的上下二联,写在红纸上贴于门户两边,字数一般在三字以上不等。春联讲究平仄格律,结构对称,对仗工整。门联有上下之分,一般说来,以末字音律判断,仄音为上联,平音为下联。上联贴在门左,下联贴在门右。也有人以门楣横批的首字左右位置确定上下联语的位置。对联多吉祥语,如“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财源茂盛达三江,生意兴隆通四海”等。横批一般为四字吉语,如“喜迎新春”“紫气东来”“万象皆春”之类。

尝新尝春,吃春饼春卷、饮春酒。迎春礼俗自然少不了饮食仪式,以饮食尝新尝春是新年礼俗传统,古代有所谓“荐羔祭韭”。新春时节有特定的饮食,如食用韭菜、生菜、萝卜等时令新菜,当然春饼更是典型。六朝时即有春饼,春饼是一种薄面饼,人们用它裹生菜食用。春饼与生菜等在古代号称春盘,杜甫在《立春》诗中曾写下“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的佳句,至今伴随着春饼令人回味。我国台湾的新竹地区春天品尝的润饼自然是这一礼俗扩大性的传承。春卷是与春饼类似的近代立春食品,具有皮薄、色黄、香脆、质嫩、味鲜的特点,将菜馅裹入薄面皮中,然后油炸食用。现代都市、乡村大都传承着新年吃春卷的节日食俗,其中蕴含的迎春意义不言自明。饮春酒是新年迎春礼俗中的重要内容。酒是降神的佳酿,祭神之后,朝野都要饮酒庆贺新年。新年之酒也称春酒,唐宋人称新年酒为屠苏酒,如王安石诗云,“春风送暖入屠苏”。明清新年,人们以饮春酒的方式宴请宾朋。民国南京“请春酒”是新年礼俗之一,“新年邀集宾朋宴饮,谓之请春酒”。当代人过年,酒仍然是增添节日气氛不可少的饮品。

在中国社会,以时间更新意识为动力的年节礼俗构成年节习俗的主干。人们将人文关怀与生命意识融入辞年礼俗、团年守岁礼俗与拜年迎春礼俗三大环节,将信仰与祭祀、自然与社会、家庭与国家相互关联,使之在年节礼俗中浑然一体。正是这些严肃与丰富的礼俗将年节烘托成民族的盛大节日。

春节新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她生动呈现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集全球华人情感的重要时机。传承新年礼俗、珍重新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共享与形塑人类文明新形态过程中,中国人的春节庆典与年节礼俗使我们在享受公历便利的同时延续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时间。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二十岁名扬天下、位极人臣:盘点那些年少成名的牛逼人物

下一篇:家庭教育之伤:养不教谁之过?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3 13:49 , Processed in 0.458981 second(s), 4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