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科技中国》李浩
作为“走进魅力西安”采访调研团成员之一,那时那刻,我捕捉到了厚重的爱国文化气息和底蕴,感叹到:有这样一批高校支撑,国家科技发展何愁不强大!
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坐落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是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兼容并包育人才
大批西工大学子已成为行业精英、国之栋梁,在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独有的“西工大现象”。西工大已实现由“时间”到“时效”,由“个体”到“单位”的引智思路转变,由“单向引进”向“高端引领、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转变,逐步形成有效应对新形势的长期战略。西工大全英文专业增至12个,初步形成了以理工专业为主、涵盖人文及管理等学科的全英文培养体系,顺利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留学生规模稳步增长,生源国增至80余个。进一步提升留学生生源质量,着力构建与世界一流大学间的双向交流培养机制,持续吸引高质量生源。
西工大航天学院副研究员刘睿,本硕博都就读于西工大,主要研究方向是航天器姿态与轨道控制,并兼任陕西省微小卫星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据她介绍,她们团队参与研制的模块化立方星,从2U、3U到6U及扩展到更多,基本可以实现“即插即用”。立方星在全球遵从一个国际标准,很便于国际科技合作。西工大发射的12U立方星“翱翔之星”成为了国际首发,并成为其他国家遵从的设计标准。
▲西工大航天学院副研究员刘睿
出席10月18日下午在西工大友谊校区举办的外国专家座谈会的英国籍专家吴建平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政策及持续开放发展态势是能够吸引很多的人才。对科技人才来说,他们不太会受政府间关系的过多影响,更看重的是能否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和条件。只要对中国友好,愿意到中国工作生活,在专业领域有特长,这类人才都应该引进。
探索性研究放首位
西工大拥有14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包括9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1个国家级引智引才示范基地,以及61个校级中外联合研究机构。
“我们搞科学研究,相比企业主体不同的是,推进探索性研究更多一些。”据西工大机电学院副教授孟亮介绍,这些年来,从法国、比利时等国博士毕业后陆续回国的青年力量加入团队,一起从事紧密结合国家航空航天发展需求的先进飞行器材料轻量化设计科研攻关。他们不断地从大自然界中汲取灵感,把仿生设计运用到科研工作中来,比如团队一起做剁椒鱼头时,通过观察分析鳃盖骨的受力解决那时的一个结构轻量化提升的难题。
▲西工大机电学院副教授孟亮
全力支撑地方科技
西工大确定了“五个以”,即“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现有学生34000余名,教职工4300余人。
在2021欧亚经济论坛上发布的2020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显示,西安入选十强城市。西工大一直和地方保持着紧密的交流和合作,目前与西安市已签订战略协议,着力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产学研示范基地和新载体;与西咸新区共建成我国首个以空天地海网无人系统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科教产融”创新示范小镇——“翱翔小镇”暨无人机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与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政府等5方共建“环西北工业大学创新带”,推动碑林区“大学+”发展战略落地开花;与西安市政府合作共建柔性电子研究院等产学研机构,围绕柔性有机电子、纳米电子、生物电子、先进能源、印刷电子、塑料电子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
自2010年至今,“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自2018年开始,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开展了“走进魅力城市”央媒采访调研活动。通过采访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和科研工作者,调研科研院所、引智项目单位及高新技术园区等,聚科技人才、展科技形象、扬科学精神,为加强科技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来源:市科技局国际交流合作与智力引进处、国际人才交流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