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一个惊天动地的悲壮故事

2022-5-17 23:11| 发布者: unn7clmj0guuir| 查看: 2068| 评论: 2

这里是默认签名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什么故事?#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多悲壮的豪情啊!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荆轲就这样牺牲了。



因为篇幅太长,我就不贴原文出来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阅读《战国策·燕策三》或者《史记 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章节。
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我们看到“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刺”等感人情节,塑造了荆轲这位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古代侠义之士形象。荆轲刺秦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千百年来,荆轲一直受后人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不畏强权,敢于斗争
但是,我们也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解读《荆轲刺秦王》带给我们的启发:



爱好决定志向:荆轲爱读书击剑。先说读书,读书肯定是帮助国家发展强大的。荆轲游说卫元君,没有得到重用,这条路就没有发展成为他的成就。而击剑,后来因刺杀秦王,让他名垂史册。
性格决定成败:他游说卫元君不成,就放弃了帮助国家发展强大的这条路。他与盖聂论剑,就因为有个地方不对,被盖聂瞪了一下,就离去了。跟鲁勾践下棋,因为争执被鲁勾践斥责,就一言不发地逃离了。从这三个小故事可以看出荆轲是个深沉内敛的人,话不投机半句多,人非知己不交往。性格过于刚硬,柔韧度不足。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善与人沟通。如果他把等朋友一起去刺杀秦王这件事告诉太子丹,太子丹也不会起疑心。结果恼火赌气不等朋友,带着太子丹给他配的助手秦舞阳就出发了。事实证明秦舞阳不称职,导致了荆轲刺秦王的成败。



还有几个情节也能带给我们启示:
荆轲私见樊於期:则反映了舍身取义。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易水送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白话就是,明知道做不到还要去做。
秦廷行刺:荆轲对秦王说:“事情之所以不能成功,是因为我想活捉你的,一定要你同我们订下条约来回报太子啊。”说明做事一定要明确目的,不能朝令夕改。
荆轲刺秦王是战国时代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事件,对于这一历史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荆轲只是逞匹夫之勇,不应该被称赞,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荆轲刺秦的勇气和魄力是值得被肯定的。但司马迁却把荆轲描写成名垂千史的侠义壮士,而且还另外为他作赋《咏荆轲》来称颂他的豪情壮志。陶潜也很赞赏荆轲为国家牺牲和不畏强暴的精神。荆轲勇敢有魄力,他有着不畏强暴和坚守正义的精神。荆轲最让人敬佩的是他能够牺牲性命来保护国家的安全。所以不管别人对荆轲的看法是怎样的,在我看来他的勇敢和魄力以及他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都是值得肯定的,荆轲是真正的勇士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历史人物已经成为过去,历史的成败也已经被确定,所以我们对于历史人物是非功过的评判也毫无意义,但是每个人仍然有表达自己对历史和古人看法的权利。就像荆轲一样在有些人的看法中他是英雄是勇士,但在有些人的看法中他是莽夫。
参考资料:《战国策·燕策三》、《史记 刺客列传》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二十岁名扬天下、位极人臣:盘点那些年少成名的牛逼人物

下一篇:讲好新时代劳模故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3 13:34 , Processed in 0.231125 second(s), 5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