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美国校园枪击案13人被杀,一台摄像机,仅20天拍摄,没有剧本

2022-5-14 21:34| 发布者: fbhll0evj1| 查看: 1825|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当代美国独立电影的重要人物范·桑特拍摄的《大象》在2003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抱回了最佳电影最佳导演两项分量最重的大奖,无疑成为当年最受电影观众瞩目的焦点。
随之而来的,是对电影《大象》所反映的校园暴力事件的审视,甚至也有人质疑电影节为何要将此大奖颁给这部电影。



在好莱坞技术作品泛滥的情况下,《大象》的出现无疑使人眼前一亮,泛着淡淡的忧伤基调的电影,让灿烂明媚的校园显得深邃。关于它的评论好像是赞扬导演的极度克制与冷静,“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一样细致冷静地解剖”
影片的拍摄只用了20天,没有拍摄提纲,对话都是学生们临时准备的,范·桑特要求学生们以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塑造角色。
影片的名称参考了1989年BBC制作的关于北爱尔兰政治暴力的同名电影《象》,两部影片都提出了一个同样的问题——被忽视就像大象出现在起居室,人们要么假装它不可能在那,要么以为它不是真的大象。
大象”是潜在的动因,也是作品要通过自己含蓄方式想表达的意旨。
枪击案的铺垫与解释

影片有着非常有特色的镜头语言,整部影片用了大量的超长镜头,对所要描绘的人物进行跟拍,场景的转换都是在镜头的运动中一气呵成,一切都显得自然真实。
影片中出现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是在镜头的跟拍中进行交代的。对于看惯了好莱坞式快节奏镜头的观众来说,如此长的镜头,跟着一个人穿过大厅、穿过走廊、打开门走向草地,中间偶尔会看到一两个同学寒暄两句,对话少得可怜......似乎让人看了觉得有点发闷。
而且更让普通观众纳闷的是,同一件事情,导演竟会选择多个角度,在不同的时间段将它表现出来,似乎越看越乱。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约翰在走廊里遇到酷爱摄影的伊莱亚斯那个段落。
第一次是镜头跟随约翰,从他身后看着伊莱亚斯从走廊对面走过来,两人握手、寒暄、拍照、离开,镜头中有个穿红衣服的女孩跑过去;



第二次镜头又跟随在暗房冲洗完照片的伊莱亚斯,在他身后看着约翰从走廊对面走过来,两人握手、寒暄、拍照、离开,镜头中有个穿红衣服的女孩跑过去;



第三次镜头却又跟随穿红衣服的女孩米歇尔身后,远远看到约翰和伊莱亚斯在握手寒暄,她低下头,匆匆跑了过去。



对于同一件事情,导演在此选择了三个人的角度进行跟拍,从三种角度反映一个小小的碰面,似乎显得多余而累赘。事实是导演的用意正在于通过他要表现的每一个角色,从每一个角色的角度去观照世界。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人的思想更是多元的,可以允许有各种思想的存在。然而,观点与观点之间,究竟谁对谁错,并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
类似这样的镜头很多,乍看起来似乎纷繁复杂,但是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只是通过对每一个主要角色在学校里的一天的活动,把他们巧妙的联系在一起,似乎在暗示冥冥中就有这样一张命运的网,让每个人都逃脱不了这个网的范围。



影片的前64分钟都在描述美国一所高中的学生丰富多彩充满个性的校园生活:橄榄球、恋爱的甜蜜、电脑游戏、自闭的心理、对艺术的热爱甚至几个女生在一起的家长里短和对帅哥的倾慕......导演用超长的跟镜头叙述了每一个典型角色的活动,其中的时空交错现象又让人隐隐约约感觉到一切事情皆有其因果。
在每个人的生活进程中,都出现了某一个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的生活场景,而这种场景是多视点的、交错的。虽然整部电影的拍摄只用了一台摄像机,没有剧本,演员的台词也是临时拼凑的,但是这种看似碎片式的结构,却一反电影传统的蒙太奇叙事功能,从多角度多方位让观众去体会生活的原味——原来生活看似碎片,其实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各个“碎片”之间是有必然联系的。
这种铺垫,为后来的枪击事件的发生做了全方位的解释。
寓意深刻的景深镜头

在《公民凯恩》里,景深镜头的独特叙事效果已经显现出强大的张力。而《大象》中也能看到景深镜头对叙事的表现。
当枪击案的策划者埃里克和亚历克斯在房间里看着关于反映二战纳粹的纪录片时,在镜头的景深中,可以看到窗外一辆货车缓缓驶近,其中一个男孩从镜头后面走出房间,收取包裹。



这一个段落很有象征寓意:将反法西斯的纪录片电视画面和取包裹的画面结合起来,在两个男孩关于这部纪录片“很难看”的讨论中,货运公司送来的是他们从“GUNS USA”网站上购买的M4步枪。
导演在此通过这个景深镜头表现出对年轻人受暴力影响的担忧。
此类镜头很多,如有自闭倾向的女孩米歇尔在球场跑步,停下来望着天上的白云,深呼吸,而背后是一群男生兴奋地玩着橄榄球。



这个段落同样寓意深刻。
镜头中的另类世界

影片除了大量的跟镜头之外,还有几处很特别的地方用到了固定镜头。如球场踢球的段落;约翰到了学校之后,一个人穿过长长的走廊,到一间房间停下,在一面镜子前低下头捂住了自己的脸,观众看不见他是不是在哭泣;



有自闭倾向的女孩米歇尔,走过长长的走廊,来到健身房,一个人从健身房的入口走向更衣室,镜头下的她显得那么渺小无助;



亚历克斯坐在窗前,忘我地弹奏《致爱丽丝》;两个男孩抢手,在疯狂射杀同学、老师、校长后,其中一个走到餐厅,在餐桌边上坐了下来,也许是因为杀人累了,拿起桌上的可乐就开始喝起来。



这些固定镜头的段落有着明显的象征意味——监视器功能。也许和这个故事的取材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影片虽然是虚构的,但许多细节是真实的来源于科伦拜恩的枪击案,当时埃里克和亚历克斯杀死了13人后调转枪口射向了他们自己。
片中还选用了当时学校监视器拍下的其中年龄较小的杀手走进学校食堂,停下,从别人杯子里吸饮料的画面。
影片通过监视器式的镜头语言,告诉我们,在妈妈世界中的这些孩子们,在没有家长在身边的时候是这样生活的,有欢快也有阴暗。而监视器的冷眼特点正契合影片的基调,客观、冷静地观照青少年世界。而社会对他们的关注远远不够,这一思想在影片其他的超长跟镜头中也能体味到。



导演是知道他们的痛苦的,一个人的青春期不是总像后来回忆起时的那样欢快美好,那是一个人最先开始确立自己世界观的时候——爱、友谊、责任、性、自我认同——种种的问题全部涌来,又因为实在是年轻的缘故,一颗心特别的娇嫩敏感,一点点的伤害就痛彻心扉,总是困于自己过度的自卑和自傲。
没有人帮忙,一切的困惑和挣扎只有自己。冷眼地观看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动作,导演正是站在这样的立场上,唤醒所谓的“妈妈世界”对青少年心理的关注。
独特叙事风格带来的震撼力

观众很容易将《大象》和好莱坞著名后现代导演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联系起来。《低俗小说》运用的是“散点拍摄手法”和“圆形叙事结构”,意欲颠覆传统的“线性时空观念”,就是这些与众不同的叙事和拍摄方法,使得故事的发展犹如天马行空,仿佛是思之所至,所有的故事随思绪任意发展,又自然地组接在一起,平常的故事拍出了另类的味道。



而《大象》在叙事风格上和《低俗小说》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表面看似散乱的结构,却暗含着事情发展的必然后果。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互照应,也印证了圆形叙事结构的模式,所有的故事最后都归结到原点。
虽然故事最后并没有像《低俗小说》那样血腥、暴力,甚至在学校开枪杀人都让人感觉是两个大男孩在玩电脑射击游戏那样轻松。



被杀的人没有呻吟,中枪后就像游戏中一样,倒地就死。发生在校园里的静静的杀戮,不禁让人反思,如此的杀戮竟然出自两个十多岁的孩子之手,而他们却并不感到害怕和恐惧。
影片的叙事消解了传统模式中的激烈的矛盾冲突,甚至连凶手杀人的动机都消解掉了,取而代之的则是对青少年问题的深刻的反思与更多的关注。
这样的消解可以说比传统意义上刻画两个男孩因为各种外界和自身的原因而逐渐走向开枪行凶的陈旧的叙事模式更具有震撼力。



《大象》的叙事模式中也有不同于低俗小说的特点,导演在里面精心安排的并不只有一条故事线,而应该是两条。其中一条是交代学校普通学生的“圆形叙事结构”,其中在走廊相遇的段落、约翰在草坪逗狗的段落以及米歇尔在图书馆工作时听见拉枪栓的声音而回头这三个段落中有交叉。
而另外一条则应该是属于“直线型结构”,埃里克和亚历克斯的叙事发展则是用的直线叙事,直到在草坪上遇到约翰,才使整个故事交汇在一起。



总的看来,《大象》正是在导演的精心安排下,通过独特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模式,对当代美国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当下美国社会的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
第三只眼静观生活的变化,唤起人们对问题的另类思考,正是这部电影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王阳明龙场悟道,和年轻时的一件“荒唐”事有很大关系

下一篇:高三那年我瞎了眼迷上了他(校园里的真实故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20:58 , Processed in 0.220679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