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龙场悟道,和年轻时的一件“荒唐”事有很大关系

2021-9-19 04:1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814| 评论: 3

公元1508年春季的一个夜晚,在贵州的一片原始森林的一个山洞里的石棺中,王阳明突然从梦中惊醒,从石棺中坐起,像着魔一样大喊起来,他的两个仆从也被惊醒。他嘴里自言自语道:“圣人之道,悟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归纳起来,“龙场悟道”悟得得就是“心即理,心外无物”。通俗来说,就是圣人之道,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之前按照朱熹理学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向天地万物中去寻求真理是大误。实际上“格”是“正”的意思,而“物”不在心外,“格物”就是“正心”,人能“为善去恶”,就是“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格物”把存在于内心的私欲摒除,使存在于内心的“良知”没有障碍地勃发出来,这便是“意诚”,从而达到《大学》中的修身、治国、平天下。



看似”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在电光石火间的”顿悟“,但其实早就注定了。这还要从王阳明年轻时的一件“荒唐”事说起。王阳明从小就立下志向要成为圣人,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求佛问道,学习兵法辞章,一直不得法门。直到1489年他遇到当时的理学大师娄谅,娄谅告诉他“圣人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的”。这更让他坚定了成为圣人的信心。娄谅也告诉他成为圣人的方法:格物致知。这是朱熹的方法,人在面对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就要通过“格物”把它弄明白了,搞明白一切事物的道理后,你就是圣人了。于是王阳明便做了那件荒唐事-格竹子。



有一天,他和一位同样钻研朱熹理学的朋友在后院读书,王阳明突然说道:“朱熹老夫子说世间一草一木都有它的道理,咱们把竹子的道理格出来如何?”朋友说:怎么格?”由于王阳明也不知道怎么格物,两个人就开始对着竹子死盯着看,草草吃饭,草草睡觉。三天后那位朋友撑不住了,都开始出现幻觉了,于是对王阳明说:“我不行了,看来朱熹老头的格物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做到的啊。”于是就撤走了。王阳明没有气馁,继续盯着竹子看,又过了几天,终于也撑不住倒下了。这次不仅竹子的道理没格到,还生了一场大病,这也是王阳明后期身体一直很差的主要原因。由此他确信朱熹的“格物致知”有问题,格一个竹子都这么难,那天下万物那么多,一个人一辈子估计连圣人的影子都见不到。对于王阳明的怀疑,朋友都不敢相信,因为在当时朱熹理学就是教科书,是当时的读书人不可违逆的。



后来,王阳明几次放弃朱熹理学,开始从佛道寻求成为圣人的方法,但最后又不得不回到“格物致知”面前,但还是感到困惑。直到被贬龙场后,在龙场恶劣的环境中,面对生死的时候,他开始在想“圣人到此该如何。”因为他所知道的圣人没有一个在他现在所处的环境中呆过,每个人所面对的环境都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事物对于每一个人也可能不一样,如此的话,朱熹的“格物致知”必定是错误的。这些问题一直在他脑海里碰撞,终于有一天,他终于悟到了“圣人之道。悟性自足”的道理。因为天地万物都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心外没有物,只要正心了,人人都可以是圣人。这也对“格物致知”有了和朱熹完全不同的新的解释。阳明心学由此诞生,这也是王阳明成为圣人的开始。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们为了追求幸福,都在追求外物,从而荒废了自己的内心。殊不知,人生真正的幸福从来都不在于外物,而是在自己的内心。外物无穷无尽,只有自己的内心真正的知足了,幸福感才能由心而生。
全局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励志小故事大智慧与感悟看完你会过来谢谢我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1-19 02:58 , Processed in 0.360338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