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马克龙的华丽冒险

2022-5-4 17: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921| 评论: 0


记者 | 王磬

4月底的巴黎,落樱还未散尽,一场决定法国命运的选举已经尘埃落定。马克龙击败了勒庞,赢下了他的第二个总统任期——他还打破了一项纪录:过去20年来,没有任何一位在任的法国总统能够成功连任。

在埃菲尔铁塔前,马克龙挽着妻子布丽吉特走到舞台中央,背景音乐是欧盟盟歌《欢乐颂》。他发表胜选演说,感谢了选民。当谈到对手勒庞时,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嘘声,他很快制止,不,不,别嘘——从现在开始,我不再是一个政党的候选人,我是每个法国人的总统。他的竞选口号“Nous tous”的含义正是:“我们所有人”。

五年前的差不多同一个时刻,政坛新人马克龙杀入大选第二轮,并以绝对优势击败了勒庞。那是2017年5月,那场胜利震惊了整个法国乃至世界。在那之前的一年,英国决定退出欧盟,特朗普当选了美国总统,民粹主义浪潮在全球风起云涌。

马克龙以旧秩序挑战者的身份横空出世,他宣称自己“不左不右”,这一口号正好诱惑了许多对旧有政治分歧感到厌倦的法国人。像马克龙这样一位富有个人魅力但尚未经过检验的自由主义者和欧洲主义者的胜利,让西方世界松了一口气。这个年轻、帅气、野心勃勃的形象,正是那个百废待兴的时代里,人们所渴望的新面孔——巧合的是,那一次的胜选集会背景音乐,也是《欢乐颂》。

但这次的情况不一样了。马克龙的连任之旅并非一帆风顺。执政五年之后,他不再是一张白纸。从黄马甲运动到养老金改革,再到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他被人诟病的污点与他为人乐道的政绩几乎一样多。他的挑战者光环逐渐淡褪,而开始被许多人视作建制派的新化身。与此同时,他的对手重整旗鼓:上周末的第二轮决选中,有1330万法国人给勒庞投了票,这是极右翼在历届法国大选中的最好成绩。在4月初的第一轮投票中,许多愤怒的法国年轻人、曾经的马克龙支持者,转投了极左翼候选人梅朗雄。

法国赛尔奇-巴黎大学教授张伦对界面新闻表示,勒庞与梅朗雄吸引的主要支持者都是全球化过程中受到遗弃的选民,但这不是孤立的事件,而是过去几十年间政治变化的一个缩影。其中既有有法国的特殊性,也有全球的共性。

涉险过关的马克龙在胜选演讲里坦言,他意识到,许多给他投票的人并非支持他的政策、而只是希望阻挡极右翼上台。他也承诺,第二个任期不会是“过去五年的延续”、而会是一个“重新创造的”、“全新的开始”。

这一次,除了重塑法国,马克龙或许也需要重塑自己。

风暴中的五年



2017年9月,一场飓风袭击了法属加勒比海岛国圣马丁,刚当选总统不久的马克龙来到现场慰问灾情。

他站在被风暴摧毁的楼房旁说:“我不是在平静的天气里成为领袖的。我是为风暴而生的。”

他在民粹席卷全球的风暴眼中横空出世,上任的第一年就启动了雄心勃勃的税收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改革。但它也很快给法国带来了可能是自1960年代以来最激烈的反政府示威。身穿荧光黄色马甲的抗议者开始在全法各地游行,反抗燃油税的提高,并逐渐演变成世界闻名的“黄马甲运动”。共有2000多人在“黄马甲运动”中受伤,它也变成马克龙执政的主要“负资产”。

后来证明,那只是他面临的诸多风暴的开端而已——几乎他启动的每一项改革,都在法国社会里掀起一轮阵痛。

他最不受欢迎的提案之一是,将退休年龄从62岁提高到65岁,以缓解国家养老金的亏空。他还曾试图将复杂的公共和私人养老金计划系统简化为一个由国家管理的计划,以弥补180亿欧元的资金缺口。2019年,在喧闹的全国性罢工使法国部分地区停摆之后,他被迫搁置将退休年龄提高的计划。

他的另一项饱受诟病的提案则是“富人税”:根据政府自己的分析,废除的财富税和对资本收益征收30%的统一税,主要提高了最富有的0.1%的人的收入——他被称为“富人的总统”。尽管他也尝试提高最低工资,并给员工免除每年高达3000欧元的奖金税,但这些看起来杯水车薪,并没能改变他的形象。人们会记得的是,他曾对一个失业的工人说,“穿过马路你就能找到一份工作”,并指责那些反对劳动力市场改革的人都是 “懒汉”。

风暴也来自法国之外: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超过2700万法国人感染了新冠,造成14万人死亡,是新冠死亡人数最多的欧洲国家之一。但法国以惊人之速强劲复苏,2021年经济增速达到了7%,失业率则降至7.4%的十年最低点,胜过大多数欧美国家——即使是最严厉的批评者也不能否认,这一局面与马克龙政府果断有力的复苏政策分不开。

他对国际事务也十分上心,渴望恢复法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他是默克尔之后最受欢迎、也是最有权势的欧洲政治家。从伊核危机到利比亚内战,他都积极参与其中,并倡导欧盟的战略自主。直到第一个任期行将结束的前夕,他仍然奔走在斡旋俄乌危机的前线,甚至因此怠慢了自己的总统竞选。

支持者认为,他对经济采取务实的态度,促进了就业市场的灵活,激发了企业的创造力,降低了失业率,改善了法国的国力与国际形象。批评者则指出,他将新自由主义和威权主义结合起来,在黄马甲运动中滥用警权背上血债;他推行不受欢迎的养老金改革和劳动力市场改革,延迟退休年龄、免除富人税,这削弱了福利国家,加深了不平等;他加强移民控制,监管宗教、加强世俗主义,让法国社会与多元宽容渐行渐远;他让法国普通人失去了对政治的信任,投票率降至多年来最低点。

法国社会学者Aurore Merle对界面新闻表示,马克龙是一个典型的新自由主义者,他治下的五年中法国并没有变成一个更好的社会,贫富差距在增加。以她自己所处的高等教育行业为例,法国大学里学生越来越多,但国家相应的支持却在减少。马克龙对此的回答是,大学应该自己集资、申请项目,提升竞争力。

“马克龙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他把教育也看做是一个市场、一个产品。但我们觉得,教育是公共的,是我们社会的共同财富。”Aurore Merle指出,法国教育系统有历史悠久的公立传统,国家支持很重要。马克龙的政策对高等教育的环境造成很不好的影响,加剧了学校和城市之间的不平等,让大学与大学之间变成对手甚至是敌人的关系。

对冒险着迷的人



“当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让我着迷的就是那些不同寻常的人。”马克龙这样告诉索菲·佩德(Sophie Pedder)。

佩德是《经济学人》的巴黎分社社长,也是马克龙自传《革命》(Revolution Française: Emmanuel Macron and the Quest to Reinvent a Nation)一书的作者。佩德跟踪采访了马克龙近十年。早在马克龙刚刚加入前总统奥朗德的行政团队时,佩德就注意到了当时还默默无闻的他。佩德观察到,马克龙很经常谈到他所认为的“英雄式人物”——消防员、科学家、探险家、医生和其他“非凡的人”——这一点在他成为法国总统之后愈发明显和频繁。

“他不属于任何党派系统,也无视意识形态标签。你不知道他从何而来,他没有根”,佩德写道,“潜伏在这位西装革履的技术官僚内心深处的是一种浪漫,是儿时的英雄梦想,去冒险、做非凡的人。”

他天资过人,也因此确信自己可以藐视传统。人们已经熟知了他的爱情故事:他上中学时就爱上了自己的戏剧老师,她比他大24岁并且已婚。他那体面的父母非常反感这段恋情,强迫他转学去了巴黎。但他并未放弃,毕业之后不久便成功地娶到了她。

与此同时,他拿下了哲学学位,进入了著名的法国政治精英学校国家行政学院(ENA),32岁时成为罗斯柴尔德银行的高管,39岁参选总统并成功“加冕”,成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

马克龙属于那种天生的政治家。尽管人们在电视上看到他时,会诟病他傲慢、自恋、不可一世;但当他真的走到人们中间、真诚与他们握手时,他们又会不由自主地感到,他是位老友,他在认真倾听,事情会变好。

他把投行家的作息带到了爱丽舍宫,经常开会到深夜。他被粉丝们视为精力充沛,但有时也被批评为粗暴甚至是独裁。他漫长的工作日和对部长们时刻在线的要求,让他身边的许多人感到疲惫。

他自豪于自己对时间的掌控。他常说自己是 “时钟的主人”,能够控制节奏,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刹车或加速。他尝试在一天之中塞进尽可能多的议程。佩德记得有次跟随他出访,在从中国旅行回来的总统专机上,助手们轮流进出他的休息室,在9个小时的飞行中不停地进行汇报和讨论。他没有一次停下来休息过。

他热爱西装。在会议结束后,他往往会小心翼翼地抚平裤子上的褶皱。佩德跟踪报道他的十年之中,只有一次见过他穿着牛仔裤与运动衫:对法国人来说,西装就是总统——正式、与众不同、高高在上、独当一面。直到最近的俄乌危机,当泽连斯基穿着军绿色T恤、胡子拉渣的形象走红全球时,马克龙的团队也发布了几张他身着连帽衫的照片,他似乎在深夜开会,没刮胡子,眼窝深陷——外界广泛解读为他是在模仿泽连斯基,而骄傲的他当然不会承认。

“埃马纽埃尔知道如何从每个人身上获得对他有用的东西。”父亲这样评价马克龙。而母亲的评价则是,“埃马纽埃尔退出政坛后可能会成为一个作家,他不是那种喜欢一直参加国际会议的人”。

马克龙不属于任何既定的政党,他管理着总统府,就像他管理竞选一样。

“他是孤独的,他独自决定一切。”一位与马克龙工作过的高级外交官表示,当人们没有完全按照他想要的方式做事时,他最终会抱怨说他还不如自己做所有事情。他有时还会无情地抛弃那些对他不再有用的人。

在应对新冠疫情时,马克龙独自一人,经常与顾问对着干。他多次冒险——在疫情爆发两个月后重新开放了学校。他推行疫苗接种证——尽管有人告诉他这将引起疫苗怀疑论者的激烈反抗——结果是好的,法国的疫苗接种率很快就超过了德国和英国的水平。但对他个人的谩骂扑天盖地。

他的行事风格被称为“朱庇特式”的总统任期——这是相对于他的前任法国总统而言的。在萨科齐(Nicolas Sarkozy)的“金光闪闪的总统任期 ”(“bling” presidency)之后,奥朗德曾打算遏制总统的炫耀行为,提倡“正常总统任期”(“normal” presidency)。但他最终却以平庸、犹豫不决和停滞不前而告终。

作为奥朗德的部长,马克龙得出结论,法国人渴望彻底决裂——不仅仅是建立一个更有能力的政府,而是建立领袖的尊严。正如朱庇特,一个高高在上的人物,一个众神之王,他将通过距离来恢复尊严,通过权威来恢复尊重。

“法国人的永恒矛盾在于,希望有一个能说会道、举止得体、知道如何向女王鞠躬、有文学修养的总统。但同时他们又想要一个知道如何在自己的花园里烧烤的人。”曾为马克龙写过演讲稿的Sylvain Fort说,戴高乐总统在爱丽舍宫的电费是自己付的;希拉克总统以喜欢沙司和瓶装啤酒而闻名;德斯坦以他的贵族气质而闻名,但他的连任竞选一败涂地。

大选前的一项民意调查问法国民众,他们对马克龙感到最困扰的是什么?最常见的答案是,他与日常生活脱节。

下一个五年



或许是骄傲使然,马克龙很少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犯了错。黄马甲或许是个例外。

那时暴力示威已经席卷全国,抗议者在位于中央高原的普伊恩韦莱省放火。马克龙去视察损失时,一群暴徒在街头追赶总统的车队,高喊着让马克龙辞职。一张通过汽车半开的窗户拍摄的照片捕捉到了马克龙的眼睛,他回头注视着原始的暴力现场,眼神中夹杂着不相信、伤害、蔑视和孤独。

“一些我深刻地认为‘那并不是我’的东西出现了,”马克龙后来接受采访时表示,“毫无疑问,我犯了错误”。

他显然受了震动。袭击有暴力自身的动因、也与法国社会特有的周期性起义有关;但他也开始明白,自己作为领袖,并非责无旁贷。

他把日程表清空,在全国各地组织起了市民大会。他尝试走出围墙高筑的爱丽舍宫,在全国不同的地方度夜。愤怒而来的民众发现,总统在市政厅的塑料椅子上常常一坐好几个小时,听他们发牢骚,还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没有不时看手机,也没有不耐烦。

“黄马甲运动后马克龙的行事方式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倾听得更多了。”长期观察法国政治的学者张伦表示,这种转变也显示,随着政龄的增长,马克龙正在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政治家。

如今,暂时闯关成功的马克龙又来到一个新的关口:他将带领一个分裂的法兰西,在一个剧变的世界中,走向一个怎样的、新的五年?

国际上,法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法国是一个拥有6700多万人口的国家,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之一,还是一个核大国。法国也是欧盟最有权力、最重要的国家之一。眼下,几股冲击欧洲的力量正在暗涌: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面临挑战,通胀加剧,供应链紧张,俄乌冲突又使数百万人在欧洲大陆流离失所。

在国内,日益增长的生活成本是法国人眼下首要关心的话题,但并非唯一的问题。法国还面临着清洁能源转型、福利模式的可持续性、对移民的担忧、伊斯兰教在法国的地位争议等诸多问题。

“法国人与幸福有一种矛盾的关系。”巴黎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Claudia Senik指出。作为理想主义者,法国人从小就被教导要有批判精神,于是常常发现现实世界总是让人失望。

当疫情首次蔓延时,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只有39%的法国人认为他们的政府对危机管理得很好,而德国有74%,英国有69%。另一项调查则显示,78%的法国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但60%的法国人相信他们的国家正在走下坡路。在法国,“丧是一种时尚”(Bleak is chic)——要如何驾驭这些微妙又复杂的期待,是马克龙仍需继续修习的功课。

“他寻求的是钦佩,而不是爱戴。他的野心是在历史上留下印记。”佩德写道。马克龙一生都在拒绝被他人的看法所束缚。比起五年前,他的脸庞也日渐苍老,鬓角开始发白,今天的他少了男孩式的洒脱,但取而代之的是多了执政者的份量。它们诉说着这场冒险的收获与代价。
全局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二十岁名扬天下、位极人臣:盘点那些年少成名的牛逼人物

下一篇:中国历史名人的故事,屈原的一生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3 04:01 , Processed in 0.376614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