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像
释迦摩尼像
老子像
一
儒释道三家文化,各自在历史上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如一鼎之三足,缺失其一,中国文化都立不住脚。虽然三家时有排斥,但一般在和平盛世年代,三家文化相通相融,为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按照现在通常的看法,佛教是东汉传入中国的,但是据考证,佛教其实在周朝时就已经传入中国。孔子在那个时期就知道了佛教,可他并未将之视为异端。《列子 仲尼篇》引孔子之言:"吾闻西方有大圣人焉,不治而不乱,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其大意是:"我听说西方有大圣人,不用治理而天下太平,不用劝说而自有信仰,不用教化而自然实行,广大无边啊,俗人无法解释说明清楚"。可见孔子在知道了西方有释迦牟尼后,对他是相当崇拜的。
据史载,孔子在周王室见到了老子,老子当时是周王室的守藏史。老子学问渊博,思想深邃,是孔子最敬仰的人物之一。孔子能看到周王室收藏的许多珍贵典籍,都是老子为他提供了方便。两位先哲有一段长谈,孔子对老子极为钦佩,同时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充满了神秘感。孔子回来后对弟子们说:"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孔子把老子比喻是一条龙,可见他对老子的高度赞誉。
不难看出,孔子从来没有排斥佛、老二家,相反,在儒家思想里,吸收了很多佛、老的思想,儒释道相生相济,孕育了中国人的人格。
二
在悟"道"方面,三家所认同的大"道"实无差异,只是各自悟的方式和途径不同而已。
儒家是以入世的方法,让每个人遵守外在的行为规范,以礼义去应对他人,投身社会,用外在的规矩准则来缔造世界的和谐。
佛教是以人人修心的方法,让心灵直达世界的本源,实现所谓从潜修到顿悟,进入"无我"的状态。
道家是以遵循个人内心的道德,听从自己的声音,而不须有外在任何的刻意雕琢。
儒家教我们入世,一个人的自我实现,一旦达到社会和谐、世界大同,则儒家可以追求出世。
佛家教我们无所谓入世或出世,世界的和谐大同在自己的心中。
道家教我们出世,实现人格的超越,以自己的才能再入世去实现世界和谐大同。
儒家教给我们的是土地上践行的能力,人与人之间要有礼义。
佛家教给我们的是普济众生而无我。
道家教给我们的是天空中飞翔的理想,每个人要遵守内心的道德。
谋生用儒,要随事而悟道。
善生用佛,要随缘而悟道。
乐生用道,要随心而悟道。
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儒释道的目标都是由"悟道"而"得道"。
三
儒释道三大圣人都心性相通,孔子说了"一贯道";老子也说"一",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来自于道,而万物都是从一分裂出去的;佛法强调"万法归一,一归万法"。如果知道了"一",而万事万物都是从"一"分化出去的,因此三家都进入"知一而识万"的境界。
儒家的代表性著作是《论语》,这是孔子的学生们根据孔子生前的言行整理记录下来的,孔子本人并未留下文字,"述而不作"。同样佛教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以心印心,即心即佛。释迦牟尼也没有写过一部著作,浩繁的三藏经典是后人整理出来的。道家的代表性著作是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本身也立足于不留文字,其《道德经》是因关尹子的强逼而无奈留下的五千字传世经典。三大家的得道途经都强调"自悟",这一点也是相同的。可见圣人出世,唯有一件大事,就是要纠正天下人心,使人人都走向道德完善的境界,追求得到生命的最后解脱。地位和名利都不是他们的目的,让众生觉悟,让世间和谐才是他们的最高追求。
儒家求"仁",以忠、恕一以贯道;佛家求“善”,以普渡众生;道家求"无为",以顺乎自然达到天下大治。仁、善、自然就如天地的江河、沟渠,把每个人的"悟"比作雨滴,则万"悟"归"海"。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和悟性,但万变不离其宗。
四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所谓入世、出世也是相对而言的,一个人可以先入后出,先出后入,也可以亦出亦入,这主要取决于时代的特征。范蠡、张良、郭子仪等是先入后出的成功典范,姜子牙、诸葛亮等是先出后入的榜样,但在求道的过程中并非每个人都能如此彻悟,如此幸运,为之献身的人数不胜数。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如苏轼、白居易等大家选择身出心隐的亦出亦入的方式,真正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广结善缘,普渡众生"、"乘物以游心"、"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处世原则。
在儒释道三圣的映照下,中华文明史上还未达到"大清明的世界",而"明参日月"的状态永远在芸芸众生的不懈追求中。"比干忠正却不能续殷存,子胥智谋却不能保吴完,申生孝敬却不能止晋乱",原因何在?
身名皆具者,最上,名可洁而身死者,居中,身故而名辱者最下,然而最上者为何寥若寒星?商鞅、吴起、文仲等人竭力尽忠,功高盖世,然而却惨遭诛戮,不得身名俱全,甚为可悲可叹。到底问题症结何在?
还是偏离了天人之大道!
天地万物,四时之序,无功者来,成功者去,浅易之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常数。进退盈缩,与时变化,乃圣人大道,可惜凡夫俗子惑于私利以致昏聩不悟,在悟道的过程中背道而驰了。
五
历史的车轮已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在充满名利诱惑、人心浮燥、节奏快速、科技发达的现代生活中,人们也渴望找到一份宁静,虽然物质生活在不断改善和提高,可我们的烦恼和痛苦也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怎样"悟道"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几个条件:
(一)、"天人之道"不会随时代之变而变,"道"永远在彼方。
(二)、"悟道"的途径和方式要与日俱增,与时俱进。
(三)、不论你选择何种途径和方式,都可以进行"悟道"的实践。
(四)、儒释道三家经典也有不同时代的不同解读,甚至有所发展。
以下表中列出了时代变迁后,我们与圣人所处时代的一些主要区别。
项目内容
| 圣人时代
|
我们现代
|
社会制度
|
奴隶制社会
|
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
|
人口
|
少(几千万)
| 多(14亿)
| 自然资源
| 开发少
| 开发多
|
受教育人口比例
|
小
|
大
| 科学技术
|
落后
| 发达
|
生产力水平
|
低
|
高级
|
社会性质
|
农业社会,靠天吃饭
|
工业社会,人有主观能动性强
|
交通
|
落后(车马)
|
发达(海陆空)
|
信息及途径
|
小/慢/少
|
大/快/多
|
权力
|
皇权家天下
|
人民当家作主
|
迷信思想
|
重/愚昧
|
轻/开化
|
战争
|
频繁
|
稀少
|
武器
|
冷兵器
|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名利诱惑
|
较 少
|
较多
|
生活变化
|
慢
|
快
|
民风
|
纯朴
|
多元且复杂
|
统治难度
|
小
|
大
|
婚姻
|
男尊女卑一夫多妻
|
男女平等一夫一妻
|
职业选择面
|
窄
|
宽
|
生活状态
|
温饱工程
|
讲究质量
|
价值观
|
单一
|
多元
|
发展地域选择
|
多,诸侯间流动易
|
少,国际移民难度大
|
政治格局
|
诸侯割据
|
天下一统
|
在时代发生如此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如何循着圣人的教诲去"悟道"的确值得每个人去全新地实践,甚至重读经典时既要顾及自己的内心,又要对经典注入时代的元素。比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在当今的语境下"远"和"方"都不是问题,但你出差前是不是要告诉父母一声,到达目的地是否要给家人报个平安呢?所以形式有变,可"远游"可"无方",但保持与家人的联系是一种孝敬、亲情,这种内核却从未改变。
六
大道不言,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思是人能够弘扬大道,道的本身虽然是永恒的,不离开每一人,但是没有人的弘扬,道本身也是难以让人觉悟的。芸芸众生的悟道之心需要加以适当引导。因为人的领悟能力千差万别,有的人悟性高,甚至有生而知之的天才。但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忙于工作、生活,无暇甚至无心于"悟道",道永恒在那,不会消失,可是如果没有人去发现,没有人去弘扬,道本身是不会让人觉悟的。只因"道"是要人去悟之,最高的"道"就是觉悟,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彼岸的世界。先觉者得道了,悟道了,他们就应该以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觉悟,这就需要人去弘扬,先觉先悟者理应成为弘扬者,这其实也是"道"。
儒释道三圣人都有救世的理想,但采用了不尽相同的方法,到了大道的最高境界,三家是相互统一的,所以君子弘道,最好应融会贯通,无门户之见。三家所说的道理都有益于人的身心,启迪灵魂。让儒释道都在人间得到弘扬,也可以适应不同领悟能力的人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弘道者应该适应受众,而不是反之。
愿我们每个人在内心永葆"悟道"的灵性,身边无处无"道",我们可以时时悟“道”,事事悟"道",终而“得道”。
敬请关注头条中堂主推出的看图悟道系列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