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之父

2023-2-25 04:58| 发布者: 谢凤| 查看: 1970| 评论: 1

这里是默认签名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党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在这里发生,许多历史人物和这个城市都有交集。其中,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生命中的最后7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习近平总书记就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开通运营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2019年,京张高铁通车。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其中“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就是由詹天佑实现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专程寻访詹天佑故居,来体会自立自强精神,来感受民族发展进步的力量。

初冬时节,南方的阳光柔和熙暖,我们也加入到寻访的队伍中,延着这条年代久远的洞庭街,由西南向东北一路前行。历史的沉淀和厚重感在古老的一砖一瓦中呈现,那些风格各异的建筑讲述着过往的故事。在这条街略显老旧的一块地段,街边出现一扇黑铁镂空花门,65号街牌旁的大理石牌匾上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詹天佑故居”,告诉人们这幢房子曾经有过的深厚历史。

移步院内,迎面是一幢白灰相间、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一楼门楣正中挂着一块匾额,上面是卢嘉锡先生题写的“詹天佑故居”。十米见方的小院,水泥硬化的地面干净利落,左手边的花坛里种着常青树木,楼前对称地摆放着盆栽的绿植,在阳光下散发着勃勃生机。

作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一生与铁路为伴,铁路建到哪里,他就住在哪里,经常是在工地的帐篷中与工人同甘共苦。为了中国铁路建设,他几度举家迁移。如今,詹天佑故居留存下来的主要有两处,一处在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芽菜巷42号,那是他出生和长大的地方;另一处就是我们当下所在的这个院落。

詹天佑1861年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1872年,年仅11岁的詹天佑作为第一批赴美留学孩童,辗转万里来到耶鲁大学所在的美国康涅狄格州。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高中课程后,考入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3年后学成回国。

1888年,詹天佑进入中国铁路公司任职,这是他献身祖国铁路事业的开始。他在参与修筑滦河铁路大桥、津芦铁路、锦州铁路等工程时展现才华,并于1905年受命主持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铁路——京张铁路。他创造性地设计出人字形轨道线路,亲身参与开凿居庸关、八达岭等高难度隧道,出色地完成了在洋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人争了气,振奋了民族精神。

站在故居前,眼前的这幢二层小楼为正四方体,四平八稳、端方朴实,整体呈现出典型的中式对称审美的特点,但局部的构造和细节处的雕花镂刻又折射出欧式建筑的风格。

一楼居中是正门,以此为对称轴,左右两侧各有两个罗马式拱券大窗。二楼与一楼垂直对应,划分成五个罗马式拱券门窗并围着低矮的铁花栏杆,每个窗户之间间隔方形砖柱。那红色的西式瓦顶和屋顶正中耸起的老虎窗特别醒目。

故居入口是八字形石台阶,拾级而上,进去是一小小的四方门厅,由门厅穿过对开的黑褐色木质大门才正式进入屋内。在整体布局上,大门、走廊居于正中,走廊两侧各有三间大小不等的房间,分别是客厅、书房和餐厅。

我们首先进入走廊左边的第一个门,这里是客厅,室内的陈列简单齐整,木质扶手的长沙发与两组单人沙发对放,中间隔着长条茶几,地上铺了地毯。靠墙的窗户下放着七斗橱,一台留声机昭示着主人的艺术修养。走廊右边是詹天佑的书房兼工作室,深褐色的木质门框和门扇上的木质镶条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如故,一只矮茶几旁摆着两张木头和藤条制成的扶手椅。对门窗下是一张写字台,台面上摆着台灯、瓷杯和文具,几支毛笔插在一只青花瓷的大笔筒里。墙角处的书橱放着图书和图纸资料,一把竹藤摇椅记录着主人的沉思时光。房间内所有木质家具和整幢房屋的木质构造都是发亮的深褐色,典雅古朴,穿过岁月的光阴静静地伫立着。在这间书房里,詹天佑秉笔撰写了好几部技术文稿——《京张铁路工程纪略》《京张铁路标准图》《华英工程学字汇》,后来陆续出版。

沿着走廊继续前行走到尽头,是通往二楼的楼梯。二楼同样是走廊在中间,房间分列两边。这里曾经是詹天佑夫妇的卧室和子女的卧室,现在布置为詹天佑生平事迹展厅。迎面是詹天佑的半身雕像——他那宽厚方正的脸庞上留着短须,刚毅的眼神凝视前方,笔挺的西装上别着一枚二等宝光嘉禾勋章。背景墙上缀着两行大字:为国筑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生平展。房间四周墙面上悬挂着大量的珍贵历史图片和文字资料,其中包括詹天佑和孙中山先生的合影。1912年9月,孙中山先生亲自拜访詹天佑,与他商讨在华夏大地建设上万公里铁路的构想。同年,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举家从广州迁移至武汉。詹天佑此时51岁,已经奔劳半生,他决定为自己亲手建造一个家,于是在当时的鄂哈路9号买了一块地,亲自画图设计,监督施工,建起了这个家。

穿过二楼走廊,笔直地走就到了二楼的廊式阳台了,廊台很宽,现在全部封成了房间。站在这阳台上,面朝东南,尤其是在冬天,阳光暖洋洋的,坐在这里休息该是很惬意的,但是一直忙于工作的詹天佑却很少有这样的闲暇时光。

在武汉的这段时间,詹天佑主持粤汉、川汉铁路修建和全国交通技术工作,他以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为中国工程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套铁路标准设计图,制定了中国工程国际招投标制度。中国最早的铁路规章制度,包括铁路勘测、铁路标准化等都是他一手制定的。他还主持通过了交通会议议案以及统一路政、财政制度、人才培养制度等一百多项法案。

1914年,詹天佑创建“中华工程师总会”,并担任第一任会长,至此,中国有了“工程师”的概念。1919年1月,为了争得东三省铁路的管理权,詹天佑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联合监管远东铁路会议,因日夜操劳,旧疾复发。同年4月24日,在回到武汉的第四天,詹天佑病逝。终其一生,这位“中国铁路之父”都在为中国铁路工程事业奔波操劳。

寻访接近尾声,回望詹天佑的雕像,想起他在《敬告青年工学家》一文中对青年工学家的殷切期望——“莽莽神州,岂长贫弱?曰富、曰强,首赖工学。”詹天佑一生力行不止的愿景是以工学强国,以道德树人,为国家富强作出贡献。至今,他那振兴中华民族的决心和信心,以及为国筑路的荣光依然激励着后人。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二十岁名扬天下、位极人臣:盘点那些年少成名的牛逼人物

下一篇:历史人物故事有哪些(历史人物故事大全150字)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2 09:26 , Processed in 0.235804 second(s), 60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