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功高震主,却最终能得善终的十位名将!(上)

2023-2-25 04:57| 发布者: 龙吟(陈贻强)| 查看: 2180| 评论: 4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创业路上,有你有我更精彩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
在中国古代,从白起开始,总有着一代又一代名将不信邪,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什么叫功高震主,什么叫兔死狗烹。
比如大家熟悉的兵仙韩信,杀神白起,还有赵国名将李牧,北齐兰陵王高长恭,南宋名将岳飞等等。



在战场上他们都是无敌的统帅,但是在政治上却都似乎十分孱弱,或许他们的技能树全部点到了统帅上。
当然除了这些兔死狗烹的统帅之外,在历史上同样存在着一批虽然达成了功高震主的成就,但是最终却得以善终的名将。



无论是为将为帅,为人臣子,他们都做的完美无缺,堪称是最完美的臣子,也是最让皇帝们放心的臣子。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这些功高却不震主的名将。



一、范蠡

与文种并列,是越王勾践起家翻身最重要的臣子之一。但是相比较文种最终兔死狗烹,范蠡则显得十分聪明。
范蠡,字少伯,楚国宛地三户人。他既是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可见是一个何等博学多才的人。



范蠡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师从于计然。
公元前516年,楚国宛令文种见范蠡,两人一见如故,于是后来在越国当官的范蠡想到了文种这个人才,主动邀请文种进入越国当官。
公元前511年,范蠡邀文种入越。



公元前493年,越国被吴国所灭,彼时范蠡正是君主勾践的臣子。在范蠡的劝说下,勾践主动去吴国给吴王当了三年的奴隶,这也使得吴王对勾践彻底放下了心。
后来回国后,范蠡辅助勾践卧薪尝胆,发展农业经济,使得越国国力大涨,最终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传说。



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成就霸业。
这其中除了勾践之外,最重要的人就是范蠡。
吴国灭了,越国称霸了,按理来说现在是到了享受的时候了,比如文种就是这么想的,但是范蠡却敏锐的意识到了危险

“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帮助勾践灭国的功劳实在太大,大将军的位置也实在太高,而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于是最终范蠡主动请辞

“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於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就这样范蠡逃过一劫,甚至最终靠着自己的经商头脑成为了天下第一富商,被称为“陶朱公”。
而隔壁不愿意离开权力位置的文种最终则被越王勾践杀掉。





在范蠡之后,第二个达成功高却不震主的人就是秦国名将王翦。
作为白起之后的大秦第二名将,王翦一生可谓是战功赫赫,伐楚,灭燕,平赵。六国之中王翦独灭三国。



这种灭国级别的战役,王翦一个人打了无数,自然其威望可谓是功高震主了。
但是相比较白起,王翦就显的很聪明了。其实早在灭掉了三晋之后王翦就已经敏锐的感觉到了秦王对他的戒备。



于是在一开始秦王向王翦和李信询问灭楚战略的时候,王翦并没有和李信争夺,他也乐于看见李信战功卓著,这样自己就不那么危险了。
但是奈何李信战败,最终嬴政还是不得不启用王翦。



但是王翦很清楚自己已经在危险的边缘了,于是在灭楚的路上,王翦不断向秦王嬴政派出使者。
一会儿要珠宝,一会儿要土地,一会儿要宅院。
弄得秦王都哭笑不得,你王翦作为大秦第一名将难道还会缺少你的富贵吗?其实王翦正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没有野心,只想沉迷于享乐之中。



这种秦王和王翦之间的默契达到了极致,最终王翦灭掉了三国,儿子王贲也灭掉了两个国家,一门两侯举世无双,但是却都得到了善终。
不得不说王家父子的善终与王翦本人的政治智慧大有相关。





在王翦之后下一个得到良好回报的就是张良了。
虽然张良并不是统帅,但是作为大汉帝国成立之初最重要的三位功臣之一,张良同样也是一名非常优秀的谋臣。



张良从赤松子游在中国历史上都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典故,张良以一种灵巧的手段,既展示了自己的洒脱,也同样从刘邦手上得以成功逃脱出来,为自己留下了善终。
张良,韩国著名的世家出身,其祖父五辈都是韩国丞相,所谓五世相韩,这使得张良的前半生与韩国深刻的绑定在了一起。



可惜到张良这一代的时候,恰好遇上秦国灭韩,张良一时间沦为了亡国之臣,于是就开始疯狂对秦国展开了报复。
著名的博浪沙就是张良对秦始皇的刺杀,也正是因为通过这次刺杀,使张良明白了要真正让天下重归太平,刺杀终究不是上道。
最终通过黄石公的点拨,张良成功的得以进化,成为了后世那个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张良。



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之中,张良也成功复辟了韩国,但是最终张良还是放弃了韩国,因为他彻底明白了只有统一才是真正的和平。
最终,张良辅佐刘邦成功创立了西汉王朝,消灭了项羽的楚国政权。
汉朝成立之初,刘邦评点天下功臣的时候,将张良列为萧何之后的第二功臣。



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正是刘邦对张良的评价,这也成为了后世之人对张良最大的赞誉。
按理来说,西汉王朝已经成立了,张良应该可以去享受富贵生活了,但是张良也很明显的看出了刘邦是无法同富贵的人。



最终,在刘邦开始铲除各路异姓王的时候,张良选择了从赤松子游,有这样一种方式表明了自己想要跟随仙人去求道寻仙的思想。
其实这也本身是张良对刘邦的一种示弱。表明自己并没有想法和刘邦争夺什么东西,或者是对他造成威胁。
于是最终张良成功逃过一劫,得以善终。





在张良之后,下一个得以善终的名将同样也是西汉时期的著名人物,他便是孝武皇帝,汉武帝手下的名将卫青。
七退匈奴,漠北决战是卫青一生最好的诠释,一生战功赫赫从无败绩。



从一个小小的马奴到名满天下的名将,卫青的一生可谓是无数励志的典范。
但是更为传奇的却是卫青与汉武帝一生的君臣相得,从未有半点的嫌隙。



当然,这其中的原因也有卫青娶了汉武帝的姐姐,与汉武帝关系比较亲密。
不过,更令人难得的是,卫星真正做到了谦谦君子之风。
在军中,卫青虽然是常胜不败的名将,但是从无盛势凌人,更从来不会借助自己在军中的权势,为自己建立羽翼。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卫青是一个真正的纯臣,他做到了只对汉武帝的忠诚。
因此,虽然卫青最终名满天下,但是汉武帝对他却始终信赖如一。



从最开始一个小小的马奴开始,卫青的一生可以说是离不开汉武帝的信任和提拔。
当然,卫青也从未辜负这份信任,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是卫青对汉武帝最好的报答。
在漠北决战之后,卫青一生的权势达到了最高峰。威压汉帝国几十年的匈奴帝国,在卫青和霍去病的打击下几乎灰飞烟灭。



但是在这之后,卫青也开始深居简出,从来不干涉军中的事宜,也不会培植自己在军中的势力。
于是直到临死之前。汉武帝都没有表现出对卫青有丝毫的怀疑。
两人之间的君臣相得,成为了整个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同样是在汉朝,在季汉的时候,同样出现了一位虽然功劳很大但是却丝毫没有震主的选手,他便是忠诚的代名词——诸葛武侯。
或许有人会以为,诸葛武侯为什么会是功高震主却得到了善终呢?明明诸葛亮是忠贞的代名词



但是其实纵观整个季汉甚至是三国时代,诸葛亮才算是真正的功高正震主。
甚至毫不客气的说,在刘禅时代。诸葛亮可以轻易的更换蜀汉的皇帝,他自己想要做皇帝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而诸葛亮最令后人称赞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保持着自己作为一名臣子绝对的忠诚。



虽然诸葛亮一生劳累至死,但是从诸葛亮和蜀汉的皇帝来说,算得上是君臣相得,最后得以善终。
从刘备时代开始,刘备就对诸葛亮毫无保留的信任。随后在刘禅时代,诸葛亮以相国的高位执掌了整个蜀汉的大权,但是刘禅依然对他信赖有加。



而诸葛亮其实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他的忠诚,毫无保留的忠诚和对汉帝国复兴的愿望。
这也是诸葛亮和刘备,刘禅两位皇帝保持默契最重要的原因。
无论是刘备还是刘禅,都很明白想要复兴汉王朝必然离不开诸葛亮的帮助,而诸葛亮又如此一心一意的复兴汉室,自然双方也就没有了隔阂。



不过诸葛亮的这种情况是属于特殊情况,蜀汉这种皇帝和臣子之间的信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复兴还没有完成,还有一个最大的目标立在前方。
一般情况下在王朝统一时期,是没有办法参照诸葛亮的。毕竟复兴已经完成了,那么作为皇帝最关心的自然就是自己的皇位和权力了。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创业路上,有你有我更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二十岁名扬天下、位极人臣:盘点那些年少成名的牛逼人物

下一篇:上海历史文化名人|“嘉定四先生”中,这位徽人眼界广阅历丰、诗歌成就高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2 08:46 , Processed in 0.243368 second(s), 53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