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赓续⑨|冯骥才:俗世奇人,步履不停

2023-2-8 05:00| 发布者: qc6k67s0vg| 查看: 2052| 评论: 1

这里是默认签名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瑾华



冯骥才先生在天津家中。

冯骥才先生,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俗世奇人”。

他不仅是作家,画家,也是中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和民间文化的抢救者,他曾经保护了一个又一个濒临灭绝的文化。

年复一年,我们越来越知道,冯骥才先生身上扛着多重身份,每一个身份都是任重道远。

“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贴倒有”,一到过年,他都会翻翻自己收藏的那些心爱的年画。目前他人虽在“静养”,但心思已经在琢磨着新一年一件又一件想做和必须做的事情了。

说实话,我忍不住为冯先生在这特别艰难的三年的坚持而落泪。听冯先生身边的人说,对冯先生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他有太多的事要做呢。毕竟,他已经是一位八十岁老人了。

二十年来,冯骥才一直在做文化遗产保护。

他如数家珍: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的文学、戏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武术等等,全面进行了整理。现在进入了从国家级到县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一共有十万项,可以说中华大地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基本都知道了。

“我现在还在做两件事情。一个事情就是针对传统村落保护,我要给传统村落列一个‘保护清单’。如果没有这个清单,随便把这些传统村落交给某个开发商或者商业团队,那它可能还是会很快就变味,丢掉最本真的文化遗产。”

“第二个,保护文化遗产要遵循科学的标准,要有专业的人才,要建立文化遗产学的学科。所以我正在筹建我们国家大学里的文化遗产学学科。”

冯先生说,做这些事情,虽然累,但是会很欢快。“如果我建立了一个学科,以后不见得我教这个学科的学生,但是只要这个学科有了,从此我们就可以大量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了,有很多的年轻人会投入进来,保护我们的文化,想到这些我都会很欢快。”

2022年底,这件事终于掷地有声了。

冯骥才的欢快,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有这么多事要做,可见时间一直是不够用的。

2022年11月5日至6日,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举办了一场“八十个春天——冯骥才与天津”的国际学术研讨会。80岁的冯骥才发布了自己的两部新书——《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十卷本)和《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



八十个春天。

十大卷的《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文库》,260万字,收入了他关于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浩繁文字,完整记录了冯骥才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先觉者和先行者丰富又艰辛的精神历程,对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当代史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这套我搬起来都有点吃力的书里面,放进去了我最宝贵的20年光阴。如果重来一次,我依然会把这20年奉献给文化遗产保护,奉献给这些在大江南北来回奔波、充满艰辛又没有钱的事。”

“我把20多年最好的光阴都放在里面, 这部书留下的不是我个人,而是这一代人的足迹,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先觉、我们的困难、我们的追求、我们的价值观。”

正值八十个春天。

冯骥才1942年3月26日出生于天津市,但他的祖籍,在浙江宁波。2个月前,家乡宁波日报做的一条视频打动了无数人——视频中,80岁的冯先生,为106岁的母亲过生日,母慈子孝,其乐融融。

这些年来,冯先生常居天津,但也心系着家乡故土。多年来,曾一次次回到浙江。本来冯先生计划今年秋冬之际回一趟宁波老家,做一些与当地文化保护项目有关的事,进行一些非遗相关的文化考察,可惜后来,这位八旬老人的脚步被疫情挡住了,至今未能成行。

“我今年80岁了,就缺时间。”冯骥才这样感叹。作为家乡人,我们能感受到冯骥才先生想为家乡再做点事的殷切之心。

癸卯年春节到来,冯骥才先生面朝故乡的方向,思绪再度翻飞。

待春暖花开,待游子归乡,缓缓归矣。



冯先生和过年的福字窗花

他的故事之一,关于文化遗产保护——

过年是什么?

冯骥才一直是这样认为的:过年,过的就是大年夜子午交时这时辰。

“倘若中国人过年感受不到年意和年味,那将是多大的失落啊。”

他说,精神文化的失落会比贫穷使人更空洞。而过年的情感载体,便是自古以来代代相传的民俗。

“中国人的年,是文化含金量最高的节日。年文化真正是民族精神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但这财富,是否正在被我们自命为的‘现代文明人’一点点地葬送掉?”

冯先生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

“年有它专用的不可替代的载体,这便是那些约定俗成的年俗。现在应当做的,是保护和加强中国人祖祖辈辈所挚爱的这个年,而不是在负面上无知地消减它。”

“生活就是创造每一天。”站在新年的日历边,冯骥才先生说。

“你每扯掉一页日历,是不是就像扯掉一个生命的页码?”他又说。

虽然已在华发丛生之年,他依然喜欢说:我可以做多少事情。

这些年,对他来说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守护传统文化。



冯骥才先生与儿子在故乡祖宅取回两杯土。

保护文化遗产,时间不等人

除了作家、画家,冯骥才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民间守望者。他是2018年十大“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之一。

冯先生除了作家、画家,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他是一位风雨兼程的民间守望者。他是2018年的十大“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之一。

长篇小说《艺术家们》中,男主人公楚云天卖画的情节,就来自冯骥才的经历。他曾经为了筹款保护文化遗产卖掉了自己心爱的画。他深深记得那天的难受和失落,但为了那些文化遗产,必须忍痛割爱。

做文化遗产保护二十多年,他差不多把文学写作放下了,因为做文化遗产保护,时间不等人慢慢来啊。他觉得那个事情更为急迫。保护文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哪怕为此“荒废”了文学创作,都是“没有选择的事”。

他跑到乡村去,感受到老百姓对美的热爱。比如过年刻,人们家里要贴窗花。

“你知道一个屋子里阳光最好的地方是哪里吗?就是窗子。如果你剪一个特别美的窗花,贴上窗户,那一定会带来一种好心情、带来美的享受。在民间,就是老百姓们对生活的热爱。”

冯骥才做文化遗产保护这些年,经常能遇到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一次,他去广西做田野调查,此地有一个七百年历史的苗族村寨,当地人对他说,你去了一定会喜欢,这个村寨背靠深山大林,有很多传统的文化风俗。结果他们开车去了,远远看到很多大红大绿、蓝的紫的各种刺眼的、不协调的颜色,不像是一个村寨,倒像是晾了很多大被单。

“我心问,这是什么呢?进去了一看才知道,整个村寨都是传统的木质结构建筑,几百年历史下来,它显得很沧桑、很古朴,当地为了让村寨显得好看,就拿鲜艳的油漆涂了一遍。这说明一个问题,美也是需要修养的。”

这样一件事,刺激了冯骥才作为艺术家的本能。他认为,艺术家的工作,就是创造美,让美在任何地方都成为胜利者。

“面对商品化的时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作家和艺术家,怎么保持自己的纯粹性,怎样坚守时代思考的前沿,保持自己艺术的纯粹性,这是始终要思考的问题。”这是艺术家,也是文化遗产保持者冯骥才发乎内心的责任感。

“所以我觉得,在大学里提倡美育,给大学生一些符合美的规律的教育,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社会上很多商业的、混乱的、功利的、博眼球的东西,会搞乱人们审美的秩序。”



2022年9月,冯骥才先生的学院招收的首批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生入学。

四驾马车,都不能放弃

写作是冯先生的生活。

《俗世奇人全本》已经发行了三十多万册,以鲜明的风格和民间立场风靡全国。之后,《艺术家们》再度备受关注。

但冯先生本身是画画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进入新时期文学以前,他曾经专业画了十五年画。

所以后来冯先生说,他有四驾马车,就是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七十岁的时候,冯先生在北京办了一个“四驾马车”的展览。“当时我说,这四驾马车,我都不能放弃。”冯先生回忆。

冯先生说,“我原本写作的主项是小说。但有别于大多数作家,我至少有二百万字是非文学写作。这种写作横空而降,迫使我放下了手中的小说。”

这是他关于“写作”的自白——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由于社会迅速转型,文化传统受到冲击,遗产濒危,传承受到威胁。于是我纵身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的事业中来。这事业远比文学写作艰辛百倍。但它具有紧迫性,使命性,意义远比个人写作重大和深远得多。由此一路下来,历时二十余年,转战于四个战场:一是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二是民间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三是传统村落保护,四是教育保护(建立非遗学)。这个崎岖而艰难的全过程后来被我写进一部文化自传中,书名叫做《漩涡里》。然而,这部梗概性的自我描述,无法表达二三十年中极其丰富和驳杂的精神历程。后来,我发现到,这个历程被过往的岁月无意却完整地留在我一种特殊的写作里。

“对于一个写作人,写作是得心应手的思想武器。当我在文化遗产保护中身处孤立时,写作的笔便被我派上用场。当然,不是把它写进文学,而是用它写文章呼吁、论辩、批评、表述;用它准备一场场大型演讲;用它制定行动计划;用它理清思想和建设理论;用它做田野调查、记录、研究和为遗产制作档案等等。这时,我发现我的写作的功能被我放大了。相对于文学,这是一种另类的特殊的写作。在不经意间,我留下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浩繁的文字;包括思想、理论、批评、随笔、散文、纪实、研究、口述史、讲话、谈话录等等。由于我是多项重大遗产工作(非遗抢救、古村落保护、传承人保护等)的倡导者、发动者、组织推动者,并亲历其全过程,这些文字便具有历史的见证意义。他留下我这一代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的精神与行动的足迹。



冯骥才获得春风悦读榜年度白金奖的长篇小说《艺术家们》。

他的故事之二,关于故乡宁波——

1.92米,冯骥才在江南人中,可谓鹤立鸡群。他常笑自己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吃没吃相,头发乱七八糟,衣扣经常扣错,袜子经常穿反,一个不拘小节的宁波人。

浙江有宁波,宁波有慈城,慈城有冯氏。

慈城,也就是宁波下属慈溪县,今天的江北区慈城镇,历史上有‘中国进士第一城’之称。冯骥才正是慈城冯氏后人。冯家世代从商重教,既以商养学,亦入仕报国,明清以后,慈溪冯家日渐兴旺。

二十年来,冯骥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奔走、抢救,或许可以追溯到宁波冯氏先人。这一条文脉,延续了近200年,没有断流。



和故乡的井。

【抱珠楼与冯氏往事】

浙江有宁波,宁波有慈城,慈城有冯氏。

慈城,也就是宁波下属慈溪县,今天的江北区慈城镇,历史上有‘中国进士第一城’之称,先后走出了5名状元、1名榜眼、3名探花、519名进士、2400多名举人。“满朝朱紫贵,尽是慈城人”,可谓是一城的文气。

先从宁波冯氏说起。冯骥才先生,正是慈城冯氏后人。

冯骥才先生的冯氏是宁波慈城望族。据《慈溪县志》记载,冯氏先祖汉末时从北方来句章为官,后三国时遭遇动乱,遂隐居于慈溪金川乡石神桥村(今慈城镇八字桥村)。慈城冯家世代从商重教,既以商养学,亦入仕报国,明清以后,慈溪冯家日渐兴旺。

2022年盛夏七月,身在天津的冯先生听说家乡宁波的一座藏书楼重新面世了,感到非常高兴。这一天,他特地为家乡人录了视频,发出了“天下读书爱书人,共建共享藏书楼”的倡议。

这座藏书楼,就是几度隐入历史尘烟的抱珠楼。

抱珠楼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民主路与始平路交叉口东北侧,与冯骥才祖居博物馆隔街相望。此藏书楼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鼎盛时期,曾拥有数万卷藏书,一度可以与“天一阁”和“五桂楼”媲美,这座近200年历史的藏书楼后来成为遗珠,蒙尘历久恐被遗落在尘埃,幸好抱珠楼有冯骥才先生惦记着。

抱珠楼,缘起冯骥才先生的家族,正是冯先生高祖从弟冯本怀所创建,具有相当珍贵的历史价值。

冯本怀,字慎旃,号酉卿,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中举。此后收集了大量的善本和珍本,并精刻了当地的地方文献,一同归于楼中,抱珠楼从此一举成名。这位冯氏先人还参与了一系列书籍的整理刊刻。据了解,现藏南京图书馆的《溪上遗闻集录》《别录》道光年刻本的影印件,扉页上就标有“抱珠楼藏版”字样。

原来,冯骥才先生毕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奔走、抢救的那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或许可以追溯源头至宁波冯氏先人。这一条“文脉”,延续了近200年,没有断流。

早在2006年,冯先生南归故里,来到了慈城。这一趟回来,他曾建议将抱珠楼建成书院的形式。2018年,抱珠楼的复兴提上了日程,冯先生亲自看了设计方案,并高度认可——修缮后的抱珠楼4幢主体建筑相映生辉——它们是:抱珠楼本体、始平路4号冯氏故居(本怀明阁),众妙新楼(螺旋藻井四面亭)、恒温恒湿藏书库。

还有一个问题,藏书楼从一座老旧的大宅子整修了,重现它原有的面貌,但是,曾经藏书万册的抱珠楼,历经时光轮转,书已散尽。据传,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冯本怀的曾孙冯庆瑞把残存的藏书全部捐赠给了杭州西泠印社。这些残存的抱珠楼藏书,体量依然非常浩大。

冯骥才先生说,从一座空的藏书楼开始,我们一起来捐书吧。

冯骥才先生号召海内外作家共同为抱珠楼捐赠签名本,他自己的签名本,由在宁波的族人冯有康现场代为捐赠。众人拾柴火焰高。抱珠楼的藏书,一点点地多起来了。

历史上,浙东私人藏书成一时气象。抱珠楼的重新开放面世,应是宁波人的一件文化大事。因为这座藏书楼曾经是宁波藏书文化的一座丰碑。如今宁波历代藏书楼家族中,除了天一阁、五桂楼、伏跗室等,又擦亮了抱珠楼这一颗珍珠。

一座抱珠楼,不仅是冯氏祖先留给后代子孙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

6年前的四月春天,74岁的冯骥才坐了5个多小时的高铁,特地回过一趟慈城老家,感受到故乡小镇的生活。他的祖居仍在,那天他站在老屋里的老井前,对家乡的人说,“我对这口井有一种依恋的感觉。因为这井水对我来说就像乳汁,我父亲是喝这口水井的水长大的。”从那时起,有了冯骥才祖居博物馆。



冯骥才敬乡画展在宁波。

【故乡的文化,是他的精神源泉之一】

“倘若你生长在故乡,那份乡情乡恋牵肠挂肚自不必说;倘若它只是你长辈的故土,你却出生在异地他乡,你对它的印象与情感都是从长辈那里间接获得的,这故乡对你又是怎样一种感觉?

数年前,我应邀与几位作家南下访游古迹名城,依主人安排,途经宁波一日。车子一入宁波,大家还在嘻哈交谈,我却默然不语,脸贴车窗,使劲张望着外边景物,急于想抓住什么,好跟心里的故乡勾挂一起。此时我才发现心里的故乡原是空空的。我对自己产生怀疑,面对祖父与父亲的出生地,为何毫无感应?

但它原先只是我一个符号——籍贯啊。

我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第一次。为什么回到故乡,故乡反而没了?我渴望与故乡拥抱和共鸣,但我不知道与故乡的情感怎样接通。好似一张琴闲在那儿,谁来弹响,怎么弹响?

下车在街上走走,来往行人说的宁波话一入耳朵,意外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驱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

这是冯骥才先生的散文《乡魂》中的文字,他写的就是对故乡宁波的那种深切的情感。

冯骥才个子很高,1.92米的身高放在江南人中,可谓鹤立鸡群。他还常笑自己“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吃没吃相,头发乱七八糟,衣扣经常扣错,袜子经常穿反”,他是这样一个不拘小节的宁波人。

“我很笨,一直没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学会宁波话。但这特有的乡音仿佛是经常挂在他们嘴边的家乡的民歌,伴随着我的童年与少年。那时,尤其是来串门看望祖父的爷爷奶奶们,大都用这种话与祖父交谈。父亲平时讲普通话,逢到此时便也用这种怪腔怪调加入谈话,好像故意不叫我听懂,气得我噘起小嘴,抗议。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便说笑话逗我、哄我,但依然还说那种难懂的宁波话……这曾经叫我又气又恨的话,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时的咒语,一下子把依稀往事、把不曾泯灭的旧情、把对祖父与父亲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全都召唤回来,并逼真地、如画一般地复活了?”

这是冯骥才生命中的“乡音”。

他记忆中,因为是宁波人,祖父和父亲都爱食海鲜。他记得祖父吃清蒸江螺的情景,“那一手真叫空前绝后,满满一勺入口,只在嘴里翻几翻,伴随着吱吱的吸吮声,再吐出来都是玲珑精巧的空壳了。”冯先生说,“每次吃江螺,不用我邀请,祖父总会令人惊叹又神气十足地表演一番。这绝招只有父亲吃鱼吐刺的本事可以媲美。”



冯骥才在宁波冯氏家庙碑前。

【要让每个人能寻得到自己的“乡愁”】

他,既关注着乡愁何来,又追问着乡关何处。

有一次,他在浙江龙泉县小梅镇大窑村考察时,见当地村里正集资对一座古庙进行翻修,他发现两侧墙壁上的四幅绘画,其中一幅已经被村民用白油漆重新描过。他仔细观看尚未被破坏的三幅作品,初步确定是明代的木版壁画。他马上指出,凭这几幅木版壁画,这座古庙就可以申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应该马上对其它三幅壁画妥善保护。

对于“乡愁”二字,冯先生也有自己的理解。他说,“乡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他还认为,传统村落是中华民族的美丽乡愁。

他有一个执念,就是要让人们寻得到自己的那一份“乡愁”。

冯骥才将目光投向了宁绍平原。

绍兴的胡卜村是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背靠七星峰,下临梅溪,村中有人家五六百户。胡卜村有胡姓家族的祠堂和老牌坊,此地村民至今坚守着一些传统习俗,包括历史悠久的目连戏。

2016年,冯先生关注到了这个古村落即将到来的命运——

他回忆道——

“有人找我说,浙江绍兴建水库,有个老村子要淹,想请我写块碑刻在石头上,沉在水里,永志纪念。我听了,心里一动。后来又听说,百姓们想大家捐款,共同出力,把村子整体迁出库区。村民们竟然如此深爱自己的村庄,叫我颇受感动。可是原封不动地迁一个村子难度极大,这近乎浪漫的想法能实现吗?待到后来我去慈溪参加传统村落保护的国际论坛,这村子有人得到消息,跑来找我。他们带来一个消息叫我大受震动,原来他们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已经把整个胡卜村从库区迁出来了。他们想叫我过去看看,同他们一起研究如何重建。

“我对他们说,我们当然应该帮助你们好好琢磨一下这个露天博物馆怎样建。这可是严格意义上中国第一个露天博物馆,要做就做成一个地地道道的“范本”,做成兼有很高旅游价值的历史文化精品,而不是粗糙的旅游景点。要对得起胡卜村的历史,更不能辜负胡卜村村民们如此深挚又美丽的乡情。”

在冯先生看来,这才是守住那一份可以寻得到的“乡愁。他回忆经历了大折腾后的这个绍兴古村落——

“在丘陵起伏的宁绍平原的一块高地上,我看到的已是拆散了的胡卜村。他们用铝板盖建了两座巨型的库房,进去一瞧,里边竟然堆满一个村落所有重要的遗存。从祠堂、庙宇、房屋宅院的所有构件,到农耕器具、交通工具和家具什物,只要是有特色、有特殊内涵、有记忆的,全都收集到这里。据说,他们在拆卸古建之前,一一做了严格的测绘与标记,拆卸后整齐有序地摆放在仓库里,以备重建。至于他们日常生活中那些花样百出的各类物品,如炊具、餐具、烟具、灯具、酒具、量具、文具、供具、玩具、雨具以及乐器、算盘、麻将、鸟笼、棋子、篦子、拐杖、针线、书本、衣物和鞋帽等等,更是一样不少,应有尽有。”

冯先生十分赞许这种对于故乡的态度——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与家乡的珍爱与依恋,一样也不肯丢弃,还执意叫它们“活”在世上。



人物名片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他是“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今文坛影响深远。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单筒望远镜》《艺术家们》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六十余种。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他倡导与主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传统村落保护等文化行为对当代人文中国产生巨大影响。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二十岁名扬天下、位极人臣:盘点那些年少成名的牛逼人物

下一篇:邓小平晚年谈三陈:最心疼陈再道,最可惜陈赓,陈锡联打仗最厉害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00:12 , Processed in 0.302125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