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熊建军有哪些故事?

2023-1-30 20:14| 发布者: a15yfm0y05| 查看: 1963|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熊建军先生,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2006年成功钻研出珐琅彩瓷古法制作工艺、中国珐琅彩瓷第一人、珐琅彩大师、珐琅彩代表性传承人、被誉为“中国粉瓷第一人”,珐琅界南熊北张:北有张同禄、南有熊建军。
2006年6月6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场名为“揭开彩瓷皇后神秘面纱”的新闻发布会正在举行,一件瓷器的出现让全场人都颇为惊喜,这是一件仿清乾隆珐琅彩花石锦鸡图双耳瓶,虽然是仿品、但是到场的嘉宾们无不感叹于它高超的制作工艺,而它的真品曾经在2005年香港的苏富比拍卖会上卖出了1.12亿元港币的天价。那个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因为当时是拍卖了一亿多元,这件花石锦鸡图双耳瓶预展的时候我们也看了实物的,所以我们当时也仿制得比较成功,当时蛮轰动的。
这是一件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雍正珐琅彩松竹梅纹瓶,这件器物造型秀美,胎体轻薄、釉质晶莹、彩绘纹饰精湛,是清代雍正瓷器中的杰出之作,但是两百多年后、古法瓷胎画珐琅这项精湛的制瓷技艺已经失传,由于珐琅彩瓷艺术价值高、存世量稀少。1998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就是如今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希望可以仿制一批珐琅彩瓷,让这项古法制瓷技艺得以重现。因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专家他之前多次到景德镇找烧制珐琅彩的专家,因为他去了几家都不大满意,后来我们也是通过朋友介绍、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专家到我们这儿一看自己做的那个最早期的珐琅彩,一个造型、一个纹饰、一个画工他比较满意,所以他讲、熊建军你可以跟我们深度合作。那个时候,熊建军虽然只有三十多岁,但是他却已经有着二十年的从业经历,那些年、经他手烧制的瓷器成千上万,其中也不乏精品。但是用古法仿制珐琅彩瓷这对于熊建军来说,仍然是个巨大的挑战,何况在此之前、他甚至都没有摸过清代珐琅彩瓷一下。因为要仿制这个珐琅彩、一定要上手摸实物,因为这个器物呢,你不上手你就不知道它内在的东西,一个是它的工艺,包括它的胎、颜色、它的质感,包括它的画工、它的制作工艺,所以我们一定要能上手才能仿制出一定的效果;如果你都没上手,就是给你讲的珐琅彩是什么概念都不知道。“珐琅”是外来词,是一种涂料的名称,它的基本成分和玻璃接近,开始的时候是附在金属器皿之上的。元朝时期,最早的珐琅器皿从波斯传入中国,主要是铜胎掐丝珐琅,也就是后来的景泰蓝。到了康熙年间,欧洲发明了画珐琅,在工艺上去掉了掐丝环节,用珐琅颜料直接在铜器上作画。法国传教士进贡来一些铜胎画珐琅,康熙皇帝一见钟情,决定把这种工艺移植到自己喜爱的瓷器上。于是他命人把景德镇烧好的素胎、也就是不加任何色彩修饰的本色瓷器送进紫禁城,聘请西洋画家用珐琅彩描画图案,上好色后、再用小窑第二次烧制,而且为了方便皇帝亲自监督,这个窑口就搭在了紫禁城的养心殿。珐琅彩这么珍贵,皇帝为什么亲自把玩,他每天要去看,哪个地方画得不行、他就要重新来的,所以这个珐琅彩的数量就相当稀少,所以造价也相当高,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做这件事。康熙之后,雍正皇帝继承了大清的江山,也继承了康熙对珐琅彩的喜爱。到了雍正的时候,为什么雍正时期作品的效果特别好,本身雍正皇帝这个人的修养、艺术造诣、修养各方面他已经是顶级的艺术家,自己对他的评价、他是顶级的艺术家,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眼光特别好丶他的艺术修养特别好,他设计出来的包括他自己也绘画、写字,各方面他都是自己亲身去体会艺术的内涵,所以雍正的珐琅彩它是一个大雅的东西,为什么,你看它雍正时期珐琅彩虽然它的画工不是很重,但是它的表现手法是很细腻的,你看雍正时期的碗它里面有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达到了一种完美的艺术性。熊建军了解到雍正时期,珐琅彩瓷的制作摆脱了依赖进口颜料的局面,研制出了国产珐琅原料,而且还大大丰富了珐琅彩瓷的花色品种。雍正早期的珐琅彩瓷器虽沿袭了康熙时、在色底上画花卉的做法,但逐步加画了雀鸟,而后又新增各种不同的山石花鸟题材,更配以诗句、印章。到了雍正后期,就逐渐脱离铜胎画珐琅的影响,发展成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珐琅彩瓷,形成了雍正朝独特的儒雅风格。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对珐琅彩瓷器珍爱有加、这一时期烧制的珐琅彩瓷器数量超过了康雍两朝,在造型上更加丰富,瓶类就有蒜头瓶、双联瓶、葫芦瓶、双耳瓶等,珐琅彩瓷的制作技艺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不过,乾隆皇帝去世后,清王朝盛极而衰,珐琅彩瓷也随之成为绝唱。为什么会失传,因为到了乾隆年后期、随着国家的实力慢慢就减弱了,因为这个东西珐琅彩只有盛世能体现、为什么,因为减弱了他就没有这么多的精力;第二个他也没有这么多财力;第三,还有人才的流失,有些人才已经后继无人了,他接不上,一个烧珐琅彩的人有可能退休了、老了,画的画师也老了,所以这个珐琅彩工艺慢慢在宫里面没有了,没有了就会失传了。现存于世的珐琅彩瓷器物一共有四百多件,其中的绝大部分都被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因为当时这个文化界都知道珐琅彩的珍贵,所以解放初期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的时候、他要到台湾的时候、他就把我们中国最好的艺术品、不光是我们这个珐琅彩四百多件带走了,还带了一些字画啊、就是各种最能体现我们中国文化的,好多文化艺术品都带到台湾去了,所以现在我们故宫博物院只有四十件左右。虽然珐琅彩瓷存世数量稀少,但却流传有序,每件器物都有详细的归属记录,除去台北故宫保存的四百余件和北京故宫保存的四十余件外,还有十余件珐琅彩瓷散存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中或收藏家手中,所以、熊建军以前顶多只能隔着玻璃远远地看上一眼,直到199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邀请他进行仿制珐琅彩瓷,他才第一次把一件珐琅彩瓷捧在手中。因为我们第一次上手的是蒜头瓶,清乾隆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所以拿到手上感觉是完全不一样,那种感觉那是无法形容的,那眼睛一亮,当时我们讲怎么古代的人能做出这么漂亮的瓷器出来。能够有机会仿制珐琅彩瓷,熊建军在兴奋之余也倍感压力,因为就算是在康雍乾三朝、烧制珐琅彩瓷的方法也是宫廷造办处的秘密,时至今日、关于珐琅彩瓷的瓷胎制作工艺、颜料成分配方、烧制流程、炉火温度包括图样画稿都有待重新研究。熊建军要想仿制珐琅彩瓷,对于这些难题、他必须一一攻克。
珐琅彩瓷被世人称为“彩瓷皇后”,是源于它珐琅颜色的繁华富丽以及细腻光滑的手感,而熊建军说、制作珐琅彩瓷的白色素胎在当年也是非常珍贵的,这种素瓷胎因为带有玉器 细腻温柔的质感而被称为“糯米胎”,糯米胎的釉面洁白光润,胎体轻如蛋壳,对着光线能从背面看见胎面上的彩图,被称为“透轻云望明月,隔淡雾看青山”,这样薄的胎壁如果在入窑之前土质不够细密、韧度不够强,到了窑里一烧就会变形坍塌,所以要想烧出糯米胎、就一定要在制作胎体时加入最优质的高岭土。因为景德镇它有天时地利人和,它出产最好的高岭土,因为制作珐琅彩的这个高岭土、我们俗称“猪油土”,它是什么呢,它比较洁白,这个高岭土很洁白、细腻,所以我们要找到这种最好的土来做这种宫里面最好的艺术品。景德镇附近的高岭山是高岭土的原产地,但是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乾隆后期、二百多年的大量开采已经使优质的高岭土几近枯竭。这个矿找得确实是比较难,因为我们厂离高岭山有四五十公里,我们当时去的时候、一去就是要一天,有时候得呆两天,因为什么呢,一个因为路途遥远;第二、我们找运过来我们还要试制,所以我们试制的都不行,为什么呢、因为它那儿都不是优质矿,它都含铁量相当高,再有它那儿含铝量也很低,因为做珐琅彩胎一定要很薄、要很规整,所以我们做这个东西你没有好的优质高岭土、它含铝量不高,它烧出来的瓷器就会变形。特别是烧这个薄瓷,所以我们试了多次都不行。为了找到优质的高岭土,熊建军在山上一呆就是五年,他没有想到、仿制珐琅瓷器的这道难关竟然如此难以跨越。有一天,熊建军又在山上找寻,他一不小心掉进了一个隐蔽的士坑。掉下去了,因为那里面黑咕隆咚的,自己拿手一抓,因为我们一抓、就抓到了有这种滑的高岭土,因为这个好的高岭土 它有一种含铝量特别高的、高岭土铝含量比较高的,手摸着比较滑、比较有黏性,就是我们讲的很滑的、自己手一抓上去就有这种感觉。如果说优质高岭土是支撑糯米胎的骨架、那么上等的瓷石就是制作糯米素胎的血肉。因为这种瓷石它本身跟玉一样的,就是看起来跟玉一样的,我们用这个瓷石兑水、把它舂细。你看见那种带轱辘的那个水车把它搅动、把它舂碎,因为用这个东西舂碎的,一是它不含铁,因为你用现代机器搅磨的有铁、那个机器是铁做的,我们这个是纯粹天然的,用水车舂碎以后、它的颗粒是无规则的。就是把这个瓷石舂碎了以后,也要经过淘洗,淘洗了以后跟这个高岭土配方、就是我们俗称的“二元配方”。把高岭土和瓷石土按照一定比例调配好之后,经过踩泥、拉坯、修坯、吹釉等数十道工序,熊建军开始烧制素胎了。景德镇是一个窑火千年不熄的城市,新中国成立前、景德镇基本上都是用柴窑烧瓷,柴窑烧出来的瓷器釉色晶莹、光洁如玉,而烧柴窑用到的主要燃料就是当地的松木。因为松材里面含有油性,还要用本地松,为什么呢,因为本地松它是生长几十年的,它含油量比较高、它的热度就高、它的火焰就高,所以它烧成的时间呢、它就可以烧很长时间,我们一烧就烧制两天,它的热度高,所以烧出来的瓷器它就很漂亮、很洁白细腻。这个釉面很温润,就是我们讲的中国崇尚玉文化嘛,所以我们一定要达到这种玉质感特别强。现在的景德镇人大都已经改用了煤气窑,可是在熊建军看来、如果想烧出珐琅彩瓷、使用煤气窑是绝对行不通的。液化气里面它含有硫,硫特别高、它的杂质特别多,它烧出来釉面就不漂亮,还有一个我们现代的液化气它是倒焰式的,我们古代的柴窑窑炉结构是平焰式的,所以窑炉结构也不一样,我们要复制古代的珐琅彩、我们肯定要用古法去复制它。
如果用古法柴窑烧制珐琅彩瓷,难就难在对炉温的把握,这样就需要一个烧窑的总指挥,在景德镇俗称把桩师傅。过去没有测温仪器、没有炉前记录,这把火烧得如何、全凭把桩师傅的一双肉眼来判断。所以它烧好了以后、要让把桩师傅去看的,他用什么方法,还是用传统的方法。用吐沫,吐沫是起什么作用呢,吐沫吐下去以后他看它的流速、吐沫的流速,就看到它里面的温度。把桩师傅通过看火焰颜色的红白,观察窑眼的变化,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当时的天气、风向、气压,决定什么时候投干柴、什么时候投湿柴、什么时候鼓风、什么时候熄火。瓷器很难烧制的,很多是不可预见的,出来的效果是不可想像的东西,有的时候因为七十二道工序,哪一个工序出了差错、出了问题,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废品、就是一个次品,我们就要把它砸掉。一窑不行,来第二窑,我们到时候人都烧软了丶没劲儿了,后来我们还是经过不断地试制,坚持到最后这个素胎烧成功了,我们也感到莫大的欣慰,也感到很高兴。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二十岁名扬天下、位极人臣:盘点那些年少成名的牛逼人物

下一篇:过年|兔年说兔⑦江苏历史上属兔的名人有哪些?来这个展览看一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5 20:04 , Processed in 1.025768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