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到昏庸帝王,跨越历史迷雾,浅论李世民的形象变迁之路!

2023-1-27 04:40| 发布者: uvcoazxyfxiaoz| 查看: 2058|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导读:

李世民故事、隋场帝故事、尉迟恭故事、秦琼故事,等等,诸如此类的故事组成了隋唐故事的魅力花园。李世民作为隋唐之初的英雄首领,他的故事本身就具有传奇色彩,因而被世人广为传颂。
从古至今隋唐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形成了颇有影响力的故事类型。其中,李世民故事是隋唐故事中的重要一类,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出从分散到整合的趋势。唐宋史书对于李世民的记载已颇为详细,但缺乏情节性和生动性。同时,唐宋时期的笔记、传奇、话本中不乏李世民故事的记载。元杂剧、话本以及明清小说、曲剧中更是留下了大量的与李世民相关的隋唐故事。但由于保存完整的作品较少,唐至清中后期,李世民的形象经历了从明君到昏君、从主角到配角、从多样化到类型化、世俗化的演变过程。作者运用了对比衬托,情节的套用,虚与实、现实性与传奇性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李世民形象的塑造。



唐宋时期的李世民故事

―、唐宋时期关于李世民的几部史书
李世民历来是受史学家关注的研究对象。作为颇有能力的帝王,李世民的事迹被记载于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当中。但由于时代更替频繁以及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无法窥见所有完整的史料,只能借助于对有限史料的客观分析,去较为深入地研究李世民。史学家对于李世民的研宄成果己是硕果累累,笔者在此不再赘述。兹将有关唐宋时期涉及李世民的主要史书按照时间先后列录如下:
(一)《大唐创业起居注》
该书由温大雅于唐代的义宁、武德年间撰成'以编年体的形式记载了自隋大业十三年五月始,止于武德元年五月,李渊从太原起兵到正式建立唐朝称帝三百五十七日的历史事实。起居注之作始于东汉明帝,最初由宫廷侍从文臣担任,到隋朝开始有专官职掌,但是亦有不出于史官之手者,如《大唐创业起居注》就是其中的一本,存留至今,成为研究隋唐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由于此书的作者温大雅曾经任职李渊幕府,长期参与机务,且该书撰成的日期距玄武门之变尚有8、9年的时间,故在刻画李渊、李建成、李世民形象方面是比较客观的,并没有夸大李世民,贬低李渊、李建成之嫌,可参见书中小段:

帝素怀济世之略,有经纶天下之心。接待人伦,不限贵贱,一面相遇,十数年不忘。山川冲要,一览便忆。远近承风,咸思托附。仍命皇太子于河东潜结英俊,秦王于晋阳密招豪友。太子及王,俱禀圣略,倾财賑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缯博徒,监门厮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



可见,在此书的记载中,李渊既是富有政治经验,胸有韬略的政治家,又是有勇有谋的军事家,成为建立唐王朝的最大功臣,而李世民与李建成在书中往往同时以“倾财赈施,卑身下士”的正而形象出现,在辅助李渊建立唐朝的初期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温大雅对两人在早期举义所起作用的描写上态度较为客观公正,并没有厚此薄彼。这种态度在史书里是很少见到的,尤其是李世民统治之际出现的史书莊本上都有意削弱,甚至埋没李建成早年的功劳。其中的原因必定跟政治背景有关,而此书的津逮秘书本胡震亨所作的跋中就曾探讨过原因:

然晋阳宫婢哭谏旋师,乃举义最大节目,何可抹煞。大抵载笔时,建成方为太子,故凡言结纳贤豪,攻略城邑,必与太宗并称。其后,虽太宗即位,岂书藏禁秘,不遑窜改耶?
唐太宗执政时期为巩固地位,将此书束之高阁,直到后世才被人发现。足见,李世民对此书的内容是颇为忌讳的,所以才会不愿意让后人察看。毕竟,他弑兄夺位本是于礼不和,再让世人看见李建成的功劳,恐怕时人乃止后人对他的评价又多了几分不满。



(二)《太宗实录》
唐代许敬宗、敬播、长孙无忌等撰。贞观十七年,太宗要求观看史官所记的《起居注》,敬播、许敬宗等乃修撰《今上实录》二十卷成,记事起自贞观元年太宗即位,迄于贞观十四年。永徽五年,高宗敕令长孙无忌等史官在此基础上续撰至贞观二十三年太宗葬于昭陵止,亦二十卷,为《(唐)太宗实录》。两者合为四十卷,今已佚。《贞观政要文史》记载:

太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卿可撰录进来。”玄龄等遂刪略国史为编年体,撰高祖、太宗实录各二十卷,表上之。
这条史料,在许多史书典籍中被反复记载。可见,《太宗实录》这本史书虽然亡佚,但在唐太宗时期是存在的,且被十分在意历史形象的唐太宗所观看过。



(三)《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大约于唐开元年间由吴兢编著,共十卷四十篇,将太宗事迹分类编辑,简明扼要,被历代统治者奉为圭臬。此书通过唐太宗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的问答,大臣的诤议和奏疏,以及政治上的措施等,塑造了李世民明君圣主的形象。唐太宗遂成为备受历代学者和统治者景仰的执政楷模。吴兢在《贞观政要》中细腻地刻画了一个具有完美形象的帝王,即一位爱民如子,虚心纳谏的千古一帝。
(四)《旧唐书》
《旧唐书》由五代后晋刘朐、张昭远等人修撰,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是现存最早的官修唐代史书典籍。李世民在《旧唐书》中的记载,主要见于卷二本纪第二《太宗上》和卷三本纪第三《太宗下》。因“《旧唐书》前半全用实录国史旧本”,故对于李世民的史料记录较为接近实录的记载,且以颂扬为主要的基调。



(五)《新唐书》《资治通鉴》
官修史书《新唐书》是由北宋欧阳修、宋祁等人编撰的。全书包括《本纪》十卷,《志》五十卷,《表》十五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共二百二十五卷。其中李世民的记录主要集中于卷二本纪第二《太宗皇帝》。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助手范祖禹等人编撰而成的史学巨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北宋时期,国家太平,文化发展迅速,很多失传的唐代国史、实录、时政记等都重现于世,为《通鉴》的编纂提供了丰富且有价值的材料,而涉及李世民的内容主耍记载于卷一百九十二至卷一百九十九的《唐纪》中,少量记载于以隋炀帝、李渊为主的记录里。
宋代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唐纪》部分,是以《旧唐书》为主要依据,所以关于李世民生平事迹的内容与《旧唐书》基本一致。三者依据相同,结论一致,共同反映了唐朝史臣撰写的实录、国史中对李世民的历史观点。需要补充一笔说明的是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目录》,朱熹在司马光的这两部史学巨著的基础上编成的《资治通鉴纲目》以及袁枢《资治通鉴纪事目末》等,都未超出《资治通鉴》的材料范围和内容基调,故不备述。



二、史传中李世民形象的主要特征
以上所列史料,详细记载了李世民随父征战沙场建立唐朝、登上帝位,励精图治,终成一代明君的故事。细读史料,我们可以发现李世民明君形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相貌英伟俊美,身负天命,出生与名字皆来历不凡
在写李密第一次见李世民的情节中,史家就从侧面展示了他天姿神武的形象:

“密见太宗天姿神武,军威严肃,惊悚叹服,私谓殷开山曰:‘真英主也。不如此,何以定祸乱乎?’”
这段记载直接被历史小说《唐书志传》所沿用。《旧唐书》还记载了李世民出生时二龙嬉戏的异像:

“生于武功之别馆。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三日而去。”
同时,《旧唐书》对太宗童年时的非凡相貌和名字的来历不凡皆大做文章,即记录了太宗四岁时,有善相的书生对高祖言道:

“公贵人也,且有贵子。”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曰之表,年将二十,必能济世安民矣。”高祖惧其言泄,将杀之,忽失所在,因采“济世安民”之义以为名焉。





《新唐书》中亦有类似的记载:

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谓高祖日:“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及见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已辞去,高祖惧其语泄,使人追杀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为神。乃采其语,名之曰世民
龙是帝王的象征,而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更是帝王相貌的特征。两部正史对李世民的出生和名字来历皆使用了神化的方式,强调了李世民登帝位,成为一代济世安民的明君是天命所定,符合儒家所强调的君权神授的正统观念,从而肯定了李世民的正统地位。史书中还常以星象为李世民夺得天下以正名,如《资治通鉴》中:

“己未,太白复经天。傅奕密奏:‘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
玄武门之变历来颇受争议,但在史书记载里,多以星象来宣示李世民夺得皇位的天命所归,由此来提高他的地位,而弑兄杀弟就变得合乎情理了。总之,史书已出现渲染李世民天定储君的天命基调,甚至颇有几丝神话色彩的倾向。



(二)卓越的领导者
其一,举贤任能、惟才是与的人才观,李世民对人才和举贤任能的重视以及太宗朝的人才济济,历来被世人所称颂。他对人才相当重视,深知“治安之本,惟在得人”的理念,更是要求大臣时刻为自己求贤举能,据《贞观政要择官》记载贞观二年,太宗要求房玄龄、杜如晦:

“公为仆射,当助眹忧劳,广开耳目,求访贤哲。比闻公等听受辞讼,日有数百。此则读符牒不暇,安能助朕求贤哉?”
《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四《唐纪十》也记载了太宗为官择人,惟才是与的用人观:

“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也;如其有才,虽雠不弃,魏征等是也。”
从以上材料可见,在用人上,李世民以惟才是与为出发点,力求做到益国益民。他不仅自己广纳人才,亦要求房玄龄与杜如晦替他广开耳目,求访贤哲,可见他求贤若渴的形象。总之,在这些零碎的史料记载中塑造了李世民求贤、敬贤、重贤、爱才、礼才、知人善任的卓越的领导者形象。



其二,察纳雅言、不畏己罪的领导风范《旧唐书》记载了唐太宗与房玄龄、萧瑀谈论隋文帝得失的故事。在两位大臣赞美隋文帝克己复礼,勤劳思政,乃励精图治的皇帝后,太宗以毒辣的眼光反驳道:

上曰:“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自以欺孤寡得之,谓群下不可信任,事皆自决,虽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朝臣既知上意,亦复不敢直言,……朕方选天下之才……各尽其用,庶几于理也。”因令有司:“诏敕不便于时,即宜执奏,不得顺旨施行。”
正是由于唐太宗不独断,兼听纳下,纳谏如流,鼓励臣子畅所欲言,才使得贞观年间谏浄巍然成风,为后世文人士子所艳羡。魏征是历史上有名的谏臣,曾屡次犯颜进谏,虽惹得李世民龙颜大怒,却每次都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而魏征向太宗进谏的故事也成为史书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一言以蔽之,贞观年间,由于李世民的察纳雅言,不畏己罪的领导风范使朝堂之上形成了良好的谏诤风气。
其三,胸怀宽广、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李世民将尉迟敬德收为己用后,幕僚担心敬德会叛变不断劝诫世民将其杀之。李世民却坚持以真心待敬德,拒绝了他们的建议:

“昔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并能毕命,今委任敬德,又何疑也。”
魏征早前是隐太子李建成的谋士,曾劝说过建成早图秦王,与世民素有旧怨。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为帝不但不计较魏征的旧事,还重用他、听从他的谏言。魏征为秘书监时,有人告他谋反,而李世民用人不疑,将告状之人斩首示众。魏征死后,他悲痛难过,时常怀念魏征。不仅魏征,而且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手下皆得到了李世民妥善的安置。也许,他待敬德、魏征等人的胸襟是带有目的性,但在史书较为客观的记述里,我们不难发现李世民胸怀宽广、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



(三)文武兼备的帝王
其一,武技高超、军事能力强,李世民少年时就随军作战、智谋百出。在晋阳起兵过程中,他就参与了反隋起义的策划,带领将士征战四方,凭着自己出色的军事谋略运筹帷幄,在众多的战役里获得胜利,为创立唐朝立下了无数战功。《新唐书·裴寂传》记载:

秦王曰:“不然。兵尚权,权利于速。今乘机度河以夺其心。且关中群盗处处屯结,疑力相杖,易以招怀,抚而有之,众附兵疆,何向不克。”
李世民“兵法尚权,权在于速”的军事思想,符合基于双方力量变化用兵的原则,可知其熟知兵法、用兵如神、运筹帷幄的形象。与王世充众兵士大战:

“太宗以骑冲之,挺身先进,与通表里相应。……纵兵乘之,俘斩八千人,于是进营城下。”
诸如此类的描写,数不胜数。足见,李世民骁勇善战、武技高超和战功卓著的形象特征。其二,知识渊博、文采斐然,唐太宗初以武力定天下,而“晚始向学,多属文赋诗,天格赡丽,意悟冲迈。”他以文治国,重视文化的作用,告诫臣子,“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他以实际行动,实施了一系列偃武修文的文治措施,比如尊崇儒术,兼隆佛道,兴办学校,广收图籍,编撰史书,制礼作乐,等等。


由于他喜欢舞文弄墨,生前留下不少诗篇,清人将他的诗文编入《全唐文》《全唐诗》中,有文七卷、赋五篇、诗一卷六十九首。李世民知识渊博,兴趣广泛,不仅锐意改革原有的音乐舞蹈,而且还亲自主持新歌舞《秦王破阵乐》和《功成庆善乐》的设计。足见,李世民对于音乐、书法、诗歌等都有自己卓越的见解。这在史书里都有很详细的记载,而且此无疑是为了突出唐太宗文治武功的形象。



其三,治国有方、爱民如子,世民具有卓越的政治才千,在其执政的23年,爱民如子,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时常将民生问题置于重要位置,并努力付诸实践,造就了历史上最负盛名的贞观之治。李世民在与臣下讨论重法禁盗问题时,他的回答体现了鲜明的民本主义观念:

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賦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可见,李世民对国家、君主、百姓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有着较为深刻的见解,虽然没有抛弃封建正统史观的桎梏,即夸大封建君主的作用,但是他的思想相比历史上的很多皇帝来说都要显得可贵。值得一提的是,在史书中李世民明君形象的主流里,我们仍然可以从横枝末节的记载中发现李世民的缺点,甚至是阴暗面,如《资治通鉴》的几则记载:

长孙无忌在士廉丧所,闻上将至……曰:“陛下饵金石,于方不得临丧,奈何不为宗庙苍生自重!”
明母杨氏,巢刺王之也也,有宠于上:文德皇后之崩也,欲立为皇后。魏征谏曰:“陛下方比德唐、虞,奈何以辰嬴自累!”
上谓太子曰:“李世勣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颁望,当杀之耳。”
根据以上的三则材料,我们不难发现李世民饵金石、宠信兄弟妃子、以机数御李世勣的负面形象,颇有灰色的阴影,让人读之倍感真实。作为皇帝,他待李世勣的行为是其御人手段的体现,但也让人感受到伴君如伴虎的危险。唐太宗不以真心待世勣,掌控其生死,可看出皇家无恩情的残酷现实。
综上所述,《贞观政要》、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中已经勾勒出隋唐历史中李世民形象的基本面貌,为笔记小说、隋唐系列小说和戏曲等文艺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此外,还有北宋王溥撰写的《唐会要》是记述唐代各项典華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始称《新编唐会要》,现简称《唐会要》。宋代王钦若等编修的《册府元龟》记录了历代君臣事迹,是一部政事历史百科全书性质的史书。其中亦有不少李世民的记录。



《虬髯客传》《唐太宗入冥记》:李世民形象的两极分化

―、唐传奇《虬髯客传》
唐代杜光庭撰写的《虬髯客传》是一部唐传奇作品,讲述了李靖与红拂女相遇,红拂夜奔,巧遇虬髯客等一系列的传奇故事,主要表现了红拂的慧眼识英雄,虬髯客的侠义,李靖的奇才。他们特立独行、勇敢正义的形象深受世人喜爱和尊敬,所以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风尘三侠。书中,虬髯客是一个极其神秘的人物,他的外貌:

“中形,赤髯而虬,乘蹇驴而来。”
虬髯客具有龙虎之状的非凡相貌,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能识人善相,亦有一统天下的君主气概。然而与李世民相比,他无论是在棋艺上,还是在气度上都输给了李世民。在他初见李世民时,此传奇里有一段有关李世民的极为精彩的神态外貌和动作描写:

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虬髯默居末坐,见之心死,饮数杯,招靖曰:“真天子也!”……俄而文皇到来,精采惊人,长揖而坐,神气清朗,满坐风生,顾盼炜如也。道士一见惨然,下棋子曰:“此局全输矣!于此失却局哉?救无路矣!复奚言?”罢奕而请去。既出,谓虬髯曰:“此世界非公世界。他方可也。勉之,勿以为念。”
此段内容一方面通过不衫不履、裼裘而来、神气扬扬、貌与常异、精采惊人、神气清朗等一系列的神态外貌和动作描写,将李世民器宇轩昂、神采奕奕的非凡气度刻画得绘声绘色、栩栩如生,足见李世民的气质和谈吐非凡;另一方面通过虬髯客和道士对李世民的评价,侧面渲染他天定英主的天命基调。同时,书中不断强调太原有奇气,大力渲染李世民作为帝王的天命色彩。虬髯客更是将毕生财富悉数赠送给李靖,并告诫他辅佐李世民可得功业。诸如此类的侧面描写,都极致美化了李世民的明君贤主的形象。



二、唐变文《唐太宗入冥记》中李世民圣君明主形象的悖逆
敦煌写卷《唐太宗入冥记》(拟)编号S.2630,虽然抄本原件残损,文句讹误严重,空自甚多,难以卒读,但依旧可以依据上下文来分析和推断主要人物的形象。《唐太宗入冥记》残本讲述了唐太宗的生魂被阎罗王派人捉拿到冥府,发往到判官崔子玉处审判的故事,是历史人物与民间传说的结合。崔子玉有着双重身份,在阳世是唐太宗的臣子,与李淳风关系匪浅,但官职低微;在阴间是冥司的判官,可断人生死。太宗将李淳风的书信交予崔子玉。崔子玉为了谋取高官厚禄,指点李世民躲避与李建成、李元吉两人的对直,并在命簿上为太宗增寿十年,放他回到阳世。话本中,李世民初入冥府时想着自己曾经南征北战,杀人数广,昔日的功业造成了今日的受罪,为自己如何归生路而揣揣不安,但他此时依旧还保留着倨傲的王者之气:

皇帝不施拜礼。殿上有高品一人喝云:“大唐天子口口□(太宗皇)帝,何不拜舞?”皇帝未喝之时,由(犹)校(觉)可,亦见被喝,便即□(高)声而言:“索联拜舞者,是何人也?朕在长安之日,只是受□□口(人拜舞),不惯拜人。殿上索肤拜舞者,应莫不是人?肤是大□□□(唐天子),阎罗王是鬼团头,因何索贬拜舞?”阎罗王被骂,□□着(羞)见地狱,有耻于群臣。
面对阎罗王的拜舞要求,李世民以言斥之、讥笑阎王为鬼团头,一副唯我独尊、王者霸气的神态。相比李世民的倨傲,阎罗王就显得滑稽搞笑、威严全无。





然而,随着情节的发展,李世民的帝王仪态全无、也成为了一个滑稽类的丑角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唐太宗入冥记》人物的心理和对话描写,比唐宋笔记更为细腻生动,现摘录一部分原文以便更好的分析:

(皇帝)问从者,第六曹司内有两人哭为何事,得尔许哀。□□催子[玉]奏曰:“不是余人,徤成元吉二太子。”皇帝闻之,□□语催子玉曰:“朕不因卿追来到此,凭何得见兄弟口?”□(催)子玉奏曰:“二太子在来多时,频通款状,苦请追取陛下。□□称诉冤屈,词状颇切,所以追到陛下对直。……陛下若入曹司,与二太子相见,□□怨家相逢,臣亦无门救得陛下。应不得却归长□(安)。惟陛下不用看去,甚将稳便。”帝闻此语,更不敢遂億億(忽忽)上厅而坐。……子玉遂乃奏曰:“陛下若□□(不通)文状,臣有一箇问头,陛下若答得,即却归长安;若□□(答不)得,应不及再归生路。”皇帝闻已,忙怕极甚,苦嘱□(崔)子玉:“卿与我出一箇异(易)问头,月笑必不负卿。”崔子玉觅官心切,便……自出问□(头)云:“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去武德七年,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仰答!”崔子玉书□□与皇帝。[皇帝]把得问头寻读,闷闷不已,如杵中心,……语子玉:“此问头交朕争答不得!”子玉见□□有忧,遂收问头,执而奏曰:“陛下答不得,臣□(为)陛下代答得无?”皇帝既闻其奏,大悦龙颜:“□(依)卿所奏。”崔子玉又奏云:“臣为陛下答此问头,必□陛下大开口。”崔子玉□□与皇帝答问头,此时只用六字便答了。云:“大圣灭族口□。”崔子玉书了似帝,欢喜倍常。
此处,李世民英明神武的形象被彻底的颠覆,从史书里的肯定性形象一跃成为了否定性形象。听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哀哭声,他便假仁假义地对崔子玉带他见到自己的兄弟而表示感谢,并表现出一副兄弟情深义重、兄友弟恭的样子。但当崔子玉说明其若与两人对直就不得生路,无法再归长安之时,李世民便不敢看向建成和儿古,躲躲闪闪,匆匆上厅而坐。如此强烈的对比,凸显了李世民的矫情伪饰、道貌然的形象。随后崔子玉向皇帝言明,无法答得问头又不能再归生路之时,李世民忙怕及甚,温言软语地向臣子求一个容易的问头。当被询问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的问题时,李世民表现得不再是史书记载里的大义凛然、毫不畏惧、理所当然的样子,而变成了闷闷不己,如杵心中,对着崔子玉直言答不得,一副理屈词穷,畏惧害怕的窝囊样子。



元代的李世民故事

一、元杂剧中李世民的形象特征
元杂剧保存了大量的隋唐故事,是隋唐故事发展中的重要阶段,既延续了唐宋时期的隋唐故事,又虚构了许多新的故事情节,发展了隋唐故事、丰富了人物性格。《程咬金斧劈老君堂》虽以程咬金的名字命名,但实际上是以李世民为主角的戏剧。李世民作为正末,贯穿四折,而程咬金只出现在第一折和第四折里。此剧主要借助程咬金斧劈老君堂的引子来叙述李世民误入金墉府被程咬金抓入大牢,徐茂公、魏征、秦叔宝释放李世民和刘文静,后李密亡国,秦叔宝众人投降大唐,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诛萧铣的故事。李世民因不听袁天罡之言,硬要去看北邙山,果然被抓进李密大牢,受百日之灾。与刘文静在牢中的泰然处之相比,李世民就显得非常没有耐心,嗟怨悔恨不己,在将死之际,更是于【上小楼】曲中唱道:

“听说罢愁眉泪眼,则是望恩官方便。我如今犯法违条,扰乱边疆,罪可当然。忙跪下三位官,将诏书更变。”
作为唐元帅,他竟然可以为了活着而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三人跪下,可见李世民的懦弱胆小。



但在第三折的楔子中又展现了李世民英勇抗战、运筹帷幄的一面,尤其是李世民与萧铣单战的描写非常生动精彩:

(箫铣云)操鼓来。(正末唱)【幺篇】再交马刀迎画杆戟,轻展猿猱斩逆贼。(萧铣云)唐童是英勇,我近不的他,我逃命走了罢。(正末唱)杀的他七魄散五魂飞。(云)萧铣喫吾一刀!(萧铣中刀科)(下)(卒子报科云)俺元帅刀劈了萧铣,得了胜也!
第三折【刮地风】曲借探子之口对李世民的勇猛再大肆渲染了一番:

恶狠狠萧铣军前施躁暴,搦元帅比并低高。俺秦王听罢呷呷笑,纵马轮刀,垓心内显耀英豪,阵面上并不相浇。见画戟来钢刀去,怒气相交有百十合不定交,要辨个清浊。俺元帅刀起人头落,呀,敢血淋漓绵战袍。
对此,李靖赞道:

“元帅英雄播四方,能文善武世无双。南征萧铣功劳大,刀劈贼徙定万邦。天下豪杰皆上表,威镇乾坤罢刀枪。”
殿头官更是将李世民与诸葛亮相比:

“元帅之能,不在诸葛武侯之下,量萧铣到的那里也!”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发现剧中所塑造的李世民形象较为多面,既展现了李世民而对死亡的胆怯弱小,又突出了他与萧铣作战的勇猛和运筹帷幄;既表现了李世民不听劝告的一意孤行,又描摹了他泪流满面、痛彻心扉的悔恨。这两种行为的对立都完美地出现在李世民的身上,使其形象变得更为真实丰富,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帝王。在元杂剧中都有李世民的出场,且都为正面形象,而内容上的重复,可见元代演绎隋唐兴替故事的戏剧相当流行。



二、元杂剧中李世民位置的萎缩:尉迟恭第一主角,李世民第二主角
因元杂剧的出现,隋唐故事得到了新的发展,在内容上由文臣贤君转为武臣贤主,在形式上更为固定,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说唱体系,使隋唐故事由零散渐趋统一,组成相对完整的故事体系。关汉卿《唐太宗哭魏征》以及无名氏《老敬德挝怨鼓》《比射辕门》等。历史剧中现存隋唐题材的元杂剧在数量上也仅次于三国戏,可见隋唐故事在元代颇受大众的欢迎。而在这些剧目中主要反映出两个重要信息:
首先,关于作品所表现的李世民的故事内容,不再如唐宋文学作品一样以他执政之后与臣子对答、生活琐事等为记载的重点,而是选择其身为唐元帅,收服一众英雄豪杰为其征战四方、金戈铁马的战争题材为主。其次,各主要角色主唱的折数分别是:尉迟恭加上《西天取经》的一折、共14折,李世民6折,秦琼5折,柴绍4折,薛仁贵3折,王伯当3折,魏征3折,李靖2折,刘文静、杜如晦都为1折。同时,与尉迟恭相关的故事有7部,在隋唐题材中占了一半的比重,而李世民有出场的达6部,其余都是作为剧中角色口中的人物出现,是剧里的隐形人物。
除此之外,就属与秦叔宝相关的剧目较多。以上数据虽不能说毫无偏差,但它基本反映了尉迟恭是隋唐题材元杂剧中最为偏爱的对象,有着不可撼动的第一主角的位置,而李世民是剧作者最常选择的对象。他无论是以唐元帅还是以唐太宗的身份都能以各种方式出现在剧里,推动故事的发展,成为此类题材的元杂剧里最为普遍的人物,担当第二主角的位置,但也呈现出其文学位置萎缩的特征。



明代的李世民故事

随着隋唐故事的世代累积,民间艺人和文人的重新改造,明代的隋唐故事逐渐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与三国故事、水浒故事、岳飞故事等一起构成了绚丽多姿的古代英雄故事的美丽花园,丰富了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深受时人与后人的喜爱。秦王李世民、秦叔宝、尉迟恭、程咬金、徐世勣、罗成等英雄人物也随之走进千家外户,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啧啧称赞的传奇英雄。但同时,有关李世民负面形象的故事也逐渐打破历史的禁忌,以奇特颠覆的形象成为平民百姓的日常谈资。
明代小说:从主角到配角的传奇式君王形象
明代出现了大量的隋唐历史小说,继续丰富和发展了李世民故事。此外,艳情小说、神怪奇幻小说也出现了李世民的身影。由于涉及的小说题材种类不一,内容也多有差异。
―、明代神怪奇幻小说《西游记》:明君的纯文学形象
毫无疑问,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世代累积型文学作品,即经历了一个长期积累与演化的过程。明后期,在倡导“三教合一”以及倡导个性解放的时代氛围中,通俗小说界掀起了编著神怪小说的热潮,而《西游记》就以浪漫奇幻的姿态傲立在世人眼前。小说叙泾河龙王擅自更改施雨的时辰和数量,违背天条,被押往魏征处,由魏征监斩。太宗因梦中答应泾河龙王的求助,则召魏征下棋对弈,却不知魏征可以梦中斩龙。自此,泾河龙王冤魂不散,而唐太宗受惊吓过度得了重病,卧床不起。秦叔宝、尉迟恭为了驱赶鬼魅,夜晚站在门口为太宗守夜镇鬼,却因长时间的疲惫导致身体旧疾加重。太宗不忍心看到二将彻夜辛苦就令丹靑手画二将面貌,贴于门上,令魏征把守后门,致使鬼魅不敢靠近。



可虽无鬼魅惊扰,但李世民身体渐重,病入膏肓,在接过魏征的书信后就入了冥界。在崔珏等人的帮助下,李世民成功返回阳世,卯立即实现自己对十王许下的诺言,下诏甄选去冥府送瓜果者,而刘全因思念已故逛子便成下此事,于是衍生出刘全送瓜和李翠莲借尸还魂的事情。接着,太宗修建“水陆火会”,出榜招僧,以超度冥府孤魂。玄奘应诏主持法会,遇见观音娘娘,得知大乘佛法的所在。
由此又催生出唐三藏西天取经的情节来。故事精彩纷呈,情节结构紧密相连。在作者细腻的文笔下,我们可以看见一个丰富多彩的李世民形象。听到泾河龙王呼救,唐太宗没有丝毫犹豫就应承下来,显露出他的慈善心肠。与魏征下棋,魏征睡着,唐太宗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认为其是因为匡扶社稷劳心劳力所致,不忍心吵醒他,任他睡着。对尉迟恭、秦叔宝,他也是不忍心使他们年老受累。作为君王,他并不是用自己的地位和权势去逼迫臣子,而是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尽显仁德慈善之心。唐太宗听到魏征有在梦中斩龙的能力,心中悲喜交加:

“喜者,夸奖魏征好臣,朝中有此豪杰,愁甚江山不稳?悲者,谓梦中曾许救龙,不期竟致遭诛。”
此处的心理描写,展现了李世民内心的矛盾,突出了他的明君形象:一方面他听到魏征有神异能力后的第一反应是想到江山可稳,一个处处以江山为先、有责任心的帝王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他因龙王被诛杀而悲伤,显示出他的仁善心理。



二、明艳情小说中好色的唐太宗形象
《浓情快史》(也称为《浓情艳史》《媚娘艳史》等)成书于明万历之前。李世民出场时,小说家是对其抱着赞扬的态度的:

“且说唐太宗是个仁德之君,其朝政如尧舜,功德四路。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这太宗一统基业,四海皆臣,偃武修文,太平乐业。”
作者更是较为详细地描述了唐太宗早年日夜与群臣商议政事、严令法官不得挟囚人之骨、放归思家的囚犯和宫女、不杀生、不狩猎的勤政爱民的帝王形象。但同时,作者也在文中借魏征的十渐本对唐太宗晚年的“渐不克终”的行为举止进行批评。此外,作者更是强化了李世民的好色形象。武则天入宫后得到了唐太宗的宠爱,“太宗虽是为人仁厚,却有几分好色。因想到:

此女颇美,早晚必须伴我方好。
唐太宗被她迷惑,时刻想着她,片刻离不开她,甚至还升起了立武则天为后的念头:

“太宗曾不知衧这些光景,被他一迷,便一刻也离他不得。即欲立他为正宫,但恐文武百官谏镑,不敢提起。”



这与史书记载的唐太宗励精图治以及与长孙皇后的伉倆情深完全格格不入。李淳风预言宫中武氏将会扰乱天下,坚决主张杀之。唐太宗却舍不得,冤杀了李君羡等许多无辜的人。太宗更是因为纵欲过度而重病不起,最后还是因为众大臣的不断劝谏才忍疼割爱,令她遁入空门。此后,他仍是思念武氏到白日见鬼的程度,并因过于思念而驾崩,可见其贪色的形象。然而,在面对江山与美人的选择里,他还是能做到为江山而舍弃美人。当李淳风信誓旦旦地指出可提前察知发榜的天意时:

“太宗大悦道:‘如期果姓名相对,朕即信卿,当出才人以谢天意。’”
当出榜的状元、探花等人的名字与李淳风提前封存的笔墨一模一样时,太宗立即遵守天意令武氏出宫回娘家,追回之前的封赏。可见,李世民并没有完全被武氏迷惑,还保留着为君守护江山的理智。当众臣劝说唐太宗杀掉武则天以绝后患时,他又心生不忍,依允武氏之奏,赐其感业寺为尼,令其善终,又可见其仁慈。见到狄仁杰的才能和贤德后,太宗不仅由衷感到高兴:

“此乃甚人有福,得此贤臣。恨朕不能与卿常聚”
又为自己儿子得到其辅佐而大加欣慰:

“我儿有福,受此贤臣”
可谓是君臣俱贤的典型代表。总之,在明代艳情小说中唐太宗以好色的帝王形象存在,但还保持着理性,对江山的重视要高于对美人的喜爱。



清代的李世民故事

李世民故事发展至清代,势头己明显减弱。这主要体现在清代以李世民为主角的故事减少,内容上大多与明代相似,但更接近世俗群众的心理,充满了民间趣味。
清代小说:从明君到昏君的转化,故事内容趋向贫乏
(一)对李世民正面形象的塑造
总体上,《隋唐演义》与《说唐全传》在塑造李世民的形象方面存在共性,即明君形象的描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李世民帝王的外貌特征进一步细化

①《隋唐演义》
只有次子世民,是在永福寺生下的,年四岁时,有书生见而异之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年至弱冠,必能济世安民。”言毕而去。唐公惧其语泄,使人欲追杀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为神,采其语,名曰世民。自小聪明天纵,识量异人。将门之子,兵书武艺,自是常事,更喜的是书史,好的是结交。
徐洪客眼中的李世民:见秦王龙颜凤姿,知是当今真主。
市井小民眼中的李世民:“好一个汉子,生得秀眼浓眉,方面大耳,不知犯着何事,被两位将军解进城来。”
魏征眼中的李世民:“吾见秦王,龙姿凤眼,真命世之主。”
②《说唐全传》
隋场帝眼中的世民:前发齐眉,后发双髻,唇红齿白,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隋唐演义》《说唐全传》借助他人的视野塑造了李世民秀眼浓眉、方面大耳、唇红齿白的英武俊雅的形象,又描写了其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异相,竟然与《三国演义》里刘备“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外貌特征一致。可见,明君形象在文人的文学创作里有着类型化的描写。



2、军事智谋逐渐弱化,强调表现其知人善任、求贤若渴的品质
自明末《隋史遗文》之后出现的隋唐历史小说就未曾突出李世民善于作战指挥的军事智谋。李世民的军智特征也渐渐被作者弱化,甚至在《说唐全传》里成为一个领军指挥、计谋策划全依靠着徐茂公、李靖的协助,实际作战则全靠着秦叔宝、尉迟恭等众将帮助的名义上的主公。为了更好地论述李世民军事智谋的内容比重的弱化,在各部作品对于李世民武战和计谋的描写篇幅逐渐减少,具体表现在《两朝》《唐书志传》《词话》《隋炀帝演义》《隋史遗文》中还有展现李世民深谋远虑、用兵如神、以计破敌、亲自上战场参与拼杀的战争过程描写。《隋唐演义》里亦有李世民与敌将直接对抗的描写,但却没有了其计谋的呈现。
到了《说唐全传》中全没有了李世民的计谋和作战描写。值得关注的是,《隋唐演义》《说唐全传》里更多的是突出李靖、徐茂公的运筹帷幄以及秦叔宝、尉迟敬德、罗成等英雄的勇力对战。尤其在《说唐全传》中,有大量描写李靖与敌将斗法的场面,将李靖刻画成一个具有仙风道骨、法术高强的道人,而李世民能够赢得胜利则更多的是依靠瓦岗寨众英雄和李靖法术的支持。当然,相比之前的文学作品,隋唐历史小说在总体上丰富了李世民排兵作战、智谋百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武战内容,呈现了一个军事素质强,为国、为百姓奋不顾身,勇敢无畏的明君形象。



李世民作战时以计谋和勇力取胜的次数越来越少,而以他人兵机智谋和武力取胜的次数越来越多,这与各部隋唐历史小说的题材和侧重点不一样有关。历史演义题材小说侧重展现主人公铁马金戈的战争场面,而英雄传奇小说更侧重凸显英雄对决的单打独斗。文人作者在小说里往往关注的是一场战役的军事布局、排兵作战和调兵遣将,以突出主人公的智谋,而市井细民的俗文学更为偏爱一将出马、两阵对阀,即两军大战不用兵、大将出马打先锋的武力对决。这种复杂性,我们也可以在隋唐历史小说里体察到。隋唐系统小说从历史演义到英雄传奇、集大成的逐渐跨越的过程中,伴随着人物主人公的转变,作者呈现的方式就会发生变化。
当然,李世民战败的次数在小说里描写较少,主要是与尉迟敬德、程咬金等猛将对抗时,他往往会成为失败的一方。历数李世民在数次武力不及他人时化险为夷的经历,一般多靠着祌灵互助,即作品里常提到的“真天子百灵咸助”的金龙护体;有时是靠着众将相救,如秦叔宝、尉迟恭等人的屡次相救才得以转危为安;有时也靠着他人相助,如樵夫和徐义扶。众将和他人对李世民的相助,除了因为他是真命天子的身份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因为他的仁德和贤明。



其次,李世民对每一次战争结束后的处理方式,我们可察知他的仁德和贤明。他行军所到之处,严禁将士骚扰百姓,战争胜利之后,安抚军民,任用贤将,赏赐将士,故而百姓将他的军队称为仁义之师。李世民作为一个时刻以天下为己,有着远大理想和目标的明主,他不仅需要有坚韧弘毅、自强不息的精神、忠义仁德的特质、治国带军的才能,更需要知人善任的品格,正如徐懋功所言:

“草创之君,不难虚心下贤,要明于用贤;不贵自己有谋,贵于用人之谋。今玄邃自己有才,还恐他自矜其才;好是下贤,还恐他误任不贤。”
总之,《说唐》中的李世民已成为高度理想化的人物,寄寓了市井细民对贤君圣主的向往。从李世民思贤若渴、善驭英贤的形象里,我们也可以管窥古代君主的人才观、用人艺术以及尚贤思想。实际上,小说家有意强化描摹李世民爱贤如命,知人善任的品格,对他的贤明形象不断美化和称赞,隐含了怀才不遇的文人们对于贤主明君以及君臣际遇如鱼得水的渴望和艳羡。



(三)对李世民负面形象的塑造
《忠孝勇烈奇女传》中李世民出现的章节占12回,主要讲述了朱木兰替父从军的惊心动魄的奇人奇事,歌颂木兰的忠孝勇烈的品质,宣传了儒家的忠孝之道,贯通三教玄微之旨。其中的某些情节与隋唐历史小说相似,且又加工了一番,多了些许新的内涵,比如李靖遇龙母,代行雨得天书就写得绘声绘色,极富神话色彩。最为有趣的是尉迟恭的变化,在这部小说里,尉迟恭没有了隋唐长篇历史小说里的粗暴特质,成为了一位斯斯文文,知书识礼、文武全才的儒将。他不仅见魏征之时极其注意自己的形象,洗脸、整理衣衫,走路和语言斯文有礼,谈论《易经》颇有学问,而且与李世民的对话也彰显其学识渊博、能说会道的特点。
此小说呈现了早期李世民作为秦王时龙眉凤眼、英气逼人、轻财仗义、求贤之渴的人物特点。同时,作者通过魏征、李靖、房玄龄、尉迟恭等人之口多赞誉李世民的贤明,鄙视李建成的不学无术、傲慢自若、自暴自弃以及讽刺李元吉的奸诈狡猾。但此书的最后几回也叙述了唐太宗晚年因星象预言,护佑才人武瞾,听信佞臣张昌宗之言,屈杀伍登及其全家,诬其谋逆之罪,寒了众百官的心,导致尉迟恭和李靖皆告老还乡的内容。此后更是多疑、奸诈和残忍,根据作品第32回:

太宗曰:“朕非不忌武昭公主,但爱之亲若骨肉,恶之视若仇雠,恐非仁者所为。前日误杀伍登,文武大臣疾首寒心,朕非不知。岂可无罪而又杀木兰?”敬宗曰:“天有妖象,民有谣言,武昭公主乱唐室天下,臣为万岁后代计耳。万岁恐臣民讥议,谀以美言,召至中途,毒杀之可也。令使臣诈称中风而死,夫谁得而知之?如木兰再不奉诏,加以抗旨之罪,命节度使尉迟宝林囚之来京。中途绝其饮食,说他惧罪而死,众口塞矣。”太宗大喜,命张昌宗召木兰。
这里的“大喜”将太宗的奸伪和多疑表现得生动形象。虽然李淳风已向太宗说明应命之人是宫中武氏之女,不可乱杀好人,但他却听信许敬宗的谗言,喜怒无常,草菅人命,逼死功臣木兰,颇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意味,可见其昏庸。



清乾隆年间出现的说唐续书《说唐后传》,此书前十四回主要叙述唐太宗征北的故事,后四十一回则主要讲述薛仁贵跟随唐太宗跨海征辽东的故事。小说第二十六回叙唐太宗因愤怒决定跨海征辽,结果却被海上风浪吓得“面如土色”“吓得发抖说:

先生,不去征东了。情愿安享长安,由他杀过来,让他也看得见,何苦丧在海内?
这一副窝囊可笑的样子,完全颠覆了主流文化中明君圣主的勇敢无畏的形象。同时于乾隆年间出现的续书《说唐三传》里,李世民的形象不但保持着《说唐后传》中面对困境和死亡时的胆小如鼠的特点,更是多了刚愎自用、好大喜功、不听劝谏、鼠目寸光,不辩奸佞,使功臣蒙受冤屈的负面形象,李世民听信李道宗的一面之词,听不进程咬金和尉迟恭的劝诫,将薛仁贵关押大牢准备斩首:

老千岁一闻此言大怒,说:“哪有此事丨圣上昏迷,忘了有功之臣。罢了!我明日进朝,先要扳倒奸王,必要救出仁贵。如不然有打王鞭在此。”……尉迟恭听得此言,心中大怒,说:“此鞭是先君所賜,上打昏君,下打奸臣。善求不如恶求,只得用强了。”叫道:“昏君,听了奸臣,当真不救?”内使说:“圣旨已出,不能挽回。老千岁回府去罢。”尉迟恭见难以保救,“且待吾打进宫门,与昏君性命相拼,必要救仁贵性命。如不然,难在朝中见人。”……向止禁门拜了二十四拜,立起身来,将头向着止禁门一撞,血流满地,竟死在门下。
可见,小说家忠君思想的观念已经淡化,开始对统治阶级的本质有了更清醒的认识,有意借老英雄尉迟恭的口说出李世民的昏庸,并直接以“昏君”两个词概括了李世民善恶不分,反复无常,不懂知恩图报的特征,暗含了作者对伴君如伴虎的揭露和对封建君主的批判。薛仁贵作战立功却被奸臣所害,君主昏庸,忠奸不识,反映了唐王朝内部充满了激烈的斗争,并未像人人所称颂的那样清平祥和。
总之,李世民的形象在清雍正、乾隆年间就已开始转变,并形成了普遍趋势,即从《忠孝勇烈奇女传》《说唐后传》里成为了一个昏君形象,到《说唐三传》里更是从多方面去塑造李世民的昏君形象,一方面表现出他面对敌将时的胆怯无能,而另一方面又展现了他的不听劝谏、不辩奸佞,但总体上内容多有重复,使其逐渐成为一个类型化的昏君形象。



二、清代艳情小说中逐渐被丑化的唐太宗
明代就己出现有关李世民的艳情小说,但基本着眼于突出其好色的特征。然而,清代艳情小说使李世民从伟大的明君变成了色欲荒淫的昏君,颇有隋炀帝故事的香艳色彩。例如,《武则天外史》中就有大量唐太宗与武则天淫乱的情节,十分露骨:

“太宗如入天台,恨不得给则天一口吞了。”
很显然,唐太宗己成为文人笔下所调侃的对象。武则天未入宫之前,唐太宗己经是一个沉迷酒色的帝王,经常由着性子骚扰宫女:

“皇上正是酒后,来在更衣处更衣。我就上前伺候,谁知他带了三分酒意,便用手向我胸中一摸。”
这种庸俗污秽的形象,在小说里颇多着墨。遇到武则天后,他更是肆无忌惮,一连两日不上朝,大白日纵欲宣淫,导致害病:

“晚上顿恶热怕寒,痢泻之病复犯。当召太医诊视,太医晓得原委,大约人的精液有限。此刻太宗算己亏虚狠了。果然病入膏肓,服药无效,因此,卧病不起。”
此处借太医的所思所想来告诉读者太宗得病的根源与其私生活的纵欲无度有关。作者剥夺了唐太宗的帝王光环,将他塑造成一位因贪色纵欲而死的昏君,这就在李世民吃丹药或因征辽得病的两种死因外虚构了新的原由。他沉迷情欲而且到死也不悔悟,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智,成为了武则天的男宠。总之,李世民的形象已发生了彻底的转化,成为一个因纵欲过度而病入膏肓的荒唐之君。



结语:

总的来说,在涉及武则天与李世民的故事里,李世民的形象于唐宋史书笔记中是作为正面形象出现,而到了明清逐渐发生了变化。明代历史小说和艳情小说多着眼于展现李世民好色的特征,但他还保持着为君的理性并没有步入昏君的行列。清代历史小说《武则天改唐演义》和艳情小说中的李世民己成为了一个昏君形象,尤其在《武则天外史》里更是沦为令人鄙视的男宠。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

下一篇:关羽义薄云天,勇武一生,为何千年后沦为“财神爷”?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2 19:16 , Processed in 0.376035 second(s), 5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