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 周武王
周文王,姬姓,名昌,商朝晚期周部落的杰出首领。周部落是一个古老的部落。相传虞夏之际,他们就在弃的领导下定居于渭河平原的邰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从事农业生产,成绩卓著,弃因而被夏朝任命为“后稷”(农官)。到了夏朝中后期,由于西北地区游牧部落的不断侵扰,弃子不窋率领其部落离开邰地,徘徊在泾水流域一带。到不窑之三世孙公刘时;他们迁居到了豳(今陕西旬邑西南)。
此后九传至于古公亶父,又由于遭到北方俨狁等部落的逼迫而放弃豳地,“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北)。从此,他们在这里定居了下来,自称周人。当时在岐山以西散居着西戎诸部。古公亶父为了对抗西戎诸部的骚扰,开始臣服于商。其子季历时,周部落在商王朝的支持下,先后战胜了西落鬼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和翳徒之戎,巩固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很快成为商朝西方的一个强大方国。于此同时,他与商的矛盾也逐渐加剧。商王“武乙猎于河渭之间”,开始对周使用了武力,并最终杀了季历。
季历死后,其子姬昌嗣立,他就是周文王。周文王谨守祖业,立志灭商,并为此收揽人才,重用姜尚,积极进行灭商的准备。
姜尚就是著名的太公望吕尚。他曾经为生活所迫,“屠牛于朝歌,卖饭于孟津”。文王发现姜尚是一个治国大才,便授以太师重任,对他“言听计从”,所以有“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之说。
周文王在姜尚的辅佐之下,对内,实行“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即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租税,八家各分得私田百亩;大小官吏都有分地,子孙承袭,作为俸禄;商贾往来,关市不收税;江河水泽,捕鱼不禁;一人犯罪,妻子不连坐。这些政策措施,得到了大多数周人的拥护。周文王又规定“有亡荒阅”,对逃亡奴隶进行搜捕,从而博得了奴隶主贵族的支 持。对外,周文王积极争取与国,征伐敌国。他通过调解虞(今山西平陆北)、芮(今陕西朝邑南)两国的土地纠纷,争取了他们与自己同盟;接着西征犬戎、密须(今甘肃灵台西南),东伐黎国(今山西长治西南)、邘地(今河南沁阳西北),归途中又翦灭了崇侯虎。
这些对内外政策的推行,使周迅速强盛起来,原来臣服于商朝的许多方国、部落,纷纷改臣于周,以致这时的周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和继续向东发展,周文王自灭崇以后作邑于丰(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永西岸),并迁都于此。
周文王在位五十年,虽然没有来得及实现灭商的夙愿,但已经为灭商奠定了基础。
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为了做好灭商准备,他迁都于镐(沣水东岸)。即位的第二年,他在孟津大会诸侯,检阅军队。“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皆曰纣可伐矣”。但是他认为时机尚未成熟,所以这次没有向商朝进兵。
就在周人积极布署伐商的期间,商纣王却在忙于征伐东南夷。商王朝自从祖甲以来,君主大多“惟耽乐之从”。他们在商朝内外的厚征暴敛,弄得民不堪命。商纣王征伐东南夷的战争更加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引起了人民普遍的不满,激化了社会矛盾。就连商王朝统治集团内部也已分崩离析。这时,周武王斥责商纣王“自绝于天”,遂在孟津之会的两年以后,亲自统帅兵车三百、虎贲(近卫军)三千、甲士四万五千,并联合了庸、蜀、羌、䰆、微、卢、彭、濮等方国部落,东伐商纣王。武王挥军渡过孟津,长驱商境,很快就到了距离商都朝歌只有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周武王在这里举行了誓师大会,在会上历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奋勇作战。
商纣王的主力部队这时还在外地,一时调遣不及,只好驱使大批奴隶和东南夷俘虏开赴牧野前线,仓促应战。这支军队虽然也有十七万之众(一说七十万),可是“皆无战心,心欲武王亟入”。他们在前线纷纷倒戈,配合周军,杀向纣王。纣王大败,逃归朝歌,周军紧紧尾追。纣王眼看大势已去,当夜登上鹿台自焚身死。周武王随即占领了商都朝歌,灭亡了商朝。其时约为公元前一○二七年。
周武王灭商以后,又分兵四出征伐商朝各地的诸侯,“凡憝国九十有九”,“服国六百五十有二”,基本上控制了原来商王朝统治的区域。为了加强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周武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按照周公的建议,封纣子禄父(武庚)为商侯,让他仍然留在商都,另派管叔、蔡叔和霍叔在商都附近加以监督,谓之“三监”。他一反纣王暴政,“释百姓之囚,表商容之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取悦民心。此外,他还通过分封诸侯以管辖广大的东方地区。周武王的这些措施,对于安定周初的社会秩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年四月,周武王胜利返回镐京,正式建立了周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