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年,不曾忘那位湘江边上的“奇男子”

2022-12-30 04:53| 发布者: uu98p7999s187t| 查看: 1925| 评论: 16

这里是默认签名


缅怀伟人。



作者:崔 隽

编辑:付玉梅



今天是毛主席诞辰129周年纪念日。







不曾忘,那个少年瘦瘦高高的,头发有些蓬乱,走路很快,讲话语调却有些缓慢,带着明显的重音。


他的眼睛很有神采,但肤色比其他同学黑,手掌也更粗糙。一身青大布的短褂和裤子,与那些穿学生装的、穿马褂系丝腰带的孩子相比,他不阔气也不时髦,但十分显眼。


这是17岁的毛泽东第一次离开家乡韶山。他目光如炬,开始打量外面的世界。


从此,一个湖南农家孩子开始了他的冒险和探索。在救亡图存的动荡年代,为了寻找人生之路和救国之道,他和他的朋友们共同创造了一段至今闪光的峥嵘岁月。





有胆识的19世纪“90后”



13岁的毛泽东冲向门外的池塘,没有一点迟疑。他准备跳下去,以此威胁正在追打他的人。


追在后面的是父亲毛贻昌。当兵的经历造就他强悍的性格,对儿子总是严苛。


毛家的“父子战争”常常爆发。最激烈的就是这一次。毛贻昌当着客人的面责备毛泽东懒惰不孝。后来在母亲的调解下,毛泽东离开池塘,只屈一膝磕头赔礼,但要求父亲不再打他。“内战”平息下来。


由此,他得出了一个直观的道理:如果温顺示弱,会遭受更多的打骂,只有坚决反抗,才能达成目标。


在17岁离家之前,韶山就是毛泽东的全世界。


他是普通的农家少年石三伢子(毛泽东小名),但又有些特别——“性格倔强,从小就有斗争性和反叛精神。”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翔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他的阅读世界属于那些英雄好汉——来自《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等小说。在学校,老师不让读,他用课本挡住偷着读;在家里,父亲不让读,他就用布把窗户遮住,使外面看不见灯光。


《水浒传》里聚集在梁山造反的人物,是毛泽东心目中的英雄。没多久,历史就从书页中跳了出来,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1910年4月,长沙发生饥民暴动。清政府派兵镇压,将暴动者的头颅悬挂示众。毛泽东听说后为这些老百姓痛心。“这件事影响了我的一生。”多年后,他向斯诺回忆这件事时,眼睛湿润。斯诺评价他是个“感情深邃”的人。





·1910年长沙饥荒。




“毛泽东长大的年代,刚好赶上甲午战败、八国联军侵华,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重。整个湖南,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非常尖锐,官逼民反的事件经常发生。就像一个火药桶,随时可能引爆。”王翔说。


毛泽东拿到过一本关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威胁的小册子。开篇第一句话带给他冲击:“呜呼!中国其将亡矣!”





·毛泽东看过的册子。




不能守着老样子不变了。他想,应该去外面看看了。


到了湘乡东山,毛泽东因为外地人身份被人看不起,“精神一度十分痛苦”。但他在这里的收获不小。


湖南是维新运动的重要基地,他由此接触了大量维新改良学说。他尤其崇拜梁启超。梁启超号任公,毛泽东特意为自己起了笔名“子任”。


1911年春天,毛泽东挑着铺盖和书箱,坐轮船到了更大的长沙,被湘乡驻省中学录取。辛亥革命的前夜,革命党人十分活跃。毛泽东第一次看到革命派的《民立报》,接触到了革命言论。


得知黄兴领导广州黄花岗起义后,他兴奋地在学校墙壁上贴了一篇文章,支持推翻清朝、建立民国。


在学校,他带头发起剪辫子的活动。他剪完后,原本约定一起剪的几位同学却反悔了。他行事中带着些少年意气,决定和朋友采取暗中袭击的方式,“有十个人做了我们剪刀下的‘牺牲者’”。


武昌起义后,在革命激情的感染下,毛泽东报名参加了湖南新军,但只有半年。随着清王朝覆灭,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毛泽东觉得参军已无太大意义,决定“回到我的书本子上去”。


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但也只读了半年。他选学校有一套自己的标准,认为省立一中“课程有限,校规也令人反感”,索性不念,自学。


从新安巷的湘乡会馆到定王台的湖南省图书馆,这个路线毛泽东走了半年。每天早上进馆,中午买两个米饼当做午饭,一直坐到闭馆,就像“牛进了菜园”。


心气高,敢折腾,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很清楚不要什么,不停尝试,总在进取,那时的“90后”青年毛泽东度过了这样的一年。


1913年春,毛泽东入读第四师范。次年,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开始了在一师的岁月。





第一师范的“人气王”



在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里,《环球人物》记者看到了那张毛泽东迄今为止最青春的照片——寸头,大眼,两颊鼓鼓的,带着些学生稚气。这是1914年21岁的毛泽东。





·21岁的毛泽东。




而在1918年的毕业照里,站在后排的毛泽东已是一副稳重青年的模样,脸庞的棱角开始分明,眼神也变得坚毅了。


一师是毛泽东迅速长大的地方。然而,当时他对这所学校还不是十分满意。“这所新学校有许多校规,而我赞成的极少。”他是典型的偏科生,反对把自然科学列为必修课,只想专修社会科学。尤其讨厌静物写生必修课,“极端无聊”。


毛泽东的确是个特立独行的青年。他总在学校井边洗冷水浴,在山中对着树木大声讲话,对着狂风大声叫喊。他的书籍总是圈圈点点,批注里大大咧咧写着“荒谬”“不通”。他喜欢在深夜读书,有一次因为棉被离油灯太近,引起过一场小小的火灾。


他认为青年应该有强健体魄和坚定意志,因此格外注重体格锻炼。他有许多常练的项目,如日光浴、风浴、雨浴、游泳、登山、体操、拳术等。“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他在日记里这样写。


这个时期的中国,处境愈发糟糕。内有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不休,外有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二十一条”,列强虎视眈眈。


彼时,新一代先进知识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开始探寻国家在精神和思想方面落后的根源。


同窗好友周世钊发现,毛泽东读了《新青年》后,“读韩(愈)文杜(甫)诗的兴趣降低了”。毛泽东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成了我的模范”。


在一师,青年毛泽东的组织力和领导力也得到了锻炼。1915年,在“驱张”学潮中,他崭露头角。


当时,湖南省议会颁布新规:从秋期开始,每个学生须缴纳10元学杂费。同学们印发了《驱张宣言》传单,指责一师校长张干“不忠、不孝、不仁、不悌”。毛泽东看后,认为没有击中张干的要害。他觉得,想赶走校长,就要批评他办学不力。


他很快拟出一份新的《驱张宣言》,尖锐抨击张干办学无方,贻误青年,并组织同学连夜赶印,次日清晨在学校散发。不久,张干被迫辞职。


1917年10月,毛泽东当选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这两个职务在过去都是由老师担任的。


这一年6月,一师还开展了一次“人气投票”活动。全校有400多名学生参加,毛泽东得票最高,49票。在德、智、体三个方面都有项目得票者,只有他一人。而“胆识”一项,则为他所独有,评语是“冒险进取,警备非常”。


他的胆识在这年11月护法战争期间得到印证。当时北洋军队向长沙败退,想占领一师的房屋。当过半年新军的毛泽东提出,可以让正在受军事训练的学生自愿军负责守卫。


校方同意了他的建议。他带领同学把桌椅板凳都搬出来,塞住所有的门。几百个学生自愿军被分成三队,大家拿着木枪,分布到猴子石附近几个山头上。


毛泽东请附近的警察分所鸣枪呐喊,让学生自愿军配合大放鞭炮,吓得北洋溃军手忙脚乱,一师的校舍得以保住。


后来,毛泽东回忆说,要说搞军事,那才是第一次呢!







恰同学少年



1915年11月,毛泽东给老师黎锦熙写信提到交友:“两年以来,求友之心炽,夏假后,乃作一启事,张之各校,应者亦五六人。”渴望朋友的毛泽东,将此看作当时唯一一件畅快的事。


这份寻友启事言明了他的择友标准: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最后一句化用《诗经》:“愿嘤鸣以求友。”落款是“二十八画生”。


在一师,毛泽东的朋友圈是逐渐扩大的。蔡和森、张昆弟、陈章甫、罗学瓒、周世钊、萧子升、萧子暲等热血青年逐渐聚集在他的周围。他们常常聚会,一起探讨救国之路。


在校期间,毛泽东和朋友还有过几次说走就走的游学。1917年暑期,毛泽东在《民报》上看到两个学生游历全国的报道,很羡慕。于是和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相约外出游学。


他们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里面装着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两人一路上靠作诗写字送给乡里的土财主换钱糊口。历时一个多月,他们走了900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等5个县的不少乡镇。


第二年春天,毛泽东又和蔡和森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萧子暲后来写:“这是毛泽东青年时代的罗曼蒂克。”


1917年中秋节,毛泽东和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16人,租用两只木船,环绕橘子洲游览了一圈。接着,席地坐在橘子洲头的草地里,漫谈“个人及全人类的生活向上问题”。聚会给毛泽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就有了1925年那首回忆“恰同学少年”的《沁园春·长沙》。


从1915年到1917年,经过上百次的讨论,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人决定成立一个组织,也就是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的新民学会。


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会上,大家选举萧子升为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不久,萧子升去法国,会务便由毛泽东主持。


这是一个严格的团体,自有几条纪律:“一、不虚伪;二、不懒惰;三、不浪费;四、不赌博;五、不狎妓。”


这也是一个“只谈大事”的团体。有一次,毛泽东造访一个新民学会的朋友。谈话中间,朋友叫进一个仆人,讨论了一会儿买肉的价格问题。毛泽东对此不满,从此结束了同这个富家子弟的友谊。


1918年6月,25岁的毛泽东从一师毕业了。毕业前夕,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说:“对于宇宙,对于人生,对于国家,对于教育,作何主张,均茫乎未定……抑且太觉糊涂。以糊涂为因,必得糊涂之果,为此而惧。”


两个多月后,为组织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毛泽东和20多名青年一同坐火车抵达北京,一脚踏入了那个风云际会的新天地。




总监制: 吕 鸿

监 制: 张建魁

主 编: 许陈静

编 审: 凌 云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二十岁名扬天下、位极人臣:盘点那些年少成名的牛逼人物

下一篇:历史名人故事陈毅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2 21:43 , Processed in 0.258774 second(s), 5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