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河岸边宝地,许昌榆林传奇:名人英雄,层出不穷

2022-11-27 12:49| 发布者: c4i0hdmb0v| 查看: 1842|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颍河岸边宝地,许昌榆林传奇:名人英雄,层出不穷

文‖魏东周 图‖网络



榆林乡颍河两岸的名人、英雄层出不穷。
东汉时,祭遵、王霸名震朝野。
清末民初,绿林好汉宋一眼(原名宋福运)、高鑫等讨伐袁世凯,为二次革命立下战功。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更涌现出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仅在颍河西岸白庙黃行政村的杜庄自然村就有三名烈士,他们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杜木章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刘清安烈士,他在西南剿匪作战中机智勇敢,不怕流血牺牲,荣获一等功臣光荣称号,后在抗美援朝期间英勇牺牲;八路军烈士刘昭平。
刘昭平(1918—1946),原名刘松茂,许昌县榆林乡白庙黄行政村杜庄人。1934年,他考入河南省立许昌第四中学。(想看看本文作者魏东周老师上回写了啥美文?欢迎点击下面的链接:1.许昌一村辖六村,景美名人多,故事润颍河;2.故事:许昌杜半仙喝斥恶人







1936年春,他与周吉一、张远、黎辛、张明舜等9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发起组建进步文学团体“圈外文艺社”,组织同学一起阅读进步报刊书籍。
他们还先后创办《圈外》和《初步》两个文艺周刊,每星期在许昌《新民日报》出一次副刊,以小说、诗歌、散文、杂文等形式宣传抗日,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旧礼教,一年多的时间共办60多期。
1937年“七七事变”后,刘昭平和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和课余时间组织宣传队到街头进行抗日宣传。他们演出抗日戏剧,并在《圈外文艺》上发表文章宣传抗日救国。同年夏,他考入开封黎明高中,在学校结识了更多的进步教师和学生,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他和李建彤、李震、沈唯彤、陈之平等5人带着地下党的介绍信奔赴延安。
1938年春,刘昭平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他在延安留守兵团政治部搞文艺和宣传工作,同年5月又进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深造。
1940年分配到八路军120师358旅工作,他在这个旅工作6年多,曾任“战火剧社”编导,他既编剧又导演,有时还当演员。
1941年日寇对晋西北扫荡,在反扫荡中,“剧社”随部队转战于敌后抗日根据地。行军时他和同志们背着行李、干粮和乐器,沿途为指战员们唱歌,说快板,演节目,进行宣传鼓动。到了宿营地,他们写标语,画漫画,为当地群众演出,教唱抗日救亡歌曲。
部队休整时,他不分昼夜地编写剧本、排演节目,为军民联欢会和祝捷大会演出。他还时时关心、照顾小演员,行军路上替小演员们背东西,小演员走不动时就搀扶着他们,还利用休息时间教他们识字、读报、写通讯报道。







1942年春,刘昭平被分配到八一中学任教员。1943年初夏,358旅调驻延安,他参加了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使他的思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43年秋,他任358旅政治部宣传干事,主编《战火报》。他经常深入到营、连召开通讯员座谈会,了解情况,帮助基层提供稿件,很多稿件都经过他认真修改,深得通讯员们好评。
他一个人负责编两版油印报,经常工作到深夜,累的身体日渐消瘦,同志们劝他注意休息,他总是笑笑说:“没关系,我感觉很好。”
空闲时,他还帮助其他同志印发报纸,有时还给其他报刊写通讯报导、小说和诗歌,他署名的报告文学《我要向你看齐》发表在《解放日报》1945年10月17日第四版上。
1946年6月,刘昭平任120师《战斗报》记者。7月,为反击国民党部队向解放区的全面进攻,他随部队开赴山西大同前线参加自卫战。同年8月18日晚,他到山西大同北关前沿阵地拍摄被我军炸毁的敌坦克时,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而壮烈牺牲!他的战友听到这一消息,泣不成声,洒泪把他埋葬在大同城西十余里的山坡上。
《战火报》、《战斗报》、晋绥边区《晋绥日报》等都刊发了刘昭平牺牲的消息,新华社也发表了简讯。同年10月6日,《晋绥日报》发表了悼念刘昭平的文章及他生前写的报告文学《十七双手都举了起来》。
李建彤(1919—2005年),是刘昭平一起去延安的亲密战友,1938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她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是长篇小说《刘志丹》的作者。1987年4月12日,她专程来许昌看望了刘昭平烈士的亲属。
据史料记载,为国牺牲的先烈榆林乡就有多名:
榆林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贾新明烈士故里。
刘王寨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刘水云烈士故里。
石猴张李庄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张喜明烈士故里。
石猴张花牛张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张书琴烈士故里。
司庄村,是八路军李明灿烈士故里。李明灿是八路军120师的英雄班长,在抗日战争中反围剿,掩护大部队突围,他带领一个班奋勇抗击日军,直到最后全部牺牲,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部队为他追记一等功。
破庙王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王国正烈士故里。
扁担黄姬曹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姬丙炎烈士故里。
晁湾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肖潮(晁国庆)烈士故里。
晁湾小李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李万玉烈士故里。
花李林洼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林廷珍烈士故里。
石庄村小张庄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张长水烈士故里。







据史料记载,榆林乡还有多位名人:
阮王村:王亚民,1935年生,1951年入伍,1956年入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正师职研究员,教授,大校军衔,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会员和中国军事未来学会会员。
阮王村:王水,原名王孳昌(1918—1979年),曾用名王劲虹,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出生入死,流血受伤,不怕牺牲,机智勇敢,顽强拼搏,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精神和对敌斗争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一个党员可歌可泣的光荣历史,曾任晋中专署教育局长,晋中科委副主任,晋中科协常务副主席等职。
刘王寨:部队作家王云(1920—1980年),原名王征瑞,1933年参加革命,中共党员。1939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129师随营学校文化教员,抗大六分校宣传队、太行六分区宣传队宣传员,太行6纵文工队队员,晋冀鲁豫军区文工团团员,第二野战军文工团队长,西南军区战斗文工团创作员,解放军军事学院文工团队长,军事学院报社编辑,前线话剧团编剧。







1946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为了幸福》、《江山多娇》(合作)、《水往高处流》、《决战》,电影文学剧本《战斗的山村》、《江山多娇》等。
胡庄村:胡广恩,又名胡殿奎,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南局财贸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人民政府顾问等职。
管庄于庄村:董土章,1941年生,中共党员,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学院工程机械系原系主任,副教授,大校,技术五级,享受副军级待遇。
桓坡村:桓玉申,1952年生,中共党员,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警卫处正师职参谋,大校军衔。1969年入伍,1970年入党,1976年提干,1984年任警卫局军需科科长;1988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取得本科学历;1991年任警卫局生产办公室主任;1996年任警卫局后勤部部长,2000年任警卫处正师职参谋。
颍河两岸榆林乡的英雄人物和革命先烈还有很多,今天我只写了一部分,下周咱们接着叙。
2022.11.7日写于许昌






【作者简介】魏东周,75岁,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在空军某部宣传科做通讯报道工作,多次在《空军报》《战斗报》《工程报》上发表宣传报道。退伍后,曾任基层党支部书记,闲暇偶发杂文诗歌。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二十岁名扬天下、位极人臣:盘点那些年少成名的牛逼人物

下一篇:王嘉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一生有何作为?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2-1 10:07 , Processed in 0.239126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