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
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很有功劳的。纣王伐东夷,打了胜仗,但损失也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1958—1959年)
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就是不要听。他这个国家为什么分裂?就是因为这三个人都是反对派。而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作代表到周朝请兵。武王头一次到盂津观兵回去了,然后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于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徽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通外国。给纣王翻案的就讲这个道理。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的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不投降。(1959年)
老子、庄子
最好的《老子》注是王弼作的,最好的《庄子》注是郭象作的。(1917年)
是故老庄绝圣弃智、老死不相往来之社会,徒为理想之社会而已。(1917年)
《老子》是一部兵书。
关于丧失土地的问题,常有这样的情形,就是只有丧失才能不丧失,这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原则。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扩大土地,还是赚钱生意的。(1936年)
我曾经同国民党的联络参谋讲过,我们的原则是三条:第一条不打第一枪,《老子》上讲“不为天下先”,我们不先发制人,而是后发制人。(1945年)
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过去三年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1949年针对美国封锁)
老子在二千多年以前就说过:“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日本打到中国,日本人叫胜利。中国大片土地被侵占,中国人叫失败。但是在中国的失败里面包含着胜利,在日本的胜利里面包含着失败。历史难道不是这样证明了吗?(1957年)
我看老子比较老实,他说“将欲夺之,必固与之”,要打倒你,先把你抬起来,搞阴谋,写在了书上。(1964年)
屈原
屈原生活过的地方我相当熟悉,也是我的家乡么。所以我们对屈原,对他的遭遇和悲剧特别有感受。我们就生活在他流放过的那片土地上,我们是这位天才诗人的后代,我们对他的感情特别深切。不过现在的人就未必啰,他们不一定理解屈原的伟大功绩。(1949年)
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变革都会产生一些悲欢离合的故事。至于屈原,政治变迁是他个人的不幸。屈原艰苦地走过他的时代。他忧国忧民,力求挽救楚国的危亡。(1949年)
这些都发生在我的故乡湖南,发生在屈原殉难的地方———长沙。因为这缘故,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1949年)
屈原的功勋并不是马上就得到人们的承认。那是后来过了不少日子,诗人的品格才充分显示出来,他的形象才真正高大起来。屈原喝的是一杯苦酒,也是为真理服务的甜酒,诗歌像其他创作一样,是一种精神创造。(1949年)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骂了几千年。骂他就是两条:杀了四百六十个知识分子,烧了一些书。(1964年)
秦始皇是个好皇帝,焚书坑儒,实际上坑了四百六十人,是属于孟夫子一派的。其实也没有坑光,叔孙通就没杀嘛。(1964年)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名的皇帝,我也是秦始皇,林彪骂我是秦始皇。中国历来分两派,一派讲秦始皇好,一派讲秦始皇坏。我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统一文字,修筑宽广的道路,不搞国中有国,而用集权制,由中央政府派人到各地方,几年一换,不用世袭制度。(1973年)
我赞成郭老的历史分期,奴隶制以春秋战国之间为界。但是不能大骂秦始皇。早几十年中国的国文教科书,就说秦始皇不错了,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1973年)
这些秀才有个通病:一是说得多,做得少,向来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二是秀才谁也看不起谁,文人相轻嘛。秦始皇怕秀才造反,就焚书坑儒,以为烧了书,杀了秀才,就可以天下太平,一劳永逸了,可以二世、三世传下去,天下永远姓秦,结果是“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晚年毛泽东)
秦始皇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评论,要一分为二。秦始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统一六国以后,丧失了进取的方面,志得意满,耽于逸乐,求神仙,修宫室,残酷地压迫人民,到处游走,消磨岁月,无聊得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对暴秦,就包括反对秦始皇,完全是正义的。这次战争掀开了我国封建社会中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的序幕,在历史上有很大的意义。(1975年)
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是有名的英雄,他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自杀,也比汪精卫、张国焘好得多。从前有个人作了一首诗,问他你为什么要自杀,可以到江东再去招八千子弟兵来打天下。我们要学项羽的英雄气节,但不自杀,要干到底。(1939年)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1949年)
楚汉相争,刘邦取得成功,而项羽败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缺乏群众路线。刘邦的用人之道比他好,所以有萧何、张良、韩信、曹参、樊哙、陈平等文武百官跟随左右,而项羽仅有一个范增,也用不好,最后只好成为孤家寡人。(1952年)
项羽有三个错误:一个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跑了刘邦;一个是楚汉订立了鸿沟协定,项羽当真,而刘邦却不以为然,不久就违反协定东进攻楚;再一个就是建都徐州,位置没选好。那么,项羽为什么不能纳谏和用人呢?这便和他主观上的弱点有关。(1964年)
汉高祖刘邦
项羽非政治家,汉王则为一名高明的政治家。(毛泽东读《史记·高祖本纪》的批注)
刘邦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1959—1960年)
从前有个项羽,叫西楚霸王,他就不爱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利了,项羽败了,这不是偶然的。(1962年)
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刘敬劝他不要建都洛阳,要建都长安,他立刻就去长安。鸿沟画界,项羽引兵东退,他也想到长安休息。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东进。韩信要求封假齐王,刘邦说不行,陈平踢了他一脚,他立刻改口说,他妈的,要封就封真齐王,何必要假的……(1964年)
这首诗(《大风歌》)写得很好,很有气魄。
《过秦论》作者贾谊
贾生《治安策》以后第一奇文。宋人万言书,如苏轼之流所为者,纸上空谈耳。(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汉武帝刘彻
广为史家赞誉的“文景二帝”实乃无名之辈,守旧之君,原因是跟在前人后面,“萧规曹随,偏于保守,没有创新。”倒是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1957年)
司马迁
司马迁览潇湘,登会稽,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游者岂徒观览山水而已哉!(摘自毛泽东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讲堂录》)
汉武帝7岁立为皇太子,16岁即位,在位54年,把汉朝推向全盛时期。可是就这么一个还算有作为的皇帝,一旦臣子违逆他的意愿,竟下如此毒手……和皇帝佬倌有什么理好讲?汉武帝没有杀掉司马迁,已算是手下留情,不过,施以宫刑,也实在是够残忍的了!(1949年)
司马迁“身残处秽,动而见尤”却“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所不辞”,是因为他内心的积郁还没有来得及宣泄,苦衷还没有昭之于世人,满腹文采还没有来得及表露,他希望自己正在写着的著作能“藏之名山,传之后人,通邑大都”。诚如是,则虽九死而心不悔,这愿望确实是达到了。可以说,真正的信史自司马迁始,“史学之父”,他是当之无愧的!(1949年)
唐诗、晋字、汉文章,汉代的文章,因了司马迁的《史记》,确实被推向了极致。(1949年)
有人说中国没有鸿篇巨制的史诗,怎么没有?司马迁的《史记》难道不是一部有着广博学识、深刻目光、丰富体验和雄伟气魄的史诗!评论司马迁,可以有不同的侧面,单以文章论,他也不朽了。(1949年)
汉元帝刘奭
历史上不是提什么“文景之治”吗?实际上,文帝、景帝只是守成,是维持会,庸碌无能。从元帝开始,每况愈下。(1957年)
东汉名士严光
青年毛泽东:
后世论光不出为非。不知光者,帝王之师也。受业太学时,光武受其教已不少。故光武出而办天下之事,光即力讲气节,正风俗而传教于后世。且光于专制之代,不屈于帝王,高尚不可及哉。
对严光坚辞不仕的态度却不以为然,认为严光应当如同早他200年的张良辅佐汉高祖一样,出任光武帝的辅相。
王莽
关于王莽变法,汉时一般做史的人——范晔、班固、班昭等——因为他们吃的是汉朝的饭,要给汉朝说几句好话,把王莽说得怎样坏。其实王莽也不是怎么不得了的一个坏人。我们现在研究王莽,要拿很公开诚恳的态度来研究的。均田制是王莽时提倡的,可见他注意到农民问题了。因为农民问题最重要者其惟土地,而他先节制田地。地主阶级见王莽所行的政策,诸多不利于己,欲寻一代表本身利益之人,起而代之。而刘秀遂于是时起来了。倡人心思汉,以迷惑一般人之耳目。盖因王莽代表农民利益,不得地主阶级拥护,刘秀则代表地主阶级之利益,故能得最后之胜利。
中国政治,可以说是地主阶级的政治。皇帝不过是地主的表征。所以每朝皇帝的倒闭,就是地主阶级的分裂。及至兼并盛行,土地集中,逼得人不堪其苦,东汉末年遂有黄巾之乱。如秦末,二世大兴土木,人民的人力财力,耗费殆尽。汉刘邦、楚项羽、陈胜、吴广,应之而起。汉高祖先入函谷关,与秦父老“约法三章”,秦人大悦。此概指少数地主而言的。以后王莽出而提倡均田,是代表多数农民利益的。这时高祖的外戚、宦官、王侯等人,辄取乡间收买土地,遂成地主。此时见王莽是代表农民利益的,他们恐慌了,遂起而勾结多方势力,以刘家宗族刘秀为号召,南阳一役,王莽遂大败,即农民阶级被地主阶级所败。
(1926年)
汉光武帝刘秀
西汉高、文、景、武、昭等读起来较有兴味,东汉两头均无意思,只有光武可以读。(1957年)
书读多了,就做不好皇帝,刘秀是大学士,而刘邦是个大草包。(1964年)
(韦睿)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毛泽东读《南史·韦睿传》的批语)
曹操、孙权
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而已。(摘自毛泽东在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讲堂录》)
杀降不祥,孟德不为也……做土皇帝,孟德不为。(毛泽东读《三国志·刘表传》)
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的文章、诗,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1954年)
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到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造成的冤案。这个案要翻。(1954年)
历史上说曹操是奸雄,不要相信那些演义。其实,曹操不坏。当时曹操是代表进步一方的,汉是没落的。(1957年)
有些人是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刘备、孙权、袁绍都有这个缺点,曹操就多谋善断。(1959年)
曹操打过张鲁之后,应该打四川。刘晔、司马懿建议他打。刘晔是个大军师,很能看出问题。说刘备刚到四川,立足未稳。曹操不肯去,隔了几个星期,后悔了。曹操也有缺点,有时也优柔寡断。这个人很行,打了袁绍,特别是打过乌桓,进了五百多里,到东北迁安一带,不去辽阳打公孙康。袁绍的儿子衷尚等人,要谋害公孙康,公孙康杀了袁尚兄弟送头给曹操,果然不出所料。“急之则相救,缓之则相害。”(1966年)
汉末开始大分裂,黄巾起义摧毁了汉代的封建统治,后来形成三国,这是向统一发展的。三国的几个政治家、军事家,对统一都有贡献,而以曹操为最大。司马氏一度完成了统一,主要就是他那时打下的基础。(1975年)
曹操多年军旅生涯不会很安逸,可在1700多年前,医疗条件也不会怎么好,他懂得自己掌握命运,活了65岁,该算是会养生的长寿老人了。
刘备
三国时期,荆州失守,蜀军进攻东吴,被东吴将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大败,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没有区分和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在谋略中抓住主要矛盾。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确定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操”。曹操是主要矛盾,孙刘是次要矛盾。孙刘的矛盾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所以当孙权数次讨伐荆州时,诸葛亮总是一再推诿软磨,而不硬抗,直到最后才让出荆州的部分地方。刘备不了解这一点,派了根本不执行联吴为根本、争取荆州为枝节、要有理有节方针的关羽去驻守荆州……刘备见关羽被杀,荆州丢失,遂起兵攻打东吴,众臣苦谏都不听,实在是因小失大。(1941年)
刘备的野心大……但他志大才疏学识浅,好感情用事,在许多问题上用感情代替了政策。因为想报二弟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置江山社稷于不顾,不听诸葛亮等谋臣的劝阻,贸然负气出兵,结果被东吴打得大败而归……(1949年)
曾引用翦伯赞在《光明日报》写了一篇论赤壁之战的文章,说:刘备这个英雄,跟曹操同等水平,是厉害的。但是事情出来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到,慢一点。刘备的长处是善於用人,所以能得到像诸葛亮那样颇有才智、品学兼优的智士辅佐。(1959年)
诸葛亮
就算是诸葛亮,也有错用关羽和错用马谡的时候啊!……这也是诸葛亮用人不当呢!(1948年)
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1950年)
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这么写,历史上也这么写,也像鱼跟水的关系一样。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是刘备。(1957年)
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1959年)
诸葛亮会处理民族关系,他的民族政策比较好,获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护。
关羽
三国时候的关云长,也在兵败后与刘备失去联系。曹操为了收买利用这个智能双全的大将,又是封官赐爵,又是赠送金银、美女,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费了多少心机!可是,关云长一旦得到了刘备的消息,立即骑上吕布的赤兔马,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迢迢,终于回到了兵少将寡的刘备身边,关云长的毅然之举成为千古美谈。(1927年)
关羽出身下层社会,是刘备的心腹之臣,随其周旋,不避艰险,死后被尊为武圣人,到处都修建有关帝庙。他的弱点是自负凌人,以致发展到上当受骗,大意失荆州。(1932年)
关羽这个人虽然斩华雄,诛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擒庞德,威震华夏,但孤傲自大。(1941年)
当初诸葛亮留守荆州,刘备调诸葛亮入川,诸葛亮不该留下关羽守荆州。让关羽守荆州一着错误呢!……关羽骄傲呢!关羽从思想上看不起东吴,不能认真贯彻执行诸葛亮“东联孙吴,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结果失掉了根据地,丢了荆州,自己也被东吴杀掉了。(1948年)
关公其实并不姓关,关公是指关为姓。关公自小很讲义气,一次为朋友打抱不平,在家乡杀了人,便逃了出来,打算出潼关,以甩掉官府的追捕。他日夜兼程,来到潼关时,还不到五更天,关门紧闭。好不容易熬到开关的时候了,却又犯了愁。那时,官府有一项规定,凡过关的人都要进行登记。这可怎么办?千万不能报出自己的真实姓名,要露出马脚,那可不得了啊。眼看就轮到他了。他心急如焚地望着这高大森严的关门,忽然来了灵感,在关门前,何不就说自己姓关呢。这就是指关为姓的由来。(1954年)
不要带了几个兵就翘尾巴,就不得了啦。打掉一艘军舰就翘尾巴,我不赞成,有什么了不起。三国关云长这个将军,既看不起孙权,也看不起诸葛亮,到后来走麦城失败。当然,那时没有反骄破满啦。(1971年)
周瑜
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了他,结果打了胜仗。(1953年)
赤壁之战,程普四十多岁,周瑜二十多岁,程普虽是老将,不如周瑜能干,大敌当前,谁人挂帅?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大都督的帅印。(1957年)
青年人打倒老年人,学问少的人打倒学问多的人,这种例子多得很。周瑜、孔明都是青年人,孔明二十七岁当军师。程普是老将,他不行,孙权打曹操不用他,而用周瑜做都督。程普不服,但是,周瑜打了胜仗,周瑜死时才三十六岁。(1958年)
赵云
毛泽东颇为赞赏赵云,特别是他的为人和胆识。还曾经把自己十分喜爱的将领杨成武比做赵云。
张飞
当时在古城的张飞看见从敌人营垒回来的关羽,对他提出种种疑问,是张飞有警惕性的表现,是完全正确的。但关羽一旦斩了蔡阳,用行动表示了与敌人划清界限,张飞便开门迎接关羽,又兄弟团结共同对敌。(1949年)
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十个指头九个好,一个指头有问题。华者花也,不要只开花不结果矣;不要粗而不细,要学张飞“粗中有细”。(1958年)
毛泽东喜欢把自己手下勇猛善战的将领比做张飞。
司马懿
有智谋,善分析,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南朝宋明帝刘彧
登基“可谓奇矣”。
南朝梁武帝萧衍
萧衍善摄生,食不过量,中年以后不近女人。然予智自离,小人日进,良佐自远,以致灭亡,不亦宜乎。
专听生奸,独任成乱,梁武有焉。
陈庆之
读《南史·陈庆之传》:再读此传,为之神往。(1969年)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
知识分子型的皇帝“没有出息”。
隋文帝杨坚
其做法“蕴藏大乱”。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密皆当时草莽英雄。俗有两句话说李世民,期曰:“太原公子,褐裘而来”。世民常劝他父亲不可固守太原,须要化家为国,李渊大悦,遂起兵直趋陕西,并用种种方法,见悦一般人。如兑钱粮,放二千宫女等。(1926年)
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详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朱元璋耳。(毛泽东读冯梦龙《智囊》)
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样,先守不攻,让敌人进攻,不准士兵谈论进攻的事,谈论者杀。待敌屡攻不克,兵士气愤已极,才下令反攻,一攻即胜。这样一可练兵,二可练民。(晚年毛泽东)
唐初宰相马周
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毛泽东读《二十四史》)
武则天
你觉得武则天不简单,我也觉得她不简单,简直了不起。封建社会,女人没有地位,女人当皇帝人们连想也不敢想。我看过一些野史,把她写得荒淫得很,恐怕值得商量。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1975年)
武则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让在她的墓碑上刻字。有人分析其本意是功德无量,书不胜书。其实,那是武则天认识到,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不应自己吹,还是由后人去评论。(1975年)
唐玄宗李隆基
前期会当皇帝,后期就不会了。
李白
我喜欢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气,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场。(1942年)
李白的《蜀道难》写得很好。有人从思想性方面作各种猜测,以便提高评价,其实不必。不要管那些纷纭集讼,这首诗主要是艺术性很高,谁能写得有他那样淋漓尽致呀,他把人带进祖国壮丽险峻的山川之中,把人们带进神奇优美的神话世界,使人仿佛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面了。(晚年毛泽东)
李白的诗,文采奇异,气势磅礴,有脱俗之气。
杜甫、白居易
学点文学,光搞现实主义一面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愿看。(1958年)
杜甫的诗是“政治诗”。(1958年)
杜甫的诗有好的,大多数并不怎么样。(1957年)
后梁太祖朱温
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后唐庄宗李存勖
康延孝之谋、李存勖之断、郭崇韬之助,此三人可谓识时务之俊杰。
生子当如李亚子。
南唐后主李煜
南唐李后主虽多才多艺,但不抓政治,终于亡国。
知识分子型的皇帝“没有出息”。
宋太祖赵匡胤
说不杀士大夫,伪也。
宋太宗赵光义
此人不知兵,非契丹敌手。尔后屡败,契丹均以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办法,宋人终不省。
不择手段,急于登台。
范仲淹
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也,范曾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也。(1913年)
范文正世家子,父丧,幼随母适朱,故名朱说。所不自知其为范氏子也,人告以故,乃感极而泣。励志苦学,三年衣不解带。尝见金不取,管宁之亚也。公盖苏州人。子尧夫,仁侠似之,尝遇故旧于途,见窘于资,指赠以麦云。(1913年)
拟学颜子之箪瓢,与范公之画粥,冀可勉强支持也。(1917年)
(范词)介于婉约与豪放两派之间,可算中间派。……既苍凉又优美,使人不厌读。(1957年)
王安石
欲行其意而托于古,注《周礼》,作《字说》,其文章亦傲睨汉唐,如此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周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1915年)
在王安石之前已经有人提出过反对天命、反对封建宗法的思想,譬如屈原、王充。王安石最可贵之处在于他提出了“人言不足恤”的思想,在神宗皇帝时代,他搞变法,当时很多人攻击他,他不害怕。封建社会不比今天,舆论可以杀人,他能挺得住,这一点很不容易做到。……要学习王安石这种“人言不足恤”的精神,不要害怕批评,要敢于发展、坚持自己的见解。(1965年)
岳飞
岳飞军,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朱毛红军的纪律在井冈山是这样。(1935年)
中国贤明皇帝,忠臣当朝;昏君,奸臣当朝。宋徽、钦二帝,秦桧在朝,害死岳飞,弄得山河破裂。(1936年)
岳飞是个大好人,岳家又没有一个当汉奸的,都保持了岳飞的爱国主义气节,好!(1952年)
除了岳王墓等少数几个有代表性人物的坟墓外,其他的应该统统迁到别处去。西湖风景区应该成为劳动人民休息和游览的地方。(1954年)
岳飞被杀,就家喻户晓并且流芳千古了。他流了血,这血就渗透到我们民族体内,世世代代传下来,他要是没流血,就不会有这么大的作用。(1958年)
岳飞治军是有他的一套的。“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毛泽东加重了语气:“谁要撼我们解放军,那就更加困难了。撼山易,撼解放军难。(1963年)
成吉思汗
(号召蒙古人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保存成吉思汗时代的荣耀。……内蒙古民族只有与我们共同战斗,才能保存成吉思汗时代的光荣……谁敢谓成吉思汗之子孙为可欺也。(1935年)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1936年)
可不要看不起老粗……成吉思汗,是不识字的老粗。(1964年)
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武宗、明英宗、嘉靖
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毛泽东读冯梦龙《智囊》)
朱洪武是个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他有个谋士叫朱升,很有见识。朱洪武听了朱升的话“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最后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1953年)
可不要看不起老粗……朱元璋也不识字,是个放牛的。(1964年)
《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1964年)
(朱元璋在即吴王位后亲自率兵征伐武昌,一举荡平汉、沔、荆、岳等地区)毛泽东批道:“不令诸子孙统兵作战,失策。”(毛泽东读明史)
(朱棣)白沟河大胜后,宜有此败(东昌战役)。
(嘉靖帝)炼丹修道,昏庸老朽,坐了四十几年天下,就是不办事。
于谦
(重庆谈判)最坏的情况无非像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如果真是那样,大家就要像于谦那样,针锋相对,坚决斗争,斗得越凶,仗打得约好,我也就越安全。(1945年)
海瑞
毛泽东大力提倡“海瑞精神”,号召大家就“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以来的种种失误大胆陈言,将“五不怕”精神与海瑞的直言进谏结合起来。(1959年上海会议期间)
讲海瑞,我很后悔。可能真正出了海瑞,我又受不了。(1959年上海会议期间)
海瑞搬了家了,海瑞是明朝的左派,代表市民阶级和经营商业中的大官僚。现在搬到右倾司令部去了,向着马克思主义作斗争。这样的海瑞,是右派海瑞。……海瑞历来是左派,左派海瑞我喜欢。现在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批评缺点,是对的,我支持左派海瑞。(1959年庐山会议后)
崇祯帝
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可他面对那样一个乱摊子,只好哭天抹泪地去了呦。
李自成
我们历来的造反领袖,后来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本人始终是好的,老百姓都称赞他,因为他代表农民利益向地主阶级造反。(1938年)
历史上存在过许多流寇主义的农民战争,都没有成功……应当认识到,历史上李闯王式的流寇主义,已为今日的环境所不许可。(1929年)
农民领袖李自成起义,与昏庸官府作斗争,为的是使天下人均田均富。(1910年)
当时陕北大饥,自成乘机而起,至山西、张家口、南口、土木堡等处,后至北京,卒为清兵所败……后被三桂引清兵入关,迫至无路可走。这可见李自成是代表农民利益的。不过他们的举动,多为暴动,是其失败之主要原因也。(1926年)
李自成为什么失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巩固的根据地。(1927年)
陕北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是有革命传统的。李自成、张献忠就是从这里闹起革命来的。这个地方虽穷,但穷则思变,穷就要闹革命。(1935年)
我们历来的造反领袖,后来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始终是好的,老百姓都称赞他,因为他代表农民利益向地主阶级造反。(1938年)
不要中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不要当李自成。……我们要进京了。我们进京可不是李自成进京,他们进京后就腐化了。我们共产党进京,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一直到共产主义。……进了城,我们就正式管理这个国家了,更要多为人民着想。李自成胜利了就忘记了人民,不然他是不会失败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1949年)
康熙帝
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政策。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5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20万,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那么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一个统一战线,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全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文化要先进得多的汉文化,他尊孔崇儒。在官吏的设置上,凡高级官吏都是一满一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军机大臣都是如此。这样,康熙便非常成功地克服了满族官员少的困难,真正达到了以一顶百的神奇效果。
康熙皇帝的第三个了不起的地方是他有奖罚分明的用人制度。毛泽东讲了一些实际例子,说明即使皇子犯了错误,也一样要受到严厉的处罚。皇子打了败仗、回来不敢进德胜门,照样要蹲在城外,听候处罚。他的这套办法既能调动部下的积极性,奋勇向前,义无反顾,又能组织起一支有严明纪律的队伍,所向披靡。
毛泽东特别夸奖康熙皇帝的学习精神,说他不光有雄才大略,而且勤奋好学。他除了会几种民族语言之外,还会好几种外语,包括希腊文。他既是军事家、政治家,又是大文人,精通诗词歌赋,会琴棋书画。毛泽东还说康熙皇帝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知识学习的开明君主。康熙喜欢研究自然科学。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和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还亲自主持编辑科技书籍。(1960年)
雍正帝
毛泽东认为雍正很有政治头脑很能干,说他赞赏《资治通鉴》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之说。雍正说:“治国就是治吏。如果臣下个个寡廉鲜耻、贪得无厌,而国家还无法治他们,那非天下大乱不可。”深得毛泽东认可。(毛泽东读《资治通鉴》)
天王洪秀全
洪秀全起兵时,反对孔教,提倡天主教,这是不迎合中国人的心理;曾国藩即利用这种手段,扑灭了他。洪秀全的手段错了。(1926年)
平英团的反英斗争,太平天国运动,都是英勇的斗争。太平天国有几十万军队、成百万的农民,打了13年,最后南京城被清兵攻破的时候,一个也不投降,统统放起火烧死了,太平天国就这样结束的。他们失败了,但他们是不屈服的失败,什么人要想屈服他们,那是不行的。(1945年)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1949年)
历史上领导多头总是要失败的。太平天国的时候,洪秀全回了一趟广西,杨秀清说他回到天国了。洪秀全回来时,将领们都是拥护杨秀清的。其实那时杨秀清更年轻有为些,洪秀全应该服从杨秀清的领导。但洪秀全是创教者,是领袖。两权对立,所以失败了。(1964年)
全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出现一个天才,不符合事实嘛。……中国有陈胜、吴广,有洪秀全、孙中山,怎么能说几千年才出一个呢?(1970年)
翼王石达开
石达开是英雄,也能诗。黄巢也是英雄,也能诗。古人说:“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能解诗。”很有道理。(1929年)
石达开毕竟是个英雄。但是他对敌人的话是轻信了。这使他吃了大亏。……一切善良的人总是容易对敌人抱有幻想,这是可悲的事。(1929年)
太平天国因为内部分裂,石达开带领四五万人马,离开南京,在同治二年(1863)四月间来到这里,打算在安顺场渡河。正遇上山洪暴发,渡河不成,四面受围:前有大渡河,后有彝民,左有山峰绝崖,右有清兵。本来,彝民和石达开的关系,开始是友好的。但因为石达开疑心太重,把关系搞糟了。后来。清兵又占领了对岸。因此,石达开的人马,在安顺场一直被围困了40多天,也没有渡过河去。石达开本人动摇,军心不固,以致全军覆灭。(1935年)
石达开如果是一个很有才干的战略家的话,既然渡不过大渡河,为什么不沿着左岸直上,进入西康?为什么不向下走,到大树堡拐回西昌坝子?或者再往下走,到大凉山以东的岷江沿岸去呢?那里的机动地区不是很大吗?(1935年)
72年前翼王没有走通的路,我们一定能走通。我们共产党人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天堑大渡河挡不住我们,蒋介石要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美梦是不能变为现实的。(1935年)
曾国藩
尝见曾文正家书有云:吾阅性理书时,又好作文章;作文章时,又参以他务,以致百不一成。此言岂非金玉!(1915年)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1917年)
曾文正行临睡洗脚、食后千步之法,得益不少。(1917年)
呜呼湖南!鬻熊开国,稍启其封。曾、左,吾之先民,黄、蔡,邦之模范。(1920年)
打倒太平天国出力最多的是曾国藩,他当时是地主阶级的领袖。曾国藩是团练出身,团练即是地主阶级压迫农民的武力,他们见洪秀全领导一班农民革命,于他们不利,遂出死力来打倒他。故太平天国之事,不是满汉的战争,实是农民和地主的阶级斗争。(1926年)
李鸿章
水浅而舟大也。
袁世凯
袁世凯……是个大官僚地主。他在项城有很多土地,又在安阳搞这么多土地。他特别惯于耍两面派手法。他从天津小站练新军起家,混入维新派,骗取了光绪的信任。戊戌变法时,他当面慷慨陈词,实行兵谏,诛杀荣禄,软禁慈禧,拥戴光绪;但暗中又向荣禄告密,用出卖维新派的代价,换来了直隶总督兼外务部尚书的头衔。宣统初年,清廷已看出袁世凯有野心,要杀他,又怕袁世凯一伙造反,便令其回家养‘足疾’。袁世凯看中了安阳这个地方,来到洹上隐居。名为隐居,其实他一刻也没有闲着。他与自己在各地的势力紧密联系,伺机以动。
武昌起义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力量直接威胁清廷的命运。清廷又想起了袁世凯,让他镇压革命。袁世凯借机要挟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窃取了大总统的职位,不久又搞复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只当了83天皇帝就见上帝去了。可见逆历史潮流而动,肯定是短命的。
(20世纪60年代)
孙中山
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
……
孙先生是一个谦虚的人。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情况方面,知道他是很虚心的。
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56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