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言俚语51-60:藏在谚语里的人间烟火

2022-9-21 23:31| 发布者: ur2nnyz9yyf2p1| 查看: 2271| 评论: 3

这里是默认签名


民间谚语从历史走近现实。
开栏语:

穷乡僻壤,市井之间,凡夫俗子,贩夫走卒,通用乡言俚语。
乡言俚语大多浅白,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或幽默诙谐,或鞭辟入里,往往一语惊人。
最是吴敬梓《儒林外史·范进中举》里那胡屠户,一顿夹七夹八,骂的穷女婿范进摸门不着。开头一句“不要失了你的时了”,就打开了乡言俚语的闸门。
还有那鲁迅笔下的阿Q,一句“孙子打爷爷”,把人逗乐了,笑中含泪。
回到现实,听重庆掌掴男司机被扇回的保时捷女司机说“我打个电话全改”,知道女司机眼里有一套社会潜规则。
生活之中,于人群之间,倾耳细听,天长日久,能听到冒着烟火气的乡言俚语,与身份匹配,却又意味深长,隐含的信息五花八门,细细咀嚼,能窥见一个多数人看不见的社会。
不时用心记下一丝半点,偶尔博自己一乐,往往自顾自笑个不停。
笑得久了,终究不肯独享,遂提笔记下,于晨早之时,奉上开心早点,合成《乡言俚语》。
是为序。
2019-08-01
【乡言俚语51】你以为钱是沙炸的?

家乡炒米多是用沙炸出来的。
在湖北孝感应城乡下,秋收过后,冬天将临,各家各户腌制腊肉腊鱼等年货时,少不得炒几罐炒米,就是鲁迅笔下的绍兴炒米。然后用麦芽熬成糖,与炒米合在一起做成麻叶子,切块后塞进炒米罐里,作为年味小吃,藏在孩子难以找到的角落里,一次次被孩子发现。
这炒米我炸过,将细沙在锅里炒得滚烫,倒进先蒸后晒干的糯米,用篾片束成的篾把,在锅底不断搅拌,听糯米在沙堆里唱歌,直到糯米膨大、变白、泛黄,便用篾质网眼铲子铲了,筛掉沙子,一锅炒米就出锅了。
看着一碗糯米入锅,炸成一锅松脆爽口的炒米出锅,体积涨了几倍,每一个农人见证了沙子的强大功能,就感叹来得容易的东西像沙炸的。
乡人最盼望的事情,也许是钱像沙炸一样一夜膨大,但梦想过后往往失望,发现钱要一分一分挣回来,一分一分省下来,便把钱看得金贵,一分也不肯浪费。
偶有孩子铺张浪费,父母便教育孩子:你以为钱是沙炸的?
有人向亲朋借钱,大约开口大了点,超出了被借者的能力,或者超出了被借者的心理预期,被借者便来一句:你以为我的钱是沙炸的?
后来进了城,父母见我们不吃家里的饭菜,转而下馆子,看到一碗菜比自己做贵了几倍,心疼浪费的钱,有些愤愤不平说:你们的钱是沙炸的?
精打细算惯了的农村人,把沙炸不出的钱藏在枕头里、床板下、墙缝里,还有老人把钱藏在镰刀柄封住的金属孔洞里,至死都不曾告诉家人。
二姐读过书但都忘了,不会开银行账户,不会存取钱,便把积蓄藏在家人找不到的地方。一二十年前,我曾鼓励她用存的一两万块钱,加上我许诺支援她的两三万块钱,在家乡城市买套旧房子,进城打工安居,这是我当年回乡看到的二手房价格。她进城找了旧房,不肯动用自己的积蓄,又嫌能买到的房子小,买房计划就搁置了,直到再也买不起城里房了。
信奉钱不是沙炸的的不少农人,进城务工经商了,勒紧裤带过日子,把钱藏着掖着,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绝不投资理财,不承担本金损失风险,更不接受贷款买房,错失中国房地产市场盛宴,坐等存款贬值。
他们不知道,对于早早进城买房的乡邻来说,钱就是沙炸的。
2019-11-17
【乡言俚语52】不要失了你的时了

吴敬梓笔下《儒林外史》里的广东人范进,被老丈人胡屠户一句“不要失了你的时了”,就开始了一通噤若寒蝉的任人糟践。
小时候读书,把个《范进中举》背得滚瓜烂熟;孩子还在幼儿园阶段,就从这“不要失了你的时了”开始,模仿胡屠户的骂人表演。
当年背诵《范进中举》时,湖北孝感应城郎君家乡村庄贴墙邻居就是屠户,每次见了,都想起骂范进的胡屠户。只是这程屠户不会当众骂女婿,但村邻寒碜人时,不时拿了这“不要失了你的时了”开场。
有老实村人见村里能人做生意赚了大钱,有样学样,也模仿着,找人借本钱,要跟着发达。便有被借者说,不要失了你的时了,生意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
有乡邻节衣缩食让孩子读书,屡考不中,便有好心乡邻劝解孩子父母,拿“不要失了你的时了”开头,劝孩子父母与其让孩子赌升学,不如让孩子学门手艺。
我小的时候木讷,见了年长者,往往低着头过去,也不言语,很不灵光,后来却读了高中,梦想着考大学。村里的五保户见了,替穷困潦倒的我家父母着急,语重心长地对我父母说,你那孩子恐怕不是读书的料,不要在孩子身上白花功夫,以免孩子文不文相不相,意思是读书读傻了,既考不起学,又不肯做农活。村里就有屡考不中的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不安心务农,整天戴个眼镜,像个瞎子,常常捧了无用的书看,成了村庄笑柄。
父母将这些说给我听时,带着对五保户的不满,觉得他小瞧人。
后来,生产队给这不识字的五保户写春联,恰好我在场,请我捉笔,还替五保户想好了对联:婆孙二人干革命,敢叫日月换新天。其时,五保户与年龄相仿的邻居女五保户组合了家庭,两人差着辈分,算是婆孙关系,乡邻便拿来调侃。
听出了小队干部的坏心思,我笑笑,挑了别的对联来写,具体写的什么,已经不记得了。
而今,五保户夫妻都已作古,但五保户“不要失了你的时了”的好意劝解,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我一次次在心里问,当年乡村,多少孩子被功利化的应试教育耽搁了?那时,考上大中专转了户口粮油关系,当上国家干部,吃上皇粮,是农村孩子少有的跳出农门的途径,但成功者凤毛麟角,于是,不少现实的家长在培不培养孩子读书之间纠结,多数家长看不到孩子跳出农门的希望,早早让孩子继承了农民衣钵。
只是,有些歪打正着的是,部分当年放弃中高考独木桥的孩子后来做生意发达了,当了老板,而像我这样勉强升了学为村争光的幸运者,尽管当了干部却一事无成,给了那些语重心长告诫“不要失了你的时了”的乡邻以口实。
眼下重回家乡,已经听不到这样善意的警醒,那些说“不要失了你的时了”的老人多已经不在了。
2019-11-19
【乡谚俚语53】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

通过朋友圈征集乡谚俚语,湖北孝感应城郎君同村人明忠说: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
我一下子想起他几兄弟一大家子在广西桂林经营送气营生,有兄弟落难了,兄弟几家人多方奔走。我回到老家,路上遇到他的堂嫂,叫住我,请我帮她问问几兄弟的事,帮忙想想办法。
知道这是一个信奉“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的典型家庭,亲族抱团,亲带亲出外谋生,扎根一个地方,深耕一个行业,相扶相携。
我知道,这样的家庭,内部并非一团和气,往往为了小家庭利益,兄弟姐妹之间、妯娌之间、婆媳之间,纠结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一旦跟外部起了冲突,却换了一副面孔,一家人调转枪头,一致对外,尤其跟村邻发生冲突时,几兄弟站到一起,向对方示威。村人把这样的场面描述为“斗拳头”,比谁家拳头多。正因为如此,乡人多希望家里多几个男丁,相信人多势众,没人敢欺负。
小时候在家乡,一次次看到村邻几兄弟内部失和,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但兄弟中有人被外人欺负了,几兄弟不约而同站出来,瞬间拧成一股绳,把常年的嫌隙抛到脑后,事后又恢复常态。这样的时候,所有人相信了,那些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亲,骨子里藏着内外之别,自家人再怎么争来斗去也是一家人,外人再怎么相好也是外人,肥水不流外人田。
而今重回乡村,那些教诲儿女“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的老人,多已经不在了,一些家庭兄弟姐妹依旧抱团,更多家庭兄弟姐妹离散,连对方的联系方式都没有,对兄弟姐妹的生存状态也不太关心。
这两年家乡耕地房屋确权颁证的时候,有兄弟为耕地房屋吵得不可开交,拒绝在确认书上签字,令确权颁证工作局部搁浅。
有的能人趟出生意路,有能力帮助人,却只帮外人不帮亲人,引起亲人不满。待能人客死他乡,希望归葬家乡祖坟时,族亲群起阻拦,发出威胁,能人归葬故里的遗愿无法实现。
“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信条被部分乡人打破,背后是经受城市陌生人社会洗礼后,宗族社会趋于瓦解,人们更多依据契约社会规则,以利益最大化原则寻求合作竞争,将亲酬定律放到次要位置,却触碰了乡土社会的敏感神经,让人生出亲情淡化的感慨,却不知道,这正是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回到现实,一次次行走乡亲聚居地,看乡邻的异地营生,咀嚼“家鸡打得团团转,野鸡打得满天飞”,嚼出了“野鸡打得团团转”的味道。
2019-11-30
【乡言俚语54】你个日打瞎

小时候在湖北孝感应城乡下,常常被大一点的孩子瞧不起,记忆深刻的是“你个日打瞎”,最刺痛的是一个“瞎”字,感觉自己在别人眼里像个瞎子,莽莽撞撞,瞎冲乱打。每次听过之后,有一种被鄙视的羞辱感。
听“你个日打瞎”的次数多了,发现鄙视者老中青都有,知道自己在村里不受人待见,处在乡村鄙视链底端。
审视村里跟自己一样的日打瞎,多数是穷人,因为不停折腾,却一次次无功而返,贫穷依旧,变成了明白人眼里的瞎折腾。
反观那些把“你个日打瞎”挂在嘴边的人,多多少少有一些人生成就,便把落伍者看轻了。
一个结了婚的人,可能把光棍当了日打瞎;一个学了手艺的工匠,可能把身无长技的人当了日打瞎;一个走出村庄的货郎,可能把走不出村庄的困守者当了日打瞎;一个会占集体便宜的人,可能把找不到门路的人当了日打瞎。
当然,许多时候言者无心,那些说“你个日打瞎”的人,不过是要表现自己跟对方的亲昵,以揭对方短为乐。
农村人不懂得面斥不雅,不知道激励的正向作用,往往在别人兴高采烈炫耀自己甚至谋划人生的当口,冷不丁来一句“你个日打瞎”,兜头浇下一盆凉水,当面让人下不来台。自卑者听了,灰溜溜避走开去;自尊者闻言,有时不免抬起杠来,反唇相讥,直指对方痛处,甚至打将起来,从此结下梁子。
我生活的这看似不起眼的千人村庄,其实也有了不起的人生,走出过50年代的大学生、70年代的货郎、80年代的乡镇企业主、90年代的下海者、眼下的千万富翁,孕育了排名世界前三的斯坦福大学教授,也出现了新时代的乡贤。
有了一些高不可攀的同村对标,乡邻就有了鄙视人的底气,“你个日打瞎”就弥漫开来。
最具观赏性的鄙视出现在家庭内部:妻子嫌弃丈夫,便以“你不看看隔壁家×××”,开始没完没了的数落;哥哥责怪弟弟,便以“就你不争气”,开始短板排比;到了妯娌相轻的时候,一句“就你不是个东西”,便打开了家庭咒诅的潘多拉魔盒。
离开家乡外出求学的日子,耳根清净多了,被屏蔽在乡村鄙视链之外。
再回家乡,几乎听不到“你个日打瞎”,那些把“你个日打瞎”挂在嘴边的人,多出外讨生活去了,有的已经不在了。
心里不免惆怅,什么时候把那些斥责自己“你个日打瞎”的乡亲聚拢了,再听那带着岁月温度的乡音。
2020-08-12
【乡言俚语55】借钱时是恩人,还钱时是仇人

朋友借贷容易拉仇恨。
穷人莫找穷人借钱,这是乡下人用生活经历悟出来的。
记得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个借钱故事,有穷困潦倒者,家里揭不开锅了,找乡邻借5块钱买米,等家人卖货归来就还。
乡邻倒是答应了,磨磨叽叽从抽屉里翻出5块钱递过来,穷困潦倒者千恩万谢离去。
岂料,借者攥着刚借来的5块钱还未走远,就听出借人在背后感叹:“借钱时是恩人,还钱时是仇人。”
借者闻言,觉得受了羞辱,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毅然回转身,进到屋里,将那5元钱原封不动归还:“这钱我不借了。”
出借人装聋作哑:“怎么就不借了?”
借者终于没忍住,一行热泪滚下来:“我怕还不起。”
多子女的年代,这样的穷困家庭,往往以牺牲部分孩子受教育权的代价,让一些孩子早早辍学,留下天资聪颖的孩子继续学业,缓解家庭的贫困,也留下一个家庭的希望。
也难怪,不久前,当南京一个大学毕业生偷外卖被拘,辩解“为了供其上学,其他兄妹3人都辍学了”时,许多人都信了。
昔日乡村,让部分孩子放弃学业,是农民对付贫穷的最简单方式,这样的选择,有几方面考量:具备劳动能力的孩子可以务工经商赚钱,帮补家用;即使辍学的孩子还不是劳力,也可以帮着大人照顾弟弟妹妹;即使在家什么忙都帮不上,也能省下几块钱学费。
于是,小时候在乡下,见到一些孩子早早告别校园,甚至一天学都没有上过。
家里大姐天资聪颖,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父亲却做了一个残忍的决定,让她留在家里照顾年幼的我。
父亲有严重的重男轻女倾向,觉得女儿的受教育权是可以随意剥夺的,反正将来是别人家的人,读不读书无所谓,大姐就此成了重男轻女的牺牲品。
到了我外出求学的年月,不识字的大姐跟着乡邻出省,穿村走巷叫卖布料,赚回一家人的口粮,也供应我的学费生活费。
大姐说,卖布途中,到了目的地,大家分头行动,自己归来。我问过大姐,一字不识怎么坐车?大姐的回答出乎意料,她说,时间久了,一些地名就认识了,只是不会写。
后来进了城的大姐,自己识了字,能够看书看报。开了银行账户,还能歪歪扭扭签上自己的名字。
大姐的遭遇,让我深深地领悟了亲情和恩情,便对“借钱时是恩人,还钱时是仇人”有了更深的领悟,知道不只有人们对老赖的憎恶,还有对穷人的歧视。
都说富人不待见穷人,有些疑惑的是,说“借钱时是恩人,还钱时是仇人”的,也算不得富人,甚至可以归到穷人一类。于是相信,穷人歧视起穷人来,可能比富人更刻毒,一个铜板都不肯接济,便有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生危难处,接济穷人的多是富人,一如《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了贾府装傻卖乖,就能换来贾府上下车载斗量的愉快施舍。
有了刘姥姥的大智若愚,便在心里盘算,哪天穷得揭不开锅了,就到朋友圈卖萌,写几个酸不溜秋的文字,讨几顿饱饭。
2020-08-14
【乡言俚语56】你也有今天啊

一个上蹿下跳、趋炎附势的人,忽然之间被打入冷宫,周围长时间压抑的人奔走相告,寻到那人跟前看笑话,不约而同来一句:“你也有今天啊!”
这样的一幕,偶尔在乡下撞见,跟着有一种报复的快感。
小时候在家乡湖北孝感应城农村,有一些貌似正义的人,明里暗里看护着村集体的财产,偶尔向村干部打小报告,偷偷指控村里人偷了集体几把米、三瓜俩枣、一把豆,大多是吃的,这是那个年代的果腹之物,一般是因为家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本来情有可原。
儿时记忆中,读过私塾的父亲曾是村小组会计,有时红着脸从村组的饭局归来,无非是吃了一桌酒饭,说桌上有村组干部说酒话,“我吃集体的吃得肚子疼,吃自己的吃得心里疼!”知道当年村干部有多吃多占的便利,有的村民也有集体的东西不拿白不拿的动机。
于是知道,偷拿集体一点东西是一件心照不宣的事,大家对告密者也就耿耿于怀,等着其犯同样错误的那一天,也来一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起看其笑话。每到这样的时候,那些曾经被告密的人便在心里说:“你也有今天啊!”当然,也有人走到跟前,当面将这话说了,以泄心头之愤。
集体时期,我在家乡还没有劳动能力,整天在田间地头游游荡荡,禁不住食欲,偶尔摘几个莲蓬,采一段藕尖,被村里人举报了,往往扣掉家里一个劳动力一天的工分,引来父母责骂。
最可气的那一次,村口最小的陡坡塘因长时间缺水,快见底了,有大人孩子拿了渔具下去捞鱼,一口塘全是人。我赤手空拳,也跟着众人下了水凑热闹,但一无所获。当晚,父母带回来的信息是,村里根据知情者举报开了罚单,每人扣罚10个工分,这是一个劳力10天的付出,我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但心里不服,偏找不到告密的人。也许那一次是家长攀比着指控的,毕竟当天下水的人实在太多。
小小年纪遭遇了告密,对乡村的告密文化深恶痛绝,常常在生活中寻找告密者,盼着告密者遭遇报应,也在心里说一声“你也有今天啊”。
乡村生活中也看多了“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不时见一个大红大紫的人,忽然就被打入冷宫了;一个大富大贵的人,突然就从天上跌落地下,印证了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一个生了几个女儿的母亲,被生了几个儿子的村邻笑话,最难听的是被戏称绝户,这位母亲由此记恨终生。随着时间推移,这位母亲的几个女儿都长成了乖乖女,那位村邻的几个儿子却成了不孝子,村邻自己孤身一人枯守老宅,佝偻成一个被生活遗弃的落魄者。这位母亲见了,心里的恨不曾消除,反领了自己的几个女儿,推到那位村邻跟前:“你看看我几个女儿,都不如你几个儿子?!”
离开家乡远行后,回乡变成一件奢侈的事,偶尔返乡,留守乡亲带来的都是记忆的温情,自己再没有说“你也有今天啊”的勇气,心里知道,那些以邻为壑的往事,那些鹬蚌相争的人,只是蒙昧时代的记忆符号,需要假以时日,接受历史的公正评判。
2020-08-20
【乡言俚语57】看你苕头芋脑的

湖北“苕货”就是广东“番薯佬”吧。
千湖之省湖北,对饭量大的人不待见,往往直斥他们蠢,最恶毒的是骂人“像猪一样”,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
被人骂一声“像猪一样”,感觉受了侮辱,好朋友可能立马翻脸。
骂得含蓄一点的,以吃了胀气的食物名代替猪,如苕(番薯)、土豆、芋头,这些食物吃完之后往往当面打嗝甚至排矢气,给人吃多了浪费的强烈印象。于是,骂人苕货、苕头芋脑,斥其糟蹋粮食。
咱们老家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从小被知书识礼的父母取小名“苕货”,被村里人从小叫到老。我一直感到不解,经人提醒知道,孩子难养活的年代,农村人给孩子取贱名,他们迷信这样的孩子好养活。
后来翻看家族族谱,看到很多代人用“苕货”“狗子”之类贱名,有点恍然大悟,发现旧时代养大一个孩子不易。
在族谱里还看到不少人没了后代,有的人标注“出嗣”“入嗣”。向年纪大的长者求证,说是不少人生了很多孩子,但没有留下子孙,一则因为当年医学不发达,二则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孩子容易夭折。有人生了十多个孩子,一个都没有养大。
于是,有点理解家乡人对大胃王的反感,大抵因为身在鱼米之乡,土地却是有限的,跟不上人口繁衍的节奏,遇上灾荒之年就有饥饿之忧,便想省下更多粮食,以备饥年之需。
有了对大食量的偏见,父母教育孩子便有了节约意识,不时警醒孩子“饭吃七八分饱”,否则堵了心窟眼,书就读不好了。在他们看来,饭量太大的孩子多不聪明,那些读书好的孩子一般食量小。
偏偏自己跟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一样食量大如牛,上了餐桌便多了自卑感,对芋薯类蔑称也就敏感起来。
等到麻雀南飞,从湖北到了广东,听人骂番薯佬,跟家乡人骂苕货一样,一下子明白了,就是骂人是傻子。听过之后,自己心里咯噔一下,也就有了抵触情绪。
这样的时候,记忆容易回到家乡,想起苕头芋脑的日子。
最记得儿时课堂上,最令人丧气的是老师一句“看你苕头芋脑的”,就知道老师嫌自己笨。学生一旦被老师贴上了笨头笨脑的标签,似乎就被归到了差生之列,容易被老师放弃,成绩从此一落千丈。
有些不解的是,许多小时候苕头芋脑的同伴后来发迹了,倒是一些家乡人眼里有心窟眼的优等生,后来升学无望,文不文,秀不秀,像了满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成了乡人眼里的笑话,每每被乡人拿来做了反面教材,劝谕乡邻不要过分培养天资一般的孩子,以免两头失踏。
而今返乡,还见到有乡人后悔让孩子上了大学,因为读了大学的孩子虽有了满意的工作,却迟迟进不了婚姻殿堂,而不少中学毕业即走上社会的同伴已经结婚生子,满足不了长辈儿孙满堂的愿望。
只是,乡下已经听不到“看你苕头芋脑”的声音了,那些进城务工经商的为人父母者,已经学会了像城里人一样夸自己的孩子“你真棒”!
2020-09-01
【乡言俚语58】咱们三人对六面

茅盾《子夜》:“回头我自会请三先生来,大家三对六面讲个明白。”
乡村没有秘密,好消息也好,坏消息也罢,经由口耳相传,像一阵风一样疯传。
到了自己熟悉的本乡本土,不需要打听,甚至不需要挑起话题,一头扎进人丛里,或者找一个喜欢倾诉的对象,只要洗耳恭听,就能进入乡村的隐秘空间,看到一个充满生趣的世界。
许多捕风捉影的信息,借着乡人的絮絮叨叨,成为风言风语,让当事人失了形象。
偏偏乡村是个熟人社会,名誉关乎个人乃至家庭命运,人们对乡间流传的信息也就重视起来,面对于己不利的流言蜚语,找到源头后,往往气势汹汹寻到对方,一番喝问后,辩不出真假对错。
这样的时候,往往一方提出寻找中人,指出一个关键人物,来一句“咱们三人对六面”,要求找来对质,把事情说清楚。说到激动处,有时发出毒誓:“谁说了这句话,就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事情演变至此,传播流言者如果添油加醋了,自知理亏,就会极力避免一起跟第三方见面,转而王顾左右而言他,或扯出别的恩恩怨怨,很难当面说出认错道歉的话。
有时,双方真的找到验证者,第三方可能左右为难,两头不讨好。因为,若把事情说白了,可能得罪其中一方,成为一方眼里的嚼舌根者;帮助一方掩饰,可能令另一方不爽,沦为别人眼里的说谎者。
当然,更多的时候,可能演变成一出罗生门,每个人的说法都不尽相同,事情出现多个版本,似是而非,难有定论,双方的心结也就难以解开。
“三人对六面”之后,有的人从此结下芥蒂,甚至从此老死不相往来,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乡村,成为人们又一种谈资。
乡间流言蜚语杀伤力到底有多大?记忆里,有待字闺中女子不知何故遭遇退婚,引来乡邻议论之后,女子忽然离家出走,从此再没有在村里出现,村邻不知其生死,有说法是女子跳江自杀去了,也有说法是女子远嫁了。
知道了乡间留言的厉害,跟乡里人交流时,便时时处处警醒自己,不动声色小心求证,以免不小心成了自己讨厌的告密者。
这些年返乡,发现需要“三人对六面”的事情还有,如一方认定另一方嫌贫爱富不肯相助,或一方怀疑另一方给自己使绊添堵,但要找到对方或第三方对质,却发现三方不在一个时空,往往第三方并不在身边,而在千里之外的谋生地,于是,一个心结需要很长时间才有机会解开,甚至三方永远没有机会再对质。
骇然发现,离开了熟人社会,“三人对六面”越来越没有实际意义,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轨迹里运行,彼此的恩恩怨怨消弭在时间的长河里,日渐散淡,终归于熟悉的陌生。
2020-09-22
【乡言俚语59】先跑的赶不上后走的

跟不上知识更新的步伐,你可能就被社会边缘化了。
人生赛道上没有永远的赢家,可谓各领风骚三五年。
到了湖北孝感应城家乡农村,人们换了个说法:先跑的赶不上后走的。
明明是自己开创的事业,因为不同的机缘巧合,先行者反而落伍了,被后来者追赶进而超越,留下这句时运不济的感叹,背后是农村人无时无处不在的跟风模仿。
改革开放前,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受限,商品跨地域贩运等经济活动被视为投机倒把,有人因此受到处罚,有的住进学习班,甚至被送劳教,却也催生了一些乡村能人,他们是家乡最初的商品经济开拓者,带着不安分的心,为家乡人趟开一条条生意路。
改革开放后,家乡许多人跟着乡村能人出村,亲带亲,乡带乡,友带友,形成了地域色彩浓厚的产业,最典型的是,家乡许多人以送气为业,几乎在所有城市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甚至占据送气工市场主体,进而向气站领域拓展,在液化气这个特种行业攻城略地,成就一批让家乡引以为傲的企业。
现实中,成就最大的可能不是最早的先行者,应了那句“长江后浪推前浪”,那些带着新知识进场的后浪,似乎善于演绎后来者居上的人生逆袭。
家乡有人早早行走全国贩卖针头线脑,后来异地办起线厂之类,亦工亦商,在那个商品短缺的年代掘得第一桶金,甚至赚得盆满钵满。但在后续资本涌入之后,尤其遭遇商海尔虞我诈之后,曾经的行业开拓者可能败下阵来,留下一个“先跑的赶不上后走的”的感叹。
那次在家乡陪伴两个开拓了家族小商品代理生意的兄弟,他们的手机忽然打不通了,远程求助孩子帮着充值,但充值不成功。我就近带他们到移动营业厅现场充值,依旧充不进去。继而寻找原因,原来是当年手机实名制过渡期到了,他们的手机没办理实名登记,因此被锁定,须实名登记后才能用。
兄弟俩年龄并不很大,跟儿女常年生活在一起,与社会的距离却已如此之远。我知道,他们从货郎起步,当年将“天下第一街”汉正街、义乌小商品市场等地小商品贩到大西南,从行商到坐商,进而成为大西南最早的一批日用品代理商。到了儿女接班的时候,他们将生意全盘分给了孩子,自己成了幕后英雄,儿女长大为雄踞一方的日用品代理商。而他们,一旦疏离商海,就快速被时代抛弃,这是时代的进步,却是他们的落寞。
寻找开拓者跟不上时代列车的根源,恰好读到《曾经无所不能的父母,现在被互联网抛弃了》,看到一些有学养的知识分子也落伍了,发现横亘在他们面前的是网络世界,当部分退守家园的老人接受新知识出现困难,他们首先在家庭内部被边缘化,就像那些被应试教育放弃的孩子,沦为时代的差生,留下一个沧桑的背影。
而今重回乡村,看到许多不懂互联网的祖辈,带着互联网时代的孙辈,隔代之间因手机而战,演绎出孙辈沉迷游戏的哀叹,不免担心,他们可能让新生代输在互联网。
2020-10-13
【乡言俚语60】你个白撮子

撮子就是撮箕,被家乡人拿来比喻贼人。
什么地方窃贼最多?湖北孝感应城家乡人可能用亲身经历告诉你:长途车和公交车上。
愤愤不平说起遭遇窃贼的窝心事,往往哀叹:遇到个白撮子。
延伸到生活中,被身边人骗了钱财,常常当面骂一句:“你个白撮子。”
撮子,就是撮箕,是湖北家乡人用来铲垃圾的工具。在“撮子”前面加个“白”字,就有白拿之意,表达了对窃贼的轻蔑。
自己对白撮子刻骨铭心的记忆有两次:一次是刚工作时,辛辛苦苦积攒了200多块钱,给家里买一辆自行车,那是自己两个多月的工资。弟弟将钱揣进口袋进城,却在进城的公交车上,被小偷偷了,买车计划只能重来。另一次是到省城武汉学习,返回路上,坐上武汉公交车赶往长途车站,身边挤满了人,到了下一站,身边几个人一起下车了,我条件反射般摸一把上衣内口袋,发现钱一分不剩,所幸另一份钱藏在随身包里,不然当天不知怎么买回程车票。
那个时代车上小偷多发的原因,是因为车上拥挤,多数时候只能买到站票,往往走道里挤满人,甚至男男女女贴身挤在过道里,顾不得男女界限,就像人们在1992年8月深圳股民排队领取新股认购抽签表照片里看到的一样,大家前胸贴后背。
于是,每次出行,藏钱成为一件大事,有的父母帮孩子将钱缝进贴身衣服口袋。
最令人难以启齿的是,当年流行一种带拉链口袋的底裤,口袋位于底裤前面,出行人将钱藏在底裤口袋里,小偷的手几乎不可能伸到那里。
这些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机会少了,偶尔坐上公共交通工具,基本都有座位,很少听闻车上被偷的遭遇,大约车内不再拥挤,小偷没了车上下手的机会,也就不到车上行窃了。
偶尔回到家乡,跟留守者聊起来,他们说起白撮子,依旧咬牙切齿,说多是附近的年轻人,将一些空房子里值钱的东西偷走了,有的还拆了空屋的铁窗当废铁卖。
最惊悚的窃贼,在墙上钻了孔洞入室。我心内疑惑,什么工具能够无声地钻孔?
乡亲说,有贼人夜晚带了电筒、编织袋入室,电筒照向鸡群,鸡就呆站着任贼摆布。贼打开鸡笼,将编织袋套在笼口,将鸡群赶进编织袋,封了口,背上肩,趁着黑夜,不声不响离去。
乡亲说,贼人平常不偷鸡,到了年末岁首家家户户杀鸡宰鱼时下手,他们没有耐心将偷来的鸡养着,要找鸡容易出手时才偷。
忽然想起在珠三角接触的养殖大户,抱怨偷鱼贼令自己防不胜防,甚至塘头夜守也难免被偷,偷鱼贼一捞网下去,赃物直接装车拉走,一次损失就是成千上万元,而且偷鱼贼最容易惦记高价品种,越值钱的鱼越容易被偷。
心里知道,眼下网络支付普及了,带现金的人越来越少,偷现金的白撮子渐渐少了,窃贼更多转向偷值钱且容易变现的东西。
当然,更多白撮子转型行骗,普遍撒网,重点摸鱼,这是白撮子借助信息化转型升级,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失更大了。
2020-10-14
附:已发表《乡言俚语》部分篇目

乡言俚语20讲

乡言俚语21-30

乡言俚语31-40

乡言俚语41-50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二十岁名扬天下、位极人臣:盘点那些年少成名的牛逼人物

下一篇:中国历史人物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5 02:20 , Processed in 0.255557 second(s), 5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