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好习惯 争做文明人|朱水源:助学助老 坚持到底

2021-12-17 19: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880| 评论: 0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今天早上7点,天蒙蒙亮,朱水源急匆匆地来到南杨社区一位痴呆老人家里,服侍老人吃药。老人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无子无女,朱水源就每天早上赶来照顾,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不落。

现年71岁的他身材瘦削,背部微驼,笑容却格外明亮。不了解朱水源的人几乎都无法发现他的双目患有残疾。尽管眼前的世界一片模糊,他却克服艰难,凭借惊人的意志力和强大的内心成为了燃烧自己,不求回报的志愿者,防汛抗台、疫情防控、社区环境维护、文明宣讲……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贫困学子的“筑梦人”

朱水源双目患有残疾,视力只有0.04,但不幸并没有打倒他。因为视物不清,他比平常人更努力;因为亲身经历苦难,更能设身处地体会他人不幸;因为理解他人的不幸,才能如此无私地奉献自己。“我的眼睛随时有可能失明,就是想趁着现在还能看得清,多为社会做点事,不然就真的来不及了……”说这话的时候,朱水源很感慨。

1992年朱水源与泰顺小学二年级的陈同学和磐安读小学的施同学结对,一路资助孩子的学习费用。30年来,他累计捐资近35余万元,单一结对50余名学生助学解困;整班结对2个班,以奖励的方式激励孩子努力学习;并于2019年11月、2020年6月牵头成立了高照中学“思源育人公益联盟”、三水湾中学“同心思源教育公益联盟”。

朱水源几乎将他所有的积蓄都用于资助失学儿童,工资本来就不高的他,生活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十几年也舍不得添件新衣服,有时买双袜子都要考虑很久。他和老伴住在斜西街51平方米的原嘉兴三建宿舍,墙壁已经泛黄了,屋里除他儿子结婚购置的一台冰箱和空调外,根本没有别的像样家具,而那张老旧的木桌子上各地孩子的来信是他最宝贵的财富。

“我对孩子们在经济上的帮助不多,主要是精神上的关爱,从与他们的通信中,教他们如何做人。他们的纯真、好学感动着我,使我一直坚持走希望之路。”朱水源谦虚地说,眼神里充满了对这些孩子对关爱。



空巢老人的“暖心人”

朱水源不仅热心助学,还细心帮助空巢老人,陪结对的老人到医院看病;调解邻里纠纷;参加各类志愿服务等。

南湖区建设街道南杨社区是个老小区,60岁以上老人较多,还有不少“空巢老人”。2008年,作为党员志愿者的朱水源将社区的党员按年龄归类,从80岁以上老党员开始走访,给每个老党员都买了礼品,挨家挨户和他们交朋友,讨教社区管理方法。

朱水源把这里的老人当亲人,每天平均走访老人不下10次,今年已累计走访4000多次。他常备3部手机,24小时畅通。“只要老人有事找我,我就立即赶到。”朱水源向记者介绍到。

经年累月的悉心照料,朱水源以真心换真心,与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其中有8位老人把自己家的备用钥匙都交到了朱水源手上。朱水源告诉记者,“拿着这8把钥匙,我心中很是感动,只有真正把我当家人,才会这样无条件地信任我。”朱水源内心深受鼓舞,也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除了照顾空巢老人,朱水源还联合13名党员志愿者,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乐居家园,每周三、日下午,为社区的独居、空巢老年人提供了一个固定的聊天地方。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全局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家长笔记展示

下一篇:一、什么是习惯以及习惯如何运行?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2-23 01:54 , Processed in 0.206325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