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想当年,电影《少林寺》风靡大江南北,不仅让李连杰家喻户晓,更是掀起了一股学少林功夫的热潮。一时间,不少功夫大师走向人前,被追捧、膜拜,风光无限。这其中,就有海灯法师。
年轻人或许并不了解,对60、70后而言,海灯法师意味着什么。他是少林寺的武学宗师,还指导过国家的武警部队。他如同黄飞鸿,霍元甲一般,是现实中的功夫大侠。他弟子众多,鼎盛时期,受到无数善男信女的顶礼膜拜。然而晚年他饱受争议,传奇人物最终黯然落幕。
少年坎坷仍文武兼修
1902年,一个闷热的午后,裁缝范长泰兴冲冲地赶回家,探望家中刚添的儿子。这个孩子就是著名的海灯法师。不过这时候,他的名字叫做范靖鹤。
范长泰靠着裁缝手艺养着一大家子,勉强糊口。妻子体弱多病,家中拮据,鲜少寻医问药。没几年,妻子便去世了,那时候范靖鹤才5岁。心疼姊妹的早逝,范靖鹤的舅舅便把他带在身边,亲自教他武术。舅舅的关爱,让范靖鹤多少弥补了一些没有母亲照拂的缺憾。
然而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范靖鹤还没有从母亲离世的伤痛中完全解脱出来,范长泰就被镇上的恶霸乱拳打死。年仅12岁的范靖鹤,看着父亲面目青紫,满身血污,恨不得立马去撕碎仇人。可恨那恶霸势力大,范家奈何不了。杀父之仇就像一根血淋淋的倒刺,深深地扎在范靖鹤的心里。
命运虽然坎坷,范靖鹤的学业一点都没有耽搁。他非常勤勉好学,头脑聪明。除了武术,他对诗词也是别样的钟爱。每每捧起书本,便不舍得放下。仅15岁,范靖鹤便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绵阳南山师范学校。两年后,他又考入公费的四川省国立警监学校。在今天他简直就是个学霸。
由于常年的节衣缩食,范靖鹤的身体非常单薄,很容易生病。他索性给自己改了名字,叫做范无病,希望能远离疾病。他清楚地知道没有健康的身体,报仇就是个笑话。
求学的同时,范无病从未耽搁练武。不论寒暑,他都清晨起床练习,日日不敢断。舅舅不是什么名家高手,教授能力有限。范无病练来练去,功夫怎么都没法精进。这么下去,报仇的事情还有什么指望呢?
范无病心中焦躁,到处打听名师。经人介绍,他终于结识了一个高手。这个人便是王体泉,川军28军的国术教官,武功高强。范无病当即拜其为师,认真研习,武艺果然精进许多。
遁入空门而苦学绝技
如果不是后来的机缘,范无病或许一直会叫这个名字。一个偶然的机会,范无病在成都看到一个和尚在街头化缘表演。和尚虽然衣着褴褛,貌似颓弱,但他步伐稳健,身法灵活。只见他高高跃起,落地时悄无声息;出掌看似轻柔,实际劲力十足;随意行走,仍颇有飘逸洒脱之感。原来这是少林的贞绪大师,表演的是少林绝技。
1928春天,少林祖庭遭到军阀石友三烧毁,一众僧人流离失所。贞绪大师与师兄弟一路化缘,靠着表演绝技筹措救难资财。为了避免惹上麻烦,贞绪大师用的化名汝峰。不曾想这一化名,给范无病和少林还埋下了龃龉的种子。此乃后话,稍后细说。
见到贞绪大师的绝技,范无病直接看呆了,这不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吗?他跟贞绪大师表明了学艺的意愿。不料贞绪大师当场就婉拒了。范无病不死心,一连数日,日日跟随。贞绪大师见他心诚,便坦诚相告,少林绝技不得外传,必须得是少林弟子才能学习。
范无病一想这简单,他是孤家寡人,出家便是。若能成为少林弟子,已是天大的福报,还有什么值得犹豫的呢?为表虔诚,范无病仿效古法燃灯供佛,沐浴斋戒,胸口燃上32盏油灯。贞绪大师感念其诚,将他收入门下。
贞绪大师不愧是少林大师,“童子功”、“二指禅”、"练精化气"、"练气化神",都是难得一见的少林绝技。自范无病入门,贞绪大师悉数教授,毫无保留。范无病亦非常珍惜学习机会,凝精会神,反复练习,丝毫不敢怠慢。
贞绪大师陆续向范无病引荐了山东朱智涵道长,云禅和尚以及丹岩老人等人。有了高人的指导,范无病习得少林拳、内外桩功、少林套路以及不少道家的功夫。他与少林的渊源越结越深,功夫愈加精进。
日日求教在高僧门下,范无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了很多佛学典籍。他原本就爱读书,这么一来就像是如鱼得水。每日除了习武,便是参读佛经。1937年暮秋,范无病在成都昭觉寺正式剃度,被授以“三皈”、“五戒”,因当初燃灯供佛的机缘,他得法名海灯。自此,俗世再无范无病,取代的便是后来为人们所熟知的海灯法师。
小有名气到封神称圣
海灯法师佛学造诣很高,读完佛经都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高僧们切磋武艺之余,他与一些禅宗大家交流佛学文化,颇有心得。短短三四年时间,他就先后担任七曲山大庙住持、梓漳县佛教会理事长等职务,在当地一代称得上小有名气。
1946年,海灯法师收到一封来自少林的邀约,邀请他去担任国术教授。原来被军阀烧毁的少林寺重新修建,急需广纳人才重振雄风。海灯法师不仅懂得少林武功,还颇有影响力,自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虽说师从少林多年,终究算不得正式,所以海灯法师格外重视来自少林官方的邀约。任教期间,海灯大师还进入达摩祖师面壁洞坐禅,入定七天七夜,此事轰动一时。
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国家各种活动赛事逐渐多起来。海灯法师凭借超群的武艺,多次在省市的武术、体育赛事中获奖。他在江南一带表演二指禅、童子功、梅花桩、铁布衫等绝技,无不令人啧啧称奇,耳目一新。
不过此时的海灯大师只能算是略有名气,真正让他走上封神之路的,则是一部新闻纪录片——《四川奇趣录》。
1979年,改革开放伊始,电影行业慢慢复兴。一个摄制组打算拍摄一部关于奇人奇事的纪录片,他们便在四川寻找素材。非常凑巧,他们打听到了懂得少林绝技的海灯法师。这时候的海灯大师已经77岁,正在故乡江油整理自己的武术气功著作。
摄制组马不停蹄地赶到重华镇,一见到海灯便表明来意。海灯法师一听可以弘扬武术文化,欣然应允。拍摄地点选在川西名刹宝光禅院,海灯法师亲自表演了“二指禅”、“童子功”等绝技。从此海灯法师就走上了银幕,被更多人所熟知。
1982年,一个叫做敬永祥的记者在《四川日报》发表了一篇叫做《“海灯法师”话少林》的文章,介绍少林武功,文中特别提及海灯法师是著名的少林派武术家、武术教练等等。文章篇幅不长,通篇不过940字,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当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电影一经公映,马上风靡大江南北。票价仅1毛的电影票,愣是卖出了1.6亿元的票房,真可谓是万人空巷了。人们对少林武功的崇尚和无限遐想,全部投射到现实中的海灯法师身上。
《四川日报》的文章引起巨大的反响,就如同打开了流量密码。国内各种媒体,蜂拥而至,争相报道海灯法师。海灯法师频频在各大纸媒曝光,他的故事越来越传奇,描写的功夫逐渐出神入化起来。
不光这些主流媒体,作家们同样盯上了海灯法师。一位作家写了一部小说叫做《海灯法师传》,被北京晚报连载。小说中的海灯法师飞檐走壁,神通盖世,不仅是少林寺方丈,还是抗日英雄。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加工的成分很大。民众信以为真,海灯法师在人们的心目愈发神圣起来。
为了弘扬中国文化,83岁高龄的海灯法师及其弟子还受邀随中国代表团访美,还在当地华人圈中刮起了一股“少林旋风”。在一个表演性质的比武大会中,他的弟子范应莲轻松击败高大魁梧的美国拳手。经此一役,海灯大师的影响力已是达到巅峰。
媒体普天盖地的宣传,电影、电视剧的影响,人们心目中海灯法师俨然成了神明。人们甚至为他立生祠,对着他膜拜,几乎到达了疯狂的程度。
跌落神坛亦是非难论
海灯法师感受着信徒们的追捧和供奉,无限风光。一个故人写了一篇内参文章,揭露海灯法师及其弟子弄虚作假的行为。是谁呢?他便是在《四川日报》第一个写文章将海灯法师推向大众的敬永祥。
说到敬永祥,海灯法师和他的弟子们一直将他称作恩人。十年的动乱,让海灯法师等人受到了不少影响,生活非常困难。因着那篇爆文的发表,海灯法师和弟子们才受到众多关注,改善生活。如今恩人带头说他们弄虚作假,这让他们的处境十分艰难。另一方面,少林寺又跟他们矛盾重重,纠葛不断。
说起少林寺这座千年古刹,方丈须得是极其德高望重的高僧。少林寺方丈在清乾隆时期有过一任,之后的三百多年都未曾有过。而海灯法师到处宣传自己是少林方丈。他们质疑海灯法师所谓的师承根本是子虚乌有,是个不折不扣的江湖骗子。
前面说的方丈的问题,都是因为那部小说——《海灯法师传》。作家在小说中给海灯法师安了“少林方丈”的身份,并不是海灯法师的意思。老百姓不明所以,当成了事实。然而许多场合下,海灯法师都不做解释,半推半就地认了这个说法。后来真正的少林方丈释行正接任,人们还是错认为海灯法师才是方丈。
师承的问题,就要说到之前的贞绪大师。因他化名汝峰,海灯法师不知其真实法名。少林的汝字辈要往后排三百年,汝峰这个法名自然是查无此人。实际上贞绪大师是依“贞”字排辈,由方丈释行正的“行”字向上数三代便是。
但贞绪大师早在十几年前便圆寂了,无从对证。如此一来,海灯法师所声称的少林正宗,在少林寺看来,就是欺世盗名,侮辱门庭。直到海灯法师圆寂,少林僧众都无一人吊唁,可见隔阂之深。
说回敬永祥,为什么捧了海灯法师,又亲自来揭穿呢?起初,他写文章就是为了找一个拨乱反正的典型,海灯法师作为落魄的宗教人士,确实是个不错的案例。他的报道是中规中矩的,并没有什么夸张。
不过后续其他媒体的宣传远远超出了他的意料。什么“气功灭了大兴安岭的火”,“练气可以治病”,又是“气功像子弹一样能隔空打人”,越吹越离谱。人们听信这些,痴迷于一些不切实际的神功。他忧心整个社会的影响,所以发了那篇“揭假”的文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内参果然掀起了轩然大波。海灯法师的弟子以诽谤为由,向法院起诉了敬永祥。有人出来佐证敬永祥,比如《四川奇趣录》的工作人员指出,海灯法师在做二指禅时,腿部绑了绳子,做了假。亦有人站出来佐证早年见过。众说纷纭,终无定论。
不难想象,当年媒体为了猎奇,采访话题总往夸大的方向引导。毕竟故事就那么多,千篇一律能有人看?海灯法师纵容甚至配合往这种方向发展,自然是有一定的过错。但谁又能说,错都在他呢?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当初的信仰如今都化成了口诛笔伐。纵海灯法师一生,始终勤勉简朴,传道授业。佛家讲究清静无为,他参禅多年,仍旧化不去对出人头地的执著,终究是欺世盗名一场。
说到底,海灯法师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徒。如果历史的进程需要那一番造神的荒唐,又何须去苛责一个故去的老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