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让你“三观颠覆”的历史名人

2022-7-21 20:43| 发布者: b7cu2tkg72| 查看: 2274|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哈喽大家好,喜爱了解历史趣事的朋友可以点点右上角的关注哦,每天为你带来“新鲜”的历史故事~
匡衡

冷不丁提到“匡衡”这个名字,有人可能想不起来他是谁,但是一提到“凿壁偷光”,99%的人都已经想起来了,当年匡衡由于家境贫寒,为了省下几个蜡烛钱,偷偷在墙上凿了个洞,借着邻居家的光线读书。这个故事意在告诉孩子们,即使条件再困难,也要刻苦读书,甚至都被选入进了教科书。
于是长辈们,老师们隔三差五就用匡衡的故事来教育我们,比如“古人的学习条件那么艰苦,他们还在努力学习,你们现在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孩子们一听,羞愧万分,立刻埋头苦读。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匡衡从小这么努力读书,长大之后到底有没有出息呢,有没有成为国家栋梁呢?怎么从来没有人提过匡衡后半段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长大后的匡衡,才学的确出众,尤其对《诗经》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受到了汉元帝刘奭(shi ,与“是”同音)的器重。他劝诫皇帝亲贤臣远小人,又推广道德教化,最后位居丞相,统领内外政务,一时风光无限。后来,匡衡被汉元帝封为乐安侯,封地31万亩。
如今的匡衡,位高权重,享用如此之大封地的俸禄,再也不用“偷他人之光”了,可他的心态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匡衡为了得到更多的钱,偷偷将封地扩大,强取豪夺了临淮郡民田四万亩,夺了田地不算完,匡衡还指使手下贪盗公家财物,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还觉得别人也不敢随便举报他这个丞相,毕竟他的背后就是汉元帝。
汉元帝去世后,匡衡被查,以“专地盗土”的罪名贬为庶人,终究没逃过一个“贪”字。曾经那个凿壁偷光的好孩子长大之后变成了国家的蛀虫。
李绅

和匡衡一样,突然提到李绅这个名字,你又想不起来他是谁,但他的诗文却常被人挂在嘴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家家世显赫,三代为官,曾祖父李敬玄做过唐高宗的伴读书童,官至宰相,祖父与父亲都担任一方官员。轮到李绅时,父亲却不幸早逝,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大。好在,李绅争气,27岁就进士及第。
中进士后,李绅衣锦还乡。不想偶遇浙江节度使李逢吉,两人相约一起到亳州城东的观稼台游玩赋诗。正值夏日,天气异常酷热。两人同登观稼台,极目远眺,只见远处淮河岸边,农人三三两两地散落在河岸边,正顶着烈日在锄地。此情此前,让李绅想到了在家辛劳的母亲,于是,吟出了千古流传的《悯农》。



此诗一出,李绅名声大涨,自此树立了自己积极正面的人设,还赢得了“悯农诗人”的美名。千百年来,中国人一直都把他当成一个体恤农民、珍惜劳动成果的贤者来歌颂。
可历史上,真实的李绅当真如此悲天悯人吗?
中进士后,他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一直做到了唐朝宰相,随着官位的提升,曾经悲天悯人的诗人逐渐蜕变成了一个花天酒地、贪图享乐的腐败分子。据野史记载,李绅发迹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因为特别喜欢吃鸡舌,还要求每餐一盘。
于是,为了满足这位宰相大人的口腹之欲,每日都要捉活鸡300多只,后院宰杀的鸡堆积如山。此时,铺张浪费的李绅再也没有当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简朴与珍惜的意识。
除了铺张浪费外,李绅还豢养家妓,还将歌姬赠予了刘禹锡。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事情,导致李绅被扣上了无情无义、人品低劣的帽子。
甚至为了自己的仕途,李绅可以不顾百姓死活。据说有一年天大旱,不久在他的辖区发生了蝗灾。为了不影响仕途,在向上奏报时,李绅竟隐瞒灾情说:“蝗虫进入了他管辖的地域,但不吃禾苗。”如此荒谬绝伦的话,不过是为了营造近似祥瑞的假象讨皇帝的欢心。
尽管以上事件,皆出于野史,但“空穴不来风”,表明李绅的生活确实十分奢靡。而在正史中,李绅也是有污点的,他最大的污点就是晚年经手的"吴湘案"。不论原因如何,李绅不问缘由便轻易处死吴湘,的确有失公正,也不符合明察秋毫的父母官行为。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二十岁名扬天下、位极人臣:盘点那些年少成名的牛逼人物

下一篇: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姜维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12:43 , Processed in 0.234370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