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沉默但不缺席。这三个父亲隐藏在粗线条下的细腻,让无数人动容。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周末好,今天的立德人物和往常有点不一样,想跟你分享的是三位中国式父亲,他们用自己或温暖或残忍或不近人情的父爱,成就了三个院士、一个作家、一个顶级钢琴家。
在你眼里,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严厉的?不苟言笑的?抑或是严谨刻板的?在我国近代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第一人”。
我发现他作为父亲和子女们的交流,彻底颠覆了我对他这个人以及对“父亲”这个形象的认知和定位,他就是梁启超先生。
历史课本中,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都与他有关。我们常说的“少年强则国强”,就是出自他笔下,“中华民族”这个词,也是他最先提出。
他一生育有9个子女,个个出类拔萃,各有成就。
长女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思成最为知名,他不仅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更任命过中央研究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
次子思永以及幼子思礼分别在考古学和火箭系统控制方面成就斐然,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他子女在各自的领域也有一番建树,其中有图书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军人。
一门三院士,满庭皆才俊。纵览古今,这非常罕见,堪称传奇。
很多人都说梁启超是完美父亲的典范,如果你读过他笔下一封封超百万字的家书,也就是他写给子女们的书信集《我们今天怎样做父亲》,便能窥见他在教育子女上倾注的心血和那一份拳拳赤心。
在那个年代,他是一个从小就读四书五经的人,满腹“之乎者也”却并没有将他的思想禁锢,更没有一丁点重男轻女的观念。
在他留下的家信中,足足有三百多封是写给女儿的。信中你能看到他常常亲切地称呼女儿们“大宝贝”、“我的宝贝”,恨不得把自己爱女心切的情感都诉诸纸上。
有客人来做客,还是忍不住思念,恨不得立刻去往女儿身边。有次喝醉酒,一张纸都写满了“思顺回来看我”、“我想我的思顺”,字里行间,都表达出孩子们对这位父亲来说有多大的意义。
子女们来信少了,他不训斥,而是正常表达自己的需求,坦率积极地沟通。
梁思礼
他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从不觉得9个子女是负担,时常教导他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曾经对他的老师康有为在教育子女上表示过不理解,在给女儿的信中写道:“像南海先生(康有为)这样一个人,为什么全不会管教儿女,弄成这样局面。”
在那个救亡图存、动荡不安的年代,耳目所见都是不忍听不忍见的景象。他用自己为例,以身作则,面对乱世,在困苦中寻求安乐,对待逆境,不自怨自艾,而是换个视角去看待问题,他写道:“能在困苦中求出快活,才是真会打算盘哩。”
后来梁思成被车撞,差点丢了性命,耽误了去美国留学,他安慰道:“因不能赶大考也,但迟一年亦无甚要紧耳。我现课彼在院中读《论语》、《孟子》、《资治通鉴》,利用这时候多读点中国书也很好。”
当年林徽因的父亲死于乱军之中,他写信给梁思成让他开解林徽因,发挥所长,为中国艺术界做贡献。
梁思成的这句“人之生也,与忧患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劝慰了林徽因,也影响着梁林夫妇后来的作为。
在学业上,他重视身体和学业之间的平衡,考虑的不是一时的成绩,而是孩子的一生。
除此之外他还主张多学习专业外的常识,来滋养生命。关于梁启超先生的很多教育观念,就算放在今天,也非常适用,甚至领先我们当中的很多人。
记得歌手刘欢有一个对音乐感知力很强的女儿,但每每提到女儿都不免漏出一丝丝的可惜。因为女儿喜欢弹琴却不爱练琴,于是刘欢和妻子就没再坚持让孩子练琴。
因为痛苦,所以放弃了。但如果当时狠心逼了一把,现在会是什么样呢?
记得张国立曾在节目《幸福三重奏》里提到了郎朗和郎爸,说郎朗小时候也不想练琴,老爷子对郎朗非常严厉。
接着问道:“假如你爸爸不是这么严厉地压着你,你很可能就半途而废了?”郎朗说:“这很有可能,什么可能性都有。”
一个平凡家庭的音乐天才,能有如今的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还跟背后这位“残忍”的父亲郎国任“不近人情”的教育分不开。
郎朗不到1岁就能哼出《大海啊我的故乡》,两岁半看完《猫和老鼠》就能自己跑到钢琴上把主旋律弹出来,这让郎国任意识到儿子的音乐天分可能比自己还高,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郎朗学琴。
他教了一段时间后,就让郎朗跟着朱雅芬教授学琴,教授建议去北京发展,这样的天分在沈阳呆着是种浪费。
于是他辞掉了特警的工作,带着9岁的儿子去了北京。当时中国最好的音乐小学是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但是进去需要进行音乐考试,而且名额有限,他找到朱雅芬教授推荐的央音教授,跟着他进行钢琴学习。
但新的老师对郎朗总是不满意,即便没日没夜地练习,反复听上课录音,仔细分析老师的意图,练习到完全达到老师要求或者超出老师要求,结果总是遭到老师责骂。
半年后,老师终于把郎朗扫地出门了。
后来郎国任才知道,因为没有给老师红包,所以才听了半年的责骂。
被扫地出门的那一天,郎朗没有照常回家,2小时过去了,他越来越焦躁不安,觉得这孩子去哪瞎玩了,这么久都不回家,太不争气了。
他失去了理智,一时间那个老师尖酸刻薄的话直冲脑门,什么“土豆的脑袋、打砸抢的风格”......于是当他看见郎朗出现的时候,一阵暴怒,对郎朗说:“你回沈阳吧。”他说:“我才不回去呢!”
郎国任接着说:“好,吃药,还是跳楼?选择吧。你吃完了,我也跳楼,沈阳我也不回!”说完递给他一板消炎药。
郎朗接过药,巨大的求生欲爆发,突然他朝郎国任扑过来,边打边大喊:“我没有错!我伴奏去了,我为什么要吃药?我不吃,我就不吃!”
他突然清醒,知道自己刚才到底在做什么,他背过身掩饰在眼眶打转的眼泪,他要做一个刚强威严的父亲。
后来郎朗跟着朱雅芬教授推荐的第二位老师开始了备考生活,最终考了第一名,顺利进入央音附小。
为了始终陪伴郎朗,他听老师给郎朗上课,到处去蹭课,用耳朵贴在门上、窗户上听大师上课,下课一起和儿子探讨研究。
后来,郎朗13岁的一次比赛,获得了一等奖,郎国任在郎朗看不见的地方掩面痛哭。
父子二人一路走来的辛酸在这个时候得到了回报,作为父亲的郎国任内心百感交集,喜极而泣。
提到父亲这个词,很多人会想到朱自清的《背影》,那个穿过长长的月台去给他买橘子的父亲。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文章里那些絮絮叨叨的温馨,背后却是朱家父子的重重矛盾。
朱自清是家中长子,寄予厚望,所以父亲朱鸿钧对他格外严厉。1916年朱自清考入北京大学,在这里他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和平民教育讲演团,接受了新民主主义思想,形成了追求人格独立的新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让本就疏离的父子关系更雪上加霜。
中间坐下为朱鸿钧,着西装的为朱自清
生于同治八年的朱鸿钧,思想深受三纲五常的影响,深信“父为子纲”,他认为儿子的解放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另一方面担心儿子会自毁前程。
追求民主等同忤逆不孝,而父亲的不允许在儿子看来成为了固执迂腐。
为了维护传统的家庭伦理,维护父亲对儿子的绝对权威,朱鸿钧跑到学校直接拿走了朱自清任教的薪水,告知学校以后的薪水都寄到他那里,这种专制的行为让朱自清愤然离开扬州,跑去宁波任教。
父子关系最尖锐的时候,朱鸿钧甚至不让从千里之外回家的儿子进家门。
从此,二人10年都不曾联系。
后排左一为朱自清
直到1925年,朱自清收到一封父亲的家书,里面的这句“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他回忆起和父亲一起的点滴,想起父亲当年在车站送别自己的场景,突然一切都释然了。
于是创作了《背影》,这本散文集被寄到老家,朱鸿钧戴着老花镜,走到窗前,一字一句地看,手止不住地颤抖。
他读懂了儿子,也明白儿子也谅解了他。
这个一生倔强强硬的男人,始终在心里留了一块最柔软的地方,藏着他温柔的爱意。
明明血浓于水,偏偏争执不休,明明父子连心,却最终形同陌路。朱自清和父亲的关系,其实是很多中国式父子的真实写照,我们与这个被称为“父亲”的男人之间,好像总是隔着很远的距离。
但在未来的某一刻,也许为人父的时候,我们才会明白冰冷外表下那滚烫的舐犊之情,那无声却又掷地有声的行动背后,那颗始终爱你的心。
父爱如山,沉默但不缺席。明天是父亲节,祝愿天下所有的父亲,节日欢快❤️。
最后,小伙伴们有没有喜欢的立德人物推荐?欢迎你在评论区告诉萌姐️。你喜欢的她/他有机会出现在公众号推文中,让更多人领略这些优秀人物的人生故事,快来留言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