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因不孝被杀,匡衡因贪污被贬!盘点“毁童年”的历史名人

2022-6-18 18:36| 发布者: 张娟| 查看: 2213| 评论: 0

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
都说“3岁看大,7岁看老”,其实不尽然,历史上就有几位少时天才,长大后却“泯然众人矣”,甚至与原来的脾性完全相反!
第一位:孔融

孔融被我们所熟知,更多是因为《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之语。这则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笺疏》注引《续汉书》,说孔融四岁的时候,与兄弟一起吃梨,但他一直拿最小的梨吃,父亲奇怪地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是小孩子,理应拿小的。”这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他也因此被世人认为是孝义之人。而且现代很多人还拿他作为例子来教育子女。



孔融让梨
其实小孔融的故事不止这一例。
据说,孔融十岁时,跟随其父去京城办事。京城里有位姓李的高官很有学问,小孔融很想拜见这位李大人,可孔父说他跟李府非亲非故,恐怕拜见不成。孔融说他自有办法,于是孔融便对李府的门房说,他是李大人的至亲好友,门房便放孔融进了李府,等见到李大人,李大人非常疑惑,对孔融说:“你跟李家到底有什么亲呢?”小孔融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家的老祖宗孔子,曾经向你们的老祖宗李耳拜过师,这说明孔家和李家早在好几百年前就是师徒好友。作为孔家的后代,我今天特来登门拜见您。”李大人听了小孔融的一番话感到十分惊奇,连声赞叹“真乃神童也!”。
还有一次,一位姓陈的大官来看李大人,正好小孔融也在。李大人指着孔融说:“这孩子别看人小,但却是一位神童!”姓陈的大官有意捉弄一下小孔融,便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不一定聪明。”孔融一听,立马说:“这样说来,大人您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了!”姓陈的大官一听这话,不敢小瞧他了,夸奖说:“这孩子可真不简单,长大以后必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故事虽然不一定是真的,但至少说明,在世人眼中,小时候的孔融不但忠孝节义,而且聪明绝顶、机智过人。
可惜长大后的孔融不但“泯然众人矣”,只剩一张利嘴,还因为“不孝”被曹操所杀。
孔融被曹操安了四项罪名:“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散播“不孝”言论。前三项属于曹操欲加之罪,但第四项却有实锤证据。



孔融
《后汉书·孔融传》记载,孔融曾说过一句大逆不道的话:“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答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亲爹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孝敬的,当时生孩子只不过是为了解决自己的生理需求罢了;生母就更不用说了,只不过像是一件容器而已,装的东西到日子出来了,那个容器也就没有用了。这就是后人所熟知的“父母无恩论”!
不管孔融说这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还是有什么其他用意,都不应该是一个讲孝义的人能说出来的。这也是孔融“杀兄弑母”的传言越传越真的根本原因!
其实孔融之死也不能完全怪曹操,除了“父母无恩论”以外,孔融还多次对曹操的政令指手画脚,说曹操不该封侯,讽刺曹丕纳袁绍的儿媳为妾等,这些还可以理解为孔融正直、不畏强权、勇保汉室,但反对“禁酒令”小编就不能理解了。



曹操
《后汉书·孔融传》记载:“时,年饥兵兴,操表制酒禁,融频书争之,多侮慢之辞。”也就是说,大灾之年,曹操下令禁酒,使粮食用来食用,而孔融呢?又是“陈二代之祸,及觽人之败,以酒亡者,实如来诲。”又是“而将酒独急者,疑但惜谷耳,非以亡王为戒也。”摆明的强词夺理,曹操的确是“惜谷”,只怕像孔融这么不惜谷,国家早亡了吧!
更重要的是,孔融无才,或者说不是实用之才。
据载,孔融任北海相时,除了表彰儒术,讲学论礼外就是礼遇有善性之人,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而面对黄巾军的进攻,孔融毫无还手之力,要知道,当时黄巾军的战斗力之差在历史上也是出名的,被官军动辄“斩首数万”,孔融还是屡战屡败。



孔融
而且还有更丢人的事,建安元年,当时袁谭攻北海,北海郡形势非常危急,孔融非但没有登城御敌,或是安排撤离,反而是城破之后,老婆孩子都不顾的“独身”而逃,以致妻与子均被袁谭俘虏。
孔融在才智上、机变上乃至气节上都与年少时严重不符,堪称“长歪”的第一历史名人。
第二位:匡衡

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你知道后来的匡衡怎么样了吗?为什么历史课本中再没有出现匡衡呢?是他以后籍籍无名了吗?



凿壁偷光
其实不是,只是因为后来的匡衡因为贪污腐败被贬,没几年就去世了,无论是原因还是结局都不太好。
从“凿壁偷光”可以看出,小时候的匡衡是学习刻苦,勤俭节约的人,所以,长大后的匡衡理所当然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但匡衡的“考试”之路却不平坦,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个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多亏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经学家们所推崇,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他颇有好感。
所以,当汉元帝登基后,匡衡的春天也就来了,他先是被任命为郎中,然后又迁为博士,给事中。



后来,长安一带发生自然灾害,匡衡乘机上书,用诗经的话劝诫汉元帝减少皇宫里面的吃穿住行用度,减少奢侈华丽的饰品的使用,“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匡衡的上书让汉元帝十分高兴,因此匡衡又被提升为光禄大夫,加太子少傅。
本来汉元帝就喜欢诗经,这么一来匡衡就更为吃香,没过几年就封侯拜相,位极人臣。
也许是官位高了,胆子小了,匡衡开始阿附权贵、不敢直言,甚至贪赃枉法,收受贿赂。



汉元帝后期,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他结党营私,把持朝政,祸害百姓,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就算是当时的宰相匡衡也是一味地巴结奉承,更不用说上书弹劾了。《汉书·王尊传》载,“初,中书谒者令石显贵幸,专权为奸邪。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皆阿附畏事显,不敢言。”
汉元帝死后,匡衡被人告发“专地盗土”,被汉成帝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不管匡衡是不是因为党争而被人告发,但其贪污一事却是实锤,据《汉书》记载,匡衡被汉元帝封乐安侯时,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却利用郡图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
本是一勤俭持家之人最后却因贪污而穷困潦倒,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第三位:司马光

大家都知道,司马光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按理说他应该是思维灵活,能创新的人,结果临到老了却成为反对王安石变法最激烈的那个人。



司马光、王安石曾为至交好友,但是在治国策略上他们出现了严重分歧,王安石讲究开源,实施变法,而司马光支持节流,两人政见不同最终导致关系破裂,势同水火。
因为王安石的变法新政得到了宋神宗的支持,作为保守派的代表司马光自然遭到了皇帝的不喜,但司马光并没有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据理力争,面对宋神宗给他安排的其他职位,直接选择退居洛阳不问世事。



司马光
直到王安石变法失败后,保守派重新执政,司马光才再次出山宰相,司马光一上台,就将新法全部废除,不管其中有大部分措施是利国利民的。
司马光的这种做法,连曾经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苏轼都看不下去了,刚刚被赦免从贬谪地回京的苏轼就上书反对全部废除新法,不过苏轼的中肯直言并没有得到司马光的认可,反而又得罪了保守派,因此再度遭贬。
很多人认为司马光是从国家百姓的角度去看待新法,没有个人私心,小编承认司马光的德操是令人敬仰的,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甚至一生无子。这样的一个人不能不被人敬仰。
但不能就此说司马光是从国家百姓的角度去反对新法,小编认为,司马光反对新法只是他保守的思想作祟,跟利益、私心无关。
除了小时候砸缸一事,司马光保守刻板的性格表现在方方面面,特别是有违儒家教化的事情,司马光更是一百个反对。
电视剧《清平乐》中有关司马光上书反对女子相扑一事就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女子相扑是市井中的一种娱乐项目,但是司马光认为它有伤风化,不成体统,因此进谏宋仁宗禁了这一项比赛。



《清平乐》中司马光形象
如果说女子相扑有伤风化,司马光禁之还说得过去,那么司马光坚持宗法、伦理纲常治国就显得过于迂腐、顽固了,要知道司马光为相时,北宋已经多次在对外战争中败北,国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但司马光只是除尽新法,却提不出什么有效的执政方针,只是一味的强调伦理纲常、谆谆教化,毫无具体措施办法。朱熹就对以司马光为首的元佑党人颇有微词:“元佑诸贤是关闭着门说道理底”、 “温公之说,前后自不相照应,被他(章惇)一一捉住病痛,敲点出来”。



不仅如此,面对西夏向宋朝提议归还领土,司马光居然提议答应。当时西夏使者来宋朝朝贡,就提出了要宋朝归还北宋以前打下的西夏领土。当时还是宰相的司马光就提议,满足西夏使者的请求。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领土原本属于西夏的,宋朝攻占属于不义之举,理应还给他们。所以这些无用的地方,能还就还,没必要成为国家的累赘。
可见司马光对于治国是迂腐、顽固、毫无政治觉悟的。个人的美德与国家利益比起来孰轻孰重,司马光都没能拎得清!



所以,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也是有私心的,他的私心就是要保持自己的“美德”,做一个“儒家教化”的卫道士。
这与小时候的那个思维灵活,能变通的司马光相差何其远也!
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二十岁名扬天下、位极人臣:盘点那些年少成名的牛逼人物

下一篇:闲来读书,分享一些历史志怪、人物小故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07:55 , Processed in 0.240947 second(s), 5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