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大智慧:做人有良知,才能当明白人,做正确事

2022-6-4 22:44| 发布者: up1tlx5qlulae5| 查看: 1594| 评论: 4

这里是默认签名


相信大家对“格物致知”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经常会看到,说陌生是因为从字面上基本上很难理解到底什么意思。

这还真不能怪我们学识浅薄,因为这本来就是儒学的千古谜团。



南宋朱熹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发现《大学》里并没有对这四个字有详细解读。所以怎么办呢?只见朱熹大笔一挥,写了篇《格致补传》,其中有一句话说到:“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很显然,朱熹认为“天理”在“外物”之中,需要在外物中求理。只需要努力专研,时间一久自然就融会贯通了。

这把小王阳明给坑惨了。

在《传习录》里,王阳明曾经跟弟子黄直说过这件事。小时候,他跟朋友两人学习“格物”,于是遵从朱熹的教诲,两人坐在凉亭上格竹子的“理”,结果朋友坚持了三天就放弃了,王阳明坚持了七天终于病倒了,最终一无所获。

这时候小王阳明在思考一件事:我花了七天的功夫,居然连竹子的“理”都格不出来,世间万物如此庞杂,我这一辈子恐怕是没戏了。所以,到底是我错了,还是朱熹错了呢?






古今人士都有个怪癖,只要是圣贤说的话就一定是正确的,一般人是万不敢质疑的,但是王阳明不是一般人,所以他大胆的假设——可能是朱熹是错的。

实际上,很多大师认为王阳明是在故意“找茬”,甚至认为王阳明思想本质就是朱熹思想,代表人物有钱穆。不过,有一人是真看懂了王阳明的困惑,此人叫梁启超。

梁启超提出了朱熹“格物致知”的两大病痛,其一是“泛滥无归宿”,天下事物之多,若是想用科学方法“格物穷理”,恐怕某一件事物就足够消磨一生了。若是想格完天下万事万物,恐怕是要等到轮回转世了。今格一物,明格一物,且不说到底能不能格透,在事事物物中求理,而这种理不是客观的真理,而是玄之又玄的天理,所以不仅是泛滥,而且没有归宿。

其二是“空伪无实著”,王阳明之所以能用兵,是因为他能够格“兵法”之理,换言之是专业修行过兵法。而其他儒生未等格完兵法之理,便急急忙忙跑去格书法之理,绘画之理,养生之理……,如此一来想穷尽万事万物之理,岂不是自己骗自己,岂不是在开玩笑吗?再者说,即便一个人悟性够高,活的够长,真的格尽了万物之理,学问便已经做到头了,然后呢?他有空去践行,去论证吗?忙乎了一辈子,到头来一场空。

在阿信看来,这是在批评世上的两种人,第一种是杂家,自以为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结果只是略知略懂。便沦为了什么都知道一点,却又都不精通。第二便是书呆子,如孔乙己虽然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几种写法,却迂腐之极,读书把人读傻了,整天之乎者也,照本宣科,着实讨厌。

你见过这两类人吗?见过也不奇怪,他们已经存在千年了。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解释是: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所以致知在格物。注意,这个知是对理的认识。简而言之就是“即物穷理”,在外物上求理,知是对理的认识。

王阳明觉得不对,可是却始终未能有所大成,一直到被大宦官刘瑾贬谪到了贵州龙场。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王阳明一直在苦苦悟道。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一天夜里,王阳明顿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我心中本就具备做圣人的条件,不应该单纯向外求天理,天理本就在我心中。这一次顿悟,又被称为“龙场悟道”。自此王阳明顿悟出了自己的道:心即理也,知行合一,致良知。

所以王阳明是如何看待“格物致知”的呢?



我们讲个小故事。

据说,有一天王阳明的家里捉到一个小偷。王阳明对小偷的惩罚是让小偷自己把衣服脱光。结果在一众家丁的众目睽睽之下,小偷脱的只剩下一条内裤,就不愿意再脱了。很显然,即便是小偷也是有羞耻心的。

王阳明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好人的内心有良知,恶人的内心也有良知。二者的区别是一个心体纯净,一个心体污秽。

所以什么是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智慧。

前面我们说过,朱熹提倡向外求理,对此王阳明提倡“心即理也,不假外求”。一个是向外求理,一个是向内求理。

这也是心学和理学的最大区别之一。关于格物,王阳明说道:为善去恶是格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者,去恶之谓也。归於正者,为善之谓也。夫是之谓格)。相比于其他人的拐弯抹角,牵强附会,王阳明倒是很简洁明了,言简意赅。

简单的说就是,对得起良心,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心学里还有个事件,被后世称为天泉论道,是徒弟王龙溪和钱绪山在王阳明面前的争论。

王龙溪认为王阳明说的不对,既然我心是无善无恶的,自然意也是无善无恶的,怎么可能有善有恶呢?

钱绪山认为王阳明说的正确,我心本来是无善无恶的,但是世人的心体容易受物欲蒙蔽,便产生了善恶之别。所以才要为善去恶的格物,方能恢复心的本体。

王阳明并没有直讲谁对谁错,却点评王龙溪的观点是“利根人”说的,钱绪山的观点是“钝根人”说的。

多年前没想明白,以为王阳明是在耍滑头,其实不然。一个有良知的人,自然知善知恶,正心诚意,心体自然光明。反之,则需要为善去恶的格物,尽心体之良知。

自此,心学的内在逻辑完全一体自洽了。






王阳明在四句教里说:为善去恶是格物,知善知恶是良知。不仅解释了《大学》里的“致知在格物”,对我们现实生活也有极大的启迪和帮助作用,注意,良知有一个功能,用王阳明的话说,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知善知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明辨是非,如王阳明说的: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什么意思呢?良知只是个辨别是非的心,是非只是个喜好和厌恶。只要明白了喜好和厌恶也就明白了是非,只要明白了是非也就能把握万事万物的变化。

讲了半天的格物致知,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到底有什么用呢?阿信觉得主要有两个帮助,

第一,做正确事,如有人以高额回报诱你上当,因你的良知未被私欲隔断,所以不会被贪婪冲昏头脑,因此对方的算盘自然落空了,上当多因贪心。良知更可直接洞察对方的恶意,因此可以少吃亏。

第二,当明白人,如你偶然捡到不义之财,要么是据为己有,要么是归还失主,前者是恶,后者是善。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才能在生活中自觉用良知约束自己的言行,如此才是真正的明白人。

因此,王阳明告诉我们,做人有良知,就可以当明白人,做正确事。最后,让我们一起温习一下王阳明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为善去恶是格物,知善知恶是良知。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王阳明龙场悟道,和年轻时的一件“荒唐”事有很大关系

下一篇:学会车辆合理并线的三个注意事项!避免引起路怒和剐蹭追尾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2 21:11 , Processed in 0.226745 second(s), 5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