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开悟@

2022-6-4 14:29| 发布者: lw11jn1jzc| 查看: 2138| 评论: 9

这里是默认签名
何为开悟?须知人有三欲,一为身欲,二为心欲,三为灵欲。
何为身欲?人有身,乃有五感,便有五欲,即为生存之欲。身之所欲为利,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多求于利,此为五欲之所求,多利多得而五欲得足。
何为心欲?人有心,在身欲之外有所求,即为心欲,心之所欲为志,有志者,寡五欲,而求功名,愿为天下事,成就万世名。
何为灵欲?人有灵,在心欲之外有所求,即为灵欲,灵之所欲为智,有智者,淡泊心欲,而求道,平治天下,解救苍生。
是以,人之欲便有三:一为求利,二为求名,三为求道。欲无贵贱之分,但有高下之别,成者亦有三,取利者为凡人,成名者为达人,得道者为高人。
开悟即为出欲入欲,何为出欲?出欲即为放下,入欲是为拿起。人之开悟有二,一为悟性,二为悟道,悟性乃初悟,便是出五欲入心欲。悟道乃大悟,便是出心欲入灵欲。
悟性即为出五欲,入心欲,心欲为求志,求志为寻找天赋之所在,首先要“开眼界”,开眼界便可探索“个人”的生存之目的。开悟后便可开启“通达”之道,寻找自我存在的价值,建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便可开始修性,修性乃为依照天赋修行,人的一生便不再浑浑噩噩,而是活得清晰明了。
悟道即为出心欲,入灵欲,灵欲为求智,求智为寻找道之所在,首先要“出格局”,出格局乃为探索“人类”的生存之目的。开悟后便可开启“通圣”之道,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建立世界观,便可开始修道,修道乃为探索世界之本源,万物之规律,人生便不再牵牵绊绊,而是活得大彻大悟。
开悟必先知人生之境,若不能知晓人生有境,便终无法开悟,何谓知人生之境,也就是知晓人生有五境之别,初识,感知,不惑,洞玄,知命,此五境为人一生所修习之目的所在,人生一世,如若不知境,便无法知晓何去何从,知五境便可明确方向,多思多行,终将开悟,开悟便可立志,为志求学,学而不殆,终有所成。大悟便可求道,为道求学,便可大成。
初识之境:人乃万物之灵,不同于动物,皆因人能内观己,外观人,静观世。初识便是观己,观人,观世,而后,淡泊五欲,悟天性之所在,求得一志。是否入得初识之境,可看人是否立志。古有三岁看大,便是看人是否有志,有志便已初悟。入了初识之境,便有了长大的方向,方可成才。
感知之境:立志后便可求学,求学乃为有感于世间“事”“物”,求知于古今中外,而后寻得一领域,孜孜其中,是为修性。是否入感知之境,可看人沉浸于某一探索之领域否,有痴迷之状否,入了感知境,人便乐于此中,求真知,得真解,不断开悟,习得一身所学,便可成才。此境有所成者,可谓达人。
不惑之境:人若成大才,必痴于一境,惑于其中,如若不出境,终其一生,便惑于心欲,不得解困,是以,人若求大成,须求于智,广学以求出心欲,而后,淡泊心欲,心若不惑,便可悟道,是为大悟。
洞玄之境:不惑于心便可求道,求道乃为观宇宙万物,洞察天地事物之玄机,是为修道。是否入得洞玄之境,可看人已悟得万物之规律否,知晓万事之因果否。此境有所成者,可谓高人。
知命之境:洞悉天地之玄机,便可知人之天命所在,能顺命而为,为苍生立命,为万世创绝学,开启人类之新境界,便入了知命之境,此为彻悟。
是以,悟性入初识之境,修性于感知之境,悟道入不惑之境,修道于洞玄之境,得道于知命之境,知命之上亦有境,可谓无矩之境,暂未得其法也。
(注解:通达之道,即为通向达人之路)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王阳明龙场悟道,和年轻时的一件“荒唐”事有很大关系

下一篇:中医名家卢世秀:“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善思悟,勤总结”成就好中医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2 21:09 , Processed in 0.299699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