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认识中医,看看《黄帝内经》,是如何教你养脾胃的?

2022-5-31 18:01| 发布者: uh86x1t77xdzuu| 查看: 2360|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工作忙碌,时常作息、饮食不规律,这让很多人都有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的困扰。

面对这些“小毛病”,万万不可以掉以轻心,以免“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追悔莫及。

《黄帝内经》有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说的就是要在疾病出现之前进行调养,提早预防。

《黄帝内经》是中医最早论述养生的著作,其中详细介绍了保养脾胃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脾胃的功能特点

《黄帝内经》认为,脾胃同居中焦,共同承担着受纳、运化饮食水谷的责任。脾与胃是相表里的脏腑,胃主受纳,腐熟水谷,是脾主运化的前提,脾主运化为胃受纳腐熟水谷提供了前提条件。脾属阴,主升,喜燥恶湿;胃属阳,主降,喜润恶燥。脾胃一纳一运,一升一降,一燥一湿,二者相合,完成人体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

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后天的精气血津液的充实完全依赖于脾胃对水谷精微的吸收、转输,因此,保养脾胃对维持全身脏腑功能,养生防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养生方法,饮食有节

脾胃作为受纳、运化水谷的脏腑,饮食与脾胃的健康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如果饮食失宜,则主要损伤脾胃。因此,饮食养生是内经保养脾胃最重要的一环。

1.寒热适宜

《灵枢·师传》 提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饮食过冷则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生,过热则会造成胃肠积热。现代研究也表明,长期饮食过烫会增加胃炎、消化道溃疡甚至消化道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寒热不仅仅指食物的温度,还指食物的性质,如鱼虾、绿豆、黄瓜性寒凉,肉桂、辣椒、韭菜性温热。




2.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饮食要搭配合理,不可偏食,《素问·脏气法时论》有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现代营养学有同样的观点,只有均衡摄取营养,才能减轻脾胃的负担,保证脾胃的健康。

3.不可过饱过饥

过饱是指暴饮暴食、饮食过量。不论谷物、肉类还是蔬菜,再好的食物都应适量食用,就如《素问·五常政大论》 所言:“谷肉果菜,食尽养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过饱、过量反倒会因脾胃不能消化转输而伤害胃气,引起饮食积滞不化,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嘈杂不舒。

过饥也不可取,现代人经常因工作忙碌不能按时吃饭,或因减肥限制饮食,长此以往会导致营养不足,气血亏虚,脾胃功能减退,严重者引起全身虚弱。




顺应四时,外避邪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内经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体的生理活动应该与自然界的变化相适应,如果养生能顺应四时规律,那么就可以在增强人体正气的同时避免外来邪气的侵害。

春季和夏季,气候转暖,阳气生发,不可饮食贪凉,否则容易损伤中阳;秋冬转凉,如果过食温燥则会损伤阴津。脾属土,通于长夏之气,长夏指盛夏至秋凉这一段时间,多湿多热,《素问•经脉别论篇》中云:“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湿热客于脾土,影响脾胃功能。

因此,中医整体观念认为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养护脾胃时需要注意因时制宜。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劳逸结合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更是保养脾胃的重要方法。劳神过度,暗耗阴血,会损伤心脾,导致心脾失养,脾失健运而食少、腹胀、便溏、消瘦。

调摄精神,保养正气

人的情志活动会对脾胃的功能产生影响。《素问·举痛论》认为“思则气结”,忧思过度容易导致脾的气机结滞,运化失常,引起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神疲乏力;“怒则气逆”,过怒肝气疏泄太过,横克脾土,易引起腹痛、腹泻,甚则呕血。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调畅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稳定情绪,有利于保护脾胃不受七情内伤的影响,也有利于维持全身脏腑的正常功能。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下一篇:小满时节,健康养护知多少?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07:52 , Processed in 0.201125 second(s), 58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