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马慧娟,来自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
今年3月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大会开始前,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开启,马慧娟自报家门后,开始讲述自己的经历——
“就拿我个人来说,初中毕业、农村妇女,是移民搬迁政策让我能够重新阅读、写作。我上过电视节目,出了5本书,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黄土地走到了人民大会堂。”
面对媒体镜头聚焦,这位“草根”出身的全国人大代表落落大方,向全世界自信讲述着移民搬迁的中国故事。
采访到最后,马慧娟动情地说:“有人说,我的故事是个传奇。但我自己知道,哪有什么传奇?自己的故事,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这样的故事,在许许多多平凡人身上都有可能发生。”
谢鑫/手绘
“黑眼湾”的苦日子
1980年,马慧娟出生在黑眼湾村,那是泾源县的一个自然村,属华兴行政村。方言里,“黑眼”就是没指望的意思。
黑眼湾地处“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全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山大沟深,出行只能靠毛驴,穷得很。
“因为穷,就有人偷鸡摸狗、无事生非打架斗殴。”华兴村原村党支部书记白占英回忆说,多少年来,这个“穷病”害人不浅,却怎么也治不了根。
不是没努力过。就说马慧娟家吧,她家规矩就很严,不许睡懒觉,地上不能有土坷垃。一家人从早忙到晚,从年初干到年尾。即使这样,他们也只能比别人家多打一点粮食。
马慧娟的父亲马锡华出去当过木匠,还在泾源县城开过小卖部,但都没干长久,只能灰头土脸回来。
打小,马慧娟就喜欢读读写写,也想着走出大山看世界。家里人也很支持,虽说吃穿都成问题,还是供她读到了初中。有一年,为了能让马慧娟继续上学,全家出动,挖蕨菜、摘毛桃……忙活了一个夏天,也没凑够148块钱的学费。没办法,马慧娟只能辍学回家。
那段日子里,马慧娟觉得过去憧憬的那些美好东西,都和自己没了关系。20岁那年,她不顾母亲反对,和村里人咸金明结了婚,这种结合没有多少爱情,就是认准了这个自小熟识的男人不会打她。
结婚前,马慧娟一把火把自己写过的东西烧了个精光,她要和过去的理想做个诀别。但她最终还是无法驱散心底的惶恐:自己也会像上一辈农村妇女一样,成了“谁的媳妇”“谁的妈”,名字逐渐被旁人忘记,成为依附于人的角色。
结婚那年秋天,黑眼湾连续下了40多天雨。伴随而来的是新一轮移民搬迁。
马慧娟和丈夫匆匆告别了这个小山村,前往200多公里外的一方新天地:吴忠市红寺堡区。
搬离时,马慧娟不会想到,国家正为这个小家开辟一条新的出路,也让她能按自己的心愿好好活一回。
正如她21年后出版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出路》中所说:“这条出路的背后,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所给予的根基。”
换一方水土再奋斗
迁入地在红寺堡区玉池村。一眼望过去,马慧娟觉得这里宽展得很,不像在黑眼湾时那么憋屈。一家人承包了8亩水浇地,浇灌的是黄河水,旱涝保收。
实际上,红寺堡离最近的黄河中宁段也有50多公里,地势还比那里高了足足299米。历史上,红寺堡压根就没黄河水流过,且年均蒸发量2387毫米,是降水量的9倍。先天劣势,让这片土地沦为一片荒漠,植被稀落,人烟凋零。
1998年,依靠扬黄工程,黄河水被引至红寺堡,逐渐把这里滋润成一片希望的田野,为后面的大规模移民搬迁创造了条件。
“搬到这儿,人一下子就活泛起来了!”马慧娟感叹,种完了田,也不愁没活干,摘枸杞、西红柿……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一起搬迁的,还有马慧娟的父亲马锡华。搬迁前,老汉亲自来红寺堡“考察”,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地方,夸赞这里“中中(纯纯)的黄土”,还有黄河水,是个好地方。
在红寺堡,马锡华骑上了电动车,使上了手机……过得有滋有味儿。
历经20多年移民搬迁,红寺堡汇聚了23.5万移民,承载了全宁夏1/5移民,遍及宁夏中南部8个贫困县区,迁入地与迁出地构成了宁夏贫困地区的“基本盘”。
截至2020年底,上述县区全部摘掉贫困县区的帽子,全区1100个贫困村、80.3万贫困人口也全部脱贫出列,彻底打破了他们的贫穷代际循环。
宁夏9个贫困县区脱贫,背后都凝聚着红寺堡生态移民壮举的贡献:不仅直接帮助移民在本地脱贫,还进一步减轻了8个移民迁出县区的脱贫压力,并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去年,马慧娟带女儿回了趟黑眼湾村,来寻根,发现这里都快成深山老林了,鸡兔等野物出没得越来越多,旧时村庄的痕迹越来越少,差不多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少了人类活动的干扰,再加上植树造林,让西海固地区森林覆盖率提升至近30%,气候逐年湿润、降水逐年增多。
脱贫后,红寺堡区又在乘势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
吃水不忘挖井人。红寺堡人喊出了“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最强音。
手机上“摁”出个作家
日子越过越安稳,马慧娟心里却原来越不安分,那个逝去了的梦想再次萌发。
2009年,马慧娟再也按捺不住,她掏出刚买不久的手机,在比巴掌还小的键盘上敲起自己的写作梦。
为啥用手机?和别的农村妇女一样,马慧娟干农活、做家务,平时也挺忙。手机随身携带,方便她忙里偷闲来打字。十几年来,她先后摁坏了十几部手机,从早期的按键手机到后来的触屏手机,型号多种多样。
积少成多,在手机上,马慧娟居然敲出了上百万字,成了人们口中的“拇指作家”。
虽说只有初中学历,但马慧娟常年坚持阅读,加上苦尽甘来的人生阅历,让她对人生和社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使这个农村妇女下笔不凡。不少网友留言:“你的文字让人心生安宁。”
在网上写出名气后,马慧娟逐渐引起了业界关注。几年下来,她出版了《溪风絮语》《走出黑眼湾》《出路》等5本书,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鲁迅文学院中青年高研班学员。
面对这些成绩,马慧娟倒是很清醒,正如她在《走出黑眼湾》中写到“是这个时代赋予了我新生”。
目前,马慧娟家建起了文化大院,她本人被聘请为红寺堡区移民博物馆名誉馆长,办起了“泥土书香读书社”,教姐妹们和小娃娃认字读书。
今年,马慧娟又开始发掘、整理、记录起红寺堡移民文化和历史。
玉池村的文化味越来越浓了,教育条件也跟上来了。在玉池小学,建起了新的教学楼,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互联网+”让这里的娃娃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修成了标准体育场,开辟有塑胶跑道、篮球场和足球场。
马慧娟说,现在不论在红寺堡哪个村,建得最好的房子准是学校。在《走出黑眼湾》中,马慧娟把移民区教育振兴归功于伟大祖国和这个时代。
2016年7月,咸永强被华北电力大学录取,成为黑眼湾移民里第一批考上大学的孩子。
2017年,咸永强的弟弟考上了宁夏大学,让咸家一下子出了两个大学生,再一次轰动了玉池村。
复旦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这些年,玉池村的黑眼湾移民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大学生。
从黄土地到大会堂
2018年,马慧娟38岁。这一年,她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两会召开时,母亲在电视上看得仔细,愣是从几千名全国人大代表里找见了女儿,但老人家还是不敢相信:“没想到一个驴背上长大的姑娘,还能坐进人民大会堂里”。
咸金明也没想到,这个跟在自己后面“摘黄花菜、种玉米”的媳妇,居然会走这么远。
马慧娟觉得两者并不冲突,用她的话说“前脚我能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后脚回来我就能下地干活儿”。
马慧娟的质朴本色始终没有变,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积极为广大农民鼓与呼,先后提交了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成年人文化教育、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等建议意见。
作为作家,马慧娟也有大格局,“要去关注一个地区发展、关注整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宁夏代表团提出了在宁夏建设高铁、延长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等建议,这些都是站在西北乃至全国高度上的。
现在,乘坐高铁,三个多小时就能从银川到西安。乡亲们也都继续领着退耕还林补助款。
从马慧娟的宣讲中,乡亲们得知这些实惠都是宁夏代表团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争取到的,他们也才切身体会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还和每个人的生活挂着钩。
在玉池村,乡亲们不光埋头发展生产,也积极参与起社会事务来,村里有从全国到乡镇的五级层面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这个小小的移民村和全国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马慧娟走访老辈人时,不少人都盼望着罗山有朝一日能恢复“一年七十二场巡山雨”的气象奇观。今年,吴忠市又启动了罗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充分听取政情民意后,马慧娟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加强罗山生态保护修复的建议》:国家应给予环罗山周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相关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为宁夏中部干旱带群众撑起生态“保护伞”,切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今年全国两会结束后,马慧娟返回红寺堡老家,也带回了最新的两会精神。
在田间地头,马慧娟操着方言向村民解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倡农民多种小麦等粮食作物,就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具体体现。
“大会堂连着咱们村。”大伙儿一听就明白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因地制宜种起了粮食作物。今年红寺堡区春小麦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
扩大版的《山海情》
2021年年初,一部叫《山海情》的扶贫剧大火。
透过这部方言剧,很多观众知道了闽宁协作,记住了“得福”“得宝”“水花”这些土味十足的移民名字,以及他们苦尽甘来的人生故事。
这些人物和故事原型,在红寺堡区都能找得见。在今年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上,马慧娟感慨,在这个全国最大易地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地发生的事情,是“电视剧《山海情》里闽宁协作模式的扩大版”。
在《山海情》中有这样一幕:水花拉着板车,车上载着残疾丈夫和孩子,走了七天七夜,才到几百公里外的搬迁目的地。
这样的悲情场景,马慧娟似曾相识:“有老两口要搬到红寺堡,穷得没钱雇车,只能自己赶着毛驴,走了几天几夜。”
在这片处女地上,移民们能过上好日子,离不开20世纪末启动的闽宁协作模式。20多年来,福建省晋江、德化、惠安等地接力帮扶红寺堡区,派挂职干部、送项目送资金,为这里注入源源不断地发展活力,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葡萄酒产业,红寺堡区从无到有,只用了短短十几年就把酿酒葡萄种到10余万亩,注册葡萄酒企业28家,每年解决农民就业8万人次,农户年均劳务收入达8000万元。
近年来,红寺堡区获得“中国葡萄酒第一镇”殊荣,产品连续5年斩获有“酒界奥斯卡”之称的布鲁塞尔世界葡萄酒大赛大金奖。
获益于闽宁协作,红寺堡区在福建开设了许多葡萄酒专卖店,举办多场“中国好红酒 闽宁心连心”推介活动,两地挂职干部互动直播销售葡萄酒……红寺堡区葡萄酒在福建市场年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每一个红寺堡移民都了不起。
单身女人李耀梅一身病痛,日子过得再难也没忘诚信,靠着扎扫帚还清了30万元外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她还开起了扫帚厂,招来了18名老乡“带领大伙一块儿富”。
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很多都成了马慧娟的写作素材,正被越来越多的读者所知晓。
“我不是传奇。”马慧娟说,以她为代表的移民群体的命运巨变,根本上还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闽宁协作谱写出的一部山海传奇,才让每一个人活出了精彩。(宁夏日报记者 杜晓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