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道德经》要在文脉逻辑上下功夫,不要指望所谓的“悟道”

2022-5-22 17:58| 发布者: ancsshhqq2| 查看: 2718| 评论: 20

这里是默认签名
他“不食人间烟火”,却是最能跟下里巴人和光同尘的人

好久没去拜访隐士林那位老修者了,就是那位几十年遍访天下高道大德,最终认同了马克思主义的姜道长。每次听他高谈阔论都是一次洗礼,这一次我带着几个问题去向他请教。
下午,沿着弯弯曲曲的青砖小道,约莫半个钟头就来到了老道长所在的道观。只见几个人在西厢房前喝茶聊天。“知客道长”说:姜道长送广东客人去了,他们刚刚吃过饭回去了。那几个正在喝茶的人是刚刚来到的。这两拨客人走的不是一条道儿。



图片选自网络
知客陪着我去迎接老道长,远远地就看到姜道长在菜地里拔白萝卜,掐青菜叶吃。听到我的问候和疑问,他站起身来乐呵呵地说:这个你就不懂了,这些新鲜蔬菜都是可以现摘现吃的。知客说,老道长忙碌时,常常是几块饼干一杯茶,要不就是到菜园里现摘现吃,他很少到餐厅吃饭。
我问他为什么总是要亲自接待客人?为什么不跟客人一起吃饭呢?
老道长说:人家和你一样,都是奔着我来的。我也想跟客人一起吃饭,但是有时候刚要去,下一拨人又来了,把客人晾在那里,总不是待客之道吧?他说:我的人生态度是遵循下里巴人原则,不搞不接地气的阳春白雪。
我的一大堆问题被老道长一番话全解决了




说话间就回到了大殿前,老道长把我和客人介绍一番,原来他们是桃源山的常客,常常相约三五人来桃源洞喝茶论道或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修剪行道树,绿化带,留下墨宝等等。他们的论道是自由式的漫谈,而我这次是带着问题来的。
我的问题是:隐士、道士跟和尚的关系,为什么要隐?佛教徒也可以称为道士吗?所有的隐修者都可以称为隐士吗?重要的是:这里的隐士怎样传承大道,创造社会价值?还有一些道德经里面的关键词,作为修行者是怎么理解的等等。
老道长似乎早就猜到了我的问题,因为上一次也涉及到这些问题。他笑呵呵地说:“这个话题看似笑谈,要说清楚却不容易,这需要说到中国的隐逸精神。



“要说隐士,得先说‘士’,没有‘士’也就谈不上‘隐’。何谓‘士’?通古今,知然否者也。所以,不是所有的文化人都可以称作‘士’的,也不是所有的官宦都可称为‘士’的,起码他们应该是那些智者、高士。‘隐’者,隐逸不仕(官)者,阴也,与‘仕’形成一阴一阳之势,通俗点说就是一个在朝,一个在野。
按照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的理论,没有‘朝’,也就没有‘野’,‘士’在朝野之间形成了阴阳互补关系,所以你在强调‘隐’的时候,它的另一面‘仕’也就自然呈现,如同美恶、善不善。只是人们往往执守一端而忽略事物的整体性。
”那些高士、智者出来辅助君王以道治国的,史册有载,自是后人效法的楷模,比如躬耕陇亩的诸葛亮,‘山中宰相’陶弘景等等。但是有些高士无缘于或无心于仕宦,只能隐匿在民间传授大道,利物益生,造福一方,他们才是真隐士,老子是,孔子是,尹喜是,颜回是,庄子是,‘千古奇丐’武训也是,甚至黄帝,尧帝、舜帝也是。”



我想起南怀瑾先生说过的话,他说在中国,隐士思想和庞大的隐士群,是中国文化的幕后主角。我问老道长这话是否有道理?
老道长说:当然有道理,大凡对中国文化有清醒认识的,都会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历史上那些被列入大隐的,却并不一定能称得上真隐士。
他转过话题问我:“你觉得谁是中国最早、最能代表中国隐逸文化精神的隐士?”
我和几位客人回答他:当然是巢父、许由、伯夷、叔齐,商山四皓,竹林七贤之类了。
老道长摇摇头:谬也,谬也。巢父、许由太矫情。许由不接受尧帝的禅让,就跑到箕山隐居,还跑到河边清洗耳朵,巢父说许由为什么不跑到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去,按照庄子的说法,还是有点以隐居为幌子的沽名钓誉之嫌。巢父也气得跑到河水的上游去饮牛,怕被许由洗耳朵的脏水污染了牛嘴,他俩是一个比一个矫情。



所以历史上的隐士之矫情,从这俩人就注定了。他们隐匿起来,既不辅助尧帝治理天下,也没留下一点精神财富。同时期的善卷则不同,他虽然不接受禅让,但是能布善德,启民智,广成子也是,他教会黄帝清静、无为治国之道。这才是隐者的生命价值体现。
所以,古之所言“士”者,即有道者也,儒释道之高士者,皆可名之曰“道士”。著名的高僧释道安就被称为“非常道士”,方外比丘无罗叉则被称为“西域道士”。《盂兰盆经疏》说:“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道士、和尚名称之变始于“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因他笃信道教,所以规定,普天之下只有道教徒才能称“道士”,僧人不可再称“道士”。自此以后,道士、和尚名称各异。
孔子和庄子是道家文化中的两个佼佼者

老道长说:“所以,以此而论,孔子和庄子是道家文化中的两个佼佼者。”此言一出,语惊四座。孔子分明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怎么变成了道家文化的佼佼者了呢?
老道长不慌不忙,侃侃而谈:“道家文化是在上古文化的土壤里孕育出来的,从三皇五帝以来,中国文化的本质是道心儒表,到了老子那里,道学汇成滔滔洪流,老学作为道家文化的巍巍昆仑,既是庄学的鼻祖,也是儒学的重要源头,尤其是汉唐之后。因此老子之学,哺育了儒道两种学说。



孔子
他说:《老子》的横空出世,犹如飞龙在天,要不然,以孔子之睿智超拔,何以惊叹于老子的高深莫测“其犹龙邪”?老子寥寥五千言,给世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的思想宝藏,有人把它比作宇宙说明书或者“装机说明书”,尼采说它是“智慧的井泉”,美国科学家威尔·杜兰特说:留下一部《道德经》足矣,其余的书籍都可以烧掉了。欧洲中心论的发源地、雅典人文学院的哲学博士贝尼特说:老子是最符合国际标准的顶级哲学家。
老子的深邃超迈毋庸赘言,看看孔子见老子学到了什么就知道了。孔子苦天下礼崩乐坏久矣,欲挽狂澜于既倒。老子告诉他:要深藏若虚,要容貌若愚,毋以有己。还有一句对孔子和后世文人影响更大的关于“政治养生”的教训: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蔂而行。
你们不要以为孔子是一个彻底的“有为主义”者,受老子思想影响,孔子赞成宁武子是一个大丈夫:邦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种隐逸思想几乎成了后世文人的普适价值观念。



庄子
老子和孔子都是名正言顺的大隐士

老子是中国唯一的一个“仰望星空”的思想家,他所思考的范畴,岂能受限于人群刍狗哉?时、空、天、地、人、文、事、物、心等整个宇空,都是他的思考对象。
老子对后世隐逸精神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心隐”——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老子认为,那些趋之若鹜的功名利禄,已经使本心受到污染,可悲的是人类对此并无觉察。诺贝尔奖得主汤川秀树认为:老子是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以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了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孔子一生风雨奔波,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作风,的确是一个积极入世者的形象。但其屡受挫折的背后隐藏着的正是隐逸的思想。为何这般说?因为孔子极力推崇心目中的大圣人伯夷、叔齐的崇高人格,他自己就讲“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还对隐士“贤者避世,其次避地,其次避色,其次避言”大加赞赏。



孔子问礼于老子
他在《论语·季氏》中说:“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求达其道。就是说,不管是隐居,还是出仕,都是为了实现个人志向,仕和隐两者同出,只是实现志向的途径不同而已。而且孔子本身因不能出仕而隐于民间开坛授徒,就是个真正的隐者,只是出于树立圣人的需要,将其积极进取的一面无限放大,而将其隐者的一面忽略不计而已。
当大贤微生亩问他:“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他说自己凄凄惶惶于列国之间,并非花言巧语以获利禄,而是推行大道。而他推行大道走的不是国家政治路线,而是以民间方式和一己之力去传道,走的不正是隐士路线吗?
古往今来,隐者何其多也,既有梅妻鹤子的林逋,属于高标清远终生不仕的所谓真隐者,也有“翩翩一只云间鹤,飞来飞去宰相家”的陈继儒这样的常与官家打交道的所谓假隐者,当然也不乏卢藏用这样走“终南捷径”的以隐求官者。
你仔细数数看,在朝为官的,在野隐逸的,他们当中有几个没“隐”过,谁生下来就是‘仕’?谁又终生与‘仕’为伍?所以我说隐与仕,如同阴与阳,怎么可以偏执一点,只限于那些远离政治的修行者呢?你们看过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吗?如果按照传统说法,终南山那五千男女隐者,可要算得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者了。能吗?显然不能。



而我们这里的人,就不是那些古代所谓远离人群的隐逸者,而是以服务社会大众为宗旨,和光同尘于民众,开发山林,自耕自食,虽然我们生活在莽莽苍苍的大山里,但我们不忘初心,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不仅学习道家经典,也学习儒家、佛家经典,各随自便。白天教学、护林,早晚练功、自修、交流,丰衣足食,利物益生,一千年前陶渊明心中的世外桃源,我们正在帮他打造。
我们这里也实现了持证上岗,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就不说我们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荣誉和什么级别的研究基地了,你可以去荣誉室看看,只作为一个见证,但建议你对此一笔带过,这也是作为隐者的基本原则,我不希望平静的生活被打扰。
总之,在我看来,一个有治世之才或益众惠民能力的,却隐居山林,甘当山野居士,就我个人而言,他们不能算作隐士、高士,因为他们连隐士最基本的条件(利益众生)都不符合。说句对古代大贤大不敬的话:许由如果没能力,那就算不上隐士;如果有能力而不受命为民,那他就是逃避,哪里还有“高士”的品格?



你们所说的悟道,似乎很高大上。上次跟魏先生(本人)和刘先生(当地人)也谈过了,老子写的就是宇宙运行说明书,读透了自然会找到老子的思想脉络和逻辑,读不懂就埋怨自己慧根浅、悟性差?哈哈,自寻烦恼!
我在寺庙、道观过了50多年了,在这里也快20年了,结识的道友既有玄门中人,也有高校教授,大家在一起聊天时很少有人提到“悟”字,为何你们总把“悟”字挂在嘴边?“悟”就是领悟,就是品尝过东西后的回味,谁不会嘛?干嘛搞得那么禅味十足嘛?它“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它就是那个“有物混成”,其中只有逻辑没有“玄味”。
“玄”是玄门中人的常用字,你们不在理顺逻辑方面下功夫,偏偏指望什么“悟”,把自然大道玄学化、神秘化、不可知化,你们不知道老子时代是没有佛学、玄学、禅学吗?说完哈哈大笑。
还有一个“欲”字,似乎一说到“欲”就是私欲贪心,就要“存天理灭人欲”。但是老子哪句话说要“禁欲”了?



老子说:“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故有欲者弗居”,“恒无欲也,可名于小”等等,这些对“欲”的“赞美之词怎么能视而不见?
如果把老子书比作宇宙运行说明书,那么这个“欲”就是宇宙产生和运行的动力源。为了处理好大小国家之间的关系,老子说“大邦者不过欲兼畜人,小邦者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欲,则大者宜为下”,这是老子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思想。
老子给人类社会预设了一个理想国,那里没有战乱,没有迁徙,只有“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虽为邻国也没有战乱纷争,这些都是老子思想中的“欲”,是应该保护的基本人性,怎么能说老子反对“欲”呢?
晚饭的喇叭响了,老道长留客,本想留下来继续请教的。可惜我胆小,怕走黑路,就告辞了。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王阳明龙场悟道,和年轻时的一件“荒唐”事有很大关系

下一篇:丹霞禅师的悟道因缘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2 16:22 , Processed in 0.512864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