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里的中华文化

2022-5-20 10:42| 发布者: ui3ry6q7lzhptl| 查看: 1540| 评论: 4

这里是默认签名
一、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

用典

“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要言传身教,发扬学术民主,甘做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大力破除论资排辈、圈子文化,鼓励年轻人大胆创新、勇于创新,让青年才俊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习近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求是》2022年第9期)

释义

人才如同大树,要注重平素的培养,使用时要注重发挥其特长。

出处

这句话出自明代著名的改革家和政治家张居正。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年仅25岁的翰林院庶吉士张居正向嘉靖皇帝上《论时政疏》,提出改革政治的主张。《论时政疏》列举了当时政治危机中最迫切的宗室、人才、官吏、外患、财政五大问题。其中关于人才问题,张居正指出:“才者,材也,养之贵素,使之贵器。”

说解

人才是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根基,从古至今,重视人才培养的朝代都能兴旺发达,反之则没落衰颓。张居正的这一思想,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具有深远的意义。“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精心培养专业人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把发现、培养、善用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为青年人才施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

说解者彭智发(学者、书法教师)

二、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用典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广大院士要勇攀科学高峰,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努力探索科学前沿,发现和解决新的科学问题,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开辟新的领域和方向,形成新的前沿学派。

善于学习者会深刻地认识到事物的真知、真理,善于实践者会很好地解决事物的难点、难题。

出处

这句话出自《荀子·大略》。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和屈原被称为辞赋之祖。李斯、韩非、张苍三位名家均出自荀子门下。

说解

要做到“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就要“学而不厌”,广观博览,不断努力学习,积足知识储备,提高和升华自我。同时,还应学以致用,迎难而上,恒心笃行。进而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实践中,攻克难关,建功立业。善学者,事竟成;善行者,事必成。

说解者赵国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怎么吃能提高免疫力?四机构权威提示来了

下一篇:为什么日本文化对我们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2-6 01:03 , Processed in 0.214384 second(s), 5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