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列子》:活用典故,生动诠释

2022-5-17 22:37| 发布者: uvpkshnxbjnwcs| 查看: 2317| 评论: 1

这里是默认签名


有一则寓言叫“愚公移山”,这则寓言随着毛主席的传播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闭幕词中,毛主席以他特有的生动、形象、通俗晓畅的语言讲述了这个寓言: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


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


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


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


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这则寓言出自《列子》。


毛主席无疑读过《列子》这本书,对其内容是十分熟悉的。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列御寇撰。其生卒年月不可考,大约比庄子早些。在《庄子》中多次称道列子,还专有《列御寇》一篇。《汉书 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的使用来看,可能是晋人的作品。这八篇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共计134则。


列子的学说近于庄周,文中有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愚公移山”即为《汤问》中的一则。《列子》中的“两小儿辩日”、“歧路亡羊”、“纪昌学射”等寓言,都颇有教育意义,流传甚广。


对《列子 汤问》中的“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毛主席非常熟悉。仅据有文字可查的记录来看,1938年、1939年在“抗大”、陕北公学等学校的讲演中,毛主席不下五次讲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以此来说明对革命事业应抱有必胜信念。


如1939年1月28日在延安清凉山“抗大”第五期开学典礼上的讲演中,毛主席说:


我们是长期抗战,现在同志们都没有长胡子,等长了胡子了,抗战还未胜利,就交枪给儿子,儿子长胡子了,就交枪给儿子的儿子,这样下去,何愁抗战不胜,建国不成?这个道理是古时候一个老头儿发明的,我们打日本,也是这条道理。


因此,在1945年党的“七大”闭幕会上,毛主席以“愚公移山”为题发表演讲,并非偶然。


1945年,中国的历史面临一次伟大的转折。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政治路线。
为了更鲜明生动地解释和理解这一路线,毛主席在大会闭幕词中详细讲述“愚公移山”,以之阐明我党实行民主革命直到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念,借此启发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觉悟。他引述这一寓言时,绝非原封不动地照搬。他在解释中,发挥了它的积极因素,补充了不足之处,改造了消极成分,特别赋予了全新的革命内容。他把愚公精神从人们向大自然作斗争的领域推进到社会阶级斗争的领域。


在毛主席的论述中,“愚公移山”的象征指称是相当明显的。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二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九旬老人及其家人挖山不止——中国共产党的斗争;上帝及神话传说中夸娥氏两个有巨力的儿子——人民大众。
从斗争对象、历史任务到革命者的意志、信念和力量来源,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恰当的对应结构。这是对这则寓言故事的非常巧妙又非常成功的理解和引申。


1964年3月24日,在同薄一波的谈话中,说到要多读书时,毛主席又提到:愚公移山,是有道理的,在一百万年或者几百万年以内,山是可以平的。愚公说得对,他死后有他的儿子,子子孙孙一直发展下去,而山不增高,总有被铲平的一天。



毛主席不信上帝,但他却时不时谈论上帝。他特别喜欢把人民大众喻为上帝。
即使到晚年,也是这样。1975年10月8日会见南斯拉夫外宾时就径直说:“人民就是上帝。”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毛主席的一个重要思想: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个“上帝”,我们的事业就会无往不胜;只要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是为绝大多数人民大众谋利益的,我们就会感动这个“上帝”,就会团结这个“上帝”,并依靠“上帝”去搬掉各式各样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大山”,使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毛主席的文章中,还活用过《列子》中的“千变万化”、“杞人忧天”这两个成语典故。


“千变万化”出于《列子 汤问》。


西周时,有一次,远方给周穆王献来一位能工巧匠,名叫偃师。穆王问他有什么本领,偃师回答说,他已经造出了一些东西,想请大王先看一看。穆王让他改日再来。第二天,偃师拜见穆王,并把他所造的能歌善舞的假人一起带了来,穆王很惊奇地看着这些能歌善舞的假人。于是,这些假人在偃师的操纵下开始了活动。他们合乎旋律地唱歌,有节奏地跳舞,真是“千变万化,惟意所适”。“千变万化”用来形容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毛主席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


这种神话中的(还有童话中的)千变万化的故事,虽然因为它们想象出人们征服自然力等等,而能够吸引人们的喜欢,并且最好的神话具有“永久的魅力”(马克思),但神话并不是根据具体的矛盾之一定的条件而构成的,所以它们并不是现实之科学的反映。



毛主席在这里用“千变万化”形容神话故事的丰富多彩和它们纷繁复杂的变化。


“杞人忧天”典出《列子天瑞》: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即杞国有一个人,总是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无寄身之地,竟愁得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下。


唐代李白《梁甫吟》中运用了这一典故,有“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的诗句。意思是,唐玄宗看不见他的一片赤诚之心,使他在政治上遭到排挤,但他还像杞国人怕天塌下来一样,关心着国事。后人用“杞人忧天”比喻那种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毛主席曾在一次讲话中说:



我们有些同志,就有那么一些怕,又怕房子塌下来,又怕天塌下来。从古以来,只有“杞人忧天”,就是那个河南人怕天塌下来。除了他以外,从来就没有人怕天塌下来的。


毛主席借用“杞人忧天”一语说明,群众的绝大多数是拥护党的。怕群众是没有道理的,担心天下大乱,就像“杞人忧天”一样是没有根据的。
从以上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对这些典故都很熟系,还能活用这些典故,毛主席不断地阅读书籍,充实自己,这一点我们要认真学习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和气生财(民间故事)

下一篇:「列子」杞人忧天、九方皋相马、纪昌学箭,篇篇都是传世精品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1-16 04:42 , Processed in 0.228111 second(s), 5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