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吃苦岁月

2022-5-15 23:28| 发布者: unaa2k955plbal| 查看: 2531| 评论: 5

这里是默认签名
难忘吃苦岁月
作者:十里荷香





前些日子回山东老家,见到了我们家的邻居大婶。她是我下生时的接生婆,也是给我打口(吃第一口奶)的人,年近九十岁的老人了,还能干家务活。
她见到我拉着手亲切地说:孩子,给你接生时我就跟您娘说,你的哭声像个男孩,身上还带着一个痣,是送子观音送来的娃,长大后一定有出息。看看,被我说中了吧!小时候吃那么多苦,受那么多罪,现在好了。听说你在北京住紫禁城旁边,你在那里天天都吃什么好东西啊?
天天吃小豆腐和煎饼啊。我告诉老人,我小时候最盼望吃到的是煎饼卷大葱,就着自己做的小豆腐(豆沫子)。
老人听了一怔,然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嗯,口味不改,还爱吃这东西,我认为你现在吃山珍海味呢!
老人的话,把我的思绪带到了不堪回首的少儿生活,那可真是吃尽人间苦中苦啊!


1
那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沂蒙山区瓮石山脚下一个小山村的农家院落里,传出一声声特别清脆响亮的婴儿哭啼,我有幸降临人间。
那时我们村特别贫困,家家户户都吃不饱穿不暖。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生了我坐月子,不仅没人伺候,连饭也吃不饱,每天只是喝点小米粥维持生活。母亲吃不好,哪有多少奶水给孩子吃。
我一生下来就像男孩,个大、声大、能吃、能闹,大家叫我假小子,母亲的奶水不够吃,小孩饿了,不会说话,只能使劲地哭闹,以期盼大人的照顾。那时候没有牛奶、奶粉,也没有营养品,有时母亲看我哭得太可怜,就给我冲点红糖水喝,补充一下营养。
母亲思想先进、工作积极,是全县的劳动模范。我刚满月,她就把我一个人放在家里,白天到队里的田地参加集体劳动,夜晚到识字班当老师。早晨给孩子吃一次奶,中午才能回家给孩子吃一次奶,到晚上再吃一次,一天吃三次奶,别的时间就让一个刚出生30多天的孩子孤伶伶地躺在家里的大床上,饿了、喝了、拉了、尿了,没有人来管。





孩子的本能就是用哭声来求救。然而,哭声再大也没人听见,孩子只能饿了就哭,哭累了就睡,睡醒了再哭。没奶吃、没水喝饥饿的滋味难以形容,孩子哭得死去活来,手舞足蹈,到处乱窜,把铺的小被和尿布都蹬跑了,床上铺的是芦苇编织的席子。两只小脚在芦苇席上面使劲蹬来蹬去,小脚跟先是磨去了皮,再是磨去了肉,血肉模糊,鲜血直流,等母亲回来看到,两只小脚跟已经磨去了一半,母亲心痛地抱着我哭了。
后来,母亲再出门干活时,就把我的小脚包上厚厚的布子,以免再磨着。但是我的脚后跟只剩下了一半,时至今日,也没有恢复。
2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长到一岁多了。一岁多的小孩,走路蹒跚,牙牙学语,刚会说话,还不记事儿。后来母亲经常提起那时的事儿,她每次把热气腾腾的锅盖打开,我看见黄黑两色的窝窝头就抢先说,我吃黑的,我吃黑的。
母亲含泪拿一个地瓜面做的黑窝窝头递到我的手里。我下意识地咬一口,眼睛还是紧紧盯着锅里用玉米面做的黄窝窝头久久不愿移开。
在那靠天吃饭的年代,我们小山村,山岭薄地石头当粪,风调雨顺还好,细粮有点收成,小麦每年人均分十斤八斤,平时压根没有吃细粮的奢望,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饺子,遇上旱涝天气,小麦基本无收,五谷杂粮、玉米产量很低。主粮是地瓜、地瓜叶、地瓜梗。
平时母亲做饭,锅里都做两种颜色的窝窝头。一种是用地瓜面做得黑色窝窝头,一种是用玉米面做得黄色窝窝头。黄色玉米面窝窝头给爷爷奶奶吃,其他人吃黑色地瓜面窝窝头。
开始吃饭时看到锅里有黄的我就要吃,母亲舍不得给,我就哭闹。母亲抱起我来说,好孩子听话不哭,那黄的是给爷爷奶奶吃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还要出去干活,小孩子不能吃那个,黑的甜好吃。边说着,边拿一个黑窝窝头给我吃。
一岁多的孩子,哪懂母亲的话。自己就是看着那黄的好吃,把母亲给的黑窝窝头顺手扔到地上,哭着闹着要那黄的窝窝头吃。
母亲一看我把黑窝窝头扔到了地上,又哭闹不止,便气不打一处来,扬起巴掌就朝我小小屁股上打了下去。
打在孩子身上,疼在娘的心里,孩子要吃黄玉米面窝窝头也没错,那时生活条件所逼,处于无奈,照顾老人要紧,母亲边打边流泪,我看见母亲生气又难过的样子,好像明白了娘的心思,就边哭边说:娘,娘,别打了,别打了,我吃黑的,我吃黑的!





母亲停下了手,把我扔到地上的黑窝窝头捡起来,吹了吹尘土递给我。我一边哭着,一边慢慢把它吃了下去。从此以后每打开锅盖,虽然心里还是想吃黄的,馋得流口水,但是想起娘说的黄玉米窝窝头是给爷爷奶奶吃的,我就喊“我吃黑的,我吃黑的”。
后来慢慢懂事了,我才知道母亲为难之处。在当时生活困境下,家里那点粮食,顾了老的就顾不了小的。敬老比爱幼更为重要。家里有好吃的、好穿的,都是先给老人,孩子排在第二位,这是我们家的传统。


3
我长到三四岁赶上了大协作、大炼钢铁年代,各家的铁锅、铁盆、铁鏊子等铁的用具都献给集体炼钢铁了,各家各户的粮食也都交到集体吃公共大食堂,吃饭按定量分。大人孩子每天吃地瓜面加淀粉做的窝窝头(淀粉是用玉米骨头做的)、煮地瓜、煮南瓜等,只要药不死人的东西都吃。
那时的小孩都上托儿所,当然不像现在的幼儿园,其实就是找一个空闲房子把孩子们拦着里头别跑了,有一个大人看着孩子们不打仗就行。孩子天真活泼,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想玩啥就玩啥,无人管束,就是天天饿肚子。要是每天能吃上饱饭,那该多好啊。
有一次我从托儿所回家,在路上碰到奶奶端着瓢去推碾。饥肠辘辘的我看见奶奶端着半瓢生玉米粒特别想吃。我围着奶奶转来转去,就问奶奶你端着啥,给我看看好吗?
奶奶头也不回说,没有什么好看的。奶奶继续走,我紧跟在后边说,奶奶你端得是不是玉米粒啊?玉米粒好不好吃啊?
奶奶当然看出我的心思。可这玉米粒来之不易啊,是爷爷在大山沟里垦荒地种了点玉米,多数都旱死了,仅剩下几颗,掰来做给爷爷吃,补补身体,爷爷都饿得两腿浮肿,走不动路了,真是舍不得给别人啊!
到了碾坊,我灵机一动说,奶奶,我帮你推碾吧。说着,我就抱起了碾棍。边推着碾,边盯着碾盘上的玉米粒看,直咽唾沫。奶奶看我特想吃的样子,就问我你想吃吗?





我想起了母亲的话,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母亲从小教育我们,不要随便向人要东西吃,不能吃零食,再好吃的东西也要先老后小,不抢先吃。
奶奶看着我不敢说,就抓起一把对我说,你拿去尝尝好不好吃。
我双手接过生玉米粒来,迫不及待吃了一粒,太香了,真好吃!俗话说“饥了吃着甜如蜜,饱了吃着蜜不甜”。我边吃边高兴地又蹦又跳,赶紧跑到小朋友群里,显耀自己能吃上玉米粒了。
自己嘎嘣嘎嘣一粒一粒嚼着,那好吃的滋味难以形容!小伙伴们看着我吃的香劲儿,都馋得流口水,我看他们馋的可怜,就拿出玉米粒来一起吃。小朋友吃玉米粒的高兴劲儿,胜似现在吃巧克力豆。
长大以后,我回想起儿时吃生玉米粒的兴奋心情。蓦然觉得,人的幸福其实不在于物质的极大富有,而在于内心的感觉。只要内心满怀寄托和希望,再苦再难的生活,也能品咂出甜蜜的滋味来。


4


转眼间,我到了上学年龄。小伙伴都乐颠颠报名去了。我对母亲说,我也想报名。
母亲叹了口气说,你去上学了,谁来照看你的弟弟、妹妹?
望着母亲为难的表情,我眼里的泪珠夺眶而出,哗啦啦砸到脚面子上,极不情愿地点点头,打消了报名的念头。
母亲这一生真不容易。父亲建国前就参加了革命工作,一心扑在工作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年到头很少回家。我小的时候,对父亲没有什么印象。家中大事小事,都是母亲一人承担,里里外外一把手,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从不扯父亲的后腿。这种情势下,就苦了母亲和我这个当儿女的。我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几乎没有童年,自打记事起,就被当大人使唤。
我是家里最大的女孩,哥哥比我大五岁,那时农村重男轻女,哥哥上学家里全力支持,他上学住校,帮不上家里什么忙。妹妹下生后,我才四岁,照看妹妹重任就落在了我肩上。有了弟弟后,家里的营生就更难了。母亲白天出去干集体的农活,晚上回来还要加班给我们做吃、做穿。那时一切都靠手工,吃的穿的没有地方去买。母亲为了我们一家人的吃穿生计,从未睡过一个囫囵觉。我作为母亲的帮手,白天照看弟弟妹妹,晚上还要跟着母亲推碾推磨,经常推着推着就抱着碾棍磨辊睡着了。
有一次推完煎饼糊子,母亲要打夜班摊煎饼,就叫我哄着弟弟睡觉。因为太累了,我嘴里还喊着“嗷嗷嗷”哄弟弟睡觉的催眠声音,自己早就睡着了。弟弟睡醒一蹬腾从床上掉到了地下,跌得“哇哇”大哭,我嘴里还无意识地喊着“嗷嗷嗷”……母亲觉得不对劲,顺着哭声回屋一看,我在床上还做着哄弟弟睡觉的动作,弟弟却在地下躺着哭。母亲一巴掌把我拍醒,我还懵懵懂懂地问“怎么了?”现在也想象不出来,小时候的辛苦是怎么熬过来的。
我不能去上学,看着小同伴们一个个背着书包往学校走去,真是心急火燎。我要上学的强烈欲望,驱使我天天背着弟弟、领着妹妹到学校的门口旁边,偷偷地听老师讲,两年的时间我从来没有间断过。



老师看着我天天背着孩子在学校门口,就问我说,你这么大了,应该报名上学了,你愿意上学吗?我说我愿意上。就把我家里的情况和老师讲了。
老师想了想说,家里确实离不开你,你可以上半工半读或夜校啊。听了老师的话,我先抱着弟弟去了夜校识字班。夜校识字班是不论年龄大小的,只要想学日常用字的,就可以上。我上识字班的第一天,老师教的两个字是“花鞋”,这两个字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夜校识字班办了一年就停办了。第二年又到了上学报名的时节。这天,我和母亲推磨磨麦子,看着小伙伴们都去报名,就趁着母亲箩面的空当儿,我偷偷跑到学校报了名。
回来后母亲问我干什么去了,我说想上学报名去了。母亲说,不是不让你上学,而是实在没有办法,我想等你哥中学毕业后再让你上学。我想,哥哥中学毕业我年龄多大了,哪还有机会上学啊!
我就对母亲哀求说,我带着弟弟去上学,我报的是半工半读班,我每天上半天学,半天在家里帮您干活。母亲听了,长叹了一口气,也就没有再说什么。
到了上学时,要准备本子、铅笔、石板、石笔,还要交钱买书。我知道家里困难,父亲当时在外工作每月才30多元钱,还要给爷爷奶奶,还要供应哥哥上学,母亲手里真的没有多少钱。我担心向家里要钱,母亲再不让我上学了怎么办?我就到村头西河的垃圾堆里捡人家砸破的瓦盆片当石板,捡学生扔掉的破石板,用尖石头割开磨长大条当石笔;捡人家学生不用的铅笔头自己用。第一年上学没有钱买书,我就和同桌同学看一本书。



到了第二年,我就自己动手挣钱了。冬天早起端着个破瓢到处拾鸡屎,攒够一定数量卖给生产队;春天到山坡上去刨丹参、远志等中草药,夏天撸槐米、秋天采摘酸枣仁等,卖给收购站,每次三分五分、一毛两毛,积少成多,上学所需的课本、作业本、纸笔费用没向家里要一分钱。半工半读班,不学数学,不学拼音,只学认字,和整日班学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就是这样,我带着弟弟上了两年,半工半读班又停办了。没学上的困境再次出现在眼前。
怎么办?老师问我上不上整日班?我毫不犹豫报了名。因为我心里明镜似的,不上整日班,我就彻底失学了,我不甘心啊!
我报名回家,母亲听说了后还是不愿意我去上学。但是她这次并没有硬挡着。那时弟弟、妹妹都长大点了,自己可以在家玩了。开学时我没敢向母亲要钱交学费,自己从劳动攒的私房钱拿了一元交了学费,开始了我正常上学的道路。别的同学都从一年级重新学起,因为我学习成绩好,老师让我直接跳到四年级学习。我很珍惜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我刻苦学习,在班里一直考试成绩第一。
        人生有许多坎,的确非常难迈。迈得过去迈不过去,其实全在于自己。        童年我要上学的梦想如此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就是到了我的少年时代也没有多大改观。我正儿八经上了两年学便升到初中。我在初中上学,其实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母亲长期劳累和营养不良,患上了神经性头痛和胃痛,每次犯病都是疼痛难忍,用头碰墙。只要是犯了病,我就要请假照顾母亲。有的同学攀比说我请假老师批准,他们请假为什么不批呢?老师介绍了我家的困难情况,还说她不来上课能考满分,你们行吗?后来,同学们都理解了。
转眼就是初中毕业了。毕业考试我依旧是全班第一,很有信心能够上高中。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那时上高中由大队党支部推荐。我爷爷因为被错划为地主成分,虽然是冤假错案,当时还没有平反,我受到牵连,大队不让我去上高中。高中校长看到我的考试成绩后,先后三次来大队要我,大队就是不放。校长无可奈何地说摇摇头说,这么好的学生太可惜了!
毕业回家那天,我得知了不能继续上学的噩耗!我悲痛欲绝,泣不成声:“我要上学,我要上学!”的呐喊声在整个学校回荡,老师和同学们都因为我没能够上高中而感到惋惜,在我的痛哭声中流泪相送……
我要上学的梦就这样结束了。我踉踉跄跄在女同学们的护送下回到家里,见到母亲放声大哭不止……母亲陪我一起伤心流泪,不住地安慰我说,孩子,别哭了,这就是命啊!
什么命啊?!在我的内心深处从不任凭命运的摆布!我要上学的梦想始终激励着我。没有机会在学校上学,我可以自学。我的大专、大学文凭和会计师职称,都是工作以后靠自学取得的,这当然是后话了。

来源:鸡鸣书屋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古诗词里,人生处处见哲理

下一篇:“70后”省委办公厅主任 教你如何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2 17:34 , Processed in 0.235564 second(s), 5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