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刘和刚:农民父亲的残缺双手,一直激励我奋斗

2021-10-12 20:1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095| 评论: 16

PS:某些公号,请别抄袭我,我也发公号



刘和刚

2020年春天,新型冠状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肆虐,德艺双馨的著名青年男高音歌唱家刘和刚,以实际行动支援祖国抗疫。

他不仅录制小视频为家乡放歌,祝家乡早日战胜疫情。而且他还联手3家爱心企业,共同捐款110万元。刘和刚还捐了2000箱天然苏打水,价值30万多元。他的爱心,引来了网友的如潮点赞。

刘和刚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歌唱家,为培养他成才,农民父亲痛失两根手指。父亲的残手,是刘和刚一辈子的痛,也一直激励他拼搏……
01

刘和刚祖籍山东省巨野县,1977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永勤乡立功村二队。父亲刘滋溪、母亲伊艳芹都是地道朴实的农民。刘和刚上面有两个姐姐,他在家里排行最小。



刘和刚父母

因家里孩子多,刘和刚自幼尝透了贫穷的滋味。他小学五年级时,母亲患上了严重的腰椎结核,疼得整夜睡不着,呻吟声邻居都能清晰听得见。

村里的赤脚医生让她去城里做手术。一听说手术费不下5000元,且一两年不能干重活,伊艳芹放弃了,选择在家吃药保守治疗。

那时伊艳芹整天躺在床上,刘和刚与姐姐年纪小,家里的农活全压在刘滋溪身上。他天不亮就出去干农活,中午也不回家,刘和刚去地里给父亲送饭。

好几次,刘和刚看见父亲饭还没吃完,就疲惫地靠着麦秸秆睡着了。这个农家少年,站在父亲身边悄悄抹眼泪。

伊艳芹在床上躺了1年后,腰椎和胯部都错位了,腰直不起来。刘滋溪学会了给妻子注射青霉素,伊艳芹腰部全是密密麻麻的针眼,后来连药水都难推进去了。



青年刘和刚

刘和刚每次去家里拿生活费,都要悄悄抽出50元,放到母亲的枕头底下,然后含泪回到学校。

为帮丈夫减轻负担,伊艳芹病情稍有好转,就挣扎着去地里干农活。她靠两个膝盖在地里“跪行”,手里拿着铲子除草。尽管膝盖上面绑着布,但还是经常磨破,渗出丝丝血迹。

回到家,她又整个人趴在灶台边做饭。她一手撑地,一手拿着瓢,吃力地挺着身子往锅里加水,额前的头发都被汗水濡湿了。这一幕幕让刘和刚不忍卒看,他经常躲在院子里哭。

刘滋溪和伊艳芹都有一副好嗓子,因为出身和时代原因,没能走上歌唱道路。刘和刚遗传了父母优良的歌唱天赋,有一副金嗓子。

1992年,刘和刚初中毕业了。刘滋溪得知黑龙江省艺校松花江地区分校招生,便带着儿子赶到尚志市报考。刘滋溪人生地不熟,带着儿子辗转大半天才找到学校。



刘滋溪夫妇

哪知招生工作两天前就结束了。刘滋溪不甘心,带着儿子来到当地文化局局长曲敏的办公室。这个朴实善良的农民父亲,小心翼翼地讲述了儿子对歌唱的热爱,及父子俩来这里报考的艰辛。

他哀求道:“请你听我儿子唱几句,如果觉得他还行,我带他明年再来看。要是他不行,我们明年就不来了。”

曲敏被刘滋溪深沉的父爱感动了,特意组织老师对刘和刚进行考试。当时他唱的是蒋大为的《骏马奔驰保边疆》。歌还没唱完,老师就决定破格录取他。父子俩抱头痛哭。
02

15岁的刘和刚离开农村,独自来尚志市求学。当时他学的是东北地方戏表演专业。

入学不久,刘和刚练习翻跟头时,不幸摔伤了腰椎,在床上足足躺了1个月,心里满是悲凉和绝望。



刘和刚

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风雨飘摇。父亲每天下地前,都会来到刘和刚的床边说:“儿子,你要坚强起来,咱们这个家不能再出事了。”

母亲每天给刘和刚播放蒋大为演唱的《敢问路在何方》。励志的歌声,父母在地里劳作的辛苦,激发了刘和刚骨子里的倔强。

一个月后,他奇迹般地站起来了。因身体原因,刘和刚在艺校改学唱歌。

1993年暑假,刘和刚放学回家,发现父亲的左手缠着绷带,便询问原由。父亲轻描淡写地说:“一点小伤,不要紧。”

刘和刚从母亲那里得知,原来父亲在地里干农活时,左手小指不慎被拖拉机挤断了。去城里的医院治疗,完全可以保住小指,可父亲舍不得2000多元医药费。

担心伤口感染引发败血症,刘滋溪在没有打麻药的情况下,让村里的赤脚医生,用消过毒的钢锯条,生生将小指锯下来了。



刘和刚在家里干活

这个夜晚,刘和刚长大了。那个暑假,他发了疯似地帮父母干活。家里的墙壁坏了,他用泥巴和上麦秆,重新抹了一遍。

家里刚打的40麻袋麦子,他每天一袋袋扛到院子里,摊开暴晒。傍晚再一袋袋扛回家,汗水泪水在他脸上淌成小河。

雪上加霜的是,1年后父亲在地里犁田时,右手的小指又被沉重的犁具压得粉碎。父亲的10根手指,只剩下了8根,两只手都残了。这成了刘和刚心里不可触摸的痛。

为帮父母减轻负担,刘和刚偷偷去尚志市的歌厅唱歌。晚上等老师查完夜后,他悄悄翻墙出去。每晚在歌厅唱5首歌,可以挣15元。凌晨时分,刘和刚再偷偷翻过围墙回宿舍。

只是这样的机会不是每晚都有,刘和刚一个星期只能唱两三个晚上。当刘和刚积攒了150元钱时,他兴奋地赶回家,准备交给父母补贴家用。



刘和刚与父母

当时东北正是秋收季节,院子里堵满了稻谷。因连续下雨,有的稻谷已开始发霉。父母坐在台阶上,满脸哀愁和泪水。

刘和刚将150元交给母亲,说:“爸爸妈妈,以后我能挣钱帮你们减轻负担了。”父亲警觉地问:“你这钱怎么来的?”刘和刚如实讲述了晚上去歌厅唱歌的经过。

父亲突然大发雷霆:“你晚上唱歌,白天哪有精力学习?一个人夜里去外边,多不安全?以后再去歌厅唱歌,我打断你的腿!”

03

刘和刚委屈地流泪了。父亲觉得自己过分了,将儿子揽进怀里,说:“孩子,你虽是农家子弟,但要有更高的追求。爸爸妈妈希望你能像李双江老师一样,唱出东北,唱到全国去。”



就在那一刻,刘和刚有了更高的追求,不能满足于在歌厅里唱歌,要寻找更广阔的人生舞台!

在艺校老师介绍下,1994年秋天,刘和刚拜黑龙江著名的声乐教授杨博亚为师。每到星期天,刘和刚5点就起床了。他带着几个馒头和一瓶凉开水,从尚志市坐4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赶到哈尔滨。

刘和刚跟着杨老师学3个小时声乐,学习结束,他舍不得在哈尔滨吃中饭,又坐长途车返回学校。

刘和刚上一次课的学费是25元,加上往返车费,一天开销不下40元。因经济负担太重,他学了一个月后,便由每周1次改为两周1次,后来改为每月学1次。



杨教授生气了,将刘和刚的音乐课本扔在地上,狠狠将他数落了一顿。刘和刚含泪讲述了自己经济的困窘。

杨教授震惊了,以后不再收他的学费。上完课,杨教授还留刘和刚在家里吃中饭。

1995年,刘和刚从艺校毕业了,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留校任教。他生活节俭,将微薄的工资全积攒起来,交给父母补贴家用。有儿子养家,刘滋溪夫妇的负担减轻了许多。

1997年,杨博亚教授得知解放军艺术学院招生,鼓励刘和刚报考。他婉拒道:“家里经济不允许,我现在只想帮父母养家。”

杨教授说:“你是难得的音乐天才,应该有更高的追求,要是被贫穷埋没,就太可惜了。”刘和刚很是纠结。父亲得知后,与母亲坚决支持刘和刚报考解放军艺术学院。



刘和刚与父母

刘滋溪说:“我和你妈愿卖耕牛、余粮替你凑报考费。”刘和刚于心不忍。关键时刻,杨博亚教授交给他5000元:“这笔钱算我借给你的,你什么时候有了什么时候还。这辈子有这辈子还。”刘和刚流着泪收下了老师的滚烫爱心。
04

1997年3月,刘和刚赶往北京参加考试,获得了男高音第一名。系主任李双江建议刘和刚:“你也去报考其他音乐学院,这样机会能多一些。”

刘和刚如实讲述自己困窘的家境:“其他音乐学院的费用我无法承受,如果考不上军艺,我就回老家了。”



刘和刚与恩师孟玲

李双江也是从贫穷家庭走出来的,能理解刘和刚的苦衷。他说:“你安心回家准备文化考试,只要高考成绩超过180分,我就向总政打一份报告,将你特招入学。”

那一年,军艺声乐系只在全国招6名学员,刘和刚以优异成绩顺利被录取。孟玲教授将刘和刚当儿子,既精心指导他声乐,又给病中的他送饭送水,周末陪着他加练。

有时,孟教授还带着刘和刚去向名家求教。自己一路走来,遇到了太多的好心人,刘和刚心里充满了感恩。

入学不久,刘和刚就开始报考空政文工团。考了4次后,他终于在2001年大学毕业时,被空政文工团录取。



2003年,刘和刚首次登上央视春晚,与6位演员演唱《欢聚一堂》。他3次参加央视“青歌赛”,前两次夺得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

2006年,他第三次参加央视“青歌赛”,夺得了专业组民族唱法金奖,且总分达到了100.1分,至今无人超越。刘和刚也赢得了“青歌小王子”的美誉。

在这届“青歌赛”上,刘和刚演唱自己的原创歌曲《父亲》。想起父亲一路培养自己的艰辛,想起父亲两只残缺的手掌,刘和刚唱得格外动情,眼里涌满泪水。

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也听得热泪盈眶。《父亲》成了刘和刚最知名的代表作之一,他也因为这届“青歌赛”一举成名!

特殊的长大背景,让刘和刚格外注重亲情,他的歌大多是歌颂亲情,歌颂父母。2012年,刘和刚专门请人写了一首歌颂母爱的歌曲,名字就叫《母亲》。



此后每年央视春晚剧组成立时,他都会将这首歌寄过去,希望能在除夕之夜奉献给全球华人。

2015年央视春晚,总导演哈文终于选中了这首歌。《母亲》在春晚推出后,又成了刘和刚的另一首代表作。好多中老年歌迷,在感情上将刘和刚当儿子,媒体将他称为“亲情歌手”。

这年秋天,刘和刚的《最美》个人演唱会在西安、石家庄举行。他全程采用电声乐队伴奏,开创了民歌演唱会先河。

2016年春节过后,《最美》在齐齐哈尔、深圳、天津、广州等城市,开展全国巡回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
05

与此同时,刘和刚还10多次参加央视春晚,由合唱发展为独唱,长大为德艺双馨、家喻户晓的男高音歌唱家。儿子的成功,是对刘滋溪、伊艳芹这对农民夫妇最好的回馈。



战扬

刘和刚2010年1月就结婚了,妻子是世界小姐战扬,在北京一所中学教音乐。

2012年9月17日,夫妇俩诞下了儿子刘木轩。刘滋溪和伊艳芹来北京看望孙子,刘和刚对妻子说:“爸妈为了培养我和姐姐,吃了很多苦,我不忍再让他们来家里当免费保姆。”

战扬也是善良、有孝心的女子,说:“那当然,家里有阿姨呢。”刘滋溪夫妇住在儿子家,每天想找点事做,战扬就说:“爸爸妈妈,你们上了年纪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我与和刚就知足了。”

战扬像女儿一样待公婆,二老喜欢吃什么糕点、水果,她每隔两天就买回家。家里的饮食,也以公婆的喜好为主。



刘和刚与妻子

她还给公公买加厚羽绒服,给婆婆买棉鞋和围巾。刘滋溪夫妇逢人就说:“我这个儿媳,与女儿没什么区别。”

刘和刚和妻子本来想让父母在北京养老,但刘滋溪夫妇离不开故土。于是小两口专门在家里安排了一间房子,刘滋溪夫妇什么时候来住都行。

在儿子儿媳孝心滋润下,刘滋溪和伊艳芹在黑龙江生活一段时间,又在北京生活一段时间,日子每一天都是新的。



战扬与宝宝

老两口虽是农民,但晚年生活有质量,不输城里的退休老人。尽管如此,刘滋溪夫妇依然保持农民简朴的生活作风,对吃穿没什么讲究,出门舍不得打车,依然挤公交。

刘和刚爱父母,也爱自己的家乡。到2020年,他为村里修了水泥路,还在路的两边安上了路灯。

为丰富老人的文化娱乐生活,刘和刚还出资为村里修建了文化广场。村里的水井年久失修,电气设备老化了,刘和刚都出钱维修。

连乡亲们的耕牛丢了,刘和刚都会请当地的朋友帮忙寻找。要是找不到,他就出资再买一头送给乡亲。

大家都称赞刘滋溪夫妇生了一个好儿子。



刘和刚与父母

刘滋溪、伊艳芹这对农民夫妇,含辛茹苦将儿子培养成才;当他们老了,刘和刚又支撑起他们的晚年,让双亲过上了体面、有尊严的生活。两代人互相付出,互相成全,谱写了一曲催人泪下的亲情之歌!

-END-

原创不易,欢迎点赞关注!
全局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重温那些勤俭节约的故事

下一篇:残障励志人物:霍金——天才出自勤奋,有志者事竟成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1-16 02:02 , Processed in 0.265154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