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大禹治洪水,石井锁蛟龙

2022-5-15 13:03| 发布者: h5kfj9kh9e| 查看: 2556| 评论: 4

这里是默认签名
河南郑州地区遭受了千年难得一遇的暴雨,导致平原变成沼泽,上万百姓不得不含泪离家避险。

好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地纷纷开展了各种援助活动,支援当地的灾后重建工作。然而大灾面前追溯历史,暴雨洪水肆虐了千年,古人是如何战胜大自然的呢?




站在民间文化的角度,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大禹治洪水,石井锁蛟龙”的民间故事。

相传,在很早很早以前,河南是华夏文化的起源地,境内的黄河和淮河这两条河流被视为母亲河,灌溉周边良田,养育着上万百姓。

然而相比黄河,淮河的河道变化无常,时常泛滥成灾,导致庄稼地颗粒无收,大量种植田被荒弃为废田,两岸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生命也没有保障。

上古时期,淮河发洪水,鲧从天宫取来了息壤,撒入水里立刻堆积成山,筑成高高的河堤,以此阻挡肆虐的洪水。




河堤虽然挡得住汹涌的洪水,但只堵不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相反那些没有息壤封堵的地方,反而遭受了更大的自然灾害。

为此,当时的首领舜一怒之下,把鲧杀了,让鲧的儿子大禹接任工作,继续治水。

大禹吸取父亲失败的教训,把重点放在疏通河流方面,一心想疏通天下河流,将肆虐的淮河水引到汪洋大海里去,为百姓彻底解除苦难。

大禹带领着一队人马信心百倍来到了淮河的发源地桐柏山,然而没干几天,就发现有河里有妖怪作怪捣乱,使治水工程无法进行下去。




无奈之下,大禹只好先停下治水工程,安排人打听妖怪的底细。

这一调查不要紧,原来这个水妖原来是一条大蛟龙,名字叫无支祁,自称淮涡水神,就住在淮源水中,自恃法力高强,根本不愿配合治水,反而处处为难。

弄清了真相,大禹下定决心降服蛟龙,为民除害,他首先找来名匠打造神器“定海神针”,派他的外甥庚辰,手拿“定海神针”去和蛟龙无支祁交战。

双方打得天昏地暗,斗了三天三夜,庚辰终于擒住了蛟龙,献给了大禹。

大禹把大蛟龙用铁锁链锁起来,丢到一口深井里,另一头则拴在石柱上,旁边盖上了一个亭子,石柱上刻上“禹王锁蛟井”五个大字。




大禹把无支祁锁进井后,无支祁心里不服气,还想着将来某一天逃出深井,继续作威作福。于是问大禹说:“你今日把我锁起来,啥时候我才能出来?”

大禹想了想,无支祁毕竟是神兽,也不可能锁住它一辈子,但也不能轻易放出来祸害人间。于是找了个借口,指着桐柏山上的映山红说:“想出来可以,但要等到这个石柱子上开出了同样的红花,你才能出来。”

无支祁信以为真,老老实实呆着石井里,等待石柱开花。可时间一年一年过去了,石柱上一直没有开花,无支祁只好继续呆在井里。




时间一晃,到了清朝末年。

有一天,有两个衙役押人途径桐柏山,又累又热,于是坐在井边,靠着石柱子休息。

一个差役顺手将官帽摘下来,挂在石柱尖上。井中的无支祁,看见解差帽子上的红缨,误以为是石柱子开了花,顿时心花怒放,“轰隆”一声挣断铁索,腾空而去。惊得所有人目瞪口呆,连连跪地磕头。




从此之后,淮河又年年泛滥成灾,人们倍加怀念当年的大禹。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在井边修建起“禹王庙”,敬他为神。而那口困住蛟龙几千年的石井至今还能看到,还流传下来这么一段“禹王锁蛟井”的民间故事。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

下一篇:党史故事100讲——第二十三讲《敌进我进 敌后抗战》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06:45 , Processed in 0.225289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