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青楼的商界传奇,上海滩风云人物,巾帼英雄董竹君的传奇之路

2022-3-22 17:5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605| 评论: 10

民国时期新文化运动兴起,女性的思想得到解放,地位也开始快速提高。因此而涌现出一大批杰出女性,例如宋氏三姐妹、张爱玲、陆小曼、林徽因等等。不过这些巾帼翘楚大部分都有一个相当不错的家庭出身,是她们后来长大与发展的重要基础。相比之下平民家的女孩子,想要改变命运则难如登天。

但就是在那么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民国却出现了一个女性商界奇才,她不仅出身贫寒,甚至曾被卖到青楼,历经坎坷命运,但靠着坚强的意志和才学成就了一代商业传奇。此人就是名震上海滩的女老板,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董竹君先生。



清末至民国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绝色、非凡一切尽在上海滩。黄浦江西岸的这片码头和弄堂里,卧虎藏龙,风起云涌,演绎出了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大戏。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豪杰。

在鱼龙混杂的上海滩,董竹君绝对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有人将她与清末名妓赛金花相提并论,但也有人认为董竹君才是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甚至更胜男子。

作为几乎跨越一个世纪的上海传奇,董竹君的故事很精彩也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细数。今天我们通过董竹君一生中经历的几件事情,从侧面来看看她是如何在那样的年代里取得如此成就的,我们又能从她身上学到什么。

董竹君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和当时绝大部分的国民一样,她的家庭极为贫寒,父亲是一个黄包车夫,母亲靠给别做佣人补贴家用。



上天并没有给他特殊的照顾,因此她注定要经历一番极度贫困的生活。但反过来说,若非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阅历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所以上天又是非常眷顾她的。

家境贫寒的董竹君一生中最大的幸运便是遇到了一个明事理的父亲。他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黄包车夫,每天靠两条腿争取微薄的收入来养活这个家,但他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让董竹君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最重要的是,董竹君的父亲认为要改变命运只能走读书这条路,并没有因为她是一个女孩而对她失去希望。

在董竹君六岁的时候,父亲便将她送入私塾读书,这对于一个棚户区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父亲的观念是董竹君后来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原因,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很小的时候便会生出萌芽,种子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也不例外。

根据董竹君在《我的一个世纪》这本书的回忆,自从她记事开始心中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这么穷?而有的人家却生活富裕?我们需要怎么样才能过上好日子?



母亲告诉她这穷人的命,是命中注定的,只能这辈子安分守己,积德行善,下辈子才能过好日子。对于这个答案,她心里是不认同的,而父亲给她的答案是读书,只有读书才能改命。

从那以后,读书和学习便成了董竹君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她在学习上特别的用功,成绩一直非常好,据她回忆自己并不是那种特别聪明的孩子,只不过胆子比较大,记忆力比较好而已。

但命运对她的考验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在她12岁那年,疼爱她的父亲突然得了重病,这个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面临崩溃的危险。

因为董竹君生得面容姣好,父母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将她卖到了青楼当歌女,三年后赎回。

懂事的小竹君为了帮助家里渡过危机,在青楼里认真地学习歌舞乐器,她每天都梦想着这三年能尽快结束,回家团聚。

但后来她终于明白,一入青楼深似海,进来容易,想要走出去,却比登天还难。

在这个时期,董竹君的思想上也有了巨大的进步,当时正值大革命时期,而很多青年革命党人往往以青楼作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董竹君少不了与他们有接触,虽然她当时并不明白革命是什么。



但这些人却为她打开了睁眼看世界的窗口,让她知道了在上海之外的世界还很大,还有更多更先进的国家和社会,在那些国家里,女子也可以和男孩子一样读书、工作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命运。

因此董竹君对那个乌托邦式的世界心生向往,埋在心底想要改变命运的种子此刻又萌发出了巨大的力量。她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于是她找到一个难得的机会逃出了青楼,幸运地遇到了为她倾心的夏之时,走投无路的她只能选择和他在一起。但她却提出了一个让夏之时为之惊讶和欣喜的条件,送她去日本读书。

一个从青楼里逃出来的少女,竟然怀揣着一颗到海外留学的心,这让身为革命党人的夏之时深感意外,同时又非常敬佩,于是答应了她,二人一起远赴日本。

对于学习,董竹君是非常认真的,她顺利进入了东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学习,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课程。

这三年期间除了学习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她彻底打开了眼界,认识到了世界究竟有多大,人真的可以靠自己改变命运,而她也在思考自己的命运究竟会是什么样子的。

此时的她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希望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展翅飞翔。但现实是残酷的,并不是她想飞就能飞起来的。



三年后,夏之时得到了发迹的机会,要回国担任四川督军,而董竹君此时并不想立即回国,她还想继续自己的学业。

对于深爱自己的丈夫,她投入了自己所有的感情,两人还在日本生下了第一个女儿。但是丈夫临行之前却给她留下了一把手枪,而这把枪的意义则是防止她在日本出轨。

董竹君何等聪明立刻就明白了丈夫的本意,她并不责怪丈夫,毕竟是人之常情,但心中却着实感到了一丝悲凉。

后来,她被迫回到了四川成为了督军夫人,但这种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并不是董竹君所要的。

因为夏之时并不是一个彻底的革命党人,他的内心里还是封建守旧的人,而他的家族更是典型的封建门阀,对董竹君非常的苛刻。

尽管如此,董竹君依旧展现出了独特的个性,在操持家务的同时,董竹君还自主创业,开办了黄包车行和纺织公司。

作为一个大家族的官太太,不但不在家里养尊处优,反而自己经营生意,董竹君独树一帜。根本原因还是她不愿意依靠丈夫和家族,想要独立自主地掌握自己的命运。

尽管这两项生意后来因为经营不善最终失败,但却为她后来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思想观念上的分歧,成为夫妻二人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夏之时与董竹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这段婚姻最终还是破裂了。

个性独立的董竹君只身带着四个女儿回到了阔别已久的上海,冷漠的夏之时并没有给予她们多少资助,最初纪念全赖董竹君此前的积蓄支撑。



坐吃山空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董竹君心中想要的生活,最终她还是决定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和孩子们。

于是她出资开办了群益纱管厂,开办企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久之后就因为资金紧张而陷入困境。在一位高人的指点下,董竹君只身前往国外要回了一笔数额巨大的股资,这才让纱厂起死回生。

经过她的苦心经营,纱厂的效益逐渐好了起来,这原本是她改变命运的一个转折点。但这个时候日本人却发动了一二八事变,坐落在闸北区的群益纱管厂受损严重,被迫停工。

董竹君的事业虽然遭到了重创,但是她自己并没有气馁而是坚持了下来,并且做了很多事情。

前文中我们提到过,董竹君不是什么大家闺秀,并且她自认为自己但自己很大,性格比较开朗。

上海滩虽然鱼龙混杂,但在董竹君眼中这里却是自己的家乡,她对这里的人和事都不陌生,更不会恐惧。

此时的董竹君经历过童年时的贫困,见识过底层的黑暗,也清楚黑社会的肮脏和江湖规矩,她了解上层社会的交际规则,也有经营企业的经验。她非常清楚要想在上海滩立足,仅仅有钱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强大的人脉,和三教九流打交道。

所以,董竹君在经营企业的同时也在交际方面展现了她的才华和天赋。凭借出色的胆识和技巧,她不仅与达官显贵频繁接触,和上海滩上的江湖老大也有来往。

1935年,董竹君开办了自己的饭店“锦江川菜馆”,这就是今天锦江大饭店的前身。由于人际资源非常丰富,锦江川菜馆的菜品质量和服务又属上乘,因此生意特别兴隆。

很快锦江川菜馆就跻身于上海滩有名的大饭店之列,成为社会名流聚集的场所。就连当时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青红帮老大,黄金荣、杜月笙等人也经常到这里请客吃饭。

一个女流之辈能够在鱼龙混杂的上海滩立足,绝非一般人能够做到的,董竹君此时已经成为了上海滩的风流人物。

董竹君对当时上海社会以及高端市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除了菜品上乘之外,她还特别注重服务。



当时年轻漂亮的女子是很难在这种高端场合工作的,董竹君受过高等教育,认为女人也并不比男人差,更不应该把自己关在家里。

在董竹君看来,社会虽然很残酷也有黑暗的一面,但是女人不能总想着靠别人来保护自己,必须勇敢地走上社会,适应社会。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真正强大起来,不要怕抛头露面,不要怕三教九流,只有在复杂的环境中才能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所以,董竹君效仿英法租界的高档餐厅,公开招聘年轻女子做服务员,并且薪资不菲。但董竹君的要求很高,不仅要面容姣好身材高挑,会说上海话和国语,最重要的是要初中以上学历。

通过精明的管理和经营,锦江川菜馆已经成为上海市不可或缺的高级大饭店。即便是日本人占领上海之后,这家饭店也一直在经营着。

董竹君不仅是个精明的商人,并且对政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在四川时,她曾营救掩护过一名叫文兴哲的年轻共产党人,通过文兴哲,董竹君了解到了中共的思想和革命主张。

虽是女儿之身,但是董竹君已经意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是对的,将来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因此在上海期间,董竹君一直与我党有密切联系,曾经对我党地下组织提供过大量的帮助。

解放军九兵团司令宋时轮将军年轻时在遇到困难,幸得董竹君的资助才得以脱困。解放之后,宋时轮还和潘汉年等人一同上门拜访董竹君。



正是董竹君的卓越见识和过人的魄力,为后来锦江饭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董竹君生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没有跟在她的身边,四个女儿后来各个都取得了非凡成就,这和她的教育理念有极大关系。

与一般家庭教育重视才艺和学识不同,董竹君教育女儿更注重自强自立的意识观念。她认为人最重要的就是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有了这两样素质,其他的都可以靠自己努力得到。

但是如果失去了这两种美德,人就如同没有了骨架和力量,根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她以自己为例,教育女儿一定要坚强自立,不怕困难,无论什么困境都要想方设法克服。

据说有一次在南京的一位亲戚遇到困难向董竹君求助,董竹君便让自己年仅12岁的女儿独自一人乘坐火车去送钱。

女儿是第一次独自出远门,身上还带着那么多钱,心里很担忧,但她牢记母亲的教诲鼓起勇气去执行这次任务。

到了南京之后,城门已经关闭,无法进城,但她身上又没有多余的钱去住旅店,于是便在城墙下面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才进城。

这样的经历让女儿得到了锻炼,也为后来的长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由于她的教育,四个女儿个个成为了精英人才。



董竹君先生一生传奇,解放后锦江大饭店成为全国文明的标志性饭店。1997年,董竹君因病去世,享年97岁!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全局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一个美丽的江西女子传奇故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03:42 , Processed in 0.223128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