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家里没钱没势,别把孩子培养成“好人性格”,踏入社会后会很难

2021-9-18 22: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856| 评论: 1

若家里没钱没势,别把孩子培养成“好人性格”,踏入社会后会很难

个性是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而其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就是性格部分。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尽相同,是后天的发展中结出不一样的果实。我们说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性格却有优劣之别。有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不一样的性格决定我们遇到不一样的人,同时也决定了不一样的处事方式




契诃夫说:要是没有自信,那实在糟糕!要是不相信自己或者怀疑自己,那再糟糕也没有了!

的确,自信的人敢做敢拼,容易交友,但反观有一类人,他们自卑且敏感,自己用尽所有力气讨好别人,即使以失去自我为代价,这种委屈自己的“好人性格”,往往会活得很憋屈,但往往又得不到真正的朋友!这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若家里没钱没势,就不要把孩子培养成“讨好型性格”,否则很难在社会立足。



什么是“讨好型性格”?

我们要明确“讨好型性格”是一种不健康的状况。这类人常常一味讨好别人甚至不顾自己的感受。我们若是剖析一个“讨好型性格”的人,都不难发现其中有自卑和敏感存在。

“讨好型”性格的表现是什么?

一、追求被爱,但心灵脆弱

蒋方舟在《奇葩大会》上,自曝自己曾是讨好型人格的人。“我因为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而成了一个谄媚的人。”她甚至提到,“我从没有和任何一个人,产生过‘真实’的关系”。



“讨好型”的人似乎总是缺爱,一直在追求别人的爱与保护。或许是从小以来对家庭感的缺失,或许是父母给予的关注太少,抑或是在童年中朋友间地位的不平衡,孩子希望在别人的关爱中找回自我,同时也极力追求营造温馨幸福的环境。



因为喜欢所以他们也害怕失去,尤其是在感情方面。涂磊说:“踮起脚尖爱一个人,是很不现实的。”“讨好型性格”的孩子将来在恋爱上,十分容易受伤,由于对爱的追求,自己也会把爱无条件地给予或者释放。当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时候,讨好者更容易陷入悲痛的漩涡。



譬如在交朋友中,一个孩子与某个同学看似相处比较好,总和对方说一些小秘密,但是发现某天对方拿自己的秘密和别人开玩笑,就会严重受挫。从此交往朋友也是小心翼翼,乃至于陷入恶性循环。所有的讨好行为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我对你这么好,你能否也这样对我?“利他”的背后是追求被爱的“利己主义”。



二、一味迎合,不喜欢拒绝

“讨好型性格”的人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习惯于迎合他人。不愿意产生分歧,同时也不愿意拒绝。我们说讨好者极其敏感,总是能察觉到别人细枝末节的情感变化和需求。这些孩子因为不希望自己被拒绝,因而也不喜欢去拒绝别人,他们总是以“无私”、“无欲无求”的姿态存在。这样的孩子甘于平凡和妥协,在学校里也不容易引起老师注意。他们本能地逃避某些问题,担心冲突的发生,所以一味迎合,因而这些孩子的性格不完善。就像是被打磨光滑了的鹅卵石,没有棱角不露锋芒。



三、优柔寡断,没有自己想法

爱默生说:要独立思考问题,不要人云亦云。

因为这些孩子的自卑和敏感,他们担心做出错误的决断。因而表现出优柔寡断,盲目跟从没有主见。如果家庭没钱没势,千万不要让孩子“随波逐流”,否则活不出自己的精彩,就像是吊线木偶,一直听从别人的指挥。没有主见的孩子似乎一直在为别人而活。比如你问他长大想做什么呀?讨好型的孩子会说:“妈妈想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大人觉得孩子懂事孝顺,实际上他的个人意识已经淡化了。



我们要如何避免孩子“讨好型性格”的养成?

一、让孩子学会独立,有主见

易卜生说过: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独立不仅一种生活能力,也是一种性格。

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对事物的看法。不会轻易跟从他人,往往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让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安排自己的任务,哪些作业该先做,哪些可以放一放。家长不要盲目干涉,除非是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家长要做引导工作,就像是孩子学走路,我们要在后面保护他。当孩子的想法过于特立独行的时候,要选择理性分析,促使孩子形成正确的主见。



二、要让孩子学会自信

首先,家长要相信孩子,给予孩子心理暗示,相信他可以把事情办好。许多家长过分强势,在“统筹”中,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我们要指出孩子的优点,比如孩子爱整洁,打扫了卫生,我们就该鼓励孩子。而不是抓着某些没清扫完的死角喋喋不休。我们也不能在众人面前将几个孩子做比较。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缺陷时,“讨好型”性格会进一步养成,为了父母的喜好而去养成追随某些东西。



三、我们要多陪伴孩子

“讨好型性格”中的自卑和敏感很大程度来源于家长陪伴的或缺。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足够的父爱和母爱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或者不知道要如何陪伴,回到家草草问几个问题,就算是有过关怀了。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放低姿态,以朋友的身份走进孩子。到孩子的书桌前,一同阅读故事,聊一聊以后的理想。



尤其是孩子的睡前时光,父母一定要利用好!在给孩子讲睡前故事的时候,让领略大千世界,学会独立思考,增强承受能力,塑造健康自信的性格等等。有句话说得好“3岁看大、7岁看老”,在孩子上小学前,这段日子正是塑造性格的关键时期,建议这个阶段,父母可以给孩子读一些性格塑造的绘本故事,引导孩子形成良好习惯,塑造自信性格!



《勇敢做自己》这套绘本,敏敏建议一定要给讨好型人格的孩子看看,这是属于《3-6岁儿童情绪管理性格培养绘本》系列中的一本,让只会考虑他人想法的孩子,学会做自己。除此之外里面还包含《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随便发脾气》、《我们都是好朋友》、《我能保护自己》、《好孩子懂礼貌》、《分享让我很欢快》、《妈妈我能行》、《养成好习惯》,帮助家长塑造一个勇敢、自信、独立、高情商的孩子!



《3-6岁宝宝睡前故事书 情商培养》这套中英双语的绘本,也是个不错的好帮手,里面包含《离我远点,电视和手机》、《我能自己睡觉》、《不要总想欺负我》、《上幼儿园我不哭》、《妈妈,我能行》、《我能大声表达自己》、《我一定有办法》、《我不会走丢了》,帮助父母塑造孩子的好性格!



孩子的长大只有一次,如果家里没钱没势,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讨好型性格”,陪伴从现在开始,教育一刻不能停歇。#育儿爆文赛#
全局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善良”的你为什么过的不好?怎样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好人?

下一篇:做人,做事,孝顺,感恩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2-22 16:25 , Processed in 2.110134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