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十一大皇帝及其当政时的重大事件介绍

2022-3-15 04:4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033| 评论: 0

宋朝可细分为北宋南宋,合称两宋,共享国319年。宋朝成立于960年陈桥兵变,灭亡于1279年崖山海战,其中1127年为靖康之变,即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时。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

宋朝的开国君主赵匡胤,原任后周一朝殿前都点检(即禁军统领),由于战功卓著,受后周世宗信任,成为其左右手。显德六年(959年)世宗崩,年仅7岁的恭帝继位,赵匡胤有了代立之心,打算效仿后周太祖的“黄旗加身”。显德七年(960年)春节之际,赵匡胤的党羽制造辽国南下的假情报,时后周宰相范质急令赵匡胤率军出城御敌。正月初三,赵匡胤抵达陈桥驿驻扎,当天夜里他酣睡之时,被手下将卒加黄袍于身(黄袍加身),高呼“万岁”,被拥为天子,时年33岁,是为宋太祖。后周廷臣得知时城内空虚,只得承认现实。后周恭帝被迫逊位,“禅让帝位予赵匡胤。赵匡胤曾为归德节度使,驻于宋州春秋时期宋州为宋国故地(今河南商丘一带),故定国号为“宋”,定都开封,改元建隆





宋太祖赵匡胤


建隆元年,赵匡胤平定南北李筠李重进二人的叛军。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开宝二年(969年)十月,他听从赵普的意见前后两次“杯酒释兵权”,将手握重兵的将军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张令铎赵彦徽罗彦瓌等和地方武将的军事指挥权予以剥夺,委以虚职,改以文官治军,并将军权与财政大权全部集中到中央。两宋因此得以避免唐时藩镇割据的局面。然而,这项国策也导致地方军事资源减少,使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始终处于下风。
宋太宗:赵炅(赵光义、赵匡义)-烛影斧声与金匮(kuì)之盟

烛影斧声,也称斧声烛影、烛光斧影,是指976年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宋太祖其弟,即宋太宗赵光义随即继位之间所发生的谜案,史学界怀疑赵光义弑兄篡位。有关记载以僧人文莹的《续湘山野录》最为著名。



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祖暴毙后,宋太祖的成年儿子赵德昭赵德芳均无法登基,而是弟弟赵光义即位,且赵光义登基后,一反常例当年改元。不久,赵光义流放亲弟赵廷美至死,逼太祖的儿子赵德昭自杀,赵德芳也离奇病死。由于此类怪异迹象太多,世人多怀疑赵光义是谋杀兄长而即位。而此后的皇帝均是宋太宗的子孙,直至宋孝宗时才回归太祖一脉。
金匮之盟,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赵光美的生母)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命太祖赵匡胤传位于弟赵光义。这份遗书藏于金匮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这个说词,解决了宋太宗取得帝位的合法性问题,宋太宗很是感激,召见赵普说:“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四十九年非矣。”封赵普为梁国公。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逼宋太祖之子赵德昭自刎身亡,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太祖次子赵德芳离奇病死,后宋太祖的另一个弟弟赵光美,亦遭流放而死。
宋真宗:赵恒-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指北宋契丹(辽朝)之间于公元1005年(宋真宗景德二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三年),双方在澶州(古称澶渊郡,今河南省濮阳市)订立的和约,条约所确定的宋辽两国边界构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边界。



宋真宗赵恒(héng)
盟约内容
双方于十二月初(1005年1月)达成停战协议,宋廷方面由曹利用与萧太后谈判,协定宋每年输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即“岁币”,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称萧太后为叔母,互约为兄弟之国,“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守存,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共同声明“质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鉴,当共殛之”。
盟约缔结后,第二年,宋朝派人去辽朝贺萧太后生辰,宋真宗致书时“自称南朝,以契丹为北朝”
宋、辽之间百余年间(约120年)不再有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不仅如此,岁币促进了贸易,使得宋朝中原的产品在辽境内颇受欢迎,使得辽朝逐渐汉化。
富弼认为岁币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百分之一(真宗继位当年光光是钱币收入即达2200万以上,另外布匹、粮食的收入还不计在内),“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在宋真宗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约十万人左右),即需300万,就算没有战争,只是重兵防备一年的开支,也十分惊人,因故能不打仗就不打的心态在朝廷中自然成为主流。
王安石富弼认为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政府“忘战去兵”,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
宋仁宗:赵祯-狸猫换太子

宋仁宗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北宋第四代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母李宸妃天禧二年(1018年),进封昇王,同年九月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乾兴元年(1022年)二月,真宗,仁宗即帝位,时年13岁,由嫡母刘太后摄政;1023年改年号为天圣;1033年,刘太后归政,仁宗亲政;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中,享年52岁,在位41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民间流传“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就是影射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zhēn)
宋仁宗为中国名戏曲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剧名之“太子”即为宋仁宗赵祯刚出生为婴儿时的本人。剧中主要是讲述后宫争宠,当李辰妃诞下赵祯时,被刘德妃内侍总管郭槐以狸猫调包,欲使当时的皇帝宋真宗误以为李辰妃产下怪胎,真宗果然信以为真,将李辰妃打入冷宫。而真正的太子赵祯原本将被丢入御河淹死,后被宫女寇珠与皇帝内侍总管陈琳密救,奔走托孤于八贤王赵德芳......一连串曲折离奇的故事;事隔二十年后,在开封府尹包拯的明查暗访之下,揭穿了这偷天换日、欺君害主的阴谋。本戏曲又名《打龙袍》、《宋宫秘史》。
元朝脱脱宋史·仁宗本纪》总结,宋仁宗个性仁爱、勤俭,一时朝野上下充满恻隐善心、行忠义仁厚之政,要不是后代子孙的作为,仁宗之政是可为宋朝三百年的未来奠基。
宋神宗:赵顼-熙宁变法

熙宁变法,又作王安石变法、熙丰变法,指北宋大臣王安石推动的、并由宋神宗推行的新政,旨在消除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库的收入,但是在施行过程中对人民造成了很多额外负担,并遭到保守派旧党的激烈反对,造成新旧党争。新法一度被废除,但一些好的措施最终还是保留了下来,直至宋朝灭亡。





宋神宗赵顼(xū)


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王安石任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议行新法。王安石的变法对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急于求成,利弊互见,并遭到许多守旧官员反对。王安石又自视过高,不愿接纳别人的意见。倡行“市易法”的平民魏继宗“愤惋自陈,以谓市易主者摧固掊克,皆不如初议,都邑之人不胜其怨。”
宋哲宗:赵煦-绍圣绍述

绍圣绍述,中国北宋宋哲宗恢复宋神宗时各项新法的事件。



宋哲宗赵煦
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神宗母太皇太后高氏病死,宋哲宗赵煦亲政。哲宗对守旧派的专横无君久已不满,因此亲政后召见新党。标榜恢复“先帝遗业”,以“绍述”(继承)其父神宗成法为名,于元祐九年(1094年)四月,改元绍圣,表示继承神宗新法。起用新党,章惇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被贬窜的变法派要人章惇、曾布、蔡卞、蔡京等人入朝任要职,在元祐更化中被贬逐的新党人士纷纷起用。命翰林学士承旨曾布修神宗正史。重掌政权的新党对在元祐年间执政的旧党展开猛烈,贬逐元祐旧党,贬斥旧党吕大防、刘挚等,追夺司马光、吕公著赠谥。尽废元祐法度,陆续恢复神宗青苗法、免役法等各项新法。虽名“绍述”,但新法并未真正得到恢复,他们主要是对元祐诸臣进行残酷的迫害,被定为元祐党人者共七十三人。统治集团内部斗争更加激烈。
宋徽宗:赵佶-靖康之耻

靖康之祸,又称靖康之耻、靖康之变、靖康之乱、靖康之难,是指公元1125年-1127年,来自北方的女真族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掳走皇帝宋钦宗太上皇宋徽宗,及几乎全部宋太宗一系的赵宋皇族后妃官吏及逾十万首都平民的重大战争灾难。城破于宋钦宗靖康元年(丙午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因而得名。



瘦金体发明人-宋徽宗赵佶(jí)
靖康之祸导致北宋灭亡,深深刺痛宋人内心,岳飞在《满江红》写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押解至东北的宋朝皇室上千。





宋钦宗赵桓(huán)


明朝的皇帝、士大夫及武将鉴于宋朝以和割地止战的教训,皆耻于议和,早期直接攻击蒙古诸郊及北伐,土木之变北京保卫战后修建明长城加强北方边防,防范北方蒙古等部族的威胁。因此,即使到明亡前,崇祯帝以与满人和谈为耻。对于和议之事,始终左右为难,亦未有迁都南京的打算。卢象昇即告诉皇帝说:“陛下命臣督师,臣只知战斗而已!”崇祯帝称根本就没有议和之事,卢象昇最后战死沙场。明朝在和战两难之间,仍最终走入灭亡之途。
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开始,全真教道长丘处机郭啸天杨铁心的孩子分别取名为郭靖杨康,让二人后代不要忘记“靖康之耻”。
宋高宗:赵构-绍兴和议与冤杀岳飞

绍兴和议南宋金朝在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达成的第二次和议,宋高宗在急于求和下,接受了金朝的苛刻条件。此和议达至宋金近一百年南北分治的局面,大致以秦岭淮河线为界。





岳飞


内容:

  • 重划宋、金两国的边界,东以淮水中流、西以大散关为界,宋割唐州、邓州(在今河南省),又重定陕西地界,宋失去商州(在今陕西省)、秦州(在今甘肃省)两州约一半土地予金。
  • 宋奉表称臣于金,金册宋主为皇帝。
  • 每逢金主生日及元旦,宋均须遣使称贺。
  • 宋每年向金缴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从绍兴十二年(1142年)开始,每年春季送至泗州交纳。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与其子岳云、部将张宪于临安(今杭州),据《宋史》载这是为了满足完颜宗弼为《皇统和议》所设的前提以防止岳飞的十万岳家军攻入黄河以北,以及要求杀岳飞才可议和。
宋孝宗:赵眘-乾淳之治

乾淳之治,是指南宋第二代皇帝宋孝宗统治的时期,即1162-1189年。同一时期也是金朝皇帝金世宗在位时期。



宋孝宗
孝宗即位后随即发动北伐,但失败。乾道年间,隆兴和议签订之后,直到韩侂胄发动开禧北伐,宋金两国四十年都没有发生战事,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宋高宗时纵容秦桧党羽贪污腐败的局面。乾道、淳熙年间,由于宋孝宗治国有方,史称“乾淳之治”。
同一时期金朝也在金世宗用人唯贤、与民休息下达到盛世,金世宗因此被后人称为“小尧舜”,史称“大定之治”。宋金南北分治外这一时期,中华文化得到极大的提升和发展。
宋宁宗:赵扩-韩侂胄专权时代-绍熙禅位

韩侂tuō胄(1152年11月6日-1207年11月24日),又作仛胄,字节夫,祖籍河南安阳,南宋政治人物,北宋名臣韩琦之曾孙,韩嘉彦孙,母亲为宋高宗吴皇后的妹妹。侂胄娶吴皇后的侄女为妻,无子。曾侄孙女是宋宁宗的恭淑皇后。







韩侂tuō胄


侂胄曾与宗室赵汝愚合作,迫宋光宗禅位予其子嘉王赵扩,即宋宁宗,史称绍熙禅位,又任宁宗宰相,任内追封岳飞为鄂王,追夺秦桧官爵,力主北伐抗金,因将帅乏人而功亏一篑。后在金国示意下,被杨皇后和史弥远设计杀害,函首予金。
侂胄因禁绝朱熹理学与贬谪赵汝愚,故被理学学者视为奸臣。元编《宋史》列为奸臣。
韩侂胄获得宁宗的信任,自此得以独掌权力,加封爵位,从此掌握朝廷军政十三年,由枢密都承旨步步高升。先成为正一品太师,又官昇至比一般宰相地位还高的“平章军国事”。他因为害怕朱熹在士大夫间的影响力,因此把朱熹的理学称作伪学,加以禁绝,即是所谓的庆元党禁,另一说是因为为了北伐作出准备,而理学徒众中有苟且偷安之辈,故加以禁绝。庆元五年(1199年),陆游曾为韩侂胄写《南园记》,据称韩侂胄为此还命四夫人擘阮琴起舞。陆游在文中则勉励韩侂胄勿忘抗金中兴。
宋理宗:赵昀-程朱理学及史弥远专权时代

朱熹家境贫穷但自幼聪颖,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年仅十九岁,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宋理宗赐名“考亭书院”,故世称“考亭学派”,又因朱熹别号“紫阳”,故世称“紫阳学派”。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承北宋周敦颐二程学说,创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也成为后代科举应试的科目,在中国大陆,有专家认为他确立了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派,又称性理学,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与心学相对。是指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有不同的名称,如天、道、上帝等),而且它是善的,它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而人在世界万物纷扰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自“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
宋明理学的主要学派包括周敦颐的道学派(以“道”为核心概念)、邵雍的数学派(以“数”为核心概念)、张载与王夫之的气学派(以“气”为核心概念)、程(程颢、程颐)与朱熹的理学派(以“理”为核心概念)、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派(以“心”为核心概念)、陈亮与叶适的事功学派(以“事功”为核心概念)等。陆王心学于程朱理学日趋僵化之际,而盛于明代中后期。张载与王夫之气学则于心学日趋式微之际,与事功学派合流而盛于清代。
史弥远(1164年2月23日-1233年11月27日),同叔中国南宋中期权臣。孝宗时代宰相史浩之子。两浙东路鄞县人(今浙江宁波)。封会稽郡王,(从一品),追封卫王、谥“忠献”。
史弥远权势熏灼,太子赵竑心不能平,常说要发配史弥远到八千里外,并且预先定好“琼州崖州”为其贬谪之处,史弥远恐惧,潜僭密谋“伊尹霍光之事”。嘉定十七年(1224年)宁宗病危,于是假传圣旨立沂王赵贵诚为皇子,宁宗驾崩后,他联同杨皇后义兄杨次山杨谷杨石,成功劝服杨皇后,矫诏拥立皇子赵贵诚继位,是为宋理宗,并贬赵竑为济王,藩封霅川(今浙江湖州)。宝庆元年(1225年)正月,霅川之变发生,又借口谋反罪,赐死赵竑,赵竑自缢,史弥远对外谎称病死。弥远因立宋理宗之功,更加掌握大权,至到1233年去世之前,史弥远一直掌握南宋实权,前后掌政约25年,是宋朝掌政最久的宰辅



史弥远


宋朝以左相为尊,史弥远却刻意屈于右相,目的是使无人敢挑战其权威,更借此造长大期“独相”执政的局面。
史弥远死后,理宗得以亲政,但其侄史嵩之仍居高位掌权。史浩、史弥远、史嵩之祖孙三代皆拜相。史弥远的政治地位过于突出,宋理宗的光芒亦被湮没,有“渊默十年无为”之说。
全局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

下一篇:中国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历史名人简介(四)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01:46 , Processed in 0.235970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