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梅兰芳背后的女人,风雨同舟40年后,将自己活成了传奇

2022-3-14 21: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911| 评论: 2


1930年,梅兰芳的伯母去世,孟小冬剪了短发,头插白花,来梅宅披麻戴孝,却被梅府下人拦在门外。



梅兰芳神色窘迫地和一位身怀六甲、端坐大堂的女子商议:


“不看僧面看佛面,小冬既然已经来了,我看就让她磕个头算了!”


而这位女子却厉声说道:“这个门,她就是不能进!否则,我拿两个孩子、还有肚子里一个和她拼了!”


梅兰芳静默不语,众目睽睽之下,孟小冬黯然离开。


而这位正气凛然的女子,就是梅兰芳的第二任妻子福芝芳。


她这一生把丈夫当作一辈子的事业来经营,让丈夫怕她、敬她、又离不开她;在捍卫婚姻的保卫战中,她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她协同夫君一起抗日,侠肝义胆,令人动容。


原以为她的人生如此圆满,是因为名字中带有一个福字。


但回顾她这一生,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看似幸福圆满的女人背后,其实蕴藏着人生的大智慧。





高配人生,源自母亲



1905年,福芝芳出生于满族旗人家庭。


还在怀有身孕时,福母就与三观不合的丈夫离了婚,靠着手工削制竹签,将女儿抚养成人,勇气和果决可见一斑。


自小福芝芳就特别痴迷京剧,于是福母便让她跟邻居吴菱仙学青衣,福芝芳学戏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演出的《桑园会》《武家坡》《二进宫》等剧目深受观众好评,被冠以“天桥梅兰芳”的称号。


恰巧梅兰芳也是吴菱仙的弟子,俩人渐渐熟识起来后,梅兰芳对这位长相俊俏、性格直爽的小师妹渐生情愫。


梅兰芳虽已有妻室,夫妻感情也很好,但原配王明华为了更好帮夫君打理事业,做了节育手术,可后来两个孩子却不幸患荨麻疹夭折,没有子嗣成了梅兰芳的一块心病。


一日,梅党代表人物之一的冯六爷,在看了福芝芳的演出后,对其赞不绝口:“长得不错,唱得不错,能生孩子。”


这十二个字也说到了梅兰芳的心坎上,于是派人前去福家提亲。





福芝芳



而福芝芳的母亲为护女儿周全,果断谢绝了梅家的聘礼和定金,提出了两个条件:


一是梅兰芳以“双挑”之礼迎娶福芝芳,福芝芳要与王明华平起平坐;二是要随女儿一起嫁入梅家,梅兰芳要为自己养老送终。


虽然在婚姻初始期,福芝芳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好在有着母亲指点,她步步为营,坐稳了当家主母的位置。


在福芝芳生下儿子后不久,福母就让女儿将孩子抱到了王明华屋里,过继给王明华做儿子。


这让王明华大为感动,在照顾了孩子一个月后,又把孩子还给了福芝芳,还给孩子戴上了自己亲手缝制的虎头帽。


一来一回之间,姐妹俩的感情更加深厚,王明华也逐渐把操持梅家的重任,托付给了福芝芳。


1929年王明华在天津离世后,福芝芳让三岁儿子梅葆琛以王明华孝子的身份到天津接灵柩,尽到孝子该尽的礼仪。


受母亲影响,福芝芳也是一个高情商的人,每当梅家成员之间出现矛盾时,她总能及时化解。


虽然福芝芳嫁入梅府时只有16岁,但她的识大体、懂礼数、知进退已然赢得了梅家上上下下的喜爱和拥戴,而这都得益于她有一位通透果敢的母亲为她掌舵。


就像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


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每个孩子长大的背后,都离不开父母言传身教的缩影。


正因为有这样厉害的母亲,福芝芳才会有那样传奇的人生。





修炼自身,守住婚姻



在梅兰芳的三任夫人中,福芝芳是陪伴梅兰芳时间最长的那一位,十四年间她共为梅兰芳生了九个孩子。


然而她最令人钦佩的,并不是她赢得了梅兰芳的爱情,而是懂得在婚姻里不断长大。


婚后,福芝芳请丈夫聘了一位家庭教师,每天她都会先练习一个时辰书法,然后学习古文和白话文,阅读杂志,博览群书……


短短四年时间,福芝芳就从只能识读简单戏文,到能看懂白话文小说,还能陪着梅兰芳编排新戏、打理行头、赏鉴字画。


然而冬皇孟小冬的闯入,打破了福芝芳幸福宁静的婚姻生活。


如果说因为感念王明华的接纳,福芝芳对王明华始终是有情有义,那么对于孟小冬这个入侵者,她没有丝毫的心慈手软,开启了自己的婚姻保卫战模式。


原本梅兰芳去美国演出,是准备带孟小冬去的。


可是福芝芳为了让自己能以梅夫人的身份面向世界,不惜以堕胎为要挟,导致梅兰芳索性两个都不带,独自去了美国。


她抓住梅兰芳儿女心思重的弱点,让同是明媒正娶的孟小冬,至始至终都没能踏入梅府一步。





福芝芳和梅兰芳



除了够“狠”,福芝芳也是一个非常善于借力的女人。


当孟小冬的粉丝找梅兰芳算账,不慎枪杀了梅兰芳的好友,让梅兰芳心有余悸时,她只对梅党重要成员冯六爷说了六个字“大爷的命要紧”,就迅速扭转了风向标。


让梅党成员一致觉得,温和大气的福芝芳远比孤高清冷的孟小冬会服侍人,更适合留在梅兰芳身边。


除了会照顾人,善于持家也是福芝芳的一大优势。


据说梅兰芳去美国前,曾给福芝芳和孟小冬各留了几万元钱。


可当梅兰芳从美国回来时,孟小冬的钱早花光了,而福芝芳拿着钱照顾一家老小,却还有结余。


两人对比,高下立见。


婚姻固然需要激情做调料,但终归要落到平实生活中来。


福芝芳个性中的不妥协和无微不至,也让她成为了梅兰芳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离婚前规则》里有这样一句台词:谁也不是谁的救世主,谁也改变不了谁,只有相互的适合和理解,婚姻才能维持下去。


聪明的女人,不会把自己的人生仅限于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上,她们懂得在婚姻中不断长大,让自己活得无可替代。


而这也是福芝芳成为婚姻赢家的秘诀。





伉俪情深,拓宽格局



外表柔弱沉静的福芝芳,内核是刚强而坚硬的,这不仅让她在捍卫婚姻时毫不退缩,在面对日本人侵犯时,依然能寸步不让。


1941年 12 月,日军重兵包围了香港。正在香港演出的梅兰芳,被日军软禁起来,与外界断绝了联系。


一时间,梅兰芳已经变节、娶了个漂亮日本老婆的谣言传得沸沸扬扬。


而此时的福芝芳,成为了丈夫背后最大的主心骨。


她对梅府一大家子人说:


“知夫莫若妻,谁也没有我更懂得梅兰芳。你们不要相信那些唬人的鬼话,我相信梅先生会安全回来的!”


这对情真意笃的伴侣,彼此的心已经紧紧栓在了一起。


据说当时有人以100根金条为诱饵,让福芝芳劝夫复出,福芝芳却丝毫不为所动,她宁愿靠着卖房产、卖首饰、卖字画艰难度日,也绝不向日伪低头。


1945年4月4日梅兰芳画展开幕,当福芝芳和梅兰芳抵达展厅时,却意外发现每幅画作上都别上了日伪订购的小纸条。


见此情景的夫妻俩气坏了,福芝芳率先拿着裁纸刀向画作划去,一边划,一边还振振有词地说:梅兰芳卖艺不卖心!


这次画展虽然没开成,但福芝芳“抗战夫人”的名号却响彻了整个上海滩。


福芝芳的儿子梅葆玖曾在回忆录里写道:


母亲是游牧民族的后代,在她身上有着游牧民族特有的侠气和血性。


也正是因为福芝芳的这份侠气和血性,让梅兰芳对她是又敬又爱。





福芝芳和她的孩子们



福芝芳的大格局,不仅体现在携夫抗日上,对于他们共同的朋友,她也会尽其所能,悉心照顾。


马连良的夫人陈慧琏生活困顿,福芝芳得知消息后,将她接至家中一住就是六年。陈慧琏死后,她又为其料理后事,将马连良夫妇合葬于万花山梅家墓地。


这等胸怀和气度,连男儿都自叹不如。


特殊时期,梅家也未能幸免被洗劫一空,可福芝芳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多谋、忍辱负重,将梅兰芳先生的大部分剧本、服饰和文稿都妥善保存下来。


这个从旧式婚姻里破茧成蝶的女子,尽己所能地护丈夫最后的周全,用辽阔的胸怀,书写着自己人生的传奇,向我们诠释了爱情最美的样子。


1980年的1月29日,福芝芳在北京逝世,永远地陪伴在了梅兰芳的身边。


她给世人留下的最后遗言是:梅兰芳事业如山,我本人只是一棵无名小草。


然而梅兰芳却不止一次地说,没有“扶植芳”,哪来的梅兰芳。


这何尝不是一个男人对女人最长情的告白呢?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


“婚姻就是一对利益共同体。既有避风港的一面,又是一个自我磨炼的沙场。”


这句话放在福芝芳身上最为贴切不过。


纵观福芝芳这一生,她以丈夫为圆心,与梅兰芳相伴相随,既是夫妻,又是合作伙伴。


但除了相伴和依赖,她依然是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女子,她有气魄,有主见,有格局,敢担当。


这些特质让她在一夫多妻的封建社会里,没有被沦为牺牲品,反而活成了一道靓丽风景线,成就了自己人生的传奇。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


父母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孩子一生的高度;


想要守住婚姻,就要懂得审时度势、修炼自身;


伉俪情深,拓宽格局,是抵御苦难岁月的利器。


愿我们都能像福芝芳一样,能以高情商处理世事,以侠义之心行走世界,懂得不断经营和修炼自己,成为自己生活的赢家。


与大家共勉。


作者 | 姚瑾,自由撰稿人,相信生命之美在于内心的淡定和从容,微信公众号:百合小筑。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局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兰州往事:俗世高人马道士的传奇人生

下一篇:《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股市交易大神传奇的人生故事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02:25 , Processed in 0.230351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