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教 育儿育己
“木匠的墨斗一条线”“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父亲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千万别瞧不起墨斗。 墨斗虽然长相丑,通体乌黑,但它心不黑(墨斗的线芯都是洁白的棉线),而且它胸中有墨,有准绳,能明明白白断曲直。 人若如墨斗,那一定是顶天立地的人。
——《跟墨斗学做人》
1
“又矮又胖一个汉,木匠手里听使唤。肚大肠细黑嘴脸,一生正直不趋炎。胸中有墨千万点,木上作画一条线。修房造屋它要管,伸舌就把曲直断。”
我的父亲是一名木匠,小时候,他总在干木匠活时拿这个谜语考我,让我猜。它描述的是一个墨斗,是木匠师傅用来画线取直的工具。
在故乡有句俗语“木匠的墨斗一条线”,是说墨斗是为弹线而生的,谁家盖房子、安门窗、做桌椅板凳,凡是木质物器,都离不开它。一根木料不论高大粗壮、枝曲干直,经过几轮弹线,按需裁锯,便成有用之材。离了它,木上的是非曲直就断不明白。
父亲的墨斗是用一块硬木经过刨、凿、打磨、刷漆而成的,长约15厘米,通体黑色。墨斗前端是个圆形的小墨仓,盛墨汁用,墨仓内填着海绵蓄墨,墨仓前后各有一个小孔,墨线从中穿过,墨斗后端两壁中间安一个小转轮,上面缠着墨线,配一支竹墨签。这是父亲干木匠活儿不可或缺的工具。
儿时的我,经常看父亲给木头弹线。父亲将铁锥子扎在木头的一端,左手拿着墨斗走向另一端,把染过墨的墨线摁在指定位置,用右手提起墨线再迅速松开,墨线上的墨汁就会即刻在木头上印出一条笔直的线。之后,父亲再沿着直线把木头锯成板、条、块。那时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每次裁锯木头前都要弹线。父亲说:“‘木受绳则直’,不直不成材,如果裁锯木头之前不弹线,锯出来的木头截面就不平,裁出来的木板也会厚薄不均,就做不成器物了。”
父亲还告诉我,木头做器具要弹线,人要成才,也要以墨为笔,“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把人生画成一条直线。
父亲还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千万别瞧不起墨斗。墨斗虽然长相丑,通体乌黑,但它心不黑(墨斗的线芯都是洁白的棉线),而且它胸中有墨,有准绳,能明明白白断曲直。人若如墨斗,那一定是顶天立地的人。
2
我读高三那年,寄宿在学校。有一回,父亲到县城给人干木匠活,抽空来看我,并带我在县城的一家餐馆吃饭。吃罢饭,父亲到前台结账,这时,一个穿着西装的男人硬生生地挤在父亲前面。看他那理直气壮的样子,我心里很是生气。那个男人不小心掏掉了50元在地上,我快步走过去,挡住他的视线。等那个人走后,我把钱捡起递给父亲。父亲看着钱,一脸疑惑,追问:“这钱哪儿来的?”在父亲的逼问下,我说出了真相。父亲拔腿就追了出去,把50元还给了那个人。
父亲在送我回学校的路上,对我说道:“我送你上学,就是要你把墨水装进肚子里,学习知识,学会做人。我们虽然穿得丑,但心不能丑……”
大学毕业那会儿,我找工作屡次碰壁。一位本家叔叔让父亲找找人、托托关系。父亲拒绝了,说:“这事儿是让别人犯错误,也是强人所难,我不能干。如果儿子找不着工作,大不了让他回来继承我的木匠手艺。”
3
“木匠的墨斗一条线”“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后来我参加工作,父亲还经常拿这些话提醒我。在父亲的教育监督下,不论做人做事,我始终坚持心有所守、身有所循、行有所止,从来不越底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如今我结婚生子,总会以父亲当年教育我的方式来教育我的孩子。有一次,儿子与小伙伴一起玩,把别人的玩具拿回了家。我知道后,陪着孩子一起把玩具送了回去,让他诚恳地跟别人道歉。回家的路上,我把当年50元的故事讲给儿子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关注细节,是修身的起点,我希望我的孩子从小习得墨斗精神,坚守底线,信守原则,做一个文明的人。
父亲的墨斗已闲置多年,我却更能明白父亲以墨斗清正家风的良苦用心。感谢父亲,用墨斗给我的人生弹了线,让我踏踏实实、正正直直地往前走。
纸上 掠影
- END -
莫愁大观园
1
编辑:乔可可
校对:闫 清
审核:王淑娟
有温度 有态度 有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