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我真的有点干不动了。”
这位女生说,在给熊留言的时候,她刚刚上完一天班,回到出租屋里。
这阵子的工作,可实在是把她给累坏了。
“年底嘛,想着忙碌一年了,总要在这个时候冲刺一波,冲个更好的业绩。所以这一个月,熬夜加班是常态,也通宵过一次,但身体实在扛不住,只能尽量每晚在凌晨3点前休息。一个月下来,我都瘦了。”
“可是呢,年终考核的结果下来,我却还是在那个不上不下的位置。虽然不会被约谈批评,但也不会得到重视,更是得不到什么嘉奖或鼓励。就突然觉得,我的努力好没意义啊……”
“熊,我该怎么办……”
女生的这篇留言,让熊想起了,我们从小到大听到耳朵都快长茧子了的那些大道理——
「结果不够好,说明你还不够努力。」
「吃苦受累都是正常的。」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所以嘞,我们拼得越来越凶,不愿意停歇,生活似乎也就失去了节奏感,只剩下无休止的拼搏。
熊并不觉得这些道理有错,努力永远是我们最硬的底牌;
但,在如今整个社会都不得不放慢了脚步的时代大背景下,熊也觉得,「过度努力」的道理,或许有些过时了呢?
所以今天,熊想借着一本书《轻松主义》,与大家分享几句,「歪」得很有道理的「人生歪理」。
这些「歪理」想要告诉我们的是:
“无尽的拼搏不能带来无尽的成功。”
“当你发现自己无法更加努力时,就该寻找一条更简单的路了。”
作者格雷戈·麦吉沃恩,是现象级畅销书《精要主义》的作者,被誉为“21世纪的史蒂芬·柯维”、“精要主义之父”。
他说,在《精要主义》成功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他开始做一些巡回主题演讲,去过的机场休息室、乘过的出租车和住过的酒店多到数不清;
同时,他成为了4个孩子的父亲,他也想要为家庭投入更多的时间,多陪陪家人。
工作和家庭两头的重担,久而久之,让他不堪重负。
这时他才意识到,不只要做正确的事,更要正确地做事,也就是说,选择最省力的路径。
所以,他又写了这本《轻松主义》,希望告诉读者们: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那么艰难地完成,不是要我们筋疲力尽事情才能取得进展,我们做出贡献也不必以身心健康为代价。”
“人生是一场长跑,只有放轻松,做到轻而不浮,松而不懈,才能跑完全程。”
而今天,熊就从书中选出了5句教我们如何放轻松的话,某种方面上来说,有点像是5句「歪理」。
希望能帮助大家,从繁忙疲惫的生活中透口气,更自如地面对生活~
永远选择最省力的路径。
先与大家分享一则作者的故事。
作者的办公室里有一台旧打印机,它已经在地板上放了几个星期,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苦恼。
每次看到他,作者都会想:这台打印机到底要不要丢呢?如果丢弃的话,搬运岂不是很麻烦?要丢到哪里才好呢?垃圾场还是废品回收站?
这些琐碎且复杂的问题让作者焦头烂额,宁愿选择回避。
直到有一天,他问自己:也许这事儿很简单呢?我假设的完成任务的必要步骤会不会都是不必要的步骤呢?
他抬起头,碰巧看见窗外有一名建筑工人经过。作者走出去,问他是否愿意免费带走那台打印机。
就这样,打印机被带走了,麻烦也就解决了。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
“有些人认为,想要取得非凡的成功,就必须做一些困难和复杂的事情。恰恰相反,我们可以寻找价值高并且简单易行的机会。”
他建议我们,遇到难事时,不妨倒置思考,问自己:“实现这个目标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
然后我们就会发现:
想搞定一位客户,或许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应酬,一封明确展现自己优势的邮件或一次真诚的对话就能解决;
想做好一份ppt,或许不需要借鉴那么多前辈的模板,按照自己的风格一气呵成,也能收获肯定……
最省力的路径也能带来很不错的结果,所以,就别把自己逼太紧啦~
“只跑1千米”,不做多余的事。
大家或许也做过这样的事吧:
小的时候,老师要我们把课本读到第10页,为了得到老师额外的夸奖,我们囫囵吞枣读到20页,但夸奖却并未如期而至;
再长大些,一份复习资料,老师已经为我们画出了重点,可为了拿到更高的分数,我们拼命把所有知识点都背完,但反而丢了西瓜;
再后来,工作了,被要求做一个演讲,但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我们试图把稿子写到事无巨细,但反而演讲超时,收获了冷眼……
作者说,这些事情在我们身上都会发生,而它们其实都有一个共性:
我们太迫切地想跑2千米,却忽略了1千米还没跑完。
所以,作者建议我们,“只跑1千米”,不做多余的事。
“我们很少需要跑2千米,跑完1千米就比哪里都没去要更好。”
所以,不要再往自己的肩膀上加那么多担子,不要再这么用力,以至于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畴。
放轻松,把自己能跑的500米跑完,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啦~
竭尽所能不如有所保留。
做一件事最有干劲儿的时候,往往是最开始的时候。
有点像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在做某件事的初时,我们总是能卯足了力气;
熬通宵、连轴转、一腔热情往前冲……
但这么几天下来,热情很快就被疲惫消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精力和效率,都大打折扣。
作者也说:“当我们试图完成一些重要事项时,全速飞奔的起跑很有诱惑力。问题是,开始时冲得太快,整个过程的进度反而会让我们在剩下的路途中被拖慢。”
他希望我们明白,竭尽所能,不如有所保留。
作者告诉我们,1911年有史以来第一支抵达南极点的队伍,他们靠得不是全速冲刺,而是,他们每天都为自己规定了一个有所保留的小目标:
每天只前进24千米。
正是这样一个稳定、一致、可持续的行进节奏,促成了一项探险家们几千年来未能实现的壮举。
对我们来说,其实也一样。
勉强为之,得不偿失,唯有找到一种自己感到轻松的节奏,才能慢则稳,稳则快~
不再延迟满足,现在就是欢快时刻。
“忙完这一个月,去吃自助好了。”
“等过了这阵子,奖励自己一套护肤品。”
“等到升职了就去做SPA!”
我们都知道,生活中需要时不时犒劳自己。
但有时候,我们把犒劳的时间线,拉得太长了。
就像上面一样,“等到……再……”“忙完这阵……就……”,这些句式不停延迟着我们得到满足的时间;
而当下呢,反而显得又辛苦又落寞。
所以,作者认为,不要再延迟满足了,现在就是欢快时刻。
不要再把工作和奖励严格区分,而是把工作和奖励相结合吧~
比如说:
可以一边泡澡,一边处理堆积的邮件;
可以一边听歌,一边做年终总结;
可以在办公室抽屉里放很多喜欢的零食,随时拿出来吃……
我们其实不需要「苦行僧」似的自律。
把欢快平均分配在每一天的每一个时刻,或许日子,也就没那么难熬咯。
掌握「无所事事」的艺术。
除了上述的方法以外,让自己轻松些还需要我们做到至关重要的一点——好好休息。
作者说:“当我们挣扎时,与其加倍努力,不如考虑暂停行动,哪怕只有一分钟。”
所以,可以的话,不妨给自己放个假吧。
要是实在忙碌,也可以试试作者传递给我们的在日常工作当中「无所事事」的艺术:
1.把上午的时间用于重要工作。
2.把工作时间分为3段,每段不超过90分钟。
3.每两段工作时间之间进行短暂休息和恢复。
以及,一定要好好睡觉,哪怕只是轻松地打个盹儿,也能让自己感到舒服很多很多~
今天是周五
最是好时机
能让疲惫了一周的自己
好好休息一下
好好吃,好好玩
好好睡,好好休息
天大的事儿
下周再说吧
各位,晚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