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2023-2-10 06:55| 发布者: z2liizh802| 查看: 1746| 评论: 6

这里是默认签名
一般来说,问题描述普遍需要具备3个要素,后面2个是必备项:

  • 理想情况(Ideal situation )
  • 实际情况(Reality)
  • 不干预的后果(Consequences)
理想情况也可以间接理解为是项目的目标和愿景,这一项在撰写“问题描述”时可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强调(当然写上更好),毕竟论证了实际问题的存在后,与其相对应的理想情况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
实际情况就是我们基于数据对所界定的社会问题进行简明扼要但又直击要害的阐述的环节。这一部分将会明确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这问题影响到了谁。数据会比文字更有力度,如有必要,还应该加上这个问题是在何时何地被发现的。你对问题的条件信息掌握得越清楚,做问题分析时才能越快找到背后原因。
不干预的后果则其实是在解释你所看到的情况应被看做社会问题的原因,以及解决它的必要性。解释方式则是描述受影响人群究竟会如何遭受损失,同时最好量化他们的受影响程度。常见的负面后果可以包括健康、时间、金钱、资源、竞争优势、生产力等各个方面。
受影响人群)应该(理想情况),但实际上,(可以进行量化说明的实际现状,最好带有时间框架)。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导致(不干预会造成的损失)。
“农村小学生原应拥有良好的视力水平,但基于2012年对近2万名农村小学生的调研发现,24%的农村小学生视力问题严重、眼镜配戴率仅有1/6。未矫正的视力不良问题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业表现和心理健康,导致学生自身发展受限。”
准确的认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正如阿可夫的那句名言:“我们失败的原因多半是因为尝试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错误的问题。”

有些人描述问题,过于主观,这种主观的引导性会导致后面错误的问题解决方向,所以我们描述问题一定要基于事实与数据,全面完整地描述清楚。

比如, 客户投诉一个电水壶手柄脱落,然后供应商派品质人员前去调查确认,回来内部进行分析。这时候就需要进行清晰地问题描述, 如果你只是说手柄脱落,那显然是不完整的,因为手柄脱落有很多种可能,是手柄断裂?是螺丝滑牙?是螺丝柱破裂?外力撞断?等等…… 显然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问题描述。

接下来会介绍一个小工具进行问题描述,“IS-IS Not 工作表“






将这个表完整地填写清楚,这样调查问题的人就会很清晰到底是什么问题,什么时候产生的,在哪出现的,谁发现的,怎么直接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的,反复出现的问题还是首次发生的,发生这个问题的产品数量多少,不良率多少?等等这些都能够完整地把握。

“Is Not不是“ 这一项该怎么填写呢?为什么要填这一项呢?

这一项是为了限定问题范围以及找到差异点这两个作用。

首先,如何通过“Is Not 不是“ 的描述去限定范围呢?比如这个产品的批锋在分型线处,不在产品边沿,那么这个”不是“ 就起到一个限定的作用,这位后续查找原因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其次,如何去找到差异点呢?比如这个产品批锋只发生在2#号穴上,不是发生在1,3,4这三个穴上, 那我们后续就要搞清楚这2#号穴和其他三个穴的区别在哪。

所以说这个“IS NOT 不是“ 这一项也非常重要。当然填写这一项也非常难,不能随意,要经过初步调查才能去写。如果不确定或者还有疑问的地方,那就不要去写,或者可以写进去,但要加上备注。

这里举个实例更好理解如何填写这个表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彻底地认识这个问题,继而分析它的根本原因。

也就是说,我们在描述问题的时候不能让分析问题的人有猜测的可能, 要打消他的这些疑虑。所以这里描述问题有两个重要的因素:

第一:在描述问题时不能有暗示性的内容,这样会误导;

第二:要客观事实地,尽量用数据去描述问题。

打个比方:产品问题是有批锋,如何用数据去描述呢?比如, 在产品分型线处有明显披锋,测量批锋高度约为0.25mm, 用手触摸能明显感觉到,在装配过程中,会导致卡顿。初步检查10模,每模4穴,发现2#号穴百分百都有此批锋,其它穴无。这样进行客观的数据化地去描述一个问题,大家看的人很明白,分析问题的人也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去分析问题。

当然这里也有个原则,就是:

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图片不如视频。

也就是说,能够用表格表示的就不要用一大堆文字,上面介绍的is/is not 工作表就是一个很好用也很常用的问题描述的表格。光有表格还不够清楚,还需要图片加以辅佐,最后如果能有视频就更好。因为有些复杂的问题可能图片加表格都还无法表述清楚,那就需要视频加以说明。

问题描述的重点或者目的是描述清楚真正的问题,你所描述的和别人所理解的要高度一致。

如果你想表达的和别人理解到的不同,那就有很大麻烦了, 后面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也无从谈起。




就好比上图表述的,你心中所想和实际是不是吻合,取决于你如何精准地描述。

上面还说到,要基于事实去描述问题,也就是说要遵循“三现原则“。




所有描述出来的都是通过亲自去现场调查,亲自看过实物,亲自去了解过现实情况而得出的,并不是坐在办公室臆想出来,或者猜测出来,或者凭已有经验推测出来的。

我们需要的是事实,而不是假设,更不是猜想。

这里分享一个小笑话:

话说有三个老汉有一天碰到一起了,于是就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皇帝身上。

第一个是个拾粪的老汉说:“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下令这条街东面的粪全部归我,谁去拾就有公差来抓” 。

第二个是个砍柴的老汉,瞪了第一个老汉一眼说:“你就知道拾粪,皇帝拾粪干啥?如果我当了皇帝,我就打一把金斧头,天天用金斧头去砍柴” 。

第三个是个讨饭的老汉,听完后哈哈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他说:“你们两个真有意思,都当了皇帝了,还用得着干活吗?要是我当了皇帝,我就天天坐在火炉边吃烤红薯”。



也就是说,如果你没有亲身经历或者实际调查,你就是想破头也搞不清楚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

如何正确清晰地描述问题,你们会了吗?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做人做事故事篇(之二十三):像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那样对待父母

下一篇:抄书打卡第2天:做人讲求原则,做事把握分寸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15:12 , Processed in 0.351130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