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田园,始终是一种梦想,又是始终梦想

2023-1-18 05:20| 发布者: uzajj9z9i5xze7| 查看: 1743|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田园梦是古代不少文人的美梦首选。
出则仕,入则田园。
对于文人来说,田园可以成为他们最稳妥也最放松的寄托。
采菊东篱下,把酒话桑麻。
岁月说不出的惬意。
苏轼有一些作品也是以田园为题的,比如他的《浣溪沙》: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排踏破茜罗裙。
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一、看使君

《浣溪沙》词作下原有作者小序,交待组词创作背景: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
徐门,位于徐州城东约二十里处,苏轼曾于此城任职,其间恰逢当地遭逢旱灾,于是便去石潭求雨。
也许上天真的看见苏轼爱民心切,也许旱灾持续一段时间,也到了该结束的时候,总而言之,苏轼求雨成功,灾情得以缓解。
此后苏轼再次前往石潭,不同于上一次求雨,这一次是为谢雨,感谢苍天恩德。
抛开求雨谢雨这一行为本身是否科学,我们真正应该留意的是苏轼此举背后的爱民之心,面对百姓之苦,他感同身受,愿意为他们尽心竭力。
不过,纵然如此,谢雨不比求雨,两者心情实在不可同日而语。
相比于求雨,谢雨时苏轼的欢欣愉悦是显而易见的。
而这样的欢欣愉悦,显然苏轼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治下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
有意思的是,苏轼心系百姓,百姓也愿意争相一睹他的风采。
旋抹红妆看使君,使君是汉代以来对太守的别称,此处苏轼用以自称,“旋”,匆忙立即的意思,至于红妆,按字面意思一望而知,不必解释。
词作一开始便描绘了当地百姓看太守的盛况,这一方面反映出苏轼在当地百姓中间受欢迎的程度,另一方面,也间接地指出一个事实——
不管苏轼如何心系百姓,也不管百姓如何蜂拥太宗,但太守和百姓,仍然不是一群人。
换而言之,他们属于两个群体。





二、此中人

乡村的生活,乡村的百姓,对于苏轼来说,充满着新奇与活力。
但是生活在乡村的人,对于太守和太守有关的一切,似乎也兴趣满满。
这种现象很有意思,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人如何被别的事物所吸引,也让我们看见人对自己陌生的一切,如何在不知不觉间被美化,正所谓风景那边独好。
当然,具体到苏轼身上,我们不能单纯地说这只是一种美化。
毕竟,在经历仕途起起伏伏后,苏轼确实更能体会到乡村生活的淳朴无华之美。
这样的美好,这样的真诚,不仅是苏轼曾经所处环境所缺少的,更与苏轼性情中某些深层的东西相呼应。
因此,与其说苏轼被乡村的一切吸引,不如说乡村的一切和苏轼本人是互相吸引。
有这样的了解,再看苏轼“使君元是此中人”的慨叹,便会一点也不觉得诧异。
也是,苏轼真不把自己当外人,那是因为他本来就不是外人。
对于一个性情中原就有着淳朴无华特质的人而言,在看到乡村的一切后,他会瞬间发现,这里才是家乡,这里才是他所原出之地,这里才是他该停留的地方。
元是此中人,“元”,真的可以理解为“应该”、“本应”、“原本”等多重意味。
而这些意味,在苏轼身上,并不互相排斥,反而可以极其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这是苏轼的乡村,这是乡村的苏轼。
苏轼和乡村,乡村和苏轼,原本就该水乳交融、水乳不分。





结语

旁人说自己想归隐,可能有无病呻吟甚至装腔作态之感,但是对于苏轼来说,他所念叨的一切,都让人感觉那么真诚。
这并非因为苏轼的说辞更高雅,最根本的原因乃在于苏轼的为人。
或者说,打动我们的,不是苏轼的词句,而是苏轼自己。
一个真诚的人,一个不愿不肯也不屑虚饰自己的人,投身仕途,若他不想见风使舵,唯一的结局必然是被排斥,被打压。
然后,身心俱疲,在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一切也不想被一切无力改变之后,他只能选择归隐。
归隐,不是退路,而是来路。
如同苏轼自己所说的,使君元是此中人。
隐居田园,始终是一种梦想,又是始终梦想,这或许让人看到田园梦的遥不可及,以及这遥不可及后的一声叹息。
但在苏轼身上,我们却看到了另一面——
不仅是田园梦的永恒,更是见到苏轼所展示的另外一种转身。
一种大彻大悟、朴实无华、洒脱淡然的转身。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

下一篇:陶渊明为什么选择归隐,他真的是不想做官吗?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2 18:53 , Processed in 0.245914 second(s), 5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