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龙海市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漳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坚持“大抓工业、抓大工业”发展理念,深入开展“三抓三比、十项竞赛”,紧紧围绕“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奋力推进龙海再创业、振雄风、当龙头”目标要求,全力推动“重点区域发展、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工作落实”,齐心协力谋发展,全力以赴抓项目,集中精力强攻坚,全市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再次入选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市)。
2018年,龙海市辖区全年完成GDP563.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68.9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721.69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3.2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87亿元,出口总值35.6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5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06元。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地区的发展变化可以反映一个时代变迁的过程。
1949年9月20日、21日,原龙溪县、海澄县相继解放,翻开了龙海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一页。
1960年,原龙溪县和海澄县合二为一,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史、发展史。
1963年,九龙江西溪堵江抗旱,一曲“九龙江有水不算旱”的“龙江颂歌”,让龙海响彻九州大地。
1978年,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以包产到户为标志的农业农村改革,到1980年推行“三来一补”、兴办乡镇企业,到1984年引进“三资企业”落地,龙海改革开放步伐始终紧跟时代阔步向前。
1993年,龙海撤县建市,改革开放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龙海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大踏步走在全省前列。
2012年以来,随着台商投资区、漳州开发区、漳州高新区的各自起飞、竞相发展,龙海始终高扬“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龙江精神,保持“不畏艰险、不惧风险”的改革韧劲,树发展大旗、迈大步向前。
2016年,龙海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推进龙海再创业、重振雄风当龙头,在新起点上建设田园城市、富美乡村”的奋斗目标和发展定位,紧紧围绕“重点区域发展、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工作落实”,突出抓好“一江滨两新区”“南太武南溪湾”两大重点区域,齐心协力谋发展、抓项目、强攻坚,推动龙海新一轮改革创业取得了新的突破。
今日之龙海,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与70年前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70年来,龙海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从“福建粮仓”到“工业大市”的华丽转型,成为全省及漳州市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重要力量。有着“鱼米花果之乡”美誉的传统农业大市,正在朝着现代农业强市加快转型升级,形成了“六大现代农业园区”“八大农业主导产业”。工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突出“抓龙头、筑链条、建集群”,坚持“工业向沿海集中,项目向园区集中”,形成食品、汽车电子、电力能源三大支柱产业。其中,食品工业从原料、生产、制罐到包装、销售、出口,形成了完整产业链,获得“中国休闲食品名城”称号;华阳电厂、正新橡胶、金龙汽车、中海油LNG、海新集团、紫山集团、白塘湾旅游综合体等一批百亿、十亿规模实体经济龙头项目效应凸显,工业立市实现从“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到“龙头舞动竞相争艳”的历史性跨越,有力推动了龙海工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服务业迅速崛起,旅游、物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方兴未艾。
城乡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根据各个时期的发展实际,明确建设重点,持续有效推进,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大投资、大开发、大建设热潮。近40年间,龙海建成区面积从2.36平方公里扩大到近3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由1993年的30%提高到58.8%。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通自来水、通宽带网、通广播电视,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日益富足。积极融入“厦漳半小时交通圈”,道路通车里程从1991年的213公里增加到1530公里。高速铁路从无到有,铁路运营里程达65.67公里,开启了龙海的“高铁时代”。万吨级深水码头从0到14个,年货物吞吐量超过3700万吨。深化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建成公交总站和厦门港龙海客运站,推行公交票价“一三五”收费改革,形成海陆联运、通达城乡、连接内外、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有力促进区位优势与环境优势相得益彰、更加突显,使龙海的处处宝地成为吸引投资创业的片片热土。
人民生活实现历史性提升。相比较1978年,2018年底,龙海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55.1倍和157.7倍,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完成21个贫困村、351户贫困户、774个贫困人口脱贫任务。民生短板加快补齐,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龙海一中通过省级一级达标校复查并进入“福建省示范高中建设候选学校”行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荣获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龙海市第一医院升级为三级综合性医院,公办村卫生所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社会福利中心一期竣工、二期开工,乡镇敬老院、村级养老机构加快推进,人民群众吃不饱饭、穿不暖衣、上不起学、看不起病的日子成为历史。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明显增加,农民来自二三产业的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比重明显上升,“富起来”目标在龙海许多家庭已成为现实。
社会文明实现历史性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龙海社会事业长足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公民素质全面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近年来,坚持“扫清楚、拆干净、摆整齐”“城市抓创卫、农村抓宜居”,在全省县级市中首个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平安县城”“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深入挖掘“龙江精神”“月港海丝”“埭美家风”等传统文化,建成西溪生态文化园,抢救和修缮古月港历史风貌区,改造龙头文化公园,形成富有龙海特色的“文化地标”。尤其重要的是,龙海人的思想获得了空前解放,“爱拼才会赢”根植龙海人民的心中。
新中国成立70年,是龙海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70年,是敢为人先、跨越发展的70年,是人民富裕安康、得实惠最多的70年。龙海,无愧于党中央和省委、漳州市委的重托,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当下,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处于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拼搏时期,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要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持续“抓大、促强、做优、强配套”,让高质量发展成为龙海最澎湃的动力源泉,让城乡一体化成为龙海最突出的竞争优势,让文化软实力成为龙海最鲜明的城市特质,让全面建小康成为龙海最和谐的生活实景,让奋勇再创业成为龙海最动人的时代旋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