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打造你的领导力

2023-1-10 22:34| 发布者: t0aj33m1re| 查看: 1414|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肖知兴 2015-07-24 08:50 收藏79 评论4

我的领导力理论也许是世界上最简单的领导力理论,三个逻辑链:


    第一个是自我监控。白花花的银子背后是钢铁般的团队;钢铁般的团队背后是老大金子般的人品,用八个字来衡量: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第二个是自我认知。要想发挥别人的长处,先得接受,这不是我的长处;要想接受这不是我的长处,先得认知到,这不是我的长处,也是八个字: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三个是自我发现。要想正确地认知自己,先得知道,我要去哪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怎么去领导别人?要想知道我要去哪里,先得知道,我从哪里来,也就是,我是谁。

这三个简单的逻辑链,哪一步都不简单,要想做到,都需要褪去很多层死皮,长出新皮,长出老茧来,才有可能。白手起家,赤手空拳打出一片江山的民营企业老板们,什么苦没吃过?但这种苦往往受不了,其中种种不安、尴尬、惶恐,真是言语难表其万一。

为什么这么难?

核心原因很简单:这个过程触及的往往是老板们内心深处最脆弱的一面。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几十年如一日起早摸黑、含辛茹苦地打下这片江山,就是为了要隐藏和掩盖这一面。现在你要把它挖掘出来,还要晒给大家看,就算是铁人、超人,也不好受呀。

所以,很自然,即使大家理解和认同了这个逻辑,甚至也下了决心去做,但离真正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还是远。“知”与“行”之间,往往隔着一个太平洋。而且,最为吊诡的是,个人能力越强的老板,实现这个跨越的难度越大。几种常见的情况如:老板是销售高手、销售奇才的;老板从小是学霸,样样比人强的;老板劳碌命,特别爱冲在前面,爱干活的。

最可叹的情况是老板是科学家或艺术家,这两种人,如果任着自己的性子做企业,基本上都是灾难。而且,在自己的专业里造诣越深,地位越高,这个灾难可能就越大。

有了理论,还要有方法

同样按照极简至上、聚焦可改变的行为的原则,三件事情也许可以成为企业家领导力修炼的突破口:一对多、一对一和一对零,大致分别对应上述的自我监控、自我认知和自我发现三个逻辑链。

一对多,就是学习如何开会

首先,最重要的是区分四种会议的类型,从每天碰头会(5-10分钟),到每周经营会(60-90分钟),到每月战略会(3-4小时),到每季度总结会(1-2天),目的不一样,形式和方法都不一样。

四种会议中,中国民营企业普遍薄弱的是战略会和总结会,一般都是因为老板习惯于一言堂,一开起会来就是从头到尾、从上到下的纵向灌输。如果有沟通,顶多是老板和过堂的部门经理之间的简短对话,以老板训斥和经理自辩为主,其它人或幸灾乐祸,或自叹侥幸,基本都作壁上观。这种形式的会议,能起到什么作用,可以想象。

做一个最简单的算术题。30人参加一个3小时的会,部门经理一个一个过堂,平均一人6分钟。别人过堂的时候,其他所有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真正在开会的,是老板和正在过堂的部门经理。所以,整场会议,虽然消耗了30X3=90人时,但真正的有效工作时间其实是2X3=6人时,时间的有效利用率是6/90=6.7%。就算加上一两个比较操心的副总裁,尽量全程倾听,偶尔参与讨论,有效利用率一般也难于超过10-15%。可惜,这就是我们大多数民营企业内部会议的现状。

一对一包括外部招聘面谈、职业发展面谈

外部招聘面谈,尤其是高层的招聘面谈,一般民企老板都逃不脱,但一般也都是口渴的时候才想到挖井,临时抱佛脚,很难达到成长阶段的公司CEO要花50%的时间在招聘上这个时间标准。与内部高管进行绩效评估和职业发展面谈,管理得好的企业几乎是每个高管每周进行一次,多的一年总计达100-200小时。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大多数民企老板,我了解的情况是,基本从来不与自己的高管做一对一的这种面谈。平时见面谈的都是具体的业务和工作,当事人的能力建设和职业发展始终排不到议程中去。大多数高管,一年下来,得到的这方面的唯一反馈,也许只是年终聚餐会上,和老板干杯时,拍拍肩膀说的那句话:今年干得不错,明年换个部门?

我思考这个问题很久,为什么会是这样情况。一对一是一种极具象征性的职业化行为,上司和下属往那一坐,代表的就是一种平等协商的精神和双向沟通的态度,更不用说,很多好老板在这种场合中也会主动寻求下属对自己的批评和反馈。也许,潜意识里,大多数民企老板内心深处其实无法接受这种沟通形式的平等性?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我当年创业打下的江山,你一个我招聘过来的人,凭什么要和我平起平坐?

然而,铁打的江山,流水的英雄。如果你想要通过职业化管理让企业实现基业长青,这是我们民企老板们必须首先要过的一个关。

一对多的重点是自我监控,时时克制自己的表现欲,努力发挥团队的聪明才智

一对一的重点是自我认知,通过平等的沟通和反馈更清晰地认识自己。更重要的也许是一对零,也就是企业家通过独处、反思、阅读来进行自我发现的时间。在这方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门径,这里我侧重谈谈阅读的重要性。

很多人都注意到,很多成就比较大的企业家,阅读面一般都非常广,而且一个有意思的情况是,越是成就大的企业家,越不怎么读管理类书籍。我理解这里的核心是自我发现的逻辑。一个人如果想要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人生在世最本质的问题,真正地认识到自己在宇宙间的定位,对于大多数人,阅读也许是成本最低、最容易上手的一种方法。例如:


    阅读文学、历史、传记类书籍,一个人更容易看清自己,潮起潮落,聚散离合,浪淘尽千古英雄,世界从来就是这么运转;

    阅读天文、地理、自然类书籍,一个人更容易看淡自己,天地悠悠,生死白头,恩怨情仇,人类就是这么回事,很多时候与动物也没有什么区别;

    阅读社科、宗教、哲学类书籍,一个人更容易看透自己,鸡虫得失,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有些东西其实不值得我们去费那么大劲。

有了这些看清、看淡、看透的大背景,自然有助于我们自我发现,找到真正代表我们的人生价值和可以从一而终的人生目标。有了这种目标感,这种比生物层面、本能层面的“我”更高更大的东西,自我认知和自我监控都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没有阅读习惯、甚至有阅读障碍症的老板怎么办?每个人的学习门径不一样。有的人是看书,有的人是聊天,有的人是信教,没有一定之规。甚至看起来不可救药的、爱玩的人,通过亲近大自然、体育游动、极限运动、手工制作等业余爱好,只要有慧根,也能取到类似的自我净化作用。很多爱玩的老板企业往往比苦哈哈的敬业老板企业运转地还更好,秘密往往就在这里。

最后,为了让三件事落地,最实操的也最简单的一个领导力发展方法,也许是让助理把自己每周的时间安排记录下来,最好详细到半小时,在哪里、与谁、做什么事。自己每周对照检查一遍,在一对多、一对一和一对零方面,分别花了多少时间。最初是勉强和别扭,然后是慢慢成为习惯。也可以通过公开承诺,让同事们帮你形成习惯。

当这些行为成为别人对你的期待后,不这么做,大家反倒不习惯了!知与行之间的太平洋,只能靠我们自己伐木成舟,扬帆济海。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是有目标、有理想的人,为了事业,为了企业的前途,相信你们,不管多苦,也一定能做到。

肖知兴|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北大汇丰商学院创新领导力杰出访问教授。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本文由 肖知兴授权虎嗅网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虎嗅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121212/1.html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辟谣:7个养生误区,你以为的养身,反而伤害身体,很多人还在做

下一篇:刷墙刷出10亿估值的“村村乐”,如何打通“互联网+”下乡中梗阻?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4 04:46 , Processed in 0.212741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