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工汇宇产业观察 /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45个国家先进制造集群的名单。其中在智能家电领域,广州市、佛山市、惠州市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集群(简称:广佛惠集群),青岛市智能家电集群进驻名单。
自从1990年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产业集群概念,人们对产业协同的市场影响和社会影响的认知被刷新。适逢“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实体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已经成全球制造业竞争制胜关键。在相对传统、面向C端的家电产业领域,实践先进制造,意味着高新技术的下沉、规模化,对区域经济有着巨大带动作用。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家电强国。据统计,2021年全球白色家电总产量中58%由中国生产。家电领域进行区域产业集成化,将有利于我国保持制造业引领地位,带来巨大商机。
凭借家电制造进入“国家队”,广佛惠集群、青岛集群此番入围实属众望所归。在国内家电制造领域,以青岛为核心的山东半岛、以合肥为核心的长三角、以佛山为核心的珠三角,早已事实上形成中国家电产业版图三足鼎立的局面,对外存在巨大的竞争优势,却也面临巨大的领跑压力。客观经济规律、引领消费的需求,决定了家电领域需要趁热打铁,为多个领域的科技突破提供变现刺激。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两大家电产业集群的优势、需要面对和突破的问题普遍存在,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打造更强集群的路径上,各自的抓手、产业机会也是不一样的。
1.青岛:龙头带队,寻求配套本地化
首先以此次上榜的青岛市智能家电集群为例。
青岛家电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是“中心卫星型”。
这种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
■ 在国内地缘上,青岛处于京沪之间,位于我国发展最快的东部沿海地带,北接华北、南通苏南,在物流、招商引资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国际地缘上,青岛处于山东半岛正中央,濒临黄海,东临太平洋,与日、韩存在长期的贸易往来,也是日韩的传统投资区……这些都让青岛具备极强的地理区位优势,大幅降低运输成本,使得家电这类大宗商品具备先天的议价空间。
■ 另一个“中心”特点,就是产品力的中心化。凭借极强的区位优势,青岛集群也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的头部品牌:海尔、海信、澳柯玛三大巨头,成为了青岛家电当仁不让的头部品牌。其中,海尔冰箱连续13年稳居全球销量第一,海信电视出货量份额连续17年位居全国第一,澳柯玛冷柜持续保持全国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即便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较于超一线国际品牌也不遑多让。
三巨头产品同构性强,竞争异常激烈,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不间断的良性竞争。巨大的品牌影响力,也吸引到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入驻,继续提升产品力。头部效应滚雪球般放大,也使得整个中国很少有能与之匹敌的头部品牌。今年以来,三巨头企业为主导的智能家电产业链实现工业产值近800亿元,同比增长6%,产业规模巨大。
步入产业升级、集群竞争的时代后,青岛市智能家电集群并不能坐吃山空,并且需要着手应付固有顽疾。对于青岛而言,龙头企业是整个产业集群的标杆,但也是制约其迈向完善家电产业链格局的桎梏。
青岛接下来需要思考一个问题:龙头有了,配套怎么弄?面对国际竞争市场,配套略显不足这个问题已经暴露了出来。
本地配套率,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跨度中,一度是青岛家电产业发展的“短板”,核心配套件和电子元器件的本地配套率在2005年时不足5%。2020年,这一数值升至40.5%,但面对家电迈向数智化、产业大规模升级的临门一脚,这样的本地配套率显然难以支撑青岛对整个集群区产品进行迭代。先进科技需要下沉至“小件”,方能实现充分的市场盈利、反哺科技创新,一个外显的特征应当是:中小企业也能拥有技术特色,而非全盘掌握在头部企业之中。
青岛的龙头企业甚至有时都得借助外地产能,比如让广东的制造业代工,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生产需求外溢会造成成本的上升,技术高度中心化也无益于区域整体技术实力的提升。青岛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配套企业多依附于龙头企业生存,本身创新力是不足的。并且由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相对薄弱,打击了中小配套企业的崛起势头。这样的创新氛围,使得配套企业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联动不足。
面对这样的形势,青岛开发区就于近日出台了《智能家电产业链三年行动方案》,锚定支持引导头部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促进本地配套逐步完善、加快推动产业链延伸补全、数字化赋能产业升级迭代“四大方向”攻坚突破。
作为青岛智能家电产业集群的领头羊,海尔在“补短板”这件事上就体现出卓越的远见。
赋能青岛家电产业集群的长大,海尔智家近来在青岛动作频频,包括落地海尔自成立以来在国内投资最大的项目——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项目。以生态园的项目入局就很能彰显海尔对配套的重视,这种方式不仅对产能扩张有益,也给予配套企业以更为确定的产盈转化。项目将实现从原材料进到成品出的全产业链智能化集成,实现工厂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能源的数字化运营,这意味着,将吸引更多的上游配套企业进入生态园,落地青岛,参与到本地产业生态的构建。
一贯低调的海信,技术实力一点不虚。本身就投入巨大研发经费的海信也感觉到了智能家电不仅仅对技术底座存在刚需,更对配套协同存在刚需。海信家电集团副总裁夏章抓就表示,智能家电产品需要与大量IoT厂家配合,比如各种各样的传感器,但本地的配套资源却很弱。
能不能充分发挥产业链“链主”的磁吸效应,还需要政、企的默契配合。为此,青岛立足产业链“补短板”,将重点发展专用芯片等核心配套、智能传感器等智能化关键配套、高端精密加工金属件等关键配套;环保制冷剂等创新基础材料;生态建设方面,重点开发各类场景智能家电综合解决方案,建设开放式智能家电大数据平台。搭好了框架,青岛更是通过“链万企”供需对接活动,推动龙头“链主”与配套企业达长大期供需合作,让生态稳步步入良性增长,进一步提高本土化配套供给热情。
青岛对配套的“短板补齐”已经稳步推进了数年,对配套的政策倾斜力度空前。可以预见,家电产业的上游配套,在下个十年间,在青岛会获得长足的发展。
2.“广佛惠”:依托成熟产业链,加速数字化、标准化
拥有深厚家电产业底蕴的青岛,也很难无视来自“广东系”的竞争压力。尤其是家电进入智能化时代之后,这种压力更为巨大。
美的就是这样一家让青岛家电感到巨大“压力”的公司。根据青岛家电从业者的看法,广东美的快速长大壮大,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佛山当地强大的产业链配套能力:新的想法能快速转化为产品,这种供应链的快速反应能力是当前在家电市场制胜的重要砝码。
这种印象,可以视为“广佛惠”智能家电集群的缩影。
从消费层面,最能令消费者直观感受到产品“黑科技满满”的,无疑就是场景化。场景化的内核,也就是智能化。从投产层面来说,智能化则意味着产业链的延长,这对于协同效率的要求,令传统家电产业望尘莫及。
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表现上,“广佛惠”智能家电集群堪称典范。
首先是终端产线的数字化升级。包括上文提到的美的,广东的头部家电企业,在产线建设上可谓是不遗余力。
格力精密模具公司柔性生产线的工业机器人
■ 以格力为例。格力在家电行业中,是同类企业中较早开始数字化探索步伐的。格力自主研发智能装备约1.5万台/套,自主建设的空调钣金样板车间、电机样板线、压缩机智能产线、电容智能产线、漆包线工厂自动化率达90%以上;合计为公司增效控员3万人以上,机器人万人比提升到572台/万人。这个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格力的生产车间往往是这样一幅场景:产线上分布着不同的工业机器人,有序进行各项质检工序;产品的调度由智能物流机器人来回穿插完成,高效而不见紊乱。除了自我迭代,格力还赋能其他企业的数字化升级,交付自主开发的物流设备2000余台。
■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同样在产线投入上“起了个大早”。2015年万和首掀厨卫行业智慧工厂化生产的浪潮,引入机器人拔高产能;2018年各部门模块用IT管理系统武装,2021年大举数字化营销升级,2022年牵手电信5G开始打造数字工厂。充分的数字化产线也让万和大踏步迈进了场景化的跑道,目前万和不只提供单品,更有余裕探索厨房、浴室空间的整体智能化场景方案的构建。
数字化产线赋能化智能家电创新落地的案例,在“广佛惠”智能家电集群比比皆是。家电智能化的一个特征就是产品的迭代速度加快,数字化产线在效率和柔性生产上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这种趋势。
仅仅是产线的升级也并不足以完全跟上智能家电的步伐,“广佛惠”智能家电集群还有一个巨大的靠山:极其完善的产业配套。
广东家电产业完全无需出省找配套供应。仅在离成品最遥远的原材料供应方面,广东老牌产地就有:以不锈钢出名的澜石、以铝材闻名的南海大沥、以陶瓷闻名的佛山。广东抓住每一个细分领域,如果某个镇形成了细分领域的优势,那么大概率这条街都会围绕这个领域展开配套富集。开着车、点着地图,跑完整条产业链的采购单子,在广东是常态。这种“去中心化”的分工协同,让此地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家电产业链;这也是广东家电拥有极高市场敏感度的秘诀。
目前,江浙地区也正尝试引入“广东模式”。广东的家电从业者认为,江浙配套产品适配性这方面值得学习。
家电产业集群需要形成国际竞争优势,那么配套通用性是广东家电产业必须要直面的问题。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信厅、省工商联指导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全国首个智能家电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标准化调研成果。
调研发现,广东在智能家电领域,标准化领域的短板比较明显,主要包括国内信息安全标准落后于行业的发展、互联互通平台标准不统一、标准国际话语权较为薄弱等。广东94.13%的智能家电企业认为标准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81.54%的民营企业建立了内部标准化体系,72.65%的民营企业安排了专人负责标准化工作。
下一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将联合省工信厅、省工商联,针对短板问题,加快实施智能家电标准领航工程,加强先导性、创新性标准研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打造标准服务平台与人才高地,以标准为切入点推动抢占产业“制高点”。
3.未来发展:鱼和熊掌,二者可兼得
不难看出,两个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各擅胜场。去年,首个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获国家工信部批复,落地青岛,将持续发挥青岛家电龙头品牌的引领作用。
今年青岛智能家电产业集群进入“国家队”,双管齐下,既保证了集群继续攀登研发主峰的“后劲儿”,又确保了高新技术的下沉市场可以快速实现规模化盈利;“链主”企业的存在,也让标准化更容易推进,步伐平整而稳健。
另一方面,“广佛惠”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则充分应用发达的供应链,配合自身数字化,拥抱充足的产品容错率和更大的商品试错空间,拥有最大的创新积极性,以自身快速迭代推动商品快速迭代,同时也成为B端数字化升级的最好的试验场。
■ 对于青岛,上游如原材料、零配件等专精特新企业享受政策红利和龙头产业的赋能,将大有可为;
■ 对于“广佛惠”,龙头企业和配套力往一处使更容易为整个行业带来降本增效,快速打造国际领先的家电梯队,故而对标准的探索是“广佛惠”最好的催化剂,此过程需要龙头企业积极“跑出来”,提升非产品的技术渗透,就像格力积极赋能其他企业。
二者可谓殊途同归,龙头和配套,可以兼得。
产业集群的发展要做到”鱼和熊掌兼得“,这也是产业集群产生的四要素决定的:技术设备发展带来产业集中化,劳动力组织发展带来专业化,市场化因素带来规模化,经常性开支成本降低带来利润最大化。美、德等发达工业国家在探索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已经验证了这些要素,目前我们正在经历这个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