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赵王朝)
西晋灭亡之后,有位叫做石勒的人,建立了一个叫做后赵的政权,统治范围在今天的河北,山东一带。
这段时期,一般我们称为十六国时期。
我们要知道,十六国时期的历史,相对来说是比较冷门的。
冷门到可能有些读者一时之间都很难把这十六个国家依次说出来,所以石勒所建立的后赵,存在感也属实不高。
后赵的存在感不高,开国皇帝石勒的存在感当然更低。
然而,石勒的存在感虽然低,但这位仁兄的履历却不是一般的高。
我们时常说,中国历史上有几位皇帝的出身很低,属于白手起家,能成就帝业堪称传奇。
比如,汉高祖刘邦当年是亭长,相当于当时最小的一个派出所所长,五代十国时期的大多数皇帝都是流氓兵痞出身,十国里有个政权叫做前蜀,其开国皇帝王建早年间偷鸡摸狗,身份卑贱到一定程度了,以至于当时的人们给他起了个“贼王八”的外号。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当过和尚,做过乞丐,更是被网友们戏称“开局一个碗”,电视剧也不敢这么拍。
(石勒 画像)
然而,这位石勒同志的出身,却比以上所有的皇帝都要低——石勒是奴隶出身,还曾经在大户人家的府上做过那种连命都掌握在主家的家奴。
在当时,他甚至都不能算是个人,只以一种商品的形式存在。
《晋书》:两胡一枷。勒时年二十余,亦在其中,数为隆所驱辱。
头上戴上沉重的枷锁,脚上拷上坚硬的铁链,被人欺辱,被人打骂,活得连条狗都不如。
然而,作者坚信,人活着是有意义的。
不仅是人,就算是一条流浪狗,它也拥有活着的意义。
所以,就是这样一个人,辗转立身,袭扰司冀,占据江汉,锉灭西晋,吞并王弥,顿兵葛陂,进攻河北,消灭王浚,拿下并州,讨平内乱,最终建立后赵,终成帝业。
石勒从来不是谁,也不想成为谁,他卑微低贱到没有身份,更不想以谁的面目来生活。
活着,是石勒唯一的信念。
这位从奴隶堆里走出来的帝王,样貌粗鄙,形态丑陋,文化水平极低,甚至连当时的汉字都不认识,但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为了乱世的王者。
当然,无论是什么样的王者,当了皇帝之后,都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立储问题。
(皇位传承)
江山总要有人继承,王朝的未来总要交到子孙的手上。
老皇帝一共四个儿子,长子石兴,病逝,次子石弘,三子石宏,幼子石恢。
石勒是胡人,他所建立的王朝,从本质上来讲,其实是游牧民族政权,而游牧民族在传皇位这件事儿上,是很随意的。
蒙古人喜欢把皇位传给最小的儿子,因为他们认为,越是年轻,就越充满希望和活力,满人则为了防止因为皇位传承而引起朝堂各方势力的争斗,选择了秘密立储,老皇帝写个纸条藏起来,领了便当之后由顾命大臣拆开宣读,上边写谁那就是谁,谁都别争,谁都别抢。
而塞北三朝辽金西夏多出现兄终弟及的形式,哥哥死了弟弟接班的情况屡见不鲜。
说白了,游牧王朝的皇位传承就是一句话:没有规律。
而十六国时期在学界又有另外一个名字:五胡乱华。
这也就是说,十六国大多数都是由胡人,由游牧民族建立的。
(十六国纷乱)
这些游牧政权的皇位传承本来应该没有规律,也毫无章法可循,然而如果细读历史,你会发现,十六国中的绝大多数政权,都在尊奉嫡长子继承制度。
前凉,成汉就不用说了,因为这俩政权本质上属于中原政权,前凉的开基祖是西晋官员张轨,成汉的开基祖是蜀汉流民李特,但前赵和后赵这俩政权尊奉嫡长子继承制度,可就有点说不通了。
原因无二,都是匈奴政权,搞哪门子中原制度?
其实,这种现象看起来矛盾,却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因为,五胡乱华时期的匈奴人,或者说胡人,他们并不是那种整天窝在塞外苦寒之地吃沙子的纯胡,而都是曾经久居中原,经过高度汉化的匈奴人。
他们的身体是匈奴人,但他们的内心,早已经是中原心。
这不是作者胡说八道,你比如,昔年前赵开国,前赵皇帝们尊奉的,不是匈奴部的冒顿单于或者呼韩邪单于,而是西汉,东汉,以及三国之际的蜀汉皇帝。
石勒建立后赵之前,曾经是前赵王朝的大将,他本人虽然不识字,但他同样是一个深受汉学熏陶,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他发自心底的认同嫡长子继承制度,既然长子石兴死了,那么次子石弘就成了长子,所以皇帝自然而然的落到了石弘的头上。
(石弘 形象)
《晋书》:幼有孝行,以恭谦自守,受经于杜嘏,诵律于续咸。
石弘这个人,从小就很孝顺,做人谦虚谨慎,平时也谨言慎行,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就和能力,但勉强也算可以,如果非要说石弘有点特长的话,那就是石弘这个人很有文化,性格儒雅,平时喜欢吟诗作赋,舞文弄墨,在文学圈很有名气。
朝廷里有个大臣叫做程遐,是石弘的藩邸臣僚,是一位忠心不二的太子党。
石弘要接班的消息传出来,作为太子臣僚,程遐却有点开心不起来。
因为他知道,剩下的两位世子石宏和石恢虽然没什么能耐,也没啥威胁,但老皇帝石勒有个侄子叫做石虎,却是个十分不好对付的角色。
石虎这个人,当年跟随老皇帝石勒打仗的时候,骁勇善战,素有战功,其人骑马射箭很有一套,治军凶悍,在朝中有很有权势,这样的一个人物,无疑是对即将即位的石弘的倾轧。
面对这样的情况,程遐这个人很是担忧,他好几次跑去找老皇帝石勒建议,希望他赶紧处理一下他这个侄子的情况。
你是皇帝,你要把皇位传给你儿子,然而你又留下了你侄子这么个大炸弹,到时候你儿子登基了,你侄子跑过来抢皇位,宫廷内斗,刀光剑影,血洗金殿,这不是纯纯作孽么?
(帝王迟暮)
然而,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心也悯。
一辈子的杀伐征战,石勒杀掉过很多人。
他背叛过他的朋友,伤害过他的亲人,他做过很多的坏事儿和恶事儿。
时至今日,他对这所剩不多的亲情倒是分外在乎。
石勒时常感叹,这漫长的人生转瞬即逝,有人见光明,有人见尘土,而他顾影自怜,坐在寒冷的帝王宝座上,只看到了可怜的自己。
所以,他没有采取程遐的建议,不仅没有除掉石虎,反而让他积极领兵掌权,以后儿子石弘登基,好当做石弘的左膀右臂。
人生在世要仁慈,程遐要怎么办呢?
只可惜老皇帝的一念仁慈,酿成了之后的大祸。
石勒啊石勒,难道你还不知道权力的厉害之处么?
或许他知道,然而这一切已经和他无关了。
石勒死,石弘立。
(兵变逼宫)
然而,石弘的屁股还没坐稳,石虎就带兵闯入皇宫,挟持了他。
新帝石弘本质上只不过是个孱弱的文人,面对石虎的雄兵利刃,他本能的开始退缩,立刻表示要把皇位禅让给石虎。
你也别闹,你也别抢,我直接把皇位让给你了还不行么?
石虎表示:不行。
《晋书》:君薨而世子立,臣安敢乱之。
先帝驾崩而长子即位,这是制度所在,天命所归,我怎么敢胡乱僭越呢?
石弘一看这是自己力度不够啊,于是又掏出玉玺和天子的冠冕往石虎的手上递。
朋友们,禅让都禅让到这个份上了,足可见得,石弘是真心想要禅位。
然而,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石虎还在装傻充愣。
《晋书》:天下人自当有议,何为自论此也!
你这么搞,好像我欺负你一样,你这把我置于何地啊,这让天下人怎么议论我啊。
石虎说完,掉头就走,然而石弘却没有松下这口气,因为他知道,石虎早晚还是要回来的。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石虎再次领兵闯入皇后,这次,石虎没有啰嗦,他干净利落的废掉了石弘的皇位,篡位登基,而那位可怜的石弘同志则被幽禁在了深宫,旋即被杀害。
(石虎 形象)
先帝石勒曾经评价他这个儿子“大雅愔愔,殊不似将家子”,意思是说这个儿子儒雅怯懦,不像是继承我们将门功绩,帝王伟业的人。
诚然,软弱的石弘的确不合适当皇帝,因为这乱世的法则,他的确是没有玩明白。
这样一个匆匆在位,匆匆被抢走皇位,匆匆死去的帝王,似乎没什么好说的,但作者还是把他写了出来。
因为,作者替他惋惜。
他不明白,人并不是多么高级的动物,人也并不复杂,他读的那些圣贤书只能用来陶冶情操,但用来做事,却是百无一用。
当年赤胆忠心的程遐应该告诉他,其实人和花草树木是一样的。
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们的根就越要延伸向黑暗的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