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来善良---南怀瑾先生解读孟子说人的四种心理

2022-12-23 14:43| 发布者: ut22bumaama4rv| 查看: 2246| 评论: 1

这里是默认签名
孟子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天性中有真正善良的性情,人有真性情,就是至善,善行是由真性情来得;没有真性情的人,如果说他能行善,应该是有问题的。



学科学和学哲学的就要问了,什么样的感情叫做真性情呢?喜、怒、哀、乐都是情;生气、流泪、笑,也都是情,哪一种情是真性情呢?在心里分析上又是一个问题,须另外去解说了。不过孟子认为有情就可以为善,为忠臣、孝子,作好人;换言之,世界上的好人,一切圣人,都是由真感情的人,这才叫做善。

他说人有真情,就有善意,而表现出善的行为,这就是善。可是有时候人会有不善的行为,并不是因为他的才能好否,或头脑好坏问题;更不是说投胎的时候,随便抓了一个猪脑、狗脑到头壳中去,出生以后,因而成为不善。这里孟子提到的四种心理:“恻隐之心”,看见一点可悲之事就掉眼泪的,所谓妇人之仁;“羞恶之心”,对一些事感到脸红,而厌恶不为;“恭敬之心”,对某人某事非常恭敬,如小孩到了基督教的教堂、佛教的庙宇、孔庙、关帝庙、妈祖庙等,都会下拜;“是非之心”,就是辨别是非的心理。这四种心理,每个人都同时具有,这是孟子学说中所讲心理上的四端,就是四种心理的大现状。



孟子说:扩充了人类的“恻隐之心”,就是“仁”;扩充了“羞恶之心”,就是“义”;扩充了“恭敬之心”,就是“礼”;扩充了“是非之心”,就是“智”。这是中国文化的仁义礼智四端,人性应该是具备了善良的、光明的、庄严的一面。所以仁义礼智,并不是受外面事物的影响而来的,而是人性本来就有的。



孟子走的是历史传统文化的路线,他举出《诗经》上说的:“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上天生了人就有人性的法则,有物就有物理的规律,人性在秉赋上,所喜欢的是善良,有道德感。

道德观念,西方与东方不同,古代与现代不同,表达的工具言语文字也不同,但道德的作用是一样的。如孝顺父母,西方人也一样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与形态不同而已。中国人以奉养父母为孝,假如物质上奉养,精神上怨怼,比不养还差;西方小家庭制度,虽然父母不生活在一起,而心理上的恭敬顺从,还是一样的,所以人性上好道德的心理是相同的。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善良”的你为什么过的不好?怎样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好人?

下一篇:申海南:忠心孝心爱心信心恒心,婚礼上用“五心”祝愿儿子儿媳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1 21:21 , Processed in 1.439018 second(s), 6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