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制造中心:制造强市 重塑南充经济地理版图

2022-12-19 13:18| 发布者: oltgrl2lzp| 查看: 1757| 评论: 11

这里是默认签名


南充凯普松高新电子产业园。



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



●南充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春华/文 张力/图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壮大实体经济,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价值链长、关联性强、带动力大,是吸纳各种技能人才就业的主战场,是国家和城市竞争的重要赛道。

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区域制造中心。针对市委作出的这一重大决定,有着多年经济工作实战经验及研究积淀的市政协经济委副主任何清君进行深入解读———

A建设区域制造中心 南充有底气有信心

目前,南充已经形成了以吉利汽车为龙头的汽车汽配产业、以能投化学为龙头的油汽化工产业、以富安娜为代表的丝纺服装产业、以保宁醋、燕京啤酒为代表的食品饮料产业,以三环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九天真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太极制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

在汽车汽配产业方面,南充是全省唯一具备生产柴油、纯电动、增程式等多种动力路线商用车的城市,拥有吉利等3户整车制造企业,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在丝纺服装产业方面,南充是全国、全省重要的茧丝绸基地,是中西部唯一享有“中国绸都”称号的城市,形成了从桑、茧、缫丝、纺纱、织造、染整到服装服饰、科研教育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在石油化工产业方面,总投资约330亿元的永盈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全面成势在望。

制造强市,南充有底气,有梦想,更有决心。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众志成城筑实业,就一定能建成区域制造中心。

B建设区域制造中心 亟需找差距补短板

从宏观层面看,传统制造业正经历出口下降和去产能阵痛、新科技新经济异军突起、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蓄势待发的新阶段,各地发展重视制造业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我们发展制造业面临赛道切换和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从我们自身看,首先是制造业不大不强。在全省百强制造企业中,南充无论在企业个数、营业收入、利税等方面都不具优势。其次是载体建设滞后,至今还没有国家级经开区和国家级高新区。三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不足。四川公布的首批制造强市试点和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名单中南充无一上榜。四是产业功能建设滞后。特别是制造业必须的研发设计、模具开发、检验认证、专业原材料市场等功能都有所缺失,汽车汽配、电子信息等产品的表面处理产业园迟迟不能落地,企业呼声强烈。五是物流支撑不力。仪陇等地招引的汽配企业产品要绕道浙江才能搭上中欧班列。六是产业链不完整。企业原材料、市场两头在外现象普遍存在。还有诸如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企业创新严重不足等。

市委书记朱家德指出,制造业是最大短板,也是最难补齐、但又是必须补齐的短板。我们一定要当好南充制造业的“谋划者”、产业发展的“助推者”、企业服务的“娘家人”,清醒认识问题和短板,瞄准瓶颈环节、薄弱环节和缺失环节,围绕难点、痛点和堵点靶向发力,精准施策,重点突破,啃下“硬骨头”、打赢“攻坚战”。

C建设区域制造中心 未来可期前景光明

制造强市是民心所向,发展所需,更是市委坚如磐石的战略决策。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向建设区域制造中心的战略攻坚吹响了冲锋号,发出了最强音。全市上下要迅速掀起制造强市的高潮,按照全会决策部署,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努力建成区域制造业高地。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发展制造业的各项要求,落细落实落地南充支持制造业发展举措,探索多样化、专业化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着力保障制造业用地、资金等需求,尽快建成国家级经开区和高新区等制造业集群积聚发展载体。

二是做深做实做优招商引资工作。制造强市千万条,招商引资第一条。南充制造业企业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唯有招商引资才能集群积聚,唯有招商引资才能串珠成链,唯有招商引资才能做大做强。要用市场逻辑完善招商引资工作体系,注重“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项目组团招商,形成目标精准、过程专业、落地快捷的招商方式,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

三是加快建设产业功能区。着力建设汽车汽配、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功能区,大力推进生产要素高度集聚、配套功能高质集成、各类资源高效集约,促进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和技术创新链整体成势,厚植制造业发展生态。

四是在全产业链上强势崛起。按照“一位市级领导链长,一大批链主链群企业,一个产业链图谱和发展规划,一套产业链支持政策,一系列公共服务平台,一个招商专班,一个行业协会商会,一批产业联盟”等工作机制,系统推进制造中心建设。

五是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要以建设产业大脑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为牵引,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企业上云和数字化改造。

六是聚焦人才“第一资源”打造发展高地。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和创新生态优化,大力培养制造工匠,持续完善南充城市功能,努力打造青年人才近悦远来的创新创业之城,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不断强化人才支撑和产业支撑。

要点直击

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

要加快建设区域制造中心,集群集聚发展优势产业,梯度培育优质企业,特色化专业化发展产业园区,构建创新成果研发转化洼地。

部门访谈

建设区域制造中心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专访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范雪峰

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区域制造中心。记者就此专访了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范雪峰。

记者:关于区域制造中心,我们的预期是什么?

范雪峰:首先,产业大发展。到2026年汽车汽配、油气化工、食品饮料规上工业产值分别突破1500亿元、1000亿元、1000亿元。其次,企业大提质。到2026年年产值突破100亿元的企业2户以上、突破50亿元的企业3户以上,国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户以上。第三,园区大转型。形成空间结构协调、产业活力强劲、服务功能完备的园区发展格局,创成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数字大赋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增速,到2026年两化融合发展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记者:建设区域制造中心,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范雪峰:将重点实施“五大工程”,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实施产业提档工程,聚焦主导产业强链,聚焦新兴产业扩链,聚焦传统产业优链,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实施梯度培育工程,以“梯度培育、竞相长大”为路径,大力培育“行业领军”企业群体、“专精特新”企业群体、“提质升规”企业群体,全力推动大中小微企业融合发展;实施园区提质工程,坚持“土地集约、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的发展理念,“差异化”建设专业园区,“集约化”提升效率水平,“专业化”推行运营模式;实施项目牵引工程,精准开展产业招商,靠前抓好项目落地,全速推动项目建设,全力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实施创新赋能工程,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大力推动成果转换,全力加快数字赋能,不断提高工业发展质量。

记者:1—5月,全市新签约制造业项目78个,协议总投资564.71亿元。我们的优势在哪里?下一步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升?

范雪峰: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环境大优化,一方面不断减少、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另一方面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南充已成为一方投资热土。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构建更加有力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更加精准的服务机制,从源头上解决企业“跑得多、难对接、难审批”等问题;打造更加专业的工业队伍,不断提高服务企业、推进工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各界反响

站高谋远擘画了南充美好发展蓝图

四川九天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主任、工艺工程师罗世军:

参加市委七届六次全会,心情十分激动。此次全会站高谋远,全面擘画了南充美好发展蓝图。全会出台了“两个决定”,明确要加快产业发展,特别是把制造业放在重要位置,让人倍感振奋。

对于贯彻此次全会精神,尤其是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有如下建议:1、高度重视制造业科技创新工作,特别要大力解决卡脖子的技术专项,有效打破制造领域的国际技术封锁。设立重大装备制造创新发展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有效缓解企业研发资金压力。2、高度重视制造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支持省内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创建一对一产业基础技术学院,为产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出台人才引流政策,建立完善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机制,标准可参考成都等周边城市。3、认真梳理支持制造业发展有关政策,坚决确保各项利好政策落到产业、落到企业、落到项目。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重温那些勤俭节约的故事

下一篇:值得一看!月薪上万运维安全工程师学习路线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4-11-22 09:25 , Processed in 0.659568 second(s), 4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