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这一生,经历过哪些艰难险阻?

2022-12-17 14:33| 发布者: uirr9q8x0rnzxk| 查看: 1743| 评论: 5

这里是默认签名







本文为2022年1月8日直播讲座的文字节选。有删节。
……


鲜为人知的是,毛泽东在他的革命生涯里,至少经历了三次生命危险,至少三次和死神擦身而过。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
第一次是1927年在湖南浏阳。当时毛泽东正在组织“秋收起义”,在路上,毛泽东被浏阳的民团逮住,押解着往总部走,当时的情况,民团抓到共产党,基本上都是杀无赦,毛泽东被逮之后,说愿意把身上的几十个大洋送给民团,几个小兵同意,但民团队长不同意,情况危急,好不容易走到天黑,趁着夜色,毛泽东突然闪进芦苇丛中,一路狂奔,侥幸逃生。
第二次是在长征途中,1935年6月的一天,在四川雅安天全县,国民党的飞机来轰炸,炸弹掉在毛泽东身边不远处,毛泽东的警卫班长胡昌保(江西吉安人)在最危急的时刻,把毛泽东推开,胡昌保自己被炸死了,那是毛泽东一生中,离死神最近的一次。
第三次是在1948年初,河北阜平县南庄,中央的伙房出了奸细,有一个厨师被国民党情报部门策反了,他把毛泽东居住和工作的房屋位置,画图通报给国民党情报部门,结果,引来国民党的飞机轰炸,好几颗炸弹掉到毛泽东住所的院子周边,有的爆炸,有的没爆炸,毛泽东及时被扶进了防空洞,幸免于难,中央后来意识到有内奸,但是查来查去,查不出来,一直到1949年,解放军从河北国民党政府搜出来一批档案,才发现原来解放军卷烟厂干部孟宪德、中央伙房炊事员刘从文都是国民党情报部门的特务,于是,把两人逮起来枪毙了。
毛泽东这三次死里逃生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第一个道理:做大事业,要冒大风险,这恐怕真是铁律。
第二个道理:人要功成名就,多少都要有一些运气因素。
……
那么,毛泽东最初到底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
这事,还要从他在长沙念中学说起。
毛泽东其实是富农子弟,17岁的时候,他在长沙念中学,后来进入师范学校,那里有一个老师,名叫杨昌济,杨昌济认识北京大学的教授李大钊,所以呢,他把毛泽东介绍给李大钊,在北大图书馆,找了一份图书管理员的职位,月薪8块钱,然后在北大期间,毛泽东又认识了陈独秀等人,逐渐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简单地说,他走上革命道路,大概是这么回事。
然而说起毛泽东的中学时代,还有一件被很多人遗忘的往事,那就是:毛泽东曾经当过兵。
毛泽东为什么当兵?
其实,这件事和辛亥革命有关。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24日,有革命党到毛泽东在长沙就读的学校来演讲,鼓动学生参军,一起推翻清政府,毛泽东报名参军了。
换句话说,毛泽东参加的是革命军,当时是响应推翻清政府号召的。不过,几个月之后,由于清政府和革命党议和,清帝退位了,这个部队也就解散了。
毛泽东有一本《毛泽东自传》,是他口述,然后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执笔的,原版是英文,后来翻译成的中文,在这本自传中,毛泽东透露:他在青少年时代,曾经想过要进肥皂厂做职工,还想过当警察,当然也曾经立志当教师,毛泽东在长沙念师范,就是要做教师,而且毕业之后,他在长沙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
那么,很多朋友都知道:毛泽东曾经担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简称农讲所)的主任,而且,毛泽东曾经在湖南乡间,开展了广泛的农村调查,那么问题来了:什么叫“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为什么要调查农村?他调查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这事简单来讲,是这样的:1924年国民党一大之后,联俄容共,第一次国共合作,当年国民党改组了,很多共产党人加入了国民党,国共联手开展革命,那么当时国民党中央成立了一个“农民部”, 林伯渠任部长,彭湃任秘书。
那时的国民党认为:国民革命,如果没有农民的支持,是不能成功的,加之,国民党认为:掌权之后,要实施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政策,所以,国民革命无论如何,都需要农民配合,都需要发动农民
那么,怎样“发动农民”呢?具体的做法就是:培养一批农民运动的干部,把这些干部派到全国各地的农村去,成立“农民协会”,建立农民自己的武装,协助国民革命军,打倒军阀,统一中国,推行救国政策,那么这些干部从哪来呢?
答案是:需要成立一家学校,培养一批干部。
这就是为什么,在当时的革命根据地:广州,成立了“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当主任。
毛泽东既然当了“农民运动讲习所”的主任,那么,你作为学校领导和主要讲师之一,你必须自己有料,才能上讲台对吧,所以从1927年1月起,毛泽东考察了湖南的湘潭县、湘乡县、衡山县、醴陵县、长沙县,在32天里,步行了700多公里,深入农村研究,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那么,毛泽东从农村,调查了什么呢?他至少有以下的发现:
发现之一:多数农民没有土地,只能做佃农,收成的50%-60%,都用来交地租,生计非常艰难。
发现之二:农民只能勉强糊口,没有交税能力,所以,农业税只能靠乡绅,但是,各县政府需要依靠乡绅在农村代为维持秩序,所以,县政府不敢过分压榨乡绅,所以从清朝到民国,都是这么一个状态:国家穷,农民穷,乡绅富
发现之三:只要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把乡绅阶级的“变相统治权”收归国家,那么,农民得到实惠,国家就可以从农村基层调用巨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几乎可以做成任何事情,包括救国。
发现之四:反之,只要农村不搞土地改革,只要不改变乡绅“实际统治基层”的现状,那么,国家永远解决不了财政问题,解决不了财政问题,那么国家什么事都办不了,包括救国,都会沦为空谈
这就是毛泽东的主要发现。
这几点的发现,奠定了毛泽东革命理论的基础,是他投身革命的方法论和自信心的根本来源。
毛泽东从1928年开始写就的《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名篇,理论基础就是来自于他在1927年初,对农村的调查和深刻了解。
……
那么我们都知道:1927年秋的“秋收起义”,是毛泽东领导和发动的,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场起义呢?
原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开始屠杀共产党人,国共两党彻底翻脸,那么到了8月1日,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后来失败了,这个大家都知道。
那么,党中央命令毛泽东9月初在湖南,组织发动起义。
于是,毛泽东在9月9日就在湖南发动了秋收起义,可是,毛泽东哪来的兵呢?答案是:秋收起义的主力部队,是由以下几股人员构成的:
第一股人员: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被毛泽东策反,他们是秋收起义的骨干。
第二股人员:湖南平江、浏阳等地的“农军”,也就是“农民协会”的武装,是由共产党组织和发动起来的。
第三股人员:江西安源的工人武装,主要是安源煤矿的工人。
当然了,也还有其他人,不赘述。
那么毛泽东组织的这次秋收起义,成功了没有呢?
从战斗本身来说,失败了,但是从“拉起一支队伍”这个意义上来说,成功了。
战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点是:收编的部队,靠不住,叛变,关键时刻掉链子。顺便说一下,这就是为什么,毛泽东后来大力主张推行“政委制度”,基层部队没有政治思想指导员,官兵思想容易动摇,容易逃跑,容易叛变。
这些,都是从流血的革命斗争中,逐步总结出来的一线经验。
那么“秋收起义”的战斗失败之后,毛泽东率领部队,辗转抵达了井冈山,和井冈山的“山大王”袁文才、王佐联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就是说,先找个易守难攻的地盘,扎下根来再说,然后,再图发展。
毛泽东出手大方,他第一次见面,就送给了袁文才100条枪,要知道在当时,枪支是很贵重的东西,袁文才拿到毛泽东100条枪这份大礼,他是很高兴的,毕竟,袁文才有160个人,但是只有60条枪,毛泽东送了100条枪,让袁文才实现了“人手一枪”的梦想。
……
事实上,毛泽东把起义队伍拉到井冈山去,是违反了中央的命令的,当时中央给他的命令是:率领队伍,去打长沙。
当时中央就是模仿俄国十月革命那一套,直接夺取大城市,然而,毛泽东抗命了,他把秋收起义的队伍,拉到了井冈山,为什么呢?因为毛泽东非常清楚:俄国模式,在中国行不通。
毛泽东认为:中国革命要成功,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为什么呢?理由至少有如下:
理由之一:俄国“十月革命”直接攻打大城市的成功模式,是有特殊的时代背景的:当时俄国军队正在前线参加一战,俄国国内大城市兵力空虚,给大城市武装起义制造了可乘之机。但是,这个历史条件在1920年代末的中国,是不具备的。
理由之二:俄国在1917年的时候,工业发达,产业工人群体庞大,但是,1927年时候的中国,工业不发达,产业工人群体很小,所以,不能照抄俄国的模式。
理由之三:俄国的工业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起义军只要占了这两个大城市,就占有了绝大部份军工生产力和物资生产力,就足以抗衡全国,但是中国不具备这个条件,中国是农业国,无论占了哪两三个城市,都不足以借此抗衡全国。
所以,中国的革命,不能照搬俄国模式,而应该反过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案
而且,事实也证明了:“城市暴动”的方案,确实不适合中国,例如1925年的“五卅运动”,1927年4月尝试夺取上海,但招来了“四一二政变”,1927年8月南昌起义、1927年12月广州起义……都失败了,这些都是照搬俄国“革命原教旨主义”惨遭失败的教训。
……
其实我们很多朋友都知道:在红军早期,毛泽东并不是最高领导人,甚至也不是核心领导之一,为什么呢?
因为在早期,红军的“革命原教旨主义思想”很严重,都是“留苏派”当权,早期的领导人博古、王稼祥,张闻天这些,都是“留苏派”,而共产国际代表李德,更是德国人。
这些人都不太看得起毛泽东,因为毛泽东没有在苏联系统地接受过马列主义教育,所以从李德、博古他们看来,毛泽东是比较“土”的一个人,他们或多或少,对毛泽东有一些轻视。
1932年10月,毛泽东甚至被免去了军职,不再担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此后,专门负责苏区政府的工作,直至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在这差不多三年的时间里,毛泽东都没有掌握军权。
所以我们看,在1932年到1935年期间,毛泽东其实在党内核心领导层,是受排挤的,那么,后来为什么毛泽东逐渐又受到重视呢?
答案很简单,也很有趣:因为红军的高层领导、中层干部,逐渐发现:每次打仗,无论大仗小仗,听毛泽东的,都能打赢,反过来,不听毛泽东的,几乎都是打败仗。这种事情一开始没有人总结,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个奇怪的情况:打仗要听毛泽东,才能赢,否则,就会打败仗。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红军开始长征,那么在长征的途中,红军领导层开始直接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所以到了遵义,开了一个会议,虽然争吵不断,但最后达成共识:为了红军的生存,决定不论学历,不论资历,不论出身背景,总之,面对现实,一切讲求实际,既然毛泽东确实打仗厉害,既然他能挽救军队,挽救党,好,我们就承认这个事实,把军队的指挥权让给他,让他来指挥
于是,毛泽东就是这样,获得了红军的最高指挥权。
换句话说,毛泽东获得全军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完全是依靠实力,完全是在残酷的战斗生涯里,优胜劣汰的结果。
而且有趣的是:周恩来原来是毛泽东的上级,但后来因为佩服他,主动把权力让出来,而且,甘愿给毛泽东做助手了。
……
那么,毛泽东经常性、习惯性打胜仗的核心秘诀是什么?我们拿几个点出来,重点说说。
首先一个:军队把党支部建在连上。部队从高层到基层,设置政委、教导员,指导员,遍布了全军各级部队,平时不打仗的时候,政委天天给官兵上课,为何要上课?因为要让官兵知道:自己为何而战。
这一点非常重要:军队非常注重政治思想工作,政委就连战士的心理问题都能排解,总之,有了政委,军队就有了灵魂,这从根子上,基本杜绝叛变、临阵逃脱等旧式军队的弊病。
再者,部队每到一处,政委都做宣传,争取当地群众的支持,且因为有政委,部队纪律好,百姓就支持,为什么百姓支持很重要呢?因为百姓支持你,你可以得到很多补充的兵源,而且,百姓愿意为你免费提供物流服务,等等。
除此之外,毛泽东打仗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集中兵力,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蒋介石则相反,蒋介石非常重视攻城和守城,他的思维就很刻板,可是问题在于:你每攻下一个城市,就得拨出一部分的兵力,用来驻守那个城市,结果呢,可以用来在野外作战的部队,就越来越少,这就是为什么国民党部队打仗,越打越少
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在内部开会的时候,关于“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的道理,他是这样解释的:
“……(就好比)走夜路,突然冲出一个强盗向你扑来,这时候你身上背着包裹,包裹里放着金银财宝,你说怎么办吧?你是不是紧紧地把包裹抱住,跟这歹徒搏斗,结果他把你杀了,包裹给人家拎走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把包裹放在地上,你的身手就非常矫健,打跑强盗这包裹还是你的。如果更高明呢,你就亲手把包裹交给强盗,让他背起来跟你搏斗,结果你把他杀了,那不仅你的包裹是你的,他的包裹也是你的了……”

毛泽东打的这个比方,“包裹”就是“城池”,道理简单易懂。
打个比方说,国民党军3万,解放军3万,国民党军攻城,解放军守城,解放军怎么打呢?弃城不守,让国民党军获得这个城市,结果呢,国民党军从3万人里,拨出1万人来守城,然后呢,只剩下2万人可以用来打野战,那么趁这个时间,解放军从农村里又招了1万兵,变成4万解放军,和2万国民党军打野战,结果解放军把国民党军包了饺子,吃下这2万之后,再去解决城里那1万。简单地说,是这个打法。
而国民党部队一开始,并不理解这个打法,他们在初期,看到解放军(八路军)动不动就弃城逃跑,他们还认为八路孬,不敢打,没用,胆小鬼,结果时间长了,他们才逐渐领悟到:还是八路的打法更灵活,更高明。
八路军还有一点做得比对手好,那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举例说,当年日本投降之后,国民党部队不愿意收编伪军,国民党说,我们瞧不起这些伪军,不愿意收编他们。
但是,八路军则兼容并包,收编了很多伪军,而且把伪军改造成八路军了,为什么?这里面的认知逻辑和方法论是这样的:伪军虽然历史名声不好,但,伪军的战士,未必是坏人。
为何这样说?因为,伪军的战士,其实多数都是文盲,多数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他们参加伪军,也只是混口饭吃,啥都不懂,他们既不懂救国救民的大道理,也没有卖国做贼的小心思,他们参加伪军,不过就是为了不饿死,仅此而已。
那么,这样的兵源,其实也是可以吸收的,也是可以改造的,把他们收编过来,喊政委来,上个课,教育几天,让他们明白事理了,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了,很快,就变成了好战士。
所以,在这一点上,国民党由于思想僵化,又犯了原则性的大错,结果,力量此消彼长,后来意识到,已经后悔莫及了。
……
此外,红军时代的“游击战十六字秘诀”,我们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但是如果你仔细分析这“十六字秘诀”就会发现它的妙处:
敌进我退:你永远打不着我。
敌驻我扰:我让你不得安宁,永远处于消耗当中。
敌疲我打:在你战斗力最弱的时候,我一定打你。
敌退我追:在你士气消退的时候,我一定打死你。
你悟出道道来了吗?是的,这个“十六字秘诀”的打法能造成一个效果:敌人永远打不着我,但是,我永远打得着敌人。
你说,谁若摊上了红军这么个对手,很快就会发现,自己被对手玩弄于股掌之中,不是我不中用,而是对手太“狡猾”,实在玩不过他们,想死的心都有了。
……
好了,今天谈到最后,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毛泽东的“十大军事原则”,今天暂时就说到这,下回再聊。
附录: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

军事原则一: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军事原则二: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军事原则三: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
军事原则四: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
军事原则五: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下有胜利的把握。
军事原则六: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即在短期内不休息地接连打几仗)的作风。
军事原则七: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
军事原则八: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
军事原则九: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
军事原则十: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休整的时间,一般地不要过长,尽可能不使敌人获得喘息的时间。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重温那些勤俭节约的故事

下一篇:「励志小故事1」拿破仑的逆袭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1-18 16:09 , Processed in 0.255452 second(s), 5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