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非洲创业的中国年轻人:立志要做“尼日利亚首富”

2022-12-17 12:12| 发布者: uk060g8cgj9299| 查看: 3528| 评论: 1

这里是默认签名
杰罗姆和王铮铮在非洲的创业故事,是中国大陆无数青年在躺平不能、内卷不断和面对996毫无招架之力时,尝试的一次次另辟蹊径。



2018年12月3日,肯尼亚内罗毕交通堵塞期间。
中非合作论坛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对非洲全行业直接投资额29.6亿美元。其中,服务业投资的吸引力显著上升,增幅超过100%。简单梳理中国人赴非创业史:如果把贩卖小商品和日用百货代表的低端贸易,看成是第一代赴非华人(上世纪末八九十年代)“讨生计”的主要内容;把矿业、零售业、农渔业、制造业等视为第二代赴非华人(21世纪初前十年)个体户“掘金非洲”的跨国尝试;那么把大数据、云会议、私域流量和电商经济这些在国内耳熟能详的“互联网黑话”带入非洲的,则是被称为“互联网常驻民”的中国的80、90后:他们奔向非洲大陆,把那里称为创业、独立和实现财务自由最后的“处女地”。



2013年7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名工作人员推著中国和尼日利亚国旗。
领金币,薅羊毛;去非洲,落户口

2015年,杰罗姆离开工作了3年的国有企业。走之前,他扔了一句话给领导:我可能伺候不了你了。
杰罗姆从小在成都长大。在父母的安排下,他一直按部就班地生活:上最好的小学,上最好的初中,上最好的高中,在四川大学读书,毕业后家里找关系,进入某国有企业工作,端上了铁饭碗。
但杰罗姆,面对体制内复杂莫测的人际关系时一窍不通。“有次开会,部门领导一个劲给我使眼色,我不明白,会后被她批了一顿:‘领导茶杯快空了,还不去倒水?!’”
如果没有去宽窄巷子认识一个来自肯尼亚的朋友,杰罗姆可能这辈子都要活在体制内。那次见面,肯尼亚的朋友问杰罗姆,如何才能在某电商平台上开店。
这可难不倒“网购+电商达人”杰罗姆。“我一直很关注电商这块,上班摸鱼时,经常比较各大电商平台的新玩法,领过金币,打过白条,拼过会员,薅过羊毛。”
听完杰罗姆的细致讲解,肯尼亚朋友问杰罗姆:“你真该去我们国家搞电商,保你大赚一笔。”
杰罗姆心动了。第二天他就利用上班时间,在社交软件问了好几个了解非洲的朋友,“所有人的观点都出奇一致:互联网这方面,肯尼亚绝对是块沃土。”
和杰罗姆一样,王铮铮几乎每天都听到“非洲是块沃土”这样的言论。杰罗姆辞职,准备去非洲大干一场的2015年,学法语的王铮铮当时正读大三,已经开始为就业焦虑。在中国,法语专业毕业的一个主流出路就是:去非洲。
从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企业开始了对非洲的“抢滩登陆”,从石油、燃气,到铁路、贸易,产业链条和海外工厂布局的扩张,也让法语专业人才成了国企、央企眼中的“香饽饽”——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的官方语言,都是法语。应届毕业生涉足社会不深、报酬要求不高、家庭顾虑不大,再加上非洲市场对法语水平的要求并不高,这批曾经梦想去巴黎、苏黎世或布鲁塞尔工作的年轻人,正是外派非洲的绝佳选择。
在北京读大学的重庆人王铮铮,一直希望毕业后能留在北京这座大都市,“最好能拿到北京户口。”不过对外地人来说,这确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曾有段子称,“外地人在北京落户有多难?这么说吧,一个没权、没势、没地位、没关系的外地人拿到北京户口的概率,约等于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概率。”
但对王铮铮来说,外派非洲可以为自己提供一个“抄近路”的机会——多数国企、央企在招收外派非洲的应届毕业生时,“杀手锏”就是北京户口。“去一趟非洲,拿一个户口,这笔交易其实挺划算。”
曾经梦想去巴黎拉德芳斯CBD上班的王铮铮,在大三那年,开始慢慢考虑外派非洲的未来了。



2020年5月3日肯尼亚,一名妇女手持雨伞并在路边卖零食。
天卷地卷,非洲不卷

到肯尼亚的第一天,杰罗姆的感觉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在费尽心力说服父母同意自己前往非洲后,他加入了一家华人在肯尼亚创办的电商平台。这家以2C模式起家的公司,如今已是整个东非市场“龙头企业之一”,而让杰罗姆觉得非洲“空间真的挺大”的原因,就在于这里无论是在线平台,还是电商模式,都还处于“草莽生长的阶段,甚至还不如中国刚开始发展互联网的时候”。
联合国贸发会议指出,非洲网购人数自2014年以来年均增长18%,主要因为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推动了非洲互联网普及率迅速上升,网民比例也从2005年的2.1%上升到2018年的24.5%。此外,非洲的支付服务也在创新发展,更多非洲人即使没有银行账户也可参与网购。
在联合国贸发会议调查的152个国家中,电商准备度得分较高的非洲国家为尼日利亚、南非和肯尼亚。三者的人口总数超过3亿,撒哈拉以南非洲一半以上的经济产出均来自于此,网购人数也占非洲一半以上。
到公司的第一天,杰罗姆就在内罗毕拜访了5个当地客户,用他自己的话形容,那是“效率超高”。“非洲客户对中国货品极其感兴趣,因为中国的货物可不只是新鲜、新潮、新锐这么简单,非洲人更看重的,是中国货物的超低价格。”杰罗姆说。
杰罗姆举了个例子:在肯尼亚,市场份额最大的笔记本电脑是惠普,均价在2000(人民币,下同)左右,而一台国产的贴牌笔记本,价钱能便宜500-800元,“千万别小看这几百块,要知道,肯尼亚白领的月薪也就三四千元,省下的钱,相当于工资不小的一部分!”
把仓库设在内罗毕和拉各斯,意味着公司扼住了东非、西非两个超级大国——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的电商经济命脉,而通过在线平台吸引一批为非洲客户提供日用消费品、娱乐工具、电子产品等的中国卖家,再以内罗毕为轴心,建立一个不断向非洲输入“物廉、价又美”的中国货物的在线超级平台。在此过程中,包括杰罗姆在内的客户经理,则开始在非洲本地耕耘起自己的人脉资源。
为了平台在线下的扩张,他开始发展忠于自己的供应商,“给他们放权,让他们去钻研在地买手和潜在客户。”杰罗姆发现:非洲人普遍认为中国人有钱,而自己没钱,所以你们中国外来的“和尚”,应该在我们的地盘上多给我们一些,而一旦无法达到非洲客户和供应商的预期,他们就立刻把你晾在一边。
杰罗姆的应对是:谈判时,偶尔秀几句“临时抱佛脚”学的斯瓦西里语——“肯尼亚人一听,觉得这家伙是自己人啊,连我们本地语言都会说,更容易亲近你,生意也就好谈了。”杰罗姆说,非洲人很“吃这一套”,因为一旦他们把你认作是“自己人”,就不会在生意上过于“揩油”。
在内罗毕开拓电商市场的2年里,杰罗姆发现,非洲在互联网和营商环境方面的天然劣势,不自觉地孕育出了一片和内卷绝缘的创业土壤。所有入局的创业者,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建立所谓的行业壁垒,随之长大为行业精英。
另一方面,非洲“不内卷”的土壤,让人能在一些潜在对手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时,就用合作的方式和自己“握手言和”。“如果是在国内,这些对手早就想出对付、杀死你的一百、一千种办法了,但在非洲,他会觉得你之前在非洲已经有积累、有铺垫了,那何必非要竞争个鱼死网破呢。有这功夫,还不如大家合作共赢呢。”杰罗姆说。
2017年,杰罗姆升任公司的市场经理。他想起自己刚来非洲时,给自己定的小目标:努力在这里撑两个月。没想到,一待就是两年。在成为市场经理后,他甚至开始憧憬自己在非洲的下一个两年。
而此时的王铮铮,已经决定外派非洲。



2021年3月29日,尼日利亚拉各斯的市场。
在北京辞职,去非洲创业

大四上学期,王铮铮和某国企签了三年的合同。毕业后,他将被外派至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做翻译。尼日利亚的官方语言是英语,日常通用语言是豪萨语、约鲁巴语和伊博语,但当地人也懂法语。王铮铮所在的国企看中的,正是他既懂英语,又能说法语的多语种优势。
“看在北京户口的面子上,去非洲看看吧。”王铮铮说。在非洲的第一天晚上,他就下定决心,“待1年就辞职,转行去做我最喜欢的摄影。”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01亿),被称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也是非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国际专业服务公司普华永道(PwC)在《2050年的世界》(The World in 2050)报告中预测,到2050年,尼日利亚的GDP将排在世界第14。尼日利亚所在的西非,海运贸易占这个区域贸易总额的近70%,但尼国的制造业基础薄弱,主力产业主要为纺织、车辆装配、木材加工、水泥、饮料和食品加工。
虽然不愿透露当时公司具体所在的领域,但王铮铮表示,他一到阿布贾,就觉得这个名义上的首都并不是“做事的地方”。“人口少(500多万),机会少,当地人状态慵懒。”
尤其是和尼国其他几大城市拉各斯(经济首都,西非航运中心,主导并掌控尼日利亚全国90%的对外贸易,80%的进出口,70%的制造业)、杜阿拉(非洲著名港口城市,是西非承接东非、中非和北非的交通枢纽)等相比,阿布贾对人口的吸引力极弱,“人都不过来,城市还怎么发展呢?”
2018年初,利用做翻译的空闲,王铮铮接触到了一个来自拉各斯的客户,对方认可他的语言水平,建议他去拉各斯“自己找点生意做”。
人口2000多万的拉各斯,是西非聚集华人最多的地方。在公司做翻译期间,王铮铮利用职务之便,拜访和请教了不少在尼国做生意的当地人,80%的人都建议他进入一个行业:房地产。
在阿布贾“忍辱负重”一年后,他回到北京,与公司成功解约,并顺利拿到梦寐以求的北京落户指标。正当家人和朋友都觉得他会在北京找个“喜欢的工作”时,他买了一张飞往拉各斯的机票,找到早已联系好的中国好友,两人一起创办了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好友有朋友在投资领域工作,卖人情给他们的中介公司投了好几百万资金,立刻解决了两人在创业初期的各种问题。
比如最大的问题:人力。虽然王铮铮和好友都精通英、法双语,甚至好友还懂一些豪萨语和约鲁巴语,但没有本地员工的加入,会让公司在扩展房源、吸引优质客户方面无法大展拳脚。资金的输入,让两人可以腾出手脚进行在地招工,“应聘者如云,我们一口气招了10多个拉各斯本地人做中介。”
王铮铮在拉各斯“招兵买马”时,杰罗姆在内罗毕正坠入爱河。



2012年1月20日,顾客坐在肯尼亞内罗毕食肆。
中非恋情和地产江湖

在电商公司任职的同时,杰罗姆也开始在内罗毕发展“地摊经济”——把从中国运来的日用消费品,搬去内罗毕的部分街道售卖,实现了线上线下“无死角”覆盖。在此过程中,他认识了一个内罗毕女孩,“她叫娜拉,在非洲人里算长得好看的。”杰罗姆说。
两人是在一次摆摊卖货的过程中相识的,娜拉想买一个中国造的迷你风扇,试用时发现叶片转动噪音太大,杰罗姆当即拍胸脯保证给她“换一个新的”,但可能要等几天才能来货,于是两人互相加了联系方式。慢慢接触的过程中,彼此都觉得对方靠谱,关系也就开始突飞猛进。
娜拉家里在市中心开了一家药店,她平时主要帮家里打点一下药店生意。和娜拉在一起后,杰罗姆直接实现了“药物自由”。“她家里知道我们在恋爱,她爸爸还托她给我带话,说我有什么需要的话,家里其他的没有,药可以管够。”
杰罗姆说,和多数“及时行乐”的非洲人不同,娜拉的家人是“最朴实,也最务实的内罗毕人”。娜拉是那种平时话不多,但“每到关键时刻就站在你身边的女生”。“有次去内罗毕市区吃饭,趁娜拉去上厕所时,服务员问我多要‘小费’。我和他扯了半天,正准备花钱消灾,给他一点服务费时,娜拉火速出现,用本地人犀利的眼神,逼退了那个满脸晦气的服务员。”
去年6月18日,是两人恋爱三周年纪念日,杰罗姆决定给娜拉一个惊喜,“想在纪念日当天向她求婚。”循中国传统惯例,他给父母拨了个电话,把自己和非洲女孩恋爱的事情,第一次告诉了他们。杰罗姆的父母先是震惊,然后大怒:“你说你去非洲这么多年也就罢了,还想娶个黑人回来?这事不可能。”
放了电话,杰罗姆担心的是“娜拉出走”。“我们感情很深,我绝不能告诉她,我父母反对这门婚事。”他说,在自己把地摊经济在内罗毕全面铺开的过程中,娜拉一直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她比我小3岁,我觉得她能等我。”
至于是否会和娜拉结婚,杰罗姆的态度是“并不急”。“在非洲结婚和在国内不一样,男方不一定要买房,肯尼亚很多已婚家庭都还在租房,这是普遍现象。”在非洲,结婚的门槛不一定以一本房产证来衡量,租房也可以结婚、生子、安稳度日。这让在尼日利亚的王铮铮看到了一片未知的,但却足够开阔的新蓝海。

但在更多国内朋友的潜意识里,远在非洲的杰罗姆,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其实对非洲的误解还是很深,或者说直接一点,骨子里对非洲、非洲人还是带一些偏见,甚至可以说歧视的。非洲在他(们)看来,无非都是战乱、贫穷和疾病。但其实,我在非洲的生活质量,比在国内都高得多。”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格局到底是是什么?

下一篇:中国20名白手起家的世界级富豪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1-18 16:08 , Processed in 0.277824 second(s), 54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