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博览•财富》|变局中的银行理财

2022-12-15 17:30| 发布者: usrj0si0rzlk0q| 查看: 2024| 评论: 0

这里是默认签名


自资管新规及一系列配套政策实施以来,资管行业,尤其是银行理财行业业态与产品格局发生了重大变革,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正式进入转型发展阶段,原有业务模式正在经历深刻转变。

从最新公布的2019年银行理财市场相关数据中,我们抽丝剥茧、去伪存真,以期探寻银行理财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产品发行力度有所修复,净值型产品发行速度加快

根据普益标准的数据,截至2019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存续的非保本理财产品共有46151只,比2018年的45539只小幅增加了612只;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非保本理财产品的存续金额为23.48万亿元,比2018年增加了1.58万亿元。资管新规系列监管文件在2018年密集出台,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态度大幅收紧,对2018年理财产品的发行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018年存续金额较2017年出现了较大的下滑。2019年前三季度的存续金额高于2018年全年的存续金额,可以看出2019年银行理财发行力度较2018年有所修复。

从每个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的变化情况来看,2019年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的速度明显提高,尤其是2019年下半年,基本稳定在每个月1500只左右(见图1)。



理财产品收益率水平下降

根据Wind数据,全市场一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从2018年1月的超过5%,一路下降至2019年12月的4%左右,两年内减少1个百分点。另外,从银行业托管中心的理财市场报告来看,2019年上半年,封闭式非保本产品按募集金额加权平均兑付客户年化收益率为4.61%,同比下降约34个基点。

2018年下半年以来,封闭式非保本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兑付客户收益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行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第一,在资管新规要求下,银行所有理财产品的非标资产余额不超所有理财产品净资产的35%,且理财产品的到期日或最近开放日都不能早于资产到期。非标准债券资产平均期限在2-3年,期限匹配条件下短期银行理财无法投向非标资产,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在所难免。第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的要求和货币政策的趋势放松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使得理财产品投资高息资产的难度提高,理财利率下行。

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大幅上升但占比仍低

根据普益标准《2019年银行理财市场数据报告》,2019年全国36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了81152只产品,较2018年减少了12714只。其中,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65722只,较2018年大幅下降了23368只;净值型产品15430只,较2018年大幅上升了10654只。

可以看出,2019年银行理财产品明显的净值化转型趋势,但是预期收益型产品的发行量还是大大高于净值型产品,说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对于预期收益模式仍有很大的依赖性。

从不同类型银行的平均发行情况来看,股份制银行平均发行了441只净值型产品,国有银行次之,平均发行了417只,城商行和农商行平均发行量则很小,分别为47只和6只;占比方面,股份制银行占比最高,为21.67%,国有银行和城商行占比相差不大,在10%-15%,农商行占比最低,不足6%。总体来说,目前银行机构整体上净值化转型程度不高,未来的转型压力仍大。

非净值型产品的存续量占比仍然很大

为了研究存量理财产品的结构情况,我们对中国理财网上列示的存续银行理财产品进行了梳理,截至2020年2月11日,共有存续银行理财产品43818只,净值型产品和非净值型产品分别有9661只和34157只,非净值型产品占比仍然很大。在存续的非净值型产品当中,城商行和农商行分别有12455只和10589只,占比分别为28%和24%。而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占比分别为19%和7%,低于城商行、农商行的占比水平,可以看出,城商行和农商行非净值型产品存续量相对较大,新老产品的接续和净值化转型上的压力大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

从收益性质来看,保证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产品的存续量分别为1582只和5587只,远低于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产品的36649只,说明资管新规的实施有效抑制了银行理财产品保本保收益的刚性兑付行为。进一步从产品发行方来看各类产品的构成,目前存续的保证收益和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多为城商行和农商行发行的产品。

对于保证收益类产品,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存续量占比分别为52%和40%,而对于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城商行和农商行的存续量占比分别为33%和55%,同样说明了城商行和农商行在新老产品的接续方面压力是大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

净值型产品整体风险较低

对于存续的净值型产品,从风险等级来看,主要是二级(中低等级)和三级(中等级别),占比分别为88%和9%,其中有70%以上的二级产品和接近50%的三级产品的投资性质是固定收益类的,说明银行目前的理财产品基本上还是以固定收益投资为主。

从期限类型的层面来看,多数的产品都是3个月以上的,3-6个月、6-12个月、1年以上的存续理财产品的占比分别为26%、40%和25%(见图2),资管新规规定资管产品不能期限错配,严禁资金池操作,为了确保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水平,产品期限有所拉长,可以看出,资管新规之后理财产品与投资资产期限匹配程度已得到改善。



未来发展趋势

一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将加入竞争,资管行业的竞争格局将打破。

资管新规系列文件施行后,银行、基金、信托、券商等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受到影响,此前的业务模式和竞争格局逐渐改变。例如前期银行理财业务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资金池、刚性兑付、多层嵌套等问题,积聚了本应由客户承担的投资风险,埋下了风险隐患,成立理财子公司能够促使银行资管业务回归代客理财的本源。

银行未来将主要以理财子公司的形式经营其理财业务。相比于现有的资管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具有资金能力更强、销售渠道更广的优势,但是投研能力相对落后。在资管新规系列文件施行后,行业监管标准趋于统一的背景下,资管行业未来将走上差异化发展道路,不同市场主体将更加注重自身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借助不同的战略定位来开拓进而巩固市场。监管套利消除后,各个资管机构的产品是竞争的关键,如何在产品设计上凸显自身优势进而吸引客户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基于资管机构间的不同比较优势,在竞争加剧的同时,各大资管机构也将在行业内部开展业务合作,资管行业金融生态将被重构。

二是对于城商行、农商行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方面,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得城商行、农商行部分竞争优势相对弱化。净值化管理对银行的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大型银行相对于城商行、农商行更有优势。同时,城商行、农商行在当地具有人缘地缘优势突出、客户资源丰富、市场基础好和居民认可度高等优势,但这些客户的风险偏好较低,在打破刚兑之后,城商行、农商行在客户关系维持上面临着挑战。

另一方面,理财新规不强制要求个人首次购买理财产品时要在银行营业网点进行面签,同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中明确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可以通过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机构代销。这使得城商行、农商行的理财子公司可以通过银保监会认可的其他跨区域的机构代销产品。而此前,受限于首次面签的规定,小银行的理财业务大多局限在当地,同时城商行在外地开设分行也受到监管的限制,这制约了城商行、农商行理财业务的辐射范围。资管新规系列文件的发布使得城商行、农商行有机会突破拓展业务的区域限制,为其发展提供了机遇。

三是现存银行理财产品压降难度较大,后续需要配套政策跟进。

虽然近期监管层又释放比较明显的信号表示资管新规过渡期将延长,但是银行在老产品压降上仍有不少困难。

理论上说,老产品压降主要通过老资产自然到期、协议提前收回、非标转标、回表和发行新产品对接这五条路径。从这五条路径看,目前一部分存量资产自然到期,一部分期限、收益和结构合理的可以通过发行新产品承接,同时仍有部分老产品配置的部分长期限资产难以发行新产品承接。而非标转标的路径此前可以通过银登中心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北金所的债权融资计划、上交所交易的资产管理计划份额、资产证券化等典型模式进行,但2019年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使得非标转标的路径有所收窄。

2020年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出台《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标准化票据有望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成为银行存量理财非标转标的主要路径,进而降低银行理财旧产品的压降压力。

相对而言,用表内信贷承接表外资产的方式来处置存量资产是银行老产品压降的一个可行性较高的路径,但表内信贷投放受到的约束较多,如资本约束、MPA指标约束、商业银行法的约束等,如果选择这个路径,银行则有较大的补充资本金的需求,也需要央行出台帮助银行补充资本和完善MPA考核的相关措施。

四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不可避免,提升投研能力是关键。

在新产品的推出上,发行的新产品必须要满足合规性的要求,而净值化转型也对资管机构的投研和风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投资者角度看,长期以来的投资习惯正在被改变,投资方向将转向长期、理性投资,保本保收益的产品不复存在也挑战着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这些都使得银行对保证收益的旧产品模式较为依赖,阻碍了新产品的推出和银行的净值化转型。

目前银行发行的完全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产品仍然较少,推出的大量新产品以与货币市场基金类似的现金管理类产品为主,且公众投资者也更偏好收益稳定的老产品,对净值型产品接受度相对较低。而根据资管新规系列文件要求,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参照货币市场基金的“摊余成本+影子定价”方法进行估值,政策相对宽松。2019年12月27日《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布,在进一步完善资管新规配套监管规则的同时,也使得此前处于监管真空的现金管理类理财回到监管框架之内。

对于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的监管力度一旦收紧,预计过渡期内现金管理类理财整改压力较大,理财新老产品对接难度上升。同时,银行在混合类和权益类净值产品方面的投研能力和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在此类产品的风险控制和投资管理方面的水平仍有待提高。所以,从长期来看,银行理财需要通过业务合作、投研资源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补齐投研能力上的短板,依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特色发展理财业务,同时通过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对于净值型产品风险收益的认识。
这里是默认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上一篇:几则富含人生哲理的励志小故事!很短却很有理!

下一篇:银行理财你理明白了吗?

sitemap.txt | sitemap.xml | sitemap.html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彩虹邦人脉系统 ( 皖ICP备2021012059号 )

GMT+8, 2025-1-18 19:07 , Processed in 0.382603 second(s), 55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